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長島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12-05 齊魯壹點

通訊員 聶英傑 肖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杜曉丹

7月4日,記者從長島綜合試驗區工委宣傳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北隍城鄉漁民在北隍城山後村附近海域發現一隻大型海獸,趴在岸邊的礁石上,皮膚呈棕黃色,體長近兩米,二百斤左右。經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與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確認,是一隻北海獅,海獅在中國海域很少見到,在長島海域是首次見到。

北海獅是海獅科最大的一種,體型瘦長,頭頂略凹,眼大,頸長,全身主要為黃褐色,胸部、腹部顏色較淺,通常分布在美國中加利福尼亞向北至白令海,向西沿阿留申群島至堪察加半島海域,最南到達日本海,在中國海域很少出現。北海獅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近年來,長島作為始終將生態保護放在首位,成為推動「兩山論」「經略海洋」落實落地的生動實踐,通過實施《山東省長島海洋生態保護條例》,積極加大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境內海域海洋生物資源不斷豐富,已陸續發現虎鯨、海江豚、海龜等多種國家保護生物物種。

相關焦點

  • 膠州灣紅島附近海域現神秘動物,專家懷疑是只北海獅
    近日,又有神秘動物來了...7月20日清晨,釣魚愛好者寧先生在膠州灣紅島附近海域發現了一隻可愛的海洋動物,通體黑色,在海中遊速飛快。他拍下的這段視頻引來上萬名網友圍觀轉發。據專家介紹,北海獅很少出現在中國海域,今年6月6日,一隻北海獅現身旅順蛇島,這是近25年來,渤海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
  • 稀客來訪:膠州灣紅島附近海域現神秘動物 專家懷疑是只北海獅
    7月20日清晨,釣魚愛好者寧先生在膠州灣紅島附近海域發現了一隻可愛的海洋動物,通體黑色,在海中遊速飛快。他拍下的這段視頻引來上萬名網友圍觀轉發。近年來,青島近海海域頻頻出現鯨魚、江豚、海獅等大型海洋動物,與青島海洋環境的改善和漁業資源的恢復有很大關係。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
    寬尾鳳蝶成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紅網沅陵站7月21日訊(分站記者 陸丹 通訊員 吳朝暉)近日,筆者從沅陵縣林業局獲悉,懷化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組一行在借母溪自然保護區考察時發現了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成蟲
  • 煙臺漁人碼頭現怪魚屍體?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死亡江豚死亡江豚死亡江豚  膠東在線1月4日訊(記者 辛中欣)4日上午,市民齊先生在煙臺漁人碼頭附近,發現一「巨魚」屍體,且屍身有多處潰爛。  煙臺動物園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應該是海豬,學名江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喜歡生活在近岸淺水域及鹹淡水交匯水域,北方主要分布於渤、黃海區。在渤海灣被漁民稱為「渤海河神」。  此前,煙臺境內已有多地發現受傷或死亡海豬。  煙臺漁政部門表示,江豚的經濟價值很低,「這隻江豚有可能不小心觸網死掉,也有可能因體弱在海中死亡,後被海浪推倒岸上。」
  • 北海獅「小偉」7月20日疑現青島膠州灣海域!她的出現是生物多樣性...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僅僅分別在1966年、1990年、1995年曾經偶見於中國沿海海域。2020年夏季,這個物種像謎一樣的,再度現身中國海岸帶。中國綠髮會野生動物救助組首席專家Sara Platto博士經過詳細分析今年夏季以來的多次目擊記錄,通過對廣泛收集的一線目擊者提供的影音資料進行仔細分析,比對了這頭母海獅的行為學、身體特徵等線索,發現始終是同一頭北海獅。它被綠會工作組命名為「小偉」。
  • 寬尾鳳蝶成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寬尾鳳蝶成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紅網沅陵站7月21日訊(分站記者 陸丹 通訊員 吳朝暉)近日,筆者從沅陵縣林業局獲悉,懷化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組一行在借母溪自然保護區考察時發現了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成蟲。
  • 【罕見】北海獅現身東港海域,原來它叫「小偉」,來自...
    圓滾滾,肉嘟嘟一隻「大塊頭」突現丹東港咱丹東也是給足了呵護迎接這個稀客的來訪今天8時,丹東港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民警在丹東港內巡查巡視時,在防波堤上發現一隻棕黃色皮毛、體長一米多、體重約三百多斤的北海獅。
  • 平昌縣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兩隻豹貓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晚報記者從平昌縣林業局獲悉,不久前,當地居民在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目前正在餵養中。據了解,這並非是我市首次發現豹貓,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適宜的環境和豐富的食物,讓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在我市「安營紮寨」、繁衍生息。  平昌縣林業局工作人員趙繼榮介紹,發現豹貓的地方為駟馬自然保護區邊緣地帶。
  • 海洋動物「戀」上青島,膠州灣紅島附近海域現神秘動物 專家懷疑是...
    」7月20日清晨,釣魚愛好者寧先生在膠州灣紅島附近海域發現了一隻可愛的海洋動物,通體黑色,在海中遊速飛快。他拍下的這段視頻引來上萬名網友圍觀轉發。 近年來,青島近海海域頻頻出現鯨魚、江豚、海獅等大型海洋動物,與青島海洋環境的改善和漁業資源的恢復有很大關係。
  • 四川江安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四川江安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原標題: 1月11日,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林竹局野保站救助了一隻外形奇特的小動物,經專家鑑定,這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小靈貓,也是當地首次發現小靈貓活體。
  • 丹東發現罕見「北海獅」,300多斤的大塊頭,表情卻把人們萌化了
    前些天出現在唐山、煙臺等地的「小偉」再次現身,這次它來到了遼寧省丹東市東港海域。據報導,丹東港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民警在執勤時發現了一頭體長約1米,體重超300斤的「大可愛」,它似乎有點眼熟。這位「大可愛」是誰?文章開頭提到,這位「大可愛」名叫「小偉」,它其實是一頭北海獅,它前些天剛來過中國。
  • 越冬候鳥陸續抵達 洞頭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
    而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近日首次在洞頭被當地居民觀測到。「很驚喜,中國臺灣常見的留鳥黑冠鳽竟出現在洞頭,而且被我觀測到了。」11月4日,洞頭居民、觀鳥愛好者吳蓉輝告訴記者,她在一處水溝靠近巖石處發現了這隻小鳥,「它上體偏慄紅色,頭頂有一根明顯的黑色小辮子,身子並不大,忙著吃泥鰍或蚯蚓,每吞下一口,就用力快速地甩動肚皮以幫助消化,吃得很歡。」
  • 溫州海關首次截獲海馬乾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據悉,這是溫州海關在郵檢渠道首次截獲西非海馬乾。  記者了解到,海馬乾和鮑魚乾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內的物品。同時,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海馬屬我國二級保護動物,並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保護目錄,是禁止捕撈和國際貿易的。
  • 首次!龍州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
    近日,在龍州縣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觀鳥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這是近20年來在廣西境內首次記錄到藍綠鵲的影像資料。據龍州縣觀鳥協會會長趙文慶介紹,藍綠鵲在國內罕見,種群數量極少。在2004-2012年調查期間,龍州縣未曾發現藍綠鵲分布。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趙文慶/攝此次觀鳥協會拍攝到的藍綠鵲正在給幼鳥哺食,畫面十分難得。因為藍綠鵲長得與當地一種名為印支綠鵲的鳥極為相似,當地鳥導剛開始誤以為是印支綠鵲。
  • 龍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趙文慶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6月8日電(凌燕雲 農振華)6月5日,廣西崇左市龍州縣觀鳥協會傳來好消息,在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的觀鳥點,首次發現、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綠鵲,這是近20年來在廣西境內首次記錄到藍綠鵲的影像資料。
  • 廣西—東協經開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天鵝
    廣西—東協經開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天鵝
  • 伊寧縣再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
    繼12月13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首次出現在伊寧縣山區工地襲擊鴿子窩之後,12月27日,兔猻又在伊寧縣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一處果園出現。27日早晨8點多,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村民阿布都米力克·吾甫爾經過房屋後的果園大門時,聽到了一陣陣暴躁的貓叫聲,走過去一看是一隻貌似是貓又像豹子的動物被卡在了木頭柵欄裡,嘴裡還有鴿子毛,他趕緊找來麻袋把它裝回家,隨後報告給鄉、縣林業草原部門。
  • 北海獅丹東擱淺後……
    本報記者 王盧莎 7月13日,一隻憨態可掬的北海獅現身丹東市東港海域,這也是東港海域首次出現北海獅。丹東港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及時救援,聯繫有關專家研究救助措施,保證北海獅的安全。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腹隼雕
    劉珂 攝紅網時刻11月7日訊(通訊員 瞿宏紅)11月6日,湖南省沅陵縣攝影協會會員在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境內二酉苗族鄉兩岔溪村採風拍攝時,在酉水河谷岸邊開闊的樹林上空發現一隻上體暗褐色,頭頂和後頸呈棕褐色,頸側和肩部的羽緣灰白色,飛羽為灰褐色,內側的羽片上有呈雲狀白斑,下體白色的體長為70釐米,體重2000克左右的大型猛禽。
  • 瀕危物種北海獅現身丹東東港海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13日,丹東東港的邊防派出所民警在巡查巡視時,在防波堤上發現一隻棕黃色皮毛、體長1米多、體重約300斤的「大傢伙」。它懶洋洋地趴在石頭上,旁若無人、憨態可掬。經過相關專家辨別,這是一頭在我國海域罕見的北海獅,是海獅科中最大的一種,天生聰明伶俐,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6月6日,在大連旅順的渤海海域也曾發現過一頭北海獅出沒,這已經是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在我國海域第二次發現北海獅的身影。而再向前追溯在我國海域發現北海獅的記錄則是在30年前的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