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

2021-01-17 中新網廣西新聞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趙文慶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6月8日電(凌燕雲 農振華)6月5日,廣西崇左市龍州縣觀鳥協會傳來好消息,在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的觀鳥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這是近20年來在廣西境內首次記錄到藍綠鵲的影像資料。

  6月6日,記者來到發現藍綠鵲觀鳥點的江龍屯,看是否也有幸可以一睹它的「真容」,但是一大早這些觀鳥點就聚滿了得知此消息前來拍鳥觀鳥的愛好者。首次發現、首次記錄藍綠鵲的官方發布組織龍州縣觀鳥協會會長趙文慶告訴記者:藍綠鵲在國內罕見於西藏、雲南和廣西的森林裡,目前種群數量已經極為少見。龍州縣2004-2012年的調查期間,都未曾發現有藍綠鵲分布。所以,這次的發現可以說是龍州縣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鵑。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趙文慶 攝  

 

  此次觀鳥協會拍攝到的藍綠鵲正在給幼鳥哺食,畫面十分難得,說明它們此時正在江龍屯一帶繁衍生息。因為藍綠鵲長得與當地一種名為印支綠鵲的鳥極為相似,剛開始當地的鳥導發現時誤以為是印支綠鵲,得知消息後觀鳥協會及時到點做鳥類調查,並發現記錄下了藍綠鵲這個新鳥種在這一帶活動的相片,同時也給當地的鳥導和群眾進行了相關知識的科普。

  藍綠鵲體長在36-38釐米,嘴、腳呈紅色。通體羽色主要為草綠色,兩翅慄紅色,內側飛羽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尖端。尾綠色,具黑色次端帶斑和白色尖端。習性隱蔽,以小家族群棲於原始林及過伐林和次生林高大的喬木中,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地處山區,自然生態保護良好,物種資源豐富,林下鳥種多達200多種,自2016年發展「觀鳥經濟」以來,以當鳥導、提供民宿服務等形式的「鳥生意」助力了當地村民實現脫貧增收。此次作為在廣西境內首個發現記錄新鳥種藍綠鵲的觀鳥坐標地,無疑又將給該屯的觀鳥經濟帶來新的「商機」,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完)

 

 

 

 

相關焦點

  • 首次!龍州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
    近日,在龍州縣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觀鳥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這是近20年來在廣西境內首次記錄到藍綠鵲的影像資料。據龍州縣觀鳥協會會長趙文慶介紹,藍綠鵲在國內罕見,種群數量極少。在2004-2012年調查期間,龍州縣未曾發現藍綠鵲分布。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趙文慶/攝此次觀鳥協會拍攝到的藍綠鵲正在給幼鳥哺食,畫面十分難得。因為藍綠鵲長得與當地一種名為印支綠鵲的鳥極為相似,當地鳥導剛開始誤以為是印支綠鵲。
  • 四川江安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四川江安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原標題: 1月11日,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林竹局野保站救助了一隻外形奇特的小動物,經專家鑑定,這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小靈貓,也是當地首次發現小靈貓活體。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
    寬尾鳳蝶成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紅網沅陵站7月21日訊(分站記者 陸丹 通訊員 吳朝暉)近日,筆者從沅陵縣林業局獲悉,懷化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組一行在借母溪自然保護區考察時發現了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成蟲
  • 越冬候鳥陸續抵達 洞頭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
    而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近日首次在洞頭被當地居民觀測到。「很驚喜,中國臺灣常見的留鳥黑冠鳽竟出現在洞頭,而且被我觀測到了。」11月4日,洞頭居民、觀鳥愛好者吳蓉輝告訴記者,她在一處水溝靠近巖石處發現了這隻小鳥,「它上體偏慄紅色,頭頂有一根明顯的黑色小辮子,身子並不大,忙著吃泥鰍或蚯蚓,每吞下一口,就用力快速地甩動肚皮以幫助消化,吃得很歡。」
  • 合肥首次發現中華虎鳳蝶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上周,滁州學院、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與廬江縣林業局專家一起在廬江來了一次與蝴蝶的邂逅。幸運的是,這一次他們與被譽為「國寶」的中華虎鳳蝶偶遇,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這一物種。發現合肥首隻中華虎鳳蝶3月30日,廬江某山上,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虞磊,滁州學院昆蟲專家諸立新等人早早來到了這裡。這座山的海拔不算高,但生態環境被保存得比較好。
  • 這隻昆蟲在四川首次發現!它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不久前,四川小寨子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程師張濤,在北川一鄉鎮帶孩子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隻金龜昆蟲,經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確認,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格彩臂金龜,屬於四川的新記錄。9月17日,趙力告訴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該昆蟲主要生活在東南亞和我國的雲南,除了此次北川發現外,幾天前,陝西陽平關也發現一隻格彩臂金龜,加上以前在甘肅建水的發現,可以印證秦嶺一帶氣候變暖,格彩臂金龜開始出現向北遷徙。四川首次工程師上公益課意外發現格彩臂金龜談起此次發現格彩臂金龜,四川小寨子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程師張濤稱是一個意外收穫。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腹隼雕
    劉珂 攝紅網時刻11月7日訊(通訊員 瞿宏紅)11月6日,湖南省沅陵縣攝影協會會員在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境內二酉苗族鄉兩岔溪村採風拍攝時,在酉水河谷岸邊開闊的樹林上空發現一隻上體暗褐色,頭頂和後頸呈棕褐色,頸側和肩部的羽緣灰白色,飛羽為灰褐色,內側的羽片上有呈雲狀白斑,下體白色的體長為70釐米,體重2000克左右的大型猛禽。
  • 宜賓三江口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有……
    1月11日,記者在三江口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市林業竹業局野保科工作人員介紹白尾海雕在宜賓是首次記錄到。
  • 我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林雕鴞
    8月28日,在位於三泉鎮的野生動物救助站內,一隻林雕鴞站在秤臺上,正在接受身體檢查。今年6月初,市民周先生在大山深處遇到了一隻大鳥,這隻鳥長得像貓頭鷹,身披黃褐色羽毛,嘴巴尖尖,眼睛又大又圓,樣貌看上去可愛至極。但奇怪的是,這大鳥見人卻沒有飛走,這個舉動讓周先生猜想這隻大鳥是不是受了傷?
  • 廣西—東協經開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天鵝
    廣西—東協經開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天鵝
  • 煙臺長島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通訊員 聶英傑 肖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杜曉丹7月4日,記者從長島綜合試驗區工委宣傳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北隍城鄉漁民在北隍城山後村附近海域發現一隻大型海獸,趴在岸邊的礁石上,皮膚呈棕黃色,體長近兩米,二百斤左右。
  • 首次現身珠海!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珠海首次發現這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經該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珠海首次!  當日,珠海市觀鳥協會組織生態攝影師、資深觀鳥專家、鳥類觀察員及生態顧問等專業人士一同前往平沙、富山等地進行珠海海岸線生態調研。
  • 天目山發現這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10月14日,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工作人員羅遠一行在巡護過程中,發現了一隻褐林鴞。隨後,天目山管理局科研科專業人員迅速趕赴現場。經檢查,該褐林鴞生命體徵正常,未受到任何傷害。褐林鴞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世界瀕危物種,主要棲息於山地森林、平原和低山地區,是亞熱帶山區森林的留鳥。它白天大多蹲伏於樹冠層濃密的樹蔭處,傍晚和夜間才出來活動。
  • 合肥首次發現中華虎鳳蝶 昆蟲專家: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上周,滁州學院、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與廬江縣林業局專家一起在廬江來了一次與蝴蝶的邂逅。幸運的是,這一次他們與被譽為「國寶」的中華虎鳳蝶偶遇,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這一物種。》》》推薦閱讀:勇救合肥落水女童的男子找到了 家屬渴望當面致謝遭婉拒發現合肥首隻中華虎鳳蝶3月30日,廬江某山上,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虞磊,滁州學院昆蟲專家諸立新等人早早來到了這裡。這座山的海拔不算高,但生態環境被保存得比較好。
  • 北海史上首次發現並記錄到草原雕
    師旭 攝日前,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猛禽監測員在我市冠頭嶺區域發現並成功記錄到草原雕,這也是我市史上首次記錄到草原雕。10月24日上午,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的猛禽監測員跟往常一樣,早早來到冠頭嶺山上和附近建築物的制高點,開始新一天的猛禽監測工作。上午10時58分,當監測員師旭正仰頭望著一片「北海藍」的天空時,一個特殊的身影突然引起他的注意。
  • 黔南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靈貓
    黔南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靈貓。吳雨陽 攝 近日,在甕安縣猴場鎮松坪社區首次發現了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筆者了解到,此次發現的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為稀有品種——小靈貓。
  • 雲南昌寧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
    新華社昆明1月15日電(記者張雯、姚兵)記者從雲南省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近日通過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的活動影像。  影像顯示,2020年12月30日凌晨3點多,一隻偶蹄目動物眼睛明亮,警惕地豎著耳朵覓食。經專業技術人員仔細辨認,這是一隻成年的雄性林麝。
  • 生態越來越好「閒客」首次來擾,晉江紫帽山首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活物
    臺海網11月12日訊 據晉江新聞網報導 前日,家住晉江青陽的朱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82003110報料,周末前往紫帽山登山的途中,意外發現了一種從來沒見過的動物,想知道是什麼。記者隨後根據其提供的照片向專業人士請教得知,該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
  • 溫州海關首次截獲海馬乾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溫州網訊 6月1日,記者從溫州海關了解到,溫州海關查驗人員從來自非洲維德角共和國的入境郵包中,截獲8隻海馬乾及一整袋鮑魚乾,共計0.91公斤。據悉,這是溫州海關在郵檢渠道首次截獲西非海馬乾。
  • 伊寧縣再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
    繼12月13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首次出現在伊寧縣山區工地襲擊鴿子窩之後,12月27日,兔猻又在伊寧縣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一處果園出現。27日早晨8點多,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村民阿布都米力克·吾甫爾經過房屋後的果園大門時,聽到了一陣陣暴躁的貓叫聲,走過去一看是一隻貌似是貓又像豹子的動物被卡在了木頭柵欄裡,嘴裡還有鴿子毛,他趕緊找來麻袋把它裝回家,隨後報告給鄉、縣林業草原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