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南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靈貓
黔南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靈貓。吳雨陽 攝 近日,在甕安縣猴場鎮松坪社區首次發現了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筆者了解到,此次發現的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為稀有品種——小靈貓。
-
宜賓三江口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有……
1月11日,記者在三江口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市林業竹業局野保科工作人員介紹白尾海雕在宜賓是首次記錄到。
-
這隻昆蟲在四川首次發現!它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不久前,四川小寨子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程師張濤,在北川一鄉鎮帶孩子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隻金龜昆蟲,經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確認,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格彩臂金龜,屬於四川的新記錄。9月17日,趙力告訴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該昆蟲主要生活在東南亞和我國的雲南,除了此次北川發現外,幾天前,陝西陽平關也發現一隻格彩臂金龜,加上以前在甘肅建水的發現,可以印證秦嶺一帶氣候變暖,格彩臂金龜開始出現向北遷徙。四川首次工程師上公益課意外發現格彩臂金龜談起此次發現格彩臂金龜,四川小寨子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程師張濤稱是一個意外收穫。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
寬尾鳳蝶成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紅網沅陵站7月21日訊(分站記者 陸丹 通訊員 吳朝暉)近日,筆者從沅陵縣林業局獲悉,懷化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組一行在借母溪自然保護區考察時發現了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成蟲
-
首次!龍州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
近日,在龍州縣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觀鳥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這是近20年來在廣西境內首次記錄到藍綠鵲的影像資料。據龍州縣觀鳥協會會長趙文慶介紹,藍綠鵲在國內罕見,種群數量極少。在2004-2012年調查期間,龍州縣未曾發現藍綠鵲分布。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趙文慶/攝此次觀鳥協會拍攝到的藍綠鵲正在給幼鳥哺食,畫面十分難得。因為藍綠鵲長得與當地一種名為印支綠鵲的鳥極為相似,當地鳥導剛開始誤以為是印支綠鵲。
-
龍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趙文慶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6月8日電(凌燕雲 農振華)6月5日,廣西崇左市龍州縣觀鳥協會傳來好消息,在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的觀鳥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這是近20年來在廣西境內首次記錄到藍綠鵲的影像資料。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腹隼雕
劉珂 攝紅網時刻11月7日訊(通訊員 瞿宏紅)11月6日,湖南省沅陵縣攝影協會會員在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境內二酉苗族鄉兩岔溪村採風拍攝時,在酉水河谷岸邊開闊的樹林上空發現一隻上體暗褐色,頭頂和後頸呈棕褐色,頸側和肩部的羽緣灰白色,飛羽為灰褐色,內側的羽片上有呈雲狀白斑,下體白色的體長為70釐米,體重2000克左右的大型猛禽。
-
成都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
近日,在成都市雙流區黃水鎮的一處施工工地,發現了兩隻類似貓頭鷹的「怪鳥」幼崽,接到消息後,當地農業農村局林技站的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救助,經查明,兩隻「怪鳥」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目前,已經得到專業部門的救助。記者跟隨野生動物救助人員來到成都市雙流區黃水鎮的一處山坡,在草叢深處,見到了已經被救助的兩隻草鴞幼崽的真面目。
-
消失30多年後,小靈貓再現浙江
如此罕見 消失30多年後,小靈貓再現浙江 2020年11月05日 03:50:09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施雯 浙江在線11月5日訊 「尾巴有九節斑紋,沒錯,確定是小靈貓
-
平昌縣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兩隻豹貓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晚報記者從平昌縣林業局獲悉,不久前,當地居民在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目前正在餵養中。據了解,這並非是我市首次發現豹貓,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適宜的環境和豐富的食物,讓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在我市「安營紮寨」、繁衍生息。 平昌縣林業局工作人員趙繼榮介紹,發現豹貓的地方為駟馬自然保護區邊緣地帶。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最初由原林業部和農業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共同制定並發布的一份由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名錄,其中保護級別分為一級和二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吧!
-
我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林雕鴞
8月28日,在位於三泉鎮的野生動物救助站內,一隻林雕鴞站在秤臺上,正在接受身體檢查。今年6月初,市民周先生在大山深處遇到了一隻大鳥,這隻鳥長得像貓頭鷹,身披黃褐色羽毛,嘴巴尖尖,眼睛又大又圓,樣貌看上去可愛至極。但奇怪的是,這大鳥見人卻沒有飛走,這個舉動讓周先生猜想這隻大鳥是不是受了傷?
-
合肥首次發現中華虎鳳蝶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合肥首次發現虎鳳蝶合肥的暖春就這樣與我們不期而遇了。百花競放,作為傳遞花粉的使者——蝴蝶「仙子」也來趕赴這場百花盛宴。上周,滁州學院、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與廬江縣林業局專家一起在廬江來了一次與蝴蝶的邂逅。幸運的是,這一次他們與被譽為「國寶」的中華虎鳳蝶偶遇,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這一物種。發現合肥首隻中華虎鳳蝶3月30日,廬江某山上,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虞磊,滁州學院昆蟲專家諸立新等人早早來到了這裡。這座山的海拔不算高,但生態環境被保存得比較好。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突現大鴻寨情人谷
3月11日,有遊客在禹州大鴻寨景區遊玩過程中,偶然發現幾隻形似鸚鵡,腹部紅色,羽毛豔麗的「鳥兒」,還時不時發出「啾啾」的叫聲,遊客覺其並非常見「鳥類」,事後緊忙與大鴻寨景區工作人員取得聯繫。經景區工作人員上山查證,確定該「鳥兒」為紅腹錦雞,目前共發現16隻野生紅腹錦雞,分布在大鴻寨正在開發的情人谷區域內。景區工作人員已在該區域設置警告牌,並派相關人員進行定時巡查,在此,景區提示各位遊客,如在遊玩過程中發現錦雞,切不可亂投食或故意激起敵對情緒。
-
越冬候鳥陸續抵達 洞頭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
而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近日首次在洞頭被當地居民觀測到。「很驚喜,中國臺灣常見的留鳥黑冠鳽竟出現在洞頭,而且被我觀測到了。」11月4日,洞頭居民、觀鳥愛好者吳蓉輝告訴記者,她在一處水溝靠近巖石處發現了這隻小鳥,「它上體偏慄紅色,頭頂有一根明顯的黑色小辮子,身子並不大,忙著吃泥鰍或蚯蚓,每吞下一口,就用力快速地甩動肚皮以幫助消化,吃得很歡。」
-
四川大學生家門口撿到受傷小鳥 送往救助發現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劉柯辰 羅世波是四川阿壩職業學院畜牧獸醫專業大二學生,家住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太平鄉春風村三組。由於疫情,學校暫時還沒開學,目前正在家裡上網課。
-
廣西—東協經開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天鵝
廣西—東協經開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天鵝
-
伊寧縣再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
繼12月13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首次出現在伊寧縣山區工地襲擊鴿子窩之後,12月27日,兔猻又在伊寧縣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一處果園出現。27日早晨8點多,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村民阿布都米力克·吾甫爾經過房屋後的果園大門時,聽到了一陣陣暴躁的貓叫聲,走過去一看是一隻貌似是貓又像豹子的動物被卡在了木頭柵欄裡,嘴裡還有鴿子毛,他趕緊找來麻袋把它裝回家,隨後報告給鄉、縣林業草原部門。
-
煙臺長島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通訊員 聶英傑 肖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杜曉丹7月4日,記者從長島綜合試驗區工委宣傳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北隍城鄉漁民在北隍城山後村附近海域發現一隻大型海獸,趴在岸邊的礁石上,皮膚呈棕黃色,體長近兩米,二百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