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7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習近平
回顧歷史,無論是人和動植物傳染病,還是外來物種入侵及生物恐怖威脅,都構成了對全球人類健康和生態安全的威脅。20世紀40年代,美國白蛾從美國傳入非洲和亞洲,並於70年代傳入我國,直接危害的森林植物和農作物達300多種;1982年,松材線蟲通過貨物木質包裝從日本傳入我國,在南京中山陵首次被發現後迅速擴散至10多個省份,不僅帶來高額經濟損失,還嚴重威脅國家林木安全;1986年10月,英國東南部阿福德鎮的一隻奶牛因「狂牛症」死亡,直到10年後一位年輕人死於涉嫌「狂牛症」引起的「克雅氏症」,一場震撼世界的「狂牛症」危機由此爆發。近幾年,從高致病性禽流感、豬瘟、草地貪夜蛾、非洲沙漠蝗蟲等重大突發生物安全事件,到新冠肺炎疫情,無一不對人類生存與共同命運帶來了嚴峻挑戰。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構成全球大流行。目前,這一疫情在多個國家呈現暴發之勢,截至3月底,全球累計確診人數已超過79萬例,死亡近4萬例。
圍繞生物安全,生物學領域專家、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柳瓏教授認為,生物安全既事關國家安全,也關乎全人類的安全。從習主席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來看,生物安全風險是人類生存面臨的嚴峻挑戰,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從廣義上看,生物安全主要涉及從人到生態系統的安全,概括起來就是「保障三個安全」:一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防控重大人類傳染病、動植物疫情,防止人類遺傳資源失衡,防範微生物耐藥,防範生物恐怖襲擊,防禦生物武器威脅;二是保障生物技術安全,管理研究、開發、應用生物技術;三是保障生態安全,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全球化給生物安全帶來了新挑戰,高速發達的網際網路和現代化交通使人類形成了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大批量的人流、物流為疫情傳播、物種入侵帶來了重大生物安全風險。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僅海運貿易量絕對值就達到了歷史最高的110億噸,2019年全球航空客運總量高達46億人次。從生物安全角度來看,人類距離任何傳染病現場,只有「一次飛機旅行的距離」。早在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我們正處於一場傳染性疾病全球危機的邊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免受其害,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高枕無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與傳播,就證明了這一點。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人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當今世界,生物安全已成為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一個民族的生存、一個國家的穩定,對人類社會發展、對地區安全乃至全球戰略平衡有著深遠影響。據專家學者研究分析,當前,生物安全面臨的「不安全」主要來自五個方面:
01
新型兩用生物技術誤用、濫用和謬用
以合成生物學和基因組編輯技術為代表的新型兩用生物技術,一方面為人工設計、改造病原體,為人類防病治病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技術門檻,生物製劑和毒素的攜帶、製造及加工更加便捷,加劇了技術誤用、濫用和謬用行為的隱蔽性,對生物安全監管構成重大挑戰。
02
生物實驗室的安全隱患
有科研單位的生物實驗室由於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安全監管存在漏洞,在利用基因操作、人工合成微生物等現代生物技術,使微生物獲得毒性、增強耐藥性、改變感染途徑等實驗過程中,一旦不慎,極易導致操作人員感染甚至病毒外洩,造成安全威脅。
03
國家重要遺傳資源和基因數據流失
個別國外製藥企業以臨床試驗名義收集我國人類遺傳資源材料,用於進行與藥物臨床試驗無關的商業開發活動;在國際合作中,特別是在國際期刊發表以國人基因樣本為數據支撐的學術論文,威脅國家生物安全和基因數據安全。
04
生物武器與生物恐怖主義的現實威脅
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缺乏有效核查機制的現狀下,部分國家以增強反生物恐怖和應對傳染病能力建設為名強化生物戰略部署。對因生物技術進步可能導致生物恐怖活動的挑戰和威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嚴加防範。
05
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生態威脅
截至目前,入侵我國的外來有害生物達到五百多種,其中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入侵我國的就有50餘種,每年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重大傳染病防控防治和生物安全維護方面始終體現了大國的擔當精神。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果斷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舉措調配資源、防控救治;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專門決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有關部門和科研機構快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毒株,爭分奪秒篩選藥物、研製疫進行科研攻關;向世衛組織通報信息,同世界各國共同解決難題……取得了抗疫階段性重大勝利,為世界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生物安全關涉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與財產安全,關涉生態平衡與生態文明,也關涉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必將推動對中國公共衛生安全體系的進一步反思和改進,特別是要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領導指揮體系、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國家儲備體系、應急物資採購供應體系等方面積極作為,逐步構建生物安全領導(決策)體系、生物安全組織協調體系、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生物安全監督體系和生物安全法治體系等,不斷完善生物安全治理體系,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積極主動、未雨綢繆,把生物安全作為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為國家安全構築更為堅固的屏障!
原標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系列宣傳】生物安全關乎你我生命健康,防患於未然很有必要!》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