原創 娉娉 果殼
今天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也是聯合國大會確定「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的第31周年。31年過去,家暴事件真的變少了嗎?
而提到家庭暴力你會想起什麼?是揮舞的拳頭?是無休止地辱罵?是血跡斑斑的傷口?是畏懼、膽怯、絕望的眼?
安嘉和在家暴梅湘南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據研究,世界範圍內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四分之一的男性或多或少曾遭受家暴,而家暴也不僅是拳打腳踢、惡語相向。施於身體的暴力更易識別,而精神虐待卻一直徘徊在家暴邊緣,很難被直接界定。同時,精神虐待的受害者對於自己是否處於精神虐待中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痛苦卻是真實的。長期處於緊張、壓抑的精神虐待中,人會自卑、抑鬱、無法建立健康穩定的親密關係、神經衰弱,甚至有自殺傾向。
而難以界定的精神虐待卻愈演愈烈,甚至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施虐形式。智能電子產品在方便生活的同時卻在另一個維度成為家暴的幫兇——監控跟蹤受害者,限制受害者自由,從而滿足施暴者變態的控制欲。
「以愛之名」的監控
正如社會心理學研究指出的,對家暴者而言,不能放棄的不是戀人,而是對戀人的控制與權力,而相當一部分智能電子設備,成為了為虎作倀,幫助施暴者控制、窺探另一半的觸手。
科幻驚悚片《隱形人》中男主身著隱形衣監控女主 | 隱形人
就像最近一則社會新聞揭露的那樣,一位家庭冷暴力受害者陳女士最近發現,老公對她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我在哪,和誰在一起,甚至說了什麼,他都一清二楚。」而老公只是淡淡地說:「你忘了嗎?你跟我說的,你最近記憶力越來越差了。」而陳女士卻絲毫沒有印象,漸漸她對自己的精神狀態產生了懷疑,甚至陷入了一種無助的恍惚。
陳女士的疑問,最終得到了解答,真相令人不寒而慄:她意外看到老公手機上有打包好的自己發給朋友的消息,才意識到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通過熟悉科技產品的朋友,她知道了手機監控軟體的存在:對方通過違法使用這種高科技技術,全面監控著自己的隱私。
同時,在英國,一位女性家暴受害者凱特最終發現,丈夫利用家裡安裝的亞馬遜聯網安全設備,來監控自己的一舉一動。這套設備原本是用於家庭安防,當它檢測到房內或周邊有運動物體時會觸發警報,並允許監控者在遠端觀看實時錄像或錄像,然而它讓凱特的生活變成了一個透明的玻璃屋。而凱特卻不敢關掉,因為安裝此設備是「為了你和孩子好」。
智能家居設備可以監視家裡的一切 | 圖蟲創意
除了監控,通過操控智能家居產品,施暴者能隨心所欲地對另一半進行騷擾,這種「軟暴力」會導致後者心力交瘁:門鈴一直在響,但是每次開門門口卻沒有人;室內溫控器突然飆升到100℃;屋內突然響起恐怖或者爆裂性音樂……這些不是惡作劇或者恐怖片,只是極端控制欲的丈夫通過遠程操控智能家居,來恐嚇和操縱妻子。
另一位英國女子蘇也備受折磨,一度不想呆在家裡。但是無濟於事,即使離開了家,丈夫仍然會通過她佩戴的手錶、手機或iPad追蹤她的定位,這讓她感到窒息,沒有一刻是自由的。
間諜軟體:為家暴偷偷打開後門
對於艾米來說,恐怖卻是在得知真相那一刻襲來。和陳女士一樣,她發現丈夫對自己的一切了如指掌,甚至和朋友無意中聊了什麼,當她感到困惑時,丈夫卻指責她腦子有問題,明明自己說的卻記不住。但當她無意瞥見丈夫手機上的消息「艾米蘋果電腦的每日匯總報告已經生成,請隨時查閱」,頓時五雷轟頂,間諜軟體才第一次進入她的視野。
間諜軟體(Spyware)是一種能夠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其電腦上安裝後門、收集用戶信息的軟體。這種軟體經常被一些有家暴或控制欲傾向的人用來監視其配偶。他們可以獲得對方的一切,並掌握對方的一切活動。
在國內也早有此類案件報導。南京郝女士為了監控丈夫是否出軌,在網上購買了「臥底」軟體,不僅可以手機定位、實時錄音,還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進行手機錄屏,查看對方微信內容。而且這款軟體的標識可以在手機上隱藏,不會輕易被對方發現。
雖然郝女士按照教程,在自己手機和丈夫手機上分別裝上了這個軟體,但她很快發現,這個花999元購買的軟體也讓自己成為了黑客監控的對象:手機有時會莫名自啟一些拍照軟體自行開啟拍照功能。據警方介紹,全國有6萬多名受害人被這種非法軟體監聽和跟蹤,但他們絲毫沒有察覺。
除了這種黑色軟體以外,打著保護老人和孩子的「灰色」軟體也大肆流行。KidsGuard這款軟體可以「訪問」目標設備上的所有信息,包括實時位置、簡訊、瀏覽器歷史、照片、視頻和應用活動、聊天截圖以及電話錄音等,幾乎涵蓋我們使用手機的所有隱私行為。這款軟體聲稱,「這款終極監控應用可以讓你密切關注你所愛的人」,但是也公開宣傳「所愛之人」100%不會察覺,遠程跟蹤而不被發現。
以侵犯他人隱私為賣點的KidsGuard| KidsGuard.com
另外,臭名昭著並被大批黑客怒懟的泰國軟體FlexiSpy,則直言不諱地把「抓小三」當做自己的賣點。它支持安卓、蘋果系統,以及從手機、平板到筆記本等幾乎所有電子設備,可以監控電子設備上幾乎所有的軟體信息,包括電話通訊錄,QQ、微信、Facebook等軟體的聊天記錄,甚至打開被監控人設備的攝像頭監控所處環境,並給被監控人的通訊錄聯繫人發送恐嚇簡訊,私自攔截、刪除被監控人的簡訊電話等消息。它的宣傳語更是意味深長,「FlexiSPY,私人偵探之選」,這已赤裸裸顯示,這款軟體完全是「作案工具」式的存在。
FlexiSPY官網裡女士那一抹微笑讓人不寒而慄 | FlexiSPY.com
此類軟體滿足了一些控制狂的極端控制欲,以「灰色」甚至「黑色」的形式迅速擴張。據網絡安全公司卡巴斯基(Kaspersky)公布的報告,過去一年,在自己電子裝置上發現這種跟蹤軟體的人數上升了35%。該公司的研究人員說,截至2019年,他們公司的保護技術就偵測到了37532個跟蹤軟體。該公司的專家稱,這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除此之外,之前備受爭議的蘋果手機「常去地點」無疑也是對隱私的洩露。即使央視幾次曝光,用戶們仍然無法徹底刪除個人行蹤。
如何斬斷「灰色觸手」
發現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其他人掌控,即使監控你的是最親密的人,也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特別是當她/他用你的隱私來恐嚇、威脅甚至操控你的時候。你還敢和朋友肆無忌憚地聊天嗎?還敢自由自在地四處遊玩嗎?
這種毫無隱私的監控,就是新形式的情感虐待,使人長期處於恐懼、擔憂及痛苦中。許多受害者會長期有心理陰影,他們把手機和電腦看作是「武器」,一種用於監視他們的「武器」,讓他們不敢信任任何人。
那麼,有什麼方式應對嗎?
IBM的一個安全專家團隊設計了一套原則來指導其他設備和軟體製造商。例如,智能家居設備在遠程激活時必須有警報提示,同時,可疑的遠程操作訪問能第一時間在本地被終止。
為防止手機被監控,專家建議:
·看好自己的手機,大多數跟蹤軟體都需要安裝者能夠親自接觸到你的手機。
·不要使用指紋解鎖,因為你的伴侶可以乘你熟睡之際使用你的指紋。
·在手機上加裝安全軟體,例如一些防毒軟體可以偵測到間諜軟體,並會自動清除它。
為防手機被盜用,最好不用使用指紋解鎖 | 圖蟲創意
當懷疑自己的手機上有間諜軟體時,專家建議:
·檢查一下手機上所有的APP,鑑於很多間諜軟體會在桌面隱藏,最好使用防毒軟體排查一下。
·如果看到手機上有自己不認識的APP, 最好上網搜索一下,並刪除它。
·查看耗電量排行可以排除一些可疑軟體。因為很多「間諜」軟體隱蔽性極強,偽裝成一些安全軟體逃避殺毒軟體,所以即使殺毒軟體也未必能一網打盡。不過這些軟體一般開機自啟且一直後臺運行,因此耗電量極大。
·查看自啟動以及後臺運行權限的程序列表中是否有可疑的程序。
·注意是否有不常見的廣告消息或彈出窗口。因為間諜軟體通常與廣告軟體打包在一起,所以當手機突然出現沒有見過的廣告或彈出窗口時,需要仔細檢查。
參考文獻
[1]https://www.bbc.com/news/technology-54554408.
[2]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50185532.
[3]https://www.nytimes.com/2018/06/23/technology/smart-home-devices-domestic-abuse.html.
[4]https://www.kaspersky.com/resource-center/threats/how-to-detect-spyware.
[5]http://jiangsu.sina.com.cn/news/general/2019-11-04/detail-iicezzrr7011254.shtml.
[6]http://it.people.com.cn/n1/2019/0924/c1009-31369185.html.
[7]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50185532.
[8]林建軍. (2017). 家庭暴力的概念界定及其展開.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1), 8-12.
[9]申騰. (2019). 家庭暴力的認定困境及對策研究 (Master's thesis, 甘肅政法學院)
作者:娉娉
編輯:朱步衝
一個AI
愛和保護以及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成為監視和控制的藉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