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奇蹟,樹知道。
穿越歷史,廈門海邊盤根錯節的榕樹已走過上百年歲月;
直衝雲霄,大興安嶺筆挺的白樺林心無旁騖長成參天大樹。
萬物皆有靈。
當我們走進一棵樹,連結一棵樹,仿佛是在閱讀一本無字之書。
樹幹是樹的名片,樹葉是樹的眼睛,樹根是樹的心臟,樹木能夠與其它所有的樹木對話。
當我們學會了傾聽《樹的秘密語言》,才能深入到樹的神秘世界,透過與樹的無形溝通,收聽到宇宙的天籟之音。
有人質疑,凡夫如我,如何與樹溝通?
每個人都是天選之子,只要有寧靜的心,就可以聽到宇宙的語言。天籟之音引發的靈感,仿佛就是我們和萬事萬物在通電話。
去年在廈門,路過一棵老榕樹,我凝神注目,看到錯綜纏繞的樹根,不禁想到,我們的親人之間不正是這樣的關係嗎?以前,我很怕「麻煩」,可是「麻煩」總是不期而至,躲不掉,拋不開。其實,家人之間同根同源,彼此互相糾纏,永遠無法「兩不相欠」,也正因如此,我們是親人。正如《紅樓夢》所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那一刻,仿佛內心更溫和地接納了親情中的「麻煩」,有事一起扛,喜事同分享。
書海遨遊,有字之書為我們引導方向;
走進自然,無字之書則讓我們更接近智慧的源頭,接近更真實、完整的信息,讓我們更具有獨創性。
作者說:我們其實處在一個嘰嘰喳喳的植物世界中,如果我們進入森林,是可以透過樹木外表看到很多信息。比如它的健康、出生、未來趨向。20世紀70年代,研究發現,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草原上,長頸鹿開始咀嚼金合歡樹葉,此時樹注意到了傷害並發出求救信號——乙烯氣體。在探測到這種氣體後,鄰近的金合歡開始向它們的葉片運送鞣質(通稱鞣酸,是植物細胞的單寧體中的一種防衛用化學成分)。若大型食草動物攝入的鞣質足夠多,就會生病甚至死亡。
樹木會用氣味這種方式溝通交流。樹木產生的苦味,讓羚羊、長頸鹿望而生畏,這是樹木的求救信號。樹木被毛毛蟲啃食後,會發出一種吸引毛毛蟲天敵的信號,仿佛就在說:「這裡有好吃的毛毛蟲,快來啊」,樹木以此來保護自己。
我們如何接收源頭信息?人類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接收訊息的方式。我們可以學習《道德經》《孫子兵法》等的古老智慧,為我作用。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當我們保持安靜、保持定力,就可以連結源頭信息,這是一手信息源。同時,我們可以通過接觸優秀書籍、電影、老師,去獲得時新的信息源。
人類的生存從古至今與樹木息息相關。
古老預言中,樹木這強有力的巨大植物,是受到擁護和愛戴的,被尊稱為神靈。神殿神廟會選用高能量的樹,比如雪松,因為人與樹是有連結的。雪松可以在地球上生活幾百年,吸收天地萬物的能量,收藏在樹幹樹枝樹根,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幫助。
我們花一些時間多觀察一些樹,發現樹有自己的性格。
樹木深思熟慮,行事謹慎,從容不迫。
原森林的老樹(自然生長的樹)用難以想像的速度,慢慢生長,用「慢活」形容大樹生長再合適不過。
慢活,從容不迫。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田信步。
慢活,溫暖後輩生命。
假如你曾踏入原始森林,那歷經百年洗禮的參天大樹,傲然屹立,沉浸其中,身心踏實、安全,穩定的能量場,讓你仿佛回到了胎兒時代。而當我們面對公園裡人工種植的樹,卻很難體會到沉靜的感覺。
原因何在?
原森林中,一顆小樹苗在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接受著來自母樹的呵護。因為生長緩慢,樹幹細胞密度高,所以它受到感染不會輕易被腐蝕致命,遇到大風也不會輕易折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的成長也可效仿自然。
小樹苗緩慢地垂直向上生長,自始至終遵循天命,按照既有規律一步步向上生長,一心一意,心無旁騖。這樣的樹就是模範生。
對於我們而言,學習慢活中的樹,就要秉承初心,奔向目標,抵住誘惑,不被其他左右。
當我們踏入原始森林,仿佛是進入了野生的自然規律博物館。
原森林像一間巨大的廳堂,身處其中,就像漫遊在柱子與柱子間,不用開山刀去披荊斬棘。在原森林中,樹下光線微弱,其他植物無法生長。相反,受到人為破壞生長的森林,林下灌木叢生,頂部沒有老樹茂密覆蓋,陽光直射地表,植物蓬勃生長。
正如我們身邊的「專家」和「雜家」。專家,主攻一細分領域,持之以恆,成就個人品牌。雜家,同樣可能學冠五車,只是在多個方面淺嘗輒止,不能在某一領域形成長久持續的影響力。
祝願我們如同原森林的大樹,選準發展賽道,在某一方面耕耘發力,久久為功,最終成長為領域內的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