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史上首次發現並記錄到草原雕

2020-10-26 二三裡資訊北海

從冠頭嶺上空飛過的草原雕。師旭 攝

日前,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猛禽監測員在我市冠頭嶺區域發現並成功記錄到草原雕,這也是我市史上首次記錄到草原雕。

10月24日上午,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的猛禽監測員跟往常一樣,早早來到冠頭嶺山上和附近建築物的制高點,開始新一天的猛禽監測工作。

上午10時58分,當監測員師旭正仰頭望著一片「北海藍」的天空時,一個特殊的身影突然引起他的注意。他趕緊拿起手中的望遠鏡追蹤那個身影,在確認自己的判斷後,連忙放下望遠鏡換上長焦單眼相機,對著高空中那個身影連按快門。在確定自己成功記錄到位後,師旭這才細細辨認起來,並將照片發到微信群裡,讓協會鳥類專家和其他監測員一起辨認。

「翅膀下有白色帶……天吶,該不會是草原雕吧?」大家經過仔細辨認並查閱專業鳥類圖鑑再三確認後,終於得出一致結論——這是一隻草原雕幼鳥。更重要的是,這是北海史上首次記錄到草原雕。

據介紹,草原雕是一種大型猛禽,也是大家常說的「大雕」中的一種,在我國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原雕兩翼展開可達2米左右,最明顯的特徵是幼鳥翅膀下有明顯的白色條帶,而成鳥的羽色則呈現更為深沉的黑色。草原雕主要在我國西部和北方的草原、荒漠地區繁殖,鼠類、兔類等小型動物都是它的捕食對象。

每年秋冬季,草原雕會向西南區域遷徙,最遠可飛抵尼泊爾、印度等國家越冬。北海雖然地處我國偏西南部區域,但由於草原雕的分布區域更靠近西部,因此它在遷徙時很少出現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帶。

記者從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了解到,自9月25日啟動今年猛禽監測工作以來,截至10月24日,監測員共記錄到28種11849隻猛禽。此次草原雕在冠頭嶺區域出現,不但為北海猛禽記錄增添一個新的鳥種,也凸顯了冠頭嶺作為候鳥遷徙通道對遷徙鳥類的吸引力。

來源:北海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孟津黃河溼地首次發現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
    保護區監測人員在觀測過程中,首次觀測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原雕,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均為洛陽市鳥類新記錄物種。 草原雕屬鷹形目、鷹科,大型猛禽,繁殖於東北西部、西北等地,常棲息於平原、草原及荒漠草地上。草原雕容貌兇狠,體羽以褐色為主,上體土褐色,尾型平。觀測時發現,1隻草原雕被10餘只蒼鷺追逐,由南向北穿過保護區飛走。
  • 草原雕VS金雕,誰是王者?
    草原雕常藉助地形打伏擊,出奇制勝、一擊必殺,以最少的消耗,捕殺獵物。它體長65釐米,翅膀張開足有兩米。從名字上看,草原雕的棲息環境和草原相關。其實不然,草原雕的棲息地類型多樣,比如荒漠、半荒漠、稀疏的草原、開放的森林,分布在海拔700米-3000米處,在中國西藏分布記錄可達4900米。
  • 孟津黃河溼地新來了仨「明星」——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
    眼下,在孟津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蒼鷺、斑嘴鴨等鳥不時從蘆葦蕩裡飛出,落到不遠處的河裡玩鬧嬉戲。保護區監測人員郭準與同事看到此景格外欣喜,近期他們發現保護區新來了仨「明星」——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近年來,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變好,這裡還有哪些鳥屬於首次發現的?請郭準來給大家介紹。
  • 名家鏡頭 | 鍾田毅:草原霸主——草原雕
    草原雕是屬於鷹科的一種大型猛禽。體長為71~82釐米,體重2公斤~3公斤之間,翼展160~200釐米。體形比金雕、白肩雕略小,是一種全深褐色雕類。由於年齡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體色變化較大,從淡灰褐色、褐色、棕褐色、土褐色到暗褐色都有。
  • 首次!紅河州發現白腹隼雕
    掌上春城訊 近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野生動植物保護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通報,在蒙自長橋海國家溼地公園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腹隼雕,此次發現系紅河州新紀錄。紅河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王劍說,經反覆鑑定,該只猛禽為白腹隼雕。
  • 神農架發現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靴隼雕
    經專家評審確定,本次賽事共記錄到有效鳥種219種,其中包括靴隼雕在內的神農架新記錄種7種。靴隼雕也是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原研究員、《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作者之一何芬奇說:「經過3天激烈角逐,此次比賽,選手們共發現了神農架鳥類新記錄種7種,分別為白眉鵐、綠背姬鶲、靴隼雕、灰喉山椒鳥、鱗胸鷦鶥、鴝姬鶲、白斑尾柳鶯,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靴隼雕也是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腹隼雕
    飛翔的白腹隼雕。劉珂 攝紅網時刻11月7日訊(通訊員 瞿宏紅)11月6日,湖南省沅陵縣攝影協會會員在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境內二酉苗族鄉兩岔溪村採風拍攝時,在酉水河谷岸邊開闊的樹林上空發現一隻上體暗褐色,頭頂和後頸呈棕褐色,頸側和肩部的羽緣灰白色,飛羽為灰褐色,內側的羽片上有呈雲狀白斑,下體白色的體長為70釐米,體重2000克左右的大型猛禽。
  • 雕: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輩子我幹過最牛的事,差點研究團隊破產
    ,當團隊把信號發射器安裝到他的腳上時,它的行動差點讓這個研究團隊面臨破產。>原來,這個團隊出於好心研究的目的,想要了解草原雕的飛行路徑,便按照以往的經驗,將13隻草原雕裝上了信號發射器,沒成想,其中我們的主角是個奇葩,與一般的草原雕不同,他的飛行路徑可以說是很壯觀,在幾個月的日子裡,這隻草原雕居然橫穿穿越了大半個地球,就像是孤獨的遊俠一般,遨遊天際。
  • 石家莊:三嫌犯非法買賣蒼鷹和草原雕等被批捕
    石家莊:三嫌犯非法買賣蒼鷹和草原雕等被批捕 2015-03-11 13:23:21來源:燕趙晚報作者:責任編輯:葉攀 )   為了獲取非法利益,明知鷹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李劍等人在未獲國家特許的情況下,買賣多隻野生蒼鷹、草原雕等鷹類
  • 雕齒獸
    雕齒獸(Glyptodon) 是一種從化石中發現的犰狳狀食草哺乳動物,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間的南美洲包括從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烏拉圭到巴西一帶。存活直到更新世晚期(距今約30,000-8,500年前)。
  • 網友野外拍到猛禽捕食白鷺 疑是白腹隼雕(圖)
    發帖網友「晚秋梧桐」稱,自己在開縣澎溪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白夾溪流域,拍攝到兩隻猛禽中的一隻捕食白鷺的畫面。根據書籍和網絡圖片對比,疑似白腹隼雕幼鳥,他還表示:「如果確為白腹隼雕,將是我市首次拍到白腹隼雕野外活動的畫面。」  不過,這真的是白腹隼雕嗎?昨日,記者採訪了多位鳥類專家,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結論。到底它們是什麼?你也來判一判。
  • 龍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
    趙文慶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6月8日電(凌燕雲 農振華)6月5日,廣西崇左市龍州縣觀鳥協會傳來好消息,在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的觀鳥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這是近20年來在廣西境內首次記錄到藍綠鵲的影像資料。
  • 一組照片告訴你:候鳥與北海相愛不是意外!
    這是觀鳥愛好者在北海地角海港的一座小石山,也就是抵禦外敵侵略的著名古炮臺《地角炮臺》附近拍攝到的!太陽鳥揮動著短圓的小翅膀,輕捷地將長長的嘴伸進花蕊深處吸食花蜜。太陽鳥約500年以前就盛產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崇山峻岭中。
  • 世界上最大的雕——食猿雕
    食猿雕:也稱作菲律賓雕。體型大,體長91釐米,翼展200-250釐米,體重6500克,壽命30年。食猿雕是一種大型的猛禽,翼展可以達到2.5米,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鷹類,食猿雕主要的食物來源是猴子,所以有「食猴鷹」之稱。當然也會捕捉一些其他的生物,食猿雕在吃到猴子的時候十分兇殘,先是啄瞎猴子的眼睛,然後再用利爪將猴子撕成碎片,目前食猿雕現存的數量十分稀少瀕臨滅絕的危機。
  • 神農架新發現7種鳥 全區野生鳥類記錄增至438種
    新發現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 (山西野保協會隊發現記錄)經專家評審,大賽共記錄鳥種219種,其中新發現鳥種記錄7種。新發現的鳥種記錄包括白眉鵐、綠背姬鶲、靴隼雕、灰喉山椒鳥、鱗胸鷦鶥、鴝姬鶲、白斑尾柳鶯。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系在湖北境內首次發現。  10月12日,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大賽開幕,來自全國16個省34支觀鳥隊100多名隊員深入木魚、神農頂/紅坪、大九湖3個賽區,穿行在山林、溼地等鳥類生境,尋訪飛羽精靈的蹤跡。
  • 1.2米金雕現身神農架 周身褐色卻被稱作「金」雕
    11月25日,湖北神農架太陽坪生態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在查看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一段 值得注意的是,《神鵰俠侶》中的雕和現代的雕是不一樣的。金庸在後記中有寫到「神鵰」這種怪鳥,現實世界中是沒有的。
  • 平江縣境內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
    近日,平江「鳥叔」在迎瑞村拍鳥時無意中發現三隻大鳥在空中盤旋,憑著多年與鳥類打交道的經驗,他認定這是兩年前曾經碰到過的蛇雕。他馬上舉起相機進行拍攝,三隻蛇雕高空中盤旋幾秒鐘後就急速遠去。回家後,「鳥叔」馬上拿著拍攝的圖片對照鑑定,確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
  • 物種日誌|1.2米金雕現身神農架 周身褐色卻被稱作「金」雕
    這段視頻發布到網上後,立刻引來網友圍觀。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真相了!姑姑和過兒婚後隱居神農架?」值得注意的是,《神鵰俠侶》中的雕和現代的雕是不一樣的。金庸在後記中有寫到「神鵰」這種怪鳥,現實世界中是沒有的。
  • 蛇雕—在平江再次發現
    前二年,我在平江迎瑞村林思洞偶然拍到一隻在高空飛翔的蛇雕,當時因為距離比較遠(至少300多米高空上),拍得不太清楚,留下不少遺憾。
  • 研究發現非洲森林象和草原象或許是兩個物種
    在非洲生活著兩種大象: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可如果你以後再用「非洲象」來統稱這種龐大而可愛的動物,在科學上來講可能就不太嚴謹了。科學家們的最新研究發現,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或許是兩個物種。  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很容易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