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家: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韓經緯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餘亞慶 通訊員 賈曉燕
8月9日15時30分左右,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茂旗希拉穆仁鎮呼和點素嘎查遭受龍捲風襲擊。據初步統計,災害造成呼和點素嘎查5戶牧民受災,天鵝湖旅遊接待點受災較為嚴重。天鵝湖旅遊接待點遊客、景點服務員、工作人員33人不同程度受傷,100餘頂蒙古包傾倒或受損。
內蒙古並非我國龍捲風易發區,此次龍捲風的發生備受關注。但在強對流天氣多發的汛期,出現龍捲風也並非不可能。
韓經緯表示,當前季節出現龍捲風等強對流天氣屬正常現象,近年來,內蒙古地區在汛期出現龍捲風的頻率有所增加。
「龍捲風是極強對流的產物,一般與對流複合體或超級單體相伴隨,在強對流積雨雲下形成的旋轉極快的氣旋。龍捲風來得快去得快,影響範圍小。」韓經緯說。
近期,影響內蒙古的冷空氣極為頻繁,且暖溼氣流異常活躍。韓經緯解釋說,隨著副熱帶高壓的西伸和北抬,低空急流較為穩定,加之高原槽的東移,西南暖溼氣流比前期更為強盛,在有利形勢下與冷空氣結合,容易形成較為深厚的對流系統。這種對流系統為龍捲風等強對流天氣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
從理論上講,預報龍捲風是十分困難的,但可以進行龍捲產生的環境場條件和趨勢可能性的預報。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只能開展分鐘級的短臨預警。即使是像美國這樣的龍捲風預警先進國家,預警時效也只有10分鐘左右。
目前龍捲風的預報是世界性難題。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組成監測站網的不斷完善,我國對龍捲風的監測、預報水平都會有所提高。目前,預報龍捲風的方法主要是根據天氣條件判斷在某一地區產生龍捲的可能性,然後通過都卜勒天氣雷達監測,及時發出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