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步進電機運行質量的電流控制方法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雙極性步進電機的基礎知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5415.htm

雙極性步進電機包含兩繞組,為了使電機運行平穩,不斷的給這兩個線圈加以相位差90度的正弦波,步進電機就開始轉動起來。

通常,步進電機不是由模擬線性放大器驅動;而是由PWM電流調節驅動,把線性的正弦波信號轉換成了離散的直線段信號。 正弦波可被分成多段,隨著段數的增加,波形不斷接近正弦波。 實際應用中,段數多從4到2048或更多,大多數步進驅動IC採用4到64段細分。整步驅動,每一時刻只有一個相通電,兩相電流交替和電流方向切換,使得一共產生四個步進電機機械狀態。半步驅動,比整步驅動方式相對複雜一些,在同一時刻,可能兩個相都需要被通電,如圖1所示,使電機的步進解析度提高了一倍。細分驅動,電機轉子走一步的角度將會隨著細分數的增加而減小,電機轉動也越來越平穩,例如把一個32段細分序列稱為八分之一步驅動模式(見圖1)。

圖1:細分驅動的電流波形。

電流控制精度的重要性

雙極性步進電機轉子的位置取決於流經兩個線圈繞組的電流的大小。通常,選擇步進電機的主要指標為,準確的機械定位或精準的機械系統速度控制。所以繞組電流的精度控制對步進電機的平穩運行非常重要。

在機械系統中,有兩個問題會導致不準確的電流控制:

?在低速運行或用步進電機用於定位控制的情況下,每一細分段電機運行的步數錯誤,導致錯誤的定位。

?在高速運行下,系統非線性會導致短期電機運行速度變化,使得力矩不穩,增加了電機噪聲和振動。

PWM控制和電流衰減模式(Decay Mode)

大多數的步進電機驅動IC,依靠步進電機繞組的電感特性實現PWM電流調節。通過每個繞組對應的功率MOSFET組成的H橋電路,隨著PWM控制開始,電源電壓被加到電機繞組上,從而產生驅動電流。一旦電流達到設定值,H橋就會切換控制狀態,使得輸出電流衰減。 一定固定時間後,一個新的PWM周期又會開始,H橋再次產生線圈電流。

重複這一過程,使繞組電流上升和下降。通過電流採樣和狀態控制,可以調節控制每一段細分的峰值電流值。

在預期的峰值電流達到後,H橋驅動繞組的電流衰減控制方式有兩種:

?繞組短路(同時開通低側或高側的MOSFET),電流衰減慢。

?H橋反嚮導通,或允許電流通過MOSFET的體二極體流通,電流衰減快。

這兩種電流衰減方式稱為慢衰減和快衰減(見圖2)。

圖2:H橋工作狀態。

由於電機繞組是感性的,電流的變化率取決於施加的電壓和線圈感值。要步進電機快速運行,理想的情況就是是能夠控制驅動電流在很短的時間內變化。不幸的是,電機運動中會產生一個電壓,其方向與外加電壓相反,反抗電流發生改變的趨勢,稱為「反電動勢」。 所以電機轉速越快,此反向電動勢就越大,在它作用下電機隨速度的增大而相電流減小,從而導致力矩變小。 為了減輕這些問題,要麼提高驅動電壓,要麼降低電機繞組電感。 降低電感意味著用更少的匝數繞組,就需要更高的電流來達到相同的磁場強度和扭矩。

傳統峰值電流控制的問題

傳統的步進電機峰值電流控制,通常只檢測通過線圈的峰值電流。 當預期的峰值電流達到後,H橋就會切換導通狀態,使得輸出電流衰減(快衰減,慢衰減,或兩者的組合),持續一定固定時間,或等一個PWM周期結束。電流衰減時,驅動IC無法檢測輸出電流,從而導致一些問題。

一般來說,最好是用慢衰減,可以得到更小的電流紋波,平均電流能更準確的跟蹤峰值電流。 然而,隨著步率增大,慢衰減不能夠及時降低繞組電流,無法保證精確的電流調節。

為了防止採樣到開關電流尖峰,在每個PWM周期的開始,有一個非常短的時間(blanking time)是不採樣繞組電流的,那麼此時的電流就是不受控制的。這會導致嚴重的電流波形畸變和電機運行的不穩定(見圖3)。

圖3:慢衰減模式下的電流畸變。

在正弦波達到峰值後,電流先開始衰減,然後又增加,直到H橋工作在高阻狀態,電流才繼續向零衰減。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許多步進電機驅動晶片,在電流幅值增加的時候採用慢衰減模式,在電流幅值減小時使用快衰減或混合衰減(結合快衰減和慢衰減)模式。 然而,這兩種衰減模式的平均電流是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快衰減模式時的電流紋波相對大很多。 結果就是,兩種模式下的平均電流值相差很大,導致電機運行不平穩(見圖4)。

圖4:傳統峰值電流控制下的波形

如圖4波形所示,峰值電流後一步和前一步的電機步進不一樣,會導致位置誤差和瞬時速度的變化。電流過零時,因為兩種衰減模式的切換,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雙向電流採樣

傳統的步進驅動,在每個H橋下管源極和地之間接外部檢測電阻,只測量PWM導通時檢測電阻上的正向電壓。在慢衰減模式下,電流循環通過內部MOSFET,不通過檢測電阻,因此無法測量電流。在快衰減模式下,通過電阻的電流翻轉,產生的是負電壓。對於目前的電源IC工藝,負電壓很難被簡單的採樣處理。

如果我們可以監控電流衰減時期的繞組電流,許多步進電機驅動的電流調節問題就能被解決。但是,如上所說通過外部檢測電阻很難實現,更好的選擇是嘗試內部電流檢測。內部電流檢測允許在任何時候監測電流,如PWM導通時間,以及快衰減和慢衰減過程中。 雖然它增加了驅動IC的複雜性,但內部電流檢測大大降低了系統成本,因為外部的採樣電阻不需要了。 這些電阻非常大且昂貴,價格通常和驅動IC差不多!

MP6500步進驅動IC

MP6500雙極性步進電機驅動晶片,集成內部電流檢測,很好的取代了傳統廉價的峰值電流控制雙極步進電機的驅動IC。MP6500內部電路框圖如圖5所示。

圖5:MP6500電路框圖。

MP6500最大驅動電流峰值為2.5A(具體取決於封裝和PCB設計);電源電壓範圍從4.5V至35V。 支持整步,半步,四分之一步,八分之一步驅動模式。不需要外部電流檢測電阻,只需要一個接地的小型、低功耗電阻去設定繞組電流峰值。

內部電流檢測依賴於精準的功率管及相關電路的匹配設計,可以保證始終準確採樣繞組電流,從而提高步進電機的運行質量。

通常情況下, MP6500工作在慢衰減模式下。然而,當一個固定關斷時間結束,慢衰減結束後,如果當前繞組電流仍高於預期水平,快衰減模式會被開啟以用來迅速減小驅動電流到所需值。 這種混合控制模式,使得驅動電流快速下降到零,同時又保證平均電流儘量接近設定值。 當step跳變時,快衰減就被採用使得當前電流迅速被調整到零,如圖6所示。

圖6:MP6500的自動衰減模式(step跳變時)。

如果電源電壓高,電感值低,或所需的峰值電流幅值很低,電流很有可能高於設定值。由於blanking time,每個PWM周期都會有一個最小導通時間,此時許多傳統的步進電機驅動器無法控制繞組電流。如果發生這種情況,MP6500會不斷採用快衰退模式來保證繞組電流一直不超過設定值(見圖7)。

圖7: MP6500的自動衰減模式(低電流情況下)。

相關焦點

  • 步進電機控制電路的實現方法
    步進電機控制電路的實現方法王希友摘要:為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步進電機的運行穩定性,降低低頻振動以及高頻失步等問題的發生概率
  • 步進電機PLC的直接控制
    2、一種用PLC直接控制步進電機的方法 本文提出一種用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直接控制步進電機的方法,如圖2所示。這條技術路線的優點是:大大減少系統設計的工作量,不存在各部分接口信號的匹配問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 步進電機的單脈衝控制、雙脈衝控制、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
    步進電機是一種感應電機,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電子電路,將直流電變成分時供電的,多相時序控制電流,用這種電流為步進電機供電,步進電機才能正常工作,驅動器就是為步進電機分時供電的,多相時序控制器。
  • 伺服電機控制能否代替步進電機控制,交流伺服電機與步進電機的區別...
    其中一組為激磁繞組,另一組為控制繞組,交流伺服電動機是一種兩相的交流電動機。 交流伺服電動機使用時,激磁繞組兩端施加恆定的激磁電壓Uf,控制繞組兩端施加控制電壓Uk。當定子繞組加上電壓後,伺服電動機很快就會轉動起來。 通入勵磁繞組及控制繞組的電流在電機內產生一個旋轉磁場,旋轉磁場的轉向決定了電機的轉向,當任意一個繞組上所加的電壓反相時,旋轉磁場的方向就發生改變,電機的方向也發生改變。
  • 單片機與TA8435的步進電機細分控制
    3)步進電動機的動態響應快,易於啟停、正反轉及變速。 4)速度可在相當寬的範圍內平穩調整,低速下仍能獲得較大轉距,因此一般可以不用減速器而直接驅動負載。 5)步進電機只能通過脈衝電源供電才能運行,不能直接使用交流電源和直流電源。 6)步進電機存在振蕩和失步現象,必須對控制系統和機械負載採取相應措施。
  • 步進電機開環控制的原理
    步進電機開環控制的原理   當步進電機的定子一相繞組流過直流電流時,最接近該相的轉子齒被定子相吸引,因產生的電磁轉矩大於負載轉矩,從而使轉子運動。電流為相差為90度的正弦波。驅動多採用H橋的控制方式,兩個H橋控制兩相電流。電流控制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交流控制,AB相電流獨立控制,一種給正弦參考信號,一相給餘弦參考信號。另一種是直流控制,類似矢量控制,將AB兩相進行坐標變換,控制DQ的電流。據我所知,目前市場上的驅動多以交流控制為主。
  • PSoC3 雙軸步進電機細分控制
    本文給出了一種使用PSoC3 CY8C3866AXI-040晶片和L298雙全橋功率晶片對兩軸步進電機控制的方法,該方案電路簡單,控制方便,實驗結果表明,控制系統運行正常,可靠性較高。  1,概述步進電機是一種把電脈衝信號變成直線位移或角位移的控制電機。
  • 步進電機旋轉角度的控制
    步進電機1、步進電機控制簡介步進電機是將電脈衝信號轉變為角位移或線位移的開環控制元件。在非超載的情況下,電機的轉速、停止的位置只取決於脈衝信號的頻率和脈衝數,而不受負載變化的影響,當步進驅動器接收到一個脈衝信號,它就驅動步進電機按設定的方向轉動一個固定的角度,稱為"步距角",它的旋轉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運行的。可以通過控制脈衝個數來控制角位移量,從而達到準確定位的目的;同時可以通過控制脈衝頻率來控制電機轉動的速度和加速度,從而達到調速的目的。
  • 51單片機與TA8435的步進電機細分控制
    5)步進電機只能通過脈衝電源供電才能運行,不能直接使用交流電源和直流電源。   6)步進電機存在振蕩和失步現象,必須對控制系統和機械負載採取相應措施。   步進電機具有和機械結構簡單的優點,圖1是四相六線制步進電機原理圖,這類步進電機既可作為四相電機使用,也可以做為兩相電機使用,使用靈活,因此應用廣泛。
  • 步進電機細分控制
    >控制電動機,它將電脈衝信號轉變為角位移,即給一個脈衝,步進電機就轉一個角度,因此非常合適單片機控制,在非超載的情況下,電機的轉速、停止的位置只取決於脈衝信號的頻率和脈衝數,而不受負載變化的影響,電機則轉過一個步距角,同時步進電機只有周期性的無累積誤差,精度高。
  • 【分享】步進電機失步現象產生原因及解決方法
    步進電機中產生的同步力矩無法使轉子速度跟隨定子磁場的旋轉速度,從而引起失步。
  • PLC控制步進電機方法
    (4) 中斷功能 FP1中斷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外部硬中斷,一種是內部定時中斷。圖4 控制系統原理圖 圖4是控制系統原理接線圖,圖4中Y7輸出脈衝作為步進電機時鐘脈衝,經驅動器產生節拍脈衝,控制步進電機運轉。
  • 意法半導體:通用電機與步進電機控制方案
    通用電機 通用電機屬於串勵電機,可由AC或DC電源供電。 由於勵磁(定子)繞組與電樞(轉子)繞組串聯,所以任一極性的電流都會產生方向相同的轉矩。 由於2個繞組內的電流和磁場同時反轉,所以在AC電源供電的情況下,電機運轉良好。 通用電機的優點在於起動轉矩高、設計緊湊、運行速度快和成本低。
  • 步進電機有沒有編碼器?步進電機如何加編碼器
    步進電機一般追求定位精度和力矩輸出,效率比較低,電流一般比較大,且諧波成分高,電流交變的頻率也隨轉速而變化,因而步進電機普遍存在發熱情況,且情況比一般交流電機嚴重。   在50Ω外接電阻上並聯一個200μF電容,可以改善注入步進電機繞組的電流脈衝前沿,提高了步進電機的高頻性能。與續流二極體串聯的200Ω電阻可減小迴路的放電時間常數,使繞組中電流脈衝的後沿變陡,電流下降時間變小,也起到提高高頻工作性能的作用。
  • 步進電機控制部分原理圖
    4線步進電機分列分列電路原理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3474.htm>脈寬調製驅動原理脈寬調製方式是一種供電電壓比電機額定供電電壓高得多的情況下而採用斬波方式使電動機繞組電流從低速到高速運行範圍內保持恆定的一種驅動方式,其工作原理如圖1 所示。
  • 步進電機驅動器調速方法_步進電機驅動器的作用
    步進電機驅動器調速方法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變頻調速的性能指標完全可以達到甚至超過直流電機調速系統。步進電機驅動器通過調節輸入驅動器的脈衝頻率以及驅動器的細分參數來達到調節步進電機轉速的作用,其實就是控制單位時間內步進電機的步數。   一、改變極對數調速:優點:①無附加轉差損耗,效率高;②控制電路簡單,易維修,價格低;③與定子調壓或電磁轉差離合器配合可得到效率較高的平滑調速。
  • 步進電機細分控制原理及仿真分析
    傳統的步進電機脈衝控制是用一對相位差90度的方波來驅動步進電機的A、B相線圈電流,以達到定向轉動的目的。當線圈B相超前A相90度通電時,電機反方向轉。控制兩相線圈導通脈衝的相位就能控制步進電機的轉向。每1/4周期電機行進一個步進角0.9度。通過控制脈衝的頻率就可以控制電機的轉速。步進電機細分控制原理
  • 降低步進電機振動、噪音的解決方法
    步進電機具有結構簡單、易於控制、安全性高、成本低、轉矩高等優點,作為一種高性能的數位化電氣元件,廣泛應用於各種類型的開環控制系統中。然而,步進電機有一個缺點,在簡單的開環設計中,它可以在低速產生噪聲。噪聲和共振主要來源於驅動電路和機械結構的共振。
  • 步進電機主要在哪些方面應用(四款步進電機電路圖)
    電路圖二:   步進電機具有快速啟停、精確定位的特點,在數字控制領域經常使用步進電機作為位置控制的執行機構。步進電機在快速運行中,要求驅動電路提供給步進電機繞組的驅動電流儘可能地接近其技術指標要求的數值,以產生足夠的轉矩。由於步進電機是感性負載,當運行速度提高後要提高繞組的工作電流,必須提高電源電壓。
  • 步進電機與普通電機有何不同?
    控制器(脈衝信號發生器)可以通過控制脈衝的個數來控制角位移量,從而達到準確定位的目的;同時可以通過控制脈衝頻率來控制電機轉動的速度和加速度,從而達到調速的目的。   4、用途: 步進電動機是一種控制用的特種電機,作為執行元件,是機電一體化的關鍵產品之一,隨著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步進電動機驅動器性能提高),步進電動機的需求量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