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寧縣再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

2021-01-13 政通融媒

繼12月13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首次出現在伊寧縣山區工地襲擊鴿子窩之後,12月27日,兔猻又在伊寧縣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一處果園出現。

27日早晨8點多,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村民阿布都米力克·吾甫爾經過房屋後的果園大門時,聽到了一陣陣暴躁的貓叫聲,走過去一看是一隻貌似是貓又像豹子的動物被卡在了木頭柵欄裡,嘴裡還有鴿子毛,他趕緊找來麻袋把它裝回家,隨後報告給鄉、縣林業草原部門。

伊寧縣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保護辦公室和伊寧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聯合經過比對,確定其是兔猻,判斷是因為冬季食物缺乏,下山覓食被卡在了柵欄中,無外傷。

經過兩天餵養,確定符合放生條件後,伊寧縣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保護辦公室和伊寧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於29日將這隻兔猻放歸到北山一處果園。

"這是我縣第二次發現兔猻,已經全部放歸大自然,希望廣大群眾發現野生動物時積極上報,我們共同保護好野生動物。"伊寧縣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保護辦公室主任陳龍說。

兔猻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貓科,叫聲似家貓,但較粗野。兔猻有幾個特徵和其他的貓科動物有所區分:額部較寬,吻部很短,瞳孔為淡綠色,收縮時呈圓形。兔猻作為現存的40種貓科動物中,和獅虎豹一樣有圓形瞳孔,也是獨一份。它的腳短,臀部較肥重,是所有貓科動物中毛髮最密、最長的,這使得它看起來矮胖且多毛,毛髮還會隨著季節而改變,以野禽、旱獺和各種鼠類為食,被列入《華盛頓公約》2級保護動物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供稿:陳詠梅)

相關焦點

  • 落難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棕尾被救助放飛
    1月4日,一隻餓昏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棕尾,經過救治後痊癒,被伊寧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放飛,重新回歸到大自然的懷抱。1月1日早晨,伊寧縣墩麻扎鎮墩麻扎村一個村民在草叢裡發現了一隻不會飛的鳥,精神不振,他隨即打電話報警。
  • 新疆民眾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鵟_中新社_兵團支社_兵團新聞網
    中新網新疆伊寧11月25日電 (陳詠梅 雷坤坤)記者25日從新疆伊寧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了解到
  • 動物世界-兔猻
    兔猻 是一種生存在中亞的貓科動物,為貓科兔猻屬的唯一物種。居住在海拔4000米的亞洲草原上。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最初由原林業部和農業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共同制定並發布的一份由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名錄,其中保護級別分為一級和二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吧!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突現大鴻寨情人谷
    3月11日,有遊客在禹州大鴻寨景區遊玩過程中,偶然發現幾隻形似鸚鵡,腹部紅色,羽毛豔麗的「鳥兒」,還時不時發出「啾啾」的叫聲,遊客覺其並非常見「鳥類」,事後緊忙與大鴻寨景區工作人員取得聯繫。經景區工作人員上山查證,確定該「鳥兒」為紅腹錦雞,目前共發現16隻野生紅腹錦雞,分布在大鴻寨正在開發的情人谷區域內。景區工作人員已在該區域設置警告牌,並派相關人員進行定時巡查,在此,景區提示各位遊客,如在遊玩過程中發現錦雞,切不可亂投食或故意激起敵對情緒。
  • 中陽縣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
    11月27日,我縣武家莊鎮馮家岔村一戶村民向林業部門求助,稱:「家中發現一隻「豹子」,多次咬死60餘只雞,目前「豹子」被關在自家閒置的窯洞中。」省、市、縣相關野生動物、林業部門接到求助後,第一時間趕赴村民家中。
  • 平潭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
    經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鑑定,初步判定該野生動物為紅隼,小型猛禽,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多棲於空曠地區孤立的高樹梢上或電線桿上,平常喜歡單獨活動。飛翔力強,喜逆風飛翔,可快速振翅停於空中。視力敏捷,取食迅速,見地面有食物時便迅速俯衝捕捉,也可在空中捕取小型鳥類和蜻蜓等。
  • 黔南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靈貓
    黔南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靈貓。吳雨陽 攝 近日,在甕安縣猴場鎮松坪社區首次發現了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筆者了解到,此次發現的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為稀有品種——小靈貓。
  • 廣西發現野生豹貓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廣西發現野生豹貓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時間:2016-03-17 17:15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廣西發現野生豹貓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月15日,廣西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龍巖村一村民在自家甘蔗地發現三隻未睜開眼睛的小怪貓,經鑑定,這三隻小怪貓乃是小豹貓,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成都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
    近日,在成都市雙流區黃水鎮的一處施工工地,發現了兩隻類似貓頭鷹的「怪鳥」幼崽,接到消息後,當地農業農村局林技站的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救助,經查明,兩隻「怪鳥」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目前,已經得到專業部門的救助。記者跟隨野生動物救助人員來到成都市雙流區黃水鎮的一處山坡,在草叢深處,見到了已經被救助的兩隻草鴞幼崽的真面目。
  • 寧德市疑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幼蟲」
    原標題:寧德市疑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幼蟲」   「在福鼎後坪林場檫樹示範林的樹葉上,我們意外地發現了這隻寬尾鳳蝶的末齡幼蟲   據福鼎後坪林場工作人員黃先生介紹,今年8月中旬,他和同事在林場作業時,發現一棵檫樹的樹葉上趴著一隻外形奇特的綠色小蟲,當時覺得好奇就拍了照片,大家討論了半天都沒認出這隻昆蟲,隨後大家因工作忙,顧不上它,就將這隻奇特的小蟲放回了原位。
  • 生命之聲:兔猻
    1、兔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於亞洲中部地帶向東至西伯利亞一帶地區,能適應寒冷、貧瘠的環境,棲息於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區,主要以鼠類為食,也吃野兔、鼠兔等。 2、兔猻的瞳孔是圓形的,與其它貓科動物迥異。在貓科動物中,該特徵被認為與日行性和/或生活在開闊棲息地有關。兔猻皮毛可以是銀灰色,棕灰色以及深灰色,隨季節和環境而變化。同一隻兔猻可能會在一年中呈現所有這些毛色。相比其它溫帶貓科動物,兔猻的毛髮最厚實,冬毛更長更密,顏色也更淺,有助於在積雪時保暖並藏匿自己。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
    寬尾鳳蝶成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紅網沅陵站7月21日訊(分站記者 陸丹 通訊員 吳朝暉)近日,筆者從沅陵縣林業局獲悉,懷化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組一行在借母溪自然保護區考察時發現了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成蟲
  • 民警巡邏偶遇兔猻
    體形像貓,腳短,臀肥,毛髮厚實,尾巴上環繞著黑色「項圈」,發現有人出現在身後,立即伏身草叢中,怒目圓瞪,機警地看著民警,然後掉頭跑開,消失在遠處的草叢中……近日,市森林公安民警在執勤巡邏途中偶遇一隻奇怪的「野貓」,立即拿出手機拍下圖片及視頻
  • 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月23日,舟山市普陀區六橫公安分局民警及時救助一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草鴞。當天下午13時許,民警接到群眾報警,轄區裡發現了一隻奇怪的鳥,民警立即前往處置,並將其先行帶回了公安局。經過檢查,民警發現這隻鳥的腿部受了輕微傷,其它狀況良好,隨後民警對這隻鳥受傷部位做了簡單的消毒治療,餵了一些水。通過相關部門專業人員鑑定,這是一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草鴞,別稱猴面鷹、猴子鷹、白胸草鴞。下步,民警打算待其恢復健康後,放歸大自然。
  • 四川江安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四川江安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原標題: 1月11日,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林竹局野保站救助了一隻外形奇特的小動物,經專家鑑定,這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小靈貓,也是當地首次發現小靈貓活體。
  • 祁東蔣家橋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倉鴞
    一般而言,屬於猛禽的鳥類,都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經鑑別比對,發現這兩隻猛禽為倉鴞,面盤扁平,呈心臟形,白色或灰棕色,四周有暗慄色邊緣,似猴臉,長滿絨毛,一雙深圓大眼,嘴黃褐色,嘴喙不尖,鷹身鷹爪,俗名「猴面鷹」,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請示縣林業局後,鎮林業站工作人員將兩隻倉鴞帶到靠近林區的龍興山山麓,成功放生。
  • 【自然生態保護】圖強分局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雪鴞
    隨著公安機關不斷加強轄區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廣大群眾對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意識也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形成了人人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近日,圖強分局警民攜手共同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雪鴞
  • 龍州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
    近日,在龍州縣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觀鳥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這是近20年來在廣西境內首次記錄到藍綠鵲的影像資料。據龍州縣觀鳥協會會長趙文慶介紹,藍綠鵲在國內罕見,種群數量極少。在2004-2012年調查期間,龍州縣未曾發現藍綠鵲分布。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趙文慶/攝此次觀鳥協會拍攝到的藍綠鵲正在給幼鳥哺食,畫面十分難得。因為藍綠鵲長得與當地一種名為印支綠鵲的鳥極為相似,當地鳥導剛開始誤以為是印支綠鵲。
  • 隆德公安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雕鴞
    隆德公安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雕鴞 2020-12-28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