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圖文時搜素了一下「臭牡丹」。結果網絡顯示海量的信息,單百家號發布的就有上百條。這樣的物種居然如此多的關注度,捫心自問,我還要發嗎?

小時候的深刻記憶,拍照聞香的情形,不同的花色品種,最放心不下的還是誰給取的名字,髒了好料!發吧,不發不過癮,不辱這麼神奇的物種。

臭牡丹,別名大紅袍、野朱桐、矮桐子、矮童子、臭八寶、臭芙蓉、臭楓根、臭楓草、臭珠桐、臭腦殼等,馬鞭草科大青屬常綠灌木。在一連串臭名昭著的別名中,「臭八寶」引起小編的注意,什麼大紅花、芙蓉、牡丹,若沒有先入為主前綴一個「臭」,臭牡丹立馬變成「八寶」,看完這篇文章你就信了,你信不信?

許多人是人云亦云,因它的外形酷似牡丹,伴有惡臭味故俗稱臭牡丹。比較靠譜的描述是其花似仙丹花,葉似繡球,似乎跟牡丹沒什麼關係。再說它的味道,葉子的、花朵的,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臭,只有種多數人不太喜歡的味道而已,小編認為這味道可以接受,輕揉綠葉,還可聞到一股鮮草的清香,看看葉片上被蟲子吃掉的孔洞,於它蟲子那是美味食材。有些味道,特別是食物,褒貶不一,就如榴槤、臭豆腐的味道,誰吃誰知道。
還記得小時候,村子裡難得見到汽車,有些人,特別是小孩子連汽油的味道都說很好聞,你認為都是奇葩?

小時候誰都有生病吃藥的經歷,煎熬的中藥難聞吧?難聞,可良藥苦口。臭牡丹就是常用的良藥,是中藥裡一味名副其實的「八寶」,加上配伍,能治療很多很多的病,民間鮮用以活血散瘀,消腫解毒為主。

臭牡丹根、莖、葉入藥,夏季採葉、秋季採根,鮮用或曬乾備用。據說,臭牡丹的鮮根還是痔瘡良藥,採根、搗爛、泡酒、塗抹患處,一周即可消除。沒想到這種臭牡丹還有這種作用,真是太神奇了。

神奇的例子還有,雖說葉子臭,但採下的鮮根鮮葉也能直接煮湯喝。小編對小時候媽媽用田間採摘的鮮嫩葉煮雞蛋治療牙痛的印象深刻,後來在普洱看到那裡的少民用臭牡丹嫩葉直接做湯,下個雞蛋上餐桌,非常鮮美。滇南不少地方還有一種單一吃法:用它的根和雞一起煲湯來吃,雞肉會特別的香。看來臭牡丹既是治病的良藥又是一道美味佳餚。

在城裡,臭牡丹綠叢是一道非常美麗的風景線,已成為園林綠化花卉品種。因其葉色濃綠,花朵優美,花期較長,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對土壤水肥要求不嚴等諸多優點,被當作優良的水土保持樹種。另外,其喜陽光充足和溼潤環境,且萌孽生長密集,常被選作適栽於坡地、林下或樹叢旁的自然式叢植樹種。

你沒想錯,小編是想通過這篇圖文展示不同花色、不同品種臭牡丹的光輝形象,並為其喊冤叫屈。於人於物的喜好,客觀上分析,一方面源自生物類原生性的個體偏好,另一方面是主觀原因,心理因素,說臭的多數人沒有親身體驗過臭牡丹的好處。某種程度上說,我們不能以己一時喜好貼標籤,何況給物取名,」雖臭八寶「有點為臭牡丹對衝正名的味道,但名稱仍落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