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氣象部門部署龍捲風災害調查評估工作

2020-12-05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8月10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組織召開緊急協調會,部署包頭市達茂旗希拉穆仁龍捲風災後調查等各項工作。

  會議要求全區氣象機關業務處室、直屬單位、包頭市和達茂旗氣象局要加強組織領導,選派專業人員立即組成區、市、旗三級聯合調查小組,迅速深入受災地區開展災情調查工作;要加強科技支撐,強化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的應用,掌握第一手災情實況信息,強化雷達觀測等資料的分析,研判龍捲風形成的天氣氣候背景及形成原因;開展歷史資料的統計分析,查清歷史上包頭地區龍捲風發生次數、損失、影響等情況;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及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龍捲風定級、災害評估等相關工作。

  據悉,8月9日,達茂旗氣象部門通過國突系統、手機簡訊、抖音、頭條等多個平臺先後發布雷電黃色預警和冰雹橙色預警信號,提醒公眾注意雷電、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目前,救援氣象服務以及各項災後調查評估工作正在全力以赴推進中。(記者 石向軍)

    原標題:自治區氣象部門部署龍捲風災害調查評估工作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 李國棟

相關焦點

  • 市氣象局:聯合多部門開展「4.27」龍捲風災害重訪及氣象災害防禦...
    近日,湖南省嶽陽市氣象局、市科協、湘陰縣科協、湘陰縣靜河鎮人民政府聯合赴湘陰縣靜河鎮龍潭寺村、汨羅市神鼎山鎮蘭溪村與關山村開展1983年「4.27」龍捲風重災路線重訪及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 這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多種氣象災害……
    這次普查首次實現自然災害風險要素的「全集」調查。普查既涉及多個自然災害類型的致災要素調查,也涉及房屋建築、交通設施等重要承災體要素的調查,還涉及歷史災害、綜合減災資源(能力)的調查,這些工作與以往開展的單要素、單部門、部分地區的調查有明顯不同。
  • 內蒙古舉行2019年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自治區氣象局召開2019年內蒙古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發布會  7月3日,內蒙古舉行2019年內蒙古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發布會,請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海波介紹有關情況,自治區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處長牛寶亮、自治區氣象局首席氣象服務專家張存厚、自治區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桂蓮
  • 自治區氣象局召開2019年內蒙古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
    2019年內蒙古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發布會發布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副局長  劉海波我代表自治區氣象局就2019年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的主要結論通報如下:一、氣候條件、主要氣象災害以及次生災害情況(一)總體氣候條件分析2019年全區氣候總體上為正常年景
  • ——記氣象部門2015年汛期氣象服務準備工作
    目前,氣象部門正在探索如何通過進一步發揮月、季滾動氣候預測的訂正互補作用,加強衛星、雷達、自動氣象站等資料質量評估和業務應用,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報精準化水平。國家氣象中心將進一步與科研院所合作,藉助科研成果促進業務的發展,逐步建立業務需求引導科學研究的聯合分析研究工作流程,實現各省災害性天氣落區格點預報共享;通過建立產品體系和上下互動的流程,提升格點預報業務的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
  • 氣象災害龍捲風,它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呢?
    龍捲風是一種比較強烈的氣象災害,威力巨大,從世界範圍來看,多發於美國,在美國,平均每年會發生1000起龍捲風,給當地人民的生活帶來極大影響,每年平均有60人左右死於龍捲風造成的災害,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龍捲風呢?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一強烈的氣象災害。
  • 內蒙古龍捲風屬極強對流產物
    本期專家: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韓經緯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餘亞慶 通訊員 賈曉燕8月9日15時30分左右,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茂旗希拉穆仁鎮呼和點素嘎查遭受龍捲風襲擊據初步統計,災害造成呼和點素嘎查5戶牧民受災,天鵝湖旅遊接待點受災較為嚴重。天鵝湖旅遊接待點遊客、景點服務員、工作人員33人不同程度受傷,100餘頂蒙古包傾倒或受損。內蒙古並非我國龍捲風易發區,此次龍捲風的發生備受關注。但在強對流天氣多發的汛期,出現龍捲風也並非不可能。
  • 廣東省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11-2020年)
    新世紀以來,頒發了《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廣東氣象事業建設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能力議案的決議的通知》、《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我省氣象事業發展的意見》、《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意見的通知》等文件,對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 山西:開展氣象觀測站探測環境調查評估工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武雅麗 通訊員王宛萌報導 今年4月至6月,山西省氣象局對全省國家級臺站按照《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範—地面氣象觀測站》(GB 31221-2014)、《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範—高空氣象觀測站》和《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和高空氣象觀測站探測環境調查評估方法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氣象科普宣傳材料很受歡迎,工作人員來不及挨個遞送,很多群眾自發取閱,其中以災害防禦方面的材料最為暢銷。「這個中國氣象頻道我每天都看,聽了天氣預報再出門有備無患啊!」在填寫氣象服務調查問卷時,一位大爺樂呵呵地說。   另一群人則滿懷興趣地圍著氣象現代化設備展示區的火箭人工增雨作業車和氣象應急指揮車。「為什麼打了這個炮彈就能下雨啊?」「炮彈是怎麼發出去的?」
  • 北京市氣象災害防禦條例
    市和區氣象主管機構及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區域的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第五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履行氣象災害防禦職責,將氣象災害防禦納入安全社區建設和網格化管理體系,確定人員與氣象主管機構和應急管理等部門共同做好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 鹽城龍捲風災害24小時:98人已遇難 救援全力展開
    中新網6月24日電 23日下午,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突遭強冰雹、龍捲風雙重災害襲擊,截至目前,災害發生已超過24小時。  最新消息顯示,此次災害已造成98人遇難,800餘人受傷。災害發生後,從中央到地方,多部門全力馳援災區,開展救災工作。資料圖:6月24日,搜救人員在鹽城市阜寧開發區北陳村進行排查搜救。
  • 烏蘭察布一地遭受龍捲風災害!
    7月10日下午,內蒙古烏蘭察布遭遇龍捲風襲擊,多處房屋受損,無人員傷亡。據當地村民稱,龍捲風從玫瑰營鎮附近一直刮到古營盤,相距兩三裡地。龍捲風颳倒了十多棟房子,他長這麼大第一次見。7月10日下午4時,烏蘭察布察右前旗玫瑰營鎮古營盤村和玫瑰營村遭受龍捲風災害。災情發生後,旗委、政府高度重視,指示旗分管領導、玫瑰營鎮及旗相關部門按照預案立即妥善應對。玫瑰營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深入兩村進行受災情況摸排並進行現場處置。
  • ——激活內蒙古荒漠化治理中的氣象智慧
    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氣象部門就已開展草地生態氣象觀測,對主要湖泊水體、沙地、沙漠沙丘流動、農田、草地風蝕、地下水位等生態環境動態變化開展實時監測業務,對當地生態脆弱區、敏感區、保護區開展生態環境監測評估。  目前,氣象部門有序推進了天空地綜合立體監測體系建設,形成涵蓋生態與氣象等觀測要素的多元化站網,為荒漠生態氣象工作提供了可信、完整的基礎數據。
  • 行業應用|高分衛星服務內蒙古氣象監測
    幅員遼闊,地貌多樣,植被較為稀疏,屬於中溫帶季風氣候,乾旱少雨,氣象災害多樣,主要有乾旱、大風、沙塵、暴雨、洪澇、冰雹等。目前結合內蒙古的情況來看,高分遙感技術已在多個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調查、黃河凌汛監測、農業災害的監測和農作物產量評估的發展等。
  • 江蘇龍捲風災害現場直擊:受災房屋內多為老人(全文)
    昨天14時30分許,江蘇鹽城市阜寧縣、射陽縣部分地區突發龍捲風冰雹嚴重災害,多個鄉鎮受災,造成大量民房、廠房、學校教室倒塌,部分道路交通受阻。截至23日20時,已造成78人死亡、約500人受傷。國家減災委、民政部昨天20時緊急啟動國家Ⅲ級救災應急響應,由民政部等5部委組成的國務院工作組連夜趕赴災區,指導和幫助地方開展抗災救災工作。
  • 中國氣象局:全球變暖加大中國防禦氣象災害壓力
    鄭國光在全國氣象防災減災大會上介紹說,3月初,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等地區出現1951年以來的最強降雪,之後東北地區特別是黑龍江北部又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夏旱。受持續強降水和強對流天氣影響,淮河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僅次於1954年的流域性特大洪水。華南地區在春夏之交持續暴雨洪澇之後又連續30多天高溫少雨。
  • 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 實習記者劉若馨 通訊員陳志雄報導 2018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發改委、教育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等相關部門的30餘名部際聯絡員,以及中國氣象局相關單位人員參加會議。這也是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後召開的首次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
  •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颱風「美莎克」防禦工作
    氣象部門預計,第9號颱風「美莎克」可能成為今年首個超強颱風,進入東北後可能與冷空氣疊加影響,帶來較強大風降雨天氣。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緊急部署颱風防禦工作,要求浙江、上海、江蘇、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地農業農村部門落實好各項防禦措施,切實減輕災害損失。確保責任到位。
  • 為什麼江蘇位居強龍捲風災害頻發省份榜首?
    從歷史記錄看,江蘇省雖多發強龍捲災害,但遭遇同等強度的龍捲風實屬罕見。6月22日-30日,淮河流域降雨量預報。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這次龍捲風是怎麼發生的?江蘇省氣象部門專家介紹,冰雹、龍捲風災害性極端天氣都具有偶發性,兩者碰在一起非常巧合。事實上,龍捲風發生在江蘇省並不少見,位於江蘇淮河以北的鹽城市,遭遇如此強度的龍捲風則極為罕見,上次該地區遭受同等強度的龍捲風,還是50年前的1966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