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過,又到了紅蜘蛛開始泛濫的季節,很多人為之而頭疼的不行,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紅蜘蛛。
紅蜘蛛危害特點
紅蜘蛛主要以成蟎和若蟎為害植物的葉、莖、花、根等,主要危害葉片,葉片被害,表現失綠變白,葉表面呈現密集蒼白的小斑點,捲曲發黃。嚴重時植株發生黃葉、焦葉、卷葉、落葉和死亡等現象。
紅蜘蛛為什麼難打?
1、紅蜘蛛雖然是體積微小的蟎類,但繁殖能力卻很強大,繁殖速度快,多代重疊,一張葉片上可能同時存在卵、幼蟎、若蟎、成蟎4種形態,而一種藥很難同時防治。紅蜘蛛也可以在沒有雄蟎的時候進行孤性生殖——也就是不需要雄蟎就能繁殖
2、紅蜘蛛是蟎類,不是蟲,很多殺蟲劑對紅蜘蛛無效。
3、紅蜘蛛體型微小,不仔細看都很難發現,它躲在葉片之間,藥液不一定能噴到。
4、容易產生抗藥性,一種藥這次還有效果,下次就不一定了。有時候用藥不當反而會促進紅蜘蛛繁殖,誘發紅蜘蛛大量爆發。
5、打藥次數頻繁,用藥種類多,紅蜘蛛天敵(草蛉、捕食蟎等)常常被誤殺,生存環境惡劣。
6、大量的紅蜘蛛吐絲結繭可防禦農藥及不良環境,此亦是紅蜘蛛難以根治的原因之一。
7、紅蜘蛛的盛生期正值草莓的開花坐果期,所以打藥還要考慮到對花果、對蜜蜂、對人類的安全問題。
紅蜘蛛如何防控?
環境調控
在保證植株正常生長的情況下應將溫度調到較低水平,一般為25~27℃。夜間的溫度要求低,一般為10~12℃,這樣的溫度條件有利於紅蜘蛛的預防。
由於開花期要求空氣乾燥的環境,為保證無畸形果的發生,空氣溼度一般在40%左右為宜。乾燥正是紅蜘蛛易發生繁殖的重要原因,由於既要保證果實的品質又要控制住蟲源,所以需要經常查看,及時掌握髮生情況。
適當增加室內溼度在65%左右,可對空氣、地面及葉片進行1次霧化加溼。增加溼度以防止紅蜘蛛的發生和蔓延。
草莓著色後為防止果實的腐爛應降低室內溫度及溼度,保證溫度在23~25℃之間,溼度在50%左右。
保證土壤水分充足,用滴灌澆水量可適當過大,如有不勻現象人工進行補澆。避免乾旱,也可以適當減少紅蜘蛛的發生。
植株管理
及時摘除底部黃葉、老葉、病葉和病殘果,一經發現少量植株發生紅蜘蛛則立即處理,將有紅蜘蛛的植株全部移到同一區域,摘除其全部的花和果實。
天敵控制
紅蜘蛛發生初期利用天敵控制種群數量,在開花至果實生長期釋放捕食蟎。
在釋放捕食蟎前儘量壓低紅蜘蛛的數量,用丁氟蟎脂進行蟲害防治,用藥後5~10天,按照益害比1:10到1:30釋放捕食蟎。
1隻捕食蟎一生能捕食300~500隻紅蜘蛛,同時也吸食害蟎蟲卵,可有效地控制紅蜘蛛為害。
藥劑防治
將有紅蜘蛛的植株單獨噴施化學農藥,保證消滅蟲源的同時並阻斷其與其他植株間的傳播。
優秀配方有哪些?
紅蜘蛛繁殖速度快,通常是各個蟲態同時存在,因此,在選擇藥劑是要進行混配,才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發生嚴重時可選擇以下藥劑或配方進行防治藥劑防治。
(1)30%四蟎嗪*聯苯肼酯懸浮劑:新型蟎蟲成分,作用於害蟎中樞神經傳導系統受體,與當前市面上殺蟎劑無交互抗性。速效突出,24小時防效達75%以上。耐低溫,持效期長。
(2)22%阿維·螺蟎酯懸浮劑:由阿維菌素和螺蟎酯混配而成,阿維菌素能有效滲入作物表皮組織,具有較長的殘效期。螺蟎酯具觸殺作用,對害蟎的各個發育階段都有效,包括卵。二者混配後對紅蜘蛛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在發生盛期,可用22%阿維·螺蟎酯懸浮劑4000~6000倍液,持效期可達20天左右。
(3)20%阿維·四蟎嗪懸浮劑:具有觸殺、胃毒和燻蒸作用,有一定的滲透作用,藥液可滲透葉片。可殺死成蟎、若蟎和卵。兩者復配有較好的增效作用,粘附性好,持效期長。在紅蜘蛛低齡盛發初期用藥,用20%阿維·四蟎嗪懸浮劑1500~2000倍液,一般持效期可達50 60天。
(4)40%聯肼·螺蟎酯懸浮劑:是由螺蟎酯與聯苯肼酯復配而成的殺蟲劑,可通過抑制害蟎體內的脂肪合成,破壞蟎蟲的能量代謝活動,最終殺死害蟎;對蟎類的中樞神經傳導系統的-氨基丁酸(GABA)受體有獨特作用。在紅蜘蛛發生初期用藥,40%聯肼·螺蟎酯懸浮劑2000~4000倍液均勻噴霧,對紅蜘蛛各個蟲態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5)21%四蟎·唑蟎酯懸浮劑:為低毒殺蟎劑,可殺死若蟎、成蟎和夏卵,且藥效較持久,殘效期較長。在紅蜘蛛發生始盛期進行施藥,用21%四蟎·唑蟎酯懸浮劑2000倍液噴霧。對紅蜘蛛防效十分突出,持效期可達50~60天。
(6)25%阿維·乙蟎唑懸浮劑:由阿維菌素和乙蟎唑復配而成的殺蟲劑,從幼蟎到成蟎的蛻皮過程來殺死害蟎,有觸殺和胃毒作用。於紅蜘蛛發生初期施藥,可用25%阿維·乙蟎唑懸浮劑10000~12000倍液噴霧防治,對已經產生的抗性害蟎具有很強的殺滅作用。
(7)43%聯苯肼酯+30%乙蟎唑懸浮劑:為高含量組合,新型卵蟎全殺、無抗性產品。對若蟎、幼蟎、成蟎、卵等形態均有效。害蟎接觸藥劑後,很快停止進食、運動和產卵,72小時內死亡,持效期可達30-50天。在登記劑量範圍內,對作物安全,對蜜蜂、捕食蟎等有益生物無害,可在作物各生長期使用。
綜合整理至網絡、農田行者、公益植保、農人農技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由本平臺編輯整理,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