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趙文慶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6月8日電(凌燕雲 農振華)6月5日,廣西崇左市龍州縣觀鳥協會傳來好消息,在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的觀鳥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這是近20年來在廣西境內首次記錄到藍綠鵲的影像資料。
6月6日,記者來到發現藍綠鵲觀鳥點的江龍屯,看是否也有幸可以一睹它的「真容」,但是一大早這些觀鳥點就聚滿了得知此消息前來拍鳥觀鳥的愛好者。首次發現、首次記錄藍綠鵲的官方發布組織龍州縣觀鳥協會會長趙文慶告訴記者:藍綠鵲在國內罕見於西藏、雲南和廣西的森林裡,目前種群數量已經極為少見。龍州縣2004-2012年的調查期間,都未曾發現有藍綠鵲分布。所以,這次的發現可以說是龍州縣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鵑。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趙文慶 攝
此次觀鳥協會拍攝到的藍綠鵲正在給幼鳥哺食,畫面十分難得,說明它們此時正在江龍屯一帶繁衍生息。因為藍綠鵲長得與當地一種名為印支綠鵲的鳥極為相似,剛開始當地的鳥導發現時誤以為是印支綠鵲,得知消息後觀鳥協會及時到點做鳥類調查,並發現記錄下了藍綠鵲這個新鳥種在這一帶活動的相片,同時也給當地的鳥導和群眾進行了相關知識的科普。
藍綠鵲體長在36-38釐米,嘴、腳呈紅色。通體羽色主要為草綠色,兩翅慄紅色,內側飛羽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尖端。尾綠色,具黑色次端帶斑和白色尖端。習性隱蔽,以小家族群棲於原始林及過伐林和次生林高大的喬木中,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地處山區,自然生態保護良好,物種資源豐富,林下鳥種多達200多種,自2016年發展「觀鳥經濟」以來,以當鳥導、提供民宿服務等形式的「鳥生意」助力了當地村民實現脫貧增收。此次作為在廣西境內首個發現記錄新鳥種藍綠鵲的觀鳥坐標地,無疑又將給該屯的觀鳥經濟帶來新的「商機」,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