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2月13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首次出現在伊寧縣山區工地襲擊鴿子窩之後,12月27日,兔猻又在伊寧縣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一處果園出現。
27日早晨8點多,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村民阿布都米力克·吾甫爾經過房屋後的果園大門時,聽到了一陣陣暴躁的貓叫聲,走過去一看是一隻貌似是貓又像豹子的動物被卡在了木頭柵欄裡,嘴裡還有鴿子毛,他趕緊找來麻袋把它裝回家,隨後報告給鄉、縣林業草原部門。
伊寧縣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保護辦公室和伊寧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聯合經過比對,確定其是兔猻,判斷是因為冬季食物缺乏,下山覓食被卡在了柵欄中,無外傷。
經過兩天餵養,確定符合放生條件後,伊寧縣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保護辦公室和伊寧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於29日將這隻兔猻放歸到北山一處果園。
"這是我縣第二次發現兔猻,已經全部放歸大自然,希望廣大群眾發現野生動物時積極上報,我們共同保護好野生動物。"伊寧縣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保護辦公室主任陳龍說。
兔猻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貓科,叫聲似家貓,但較粗野。兔猻有幾個特徵和其他的貓科動物有所區分:額部較寬,吻部很短,瞳孔為淡綠色,收縮時呈圓形。兔猻作為現存的40種貓科動物中,和獅虎豹一樣有圓形瞳孔,也是獨一份。它的腳短,臀部較肥重,是所有貓科動物中毛髮最密、最長的,這使得它看起來矮胖且多毛,毛髮還會隨著季節而改變,以野禽、旱獺和各種鼠類為食,被列入《華盛頓公約》2級保護動物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供稿:陳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