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亞麻廠爆炸:這幢東北樓裡,33年沒人照鏡子

2020-12-03 真實故事計劃

凌晨3點,王騰龍躺在硬座底下,失眠了。

頭頂擠著仨屁股,車底震得身子發麻,汗氣、腳臭、灰塵,混著老白乾和秋林紅腸的氣味,揉成熱氣,灌進逼仄的空隙。車窗邊緣凝著細碎的冰碴兒,在熱氣裡泛起一層水珠。

夜火車向北開,周圍鼾聲如雷。王騰龍每周坐兩次,瀋陽上車,麻袋塞進一邊座底,自己鑽進另一邊,躺到終點哈爾濱,基本不買票。

麻袋裡裝著100條七分褲,選了眼下最時興的芥末黃色,順便幫哥們兒陳飛進了幾盤磁帶——100盤的士高,100盤費翔,還有100盤蘇芮,「誰能告訴我,誰能告訴我,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唱心坎兒裡了。

這是1987年的春天,十八歲的王騰龍在哈爾濱亞麻廠工作兩年,他是家中老三,也是他家第四個亞麻廠修理工。父親當上工長後,廠裡分房,一家搬進工人新村。新村裡食堂、醫院、託兒所、公園、俱樂部應有盡有,一百多棟平房,一棟住十幾戶,每戶至少有兩三個亞麻職工。

和大多數亞麻廠職工子弟一樣,王騰龍在工人新村的醫院出生,在廠辦子弟學校上學,初中畢業後進廠做工人,照著父母的期待,接下來他會結婚生娃,看著新生命一出生蓋上亞麻廠的戳,人生的循環在這堵圍牆裡完成。工廠是五十年代蘇聯人給的,三十年來不可一世,是金飯碗。

王騰龍不稀罕。他想過自由刺激的生活,賺大錢。平時他在工廠輪三班,坐在工具機邊看書或者睡覺,和同事也不怎麼接觸,「都是娘們兒」。流水線上不用帶腦子,幾個動作做它上萬次,捱到下班鈴響,工作服一扒,露出裡面的花襯衫,衝進市場,一股鮮活的人氣兒溢出來。

他和陳飛在安樂街大市場租了倆床子,王騰龍賣服裝,陳飛賣磁帶。剛進市場時,王騰龍十六,瘦巴巴地,話少,心思挺活絡。幹了快兩年,他僱了兩個人,自己每周跑兩次瀋陽,月月掙三千多。爸媽要他反思不務正業在外面瞎混的問題,罵他骨頭硬、性子犟。真是這麼回事,他躺在車廂的車底板上想,肩胛骨支稜起來,和車底板硬碰硬,硌得慌。

中午一下火車,王騰龍直奔工廠等路燕下班,他們在一起不到一年。路燕在亞麻廠的前紡車間,她那片兒的機臺報修歸王騰龍管,路燕就總「小王小王」地喊著報修機臺,等他取了工具箱來檢查,她又不說話,盯著人看。路燕眼睛很大,戴上車間工人的口罩更醒目,王騰龍一對上那眼睛就發毛。

機器修好沒兩天又壞,如此數次,他找路燕的領導,問小路那機子怎麼回事,別人都不壞,她的總壞?下午領導把路燕叫出去,沒多久,她臉通紅,大眼睛也紅,徑直來問:「你怎麼還去找領導了呢?」

晚上,王騰龍躺床上尋思大半宿,隱隱明白了點啥,腦子裡混混沌沌,只有那張通紅的臉。他想,明天就請人家吃飯,給她賠罪。從此,下班吃飯成了兩人的約會時間。

這天一如往常。兩人吃了飯,在廠外小路上散步。天色發暗,路燈提前亮了,路燕搽了雪花膏,香氣在暖光下曖昧地微顫,兩人有點害羞,沒挽手。王騰龍掏出一件蝙蝠袖情侶絨衫塞到路燕手裡,進貨時相中的,偷偷留了兩件。沒人意識到這傍晚多悠長,他們尚走在光裡,一身輕鬆。

圖 | 哈爾濱亞麻廠區原貌

兩人都上3月15號的夜班。3月14日晚大約19點半,王騰龍送路燕回宿舍後回家補覺。23點,他爬起來洗把臉回車間,上樓取工具箱,換工作服,才想起被路燕前天拿去洗了,說是工作服上糊的粉塵太多,他脫了外套穿花襯衫下樓。

王師傅也在工具機邊,見到他這身打扮見怪不怪。自王騰龍進廠就是王師傅帶他,平日沒少給他打掩護,王騰龍看書,師傅替他看機器。王師傅今年三十,年初媳婦懷上了,最近臉上藏不住笑。

師徒倆聊起前幾天車間冒了煙,嚇得大家把機臺停了,挪了窩重啟又好了,估計通風設備不行了。

一會兒有人喊王騰龍修工具機,他回來沒看見師傅,把板凳搬到離路燕的機臺邊上四五米的地方,盯著手上寶貝的上海牌手錶,凌晨2點39分,快到夜宵時間了。按照慣例,2點40左右廠裡放夜宵。王騰龍準備喊路燕一起吃飯,他摘了口罩,粉塵直往鼻孔裡鑽,一股漚麻味在鼻腔縈繞。

王騰龍衝著路燕比劃了個「去吃飯」的動作,身子還沒轉回來,一陣勁風直襲面門,下一秒,整個身體被一股強大的氣浪推著飛出去。漫長的幾秒裡,耳邊維持著一種可怕的空白,觸覺也是一片漿糊,他無法判斷自己在半空中滑翔還是已砸在地上。

據後來的調查組估算,1987年3月15日凌晨這場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可達到每秒1000-3000米的速度。所謂滑翔,也就零點零幾秒,甚至來不及眨眼。

周圍湧起轟鳴和哭號,鼻尖不停竄入令人窒息的煙焦味。王騰龍急切地睜開眼,自己橫躺在兩個機臺中間的空地上。爆炸造成的短路瞬間熄滅了車間頂燈,黑暗中一團團火球從頭頂呼嘯而過,暗紅色漩渦裡裹挾著木條、鐵片、斷裂的長條燈管、鞋子、碎掉的工作服、一副碎掉的玳瑁眼鏡,還有人體,衣不蔽體,殘缺不全。

王騰龍看自己,身上花襯衫還在,牛仔褲完全失蹤,毛褲裹在腿上。他麻痺的身體止不住痙攣著,試了幾次,才終於把自己拽起來。高處的場景卻更加驚悚:

火光與煙霧交織成一張巨網,罩住整座車間,幾十公分厚的牆壁抽動著,以一種難以置信的力度凸出去,玻璃窗不堪重負地爆裂開,碎屑飛濺,如一場巨型雪暴,在鋪天蓋地的紅與黑中揚起一片銀白。

他和王師傅、路燕的工作區整塊坍塌下去,巨大的機器歪倒著栽沉在廢墟中,邊緣的鐵條嚴重變形,不時降落的火球爆出駭人的悶響。他衝著火光喊:「小路!」「王師傅!」回答他的只有工具機垮塌的噼啪聲、玻璃爆裂聲,還有愈來愈近的刺耳的哭喊。

濃煙中衝出了六七個女工,幾乎是半滾半爬地靠近了他。有的帽子掉了,頭髮被燎去一片;有的衣服沒了,幾乎赤身裸體;有的臉上沾滿棉口罩燒盡的焦黑色。沒有路燕。

「救救我!」一個姑娘拽住王騰龍的胳膊。火光與濃煙吞噬了路燕那座總「壞」的機臺,還在向前撲。幾乎是一秒鐘,他做了決定。他咬牙說:「別嚎了!再喊都完犢子,誰也出不去!跟緊我!」

王騰龍弓著腰往前摸索。來工廠這兩年,他總在廠區裡瞎轉,下班的路閉著眼睛也會走。他提醒自己鎮靜,屏住呼吸,空氣灼熱,每呼吸一下,堵在喉口的窒息感和燒灼感就加劇一分。

穿過東倒西歪的工具機,眼前赫然露出一條深溝。王騰龍清理過這區域,前紡和梳麻兩車間下面一條百米長、至少四米深的地溝,模糊中他看到有人從溝底拼命向上爬,又因沒有借力點滑落,溝底爆發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平日用於鋪設管道的溝壑,在這場漆黑的逃亡中,變成一座吃人的墳墓。

他不敢回頭。這條路平日走不超過十分鐘,這一次卻好像沒有盡頭,他懷疑自己走錯了方向。王騰龍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是梳麻的趙姐,她打算「五一」結婚,年初就嚷嚷著要大家都隨份子。此時她靠在牆邊一動不動,頭頂連著窗框的牆面搖搖欲墜。

一行人心急大喊,「趙姐!趙姐!走啊」,毫無回音。王騰龍心裡升起不好的預感,灼痛的後背泛起一層冷汗,不敢再猶豫,他推了一個還在喊「趙姐」的姑娘一把,又向後面幾個驚恐的大喊:「快走!別看了別回頭!」他們後來才知道,一支燈管直直穿透了趙姐的胸口。

前路陡然變窄,視野卻變得清晰,王騰龍認出這是通向室外的走廊,一陣寒風划過皮膚,空洞洞的窗口外,沒有月亮沒有路燈,地面的積雪把天空映成淺粉色。

他還是忍不住回頭了,身後巨大的怪獸伸出火舌,廠房像一塊方糕被捲入腹中。他從小生活的地方、凝聚著幾代人夢想與榮光的亞麻廠,正在消失。

圖 | 車間的掛鐘停在爆炸一刻

來到室外,聞聲趕來的居民們站在廠門外,衝他們喊:「快出去!往外跑!門口有車拉你們去醫院!」

幾個女工聽到喊聲,癱軟下去,王騰龍的步子也開始虛浮。他沒穿工作服,化纖襯衫在高溫中迅速融化又牢牢粘在皮膚上,凜冽北風一吹動,瞬間感到陣陣皮肉剝離的劇痛。整隻左臂血肉囫圇的,皮膚翻開耷拉著,一點痛覺都沒有,他懷疑那是別人的手。

廠房的屋頂還在塌落。王騰龍踉蹌著衝向廠門,一輛大巴正等在那裡。身後湧來十多個女工,王騰龍退到車邊,招呼她們先上。姑娘們死裡逃生,因恐慌、劇痛不自覺變得又抖又尖的哭喊聲,迴蕩在凌晨的街道上。

車子停到省醫院,他繃著打晃的身子,衝下車直奔三樓燒傷科,身後跟著一車人。王騰龍衝著一臉驚恐的值班護士喊:「快叫大夫!打電話!」

護士站的鐘表顯示還不到三點,距離爆炸發生的時間不到20分鐘。大片大片人湧進來,王騰龍粗略看過去至少幾十個,有的一進來就癱軟在地上,有幾個互相攙著,有的茫然杵在走廊上,他們的抽泣演變成嚎啕。王騰龍盯著他們,意識像繃緊的麻繩逐漸渙散。

王騰龍的大哥得知消息趕到燒傷科,已是第二天清早。他看到走廊裡或坐或躺一地的傷者,腦袋和四肢腫到平時的兩倍,因為血腫封喉,只能發出暗啞的嗚嗚聲。

依據王騰龍身上的綠色條紋襯衫和上海牌手錶,他辨認出弟弟,接著帶王騰龍進急診、止血清創、檢查、換隔離間。王騰龍住進病房後就陷入昏迷狀態。醫生說危險期一周,醒不來希望就不大了。

兩個哥哥輪流看護他,晚上睡隔離間外的走廊,白天扒著小窗往裡看。王騰龍旁邊那床是個女工,幾天裡被推出去搶救三四次,他倆也盯著看,生怕沒再推回來。

快到一周時,王騰龍醒了,他第一反應是「徹底完了」,接著是委屈和怨恨:為什麼是我?

王騰龍被診斷為重度燒傷,燒傷面積62%,左手腕關節以下失去活動能力。他的臉部、四肢、前胸、後背密布著傷口,呼吸道灼傷導致聲帶受損,說話時會突然卡殼,緩一會兒才能吐出下個字眼,像一盤不時卡住的舊磁帶。

王騰龍惦記著路燕和王師傅。在弟弟的請求下,二哥跑遍哈爾濱的醫院,告訴他路燕在林業醫院養傷,說自己好了來看他,王師傅已經死了。

他情緒滯澀,不知道該哭該笑。活下來,便要見證別人的生與死。路燕活著,但以自己如今的樣子,不知道他倆還該不該見面;王師傅死了,就算想再聽他喊自己小王,都不可能。

圖 | 被掀翻的房頂

起初他獨自住在隔離室,兩個哥哥輪流看護。燒傷初期的皮膚很脆弱,只能進行一些基礎性治療,他睡在翻身床上,每隔一小時翻一次身,用紅外線烤燈照射治療。

前兩個月,為避免交叉感染,病友之間不許見面。他每天除了忍受渾身的刺痛,就是對著天花板發呆,沉默地盯著纏滿紗布的左手。他的十八歲,昨天還幻想著逃出工人村奔向遠方,今天就變成這樣。

再也沒有順利的睡眠,一閉眼就是火球、鮮血、垮塌的機臺、廠房的地溝,很多人往上爬又滑下去,他能看見他們臉上扭曲的絕望,還能清晰地聽見瀕死的呼吸。據說,頭一兩個月,省醫院燒傷科的燈總是徹夜不熄,失眠像會傳染一樣在這個樓層肆虐。

在噩夢的間歇,好不容易睡了會兒醒來,想看時間,又想起手錶被偷。工廠更衣室和醫院病房先後招了賊,丟的都是傷員的東西。王騰龍存在廠裡的幾千塊進貨款沒了,那塊寶貝手錶,叫他哥仔細收在病房柜子裡,也沒被放過,勉強拼湊起來的平靜又被撕成碎片。

兩個月後,重傷員陸續接受植皮手術,從自己身上取皮補到創面。王騰龍身上的皮不夠用,得取頭皮,前後四次,兩個月剃了四次光頭,剃多了也就麻木了,很長一段時間病區裡一打照面,各個腦門鋥亮,臉色難看,遠看是群剃度出家的苦僧。

大哥二哥還是輪流來,王騰龍不想說話,就默默陪一會兒。這次出事誰也沒告訴媽媽,騙他說老三又跑外地了。王母常年神經衰弱,失眠焦躁。就算廠裡爆炸的事已經傳遍家屬院,她什麼都沒問。

活著的人被困在病床上,失去親人的家屬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接受,堵在剛剛成立的安撫辦公室,堵在廠長辦公室,圍在廠門前哭喊親人的名字,大罵廠長,扔菸頭、石塊,甚至紙錢。

家屬們要一個說法,省裡成立的調查組給出結論,「是由亞麻粉塵引起的粉塵爆炸事故」,還總結了具體的問題:粉塵常年超標,建廠35年積存的粉塵從未徹底清掃過;建築布局極度不合理,9臺有爆炸危險的濾塵器就設在車間地下中央,6個車間相連無防火分隔,工人們相當於常年踩在炸彈上搞生產;設備在除塵、洩壓及更多安全性能上已嚴重落後,同期的蘇聯工廠已進行過8次技術升級。

粉塵怎麼可能爆炸?王騰龍不明白,當時的市紡織局局長沈克儉也在報告裡直言:「粉塵爆炸這種事故我沒有經歷過,書本上沒有寫過,老師也沒有教過,所以我不懂。」

病房裡,坐著的問躺著的,躺著的問坐著的:亞麻廠不是全亞洲都數一數二的嗎?不是全國標杆嗎?怎麼突然什麼都不合理了呢?

兩代人相信了幾十年的「合理」,引以為傲的廠區,轉眼就化為一攤廢墟。

圖 | 原亞麻廠布局圖

死亡成了日常話題。前紡的黨支部書記老關死了,副廠長王化山想自殺沒成功;隔壁車間一女工人救回來了,肚子裡的孩子沒了,也不可能再生了;老楊的小兒子才17歲,爆炸那天是第一天拿工作證,沒了。據說死亡人數上升到58人,亞麻廠託兒所好多孩子胳膊上都戴著黑紗。

對於活著的人來說,有些東西成了禁忌。隔壁有一女同事,拆紗布那天管人要了一面鏡子,下午從樓上跳下去了,還有自殺未遂的,更有因為接受不了毀容精神失常的。

都是二十歲上下的大姑娘小夥子,人生最燦爛的年紀,一夜之間什麼都毀了,厭世情緒像野草一樣在病房裡悄無聲息地泛濫。省醫院下了通知,全體醫護不允許帶鏡子來上班,一旦發現,立刻開除。很快,洗手間的穿衣鏡也糊死了。夜裡依然會聽到壓抑的哭聲。

王騰龍沒想死,他只是恨,雖然不知道該恨誰。

病友們聚在病房聊天,幾張爬滿傷痕的臉湊在一處,長籲短嘆地聊各個醫院傳來的消息,王騰龍盯著窗外有一搭沒一搭地聽。

「林醫有個小吳,還有個小路也去世了……」

好像一柄尖錐猛砸了兩下太陽穴,他在耳鳴中疼出一身冷汗,強忍住沒有衝過去追問,終於挨到二哥來,王騰龍劈頭蓋臉就問:「你上次說找到小路,你見到她了沒?」

「嗯……看到了!她挺好,恢復的比你快多了。」

「說的是實話吧?」

「實話實話!騙你幹啥!」

王騰龍吭哧吭哧喝粥,多吃就能好得快,不管死活,得親眼見到才能死心。二哥到走廊站了很久,不知道該怎麼向三弟坦白。那天他找到林業醫院時,「小路」已經因傷勢過重去世。

八月初,單位給輕傷出院的員工組織療養,之前住醫大一院的郭姐來看他,說小路想你了,這次療養回來就來看你。王騰龍抓住郭姐胳膊,「你說小路沒事?」

「她傷得不重,都出院了!」

很多年後,王騰龍依然忘不了那一天,九月北方一個風清氣爽的下午,路燕出現在病房門口,除了下巴和右手背有兩片疤痕,大眼睛明晃晃的,一點兒都沒變,原來林業醫院去世的「小路」,是路燕的姐姐。

路燕沒走到病床前,已經撲簌落下兩串淚水。她特意穿了那天他送的情侶衫,黑色蝴蝶袖,肩膀上有一點紅色,像一雙蝴蝶翅膀。

王騰龍心一揪。自己那件放在工具箱裡,早已被烈火灼成粉末。她活著,真好。但他受了重傷,落下了殘疾,生活自理都是問題,更別提掙錢養家,這都意味著未來成倍的痛苦。

兩個人失聲了般,誰都不說話。他先找回自己的聲音,「你以後別來了」。情緒堵住了喉嚨,聲帶因為緊繃又有點卡殼,後面的話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艱難地蹦出來,「咱倆……咱倆不可能了……以後就是普通同事」。

接下來兩天,王騰龍沒吃飯也沒睡覺。兩個月後,路燕又出現了,來醫院就拽著他去後院散步,冬天的風颳得人臉生疼,路燕幫他緊緊衣領, 「你聽我說,不管咋樣我認準你了!」

「別犯傻,我這情況你也看到了,以後可能生活自理都不行……」

「沒事的,有我呢,你信我。咱倆加起來有一雙手就能活。」

和在爆炸中重度燒傷的工人們結婚的不少。1987年下半年,省裡下了優撫政策,和亞麻廠爆炸造成的殘疾人結婚給落城市戶口,安排亞麻廠的工作。

燒傷者90%是女工,其中七成未婚。一波波農村小夥來應徵,估計不少是衝著這條件,姑娘們也不敢有多高要求,挑一個湊合的就嫁了,一度成就了當年很高的結婚率。政策牽起的紅線搖搖晃晃,不知道能有多結實。

圖 | 安撫樓

創面恢復期裡,皮膚要保持乾燥,不允許洗澡,定期會有護工擦拭身體。王騰龍還是覺得渾身都癢。夜裡老是夢到自己站在一個很深的池子邊,裡面的水瓦藍瓦藍,海一樣。

然而,還是沒逃過傷口感染。先是同病房那個朝鮮族人傷口感染病菌,學名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一周後,王騰龍換藥時傷口特別疼,醫生揭開一看,創面上沒有像往常一樣冒出新肉芽,而是一層黃乎乎的膿液。創面開始時常劇痛,恢復變得十分緩慢。

1987年年末,王騰龍終於成功搬出隔離室,住進了30個重傷員的大病房。恢復期最可怕的是換藥。護士推個小車進來,點名,按順序到床邊,要你露出傷口,跟你隨便嘮兩句,趁你分神「刺啦」猛地一撕,淡定地用消毒棉球擦擦傷口扯出的血,換上新藥,轉身去下一個床位。

那種扒皮一樣的痛,據說是為了讓創面長出的新肉和藥物充分接觸,加速吸收,必須要快準狠。於是每天不同時段響起音色、響度各異的慘叫,這是集體病房的固定曲目。

廠裡怕大家抑鬱出問題,請了一個樂團,每個月都來,可以點歌,主要唱蘇聯民歌《三套車》《紡織姑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家要求唱流行歌曲,手風琴一起,一股毛子味。每次他們進了病房,領隊的說兩句,「祝大家心情舒暢早日康復」之類,擺好了架勢就開唱:「冰雪覆蓋著伏爾加河,冰河上跑著三套車,有人在唱著憂鬱的歌……」

唱完人家走了,屋裡一片死寂,大家更抑鬱了。

住在一起還是有好處的,大家都一樣苦,誰也不嫌棄誰。特別想不開的時候看看臨床:嗬這比我還慘呢!立刻就好受了。有次他們圍著聊天,王騰龍講了個自己的笑話。病友們笑起來,臉上配合地做出豐富的表情,眯眼、咧嘴,臉上的疤痕跟著動,但眼底沒有一絲波瀾。病房安靜下來的時候更明顯,一個個看過去,床上的人蒼白木然,曾經青春的、驕傲的臉,一場大火迎面卷過,只留下一副遍體鱗傷的軀殼。

1988年春節,王騰龍和病友一起度過。病房沒電視沒收音機看不了春晚,大家一人出一個節目,他唱了首《血染的風採》,因為緊張有點卡殼,最後不知誰唱《冬天裡的一把火》,全場推向高潮。唱累了,大家一起守歲。那晚有月亮,還有禮花,天空比平時都亮一些。11點半,醫院食堂把餃子做好推上來了,三十個人湊在一起算是吃了年夜飯,彼此承諾以後就是家人,大家永遠在一起,誰也不笑話誰,一起好好活著。

五月,創面恢復得還行,大夫建議王騰龍回家,避免二次感染,這些病菌是燒傷科特產,在家裡反而比醫院安全。

出院那天,他回了趟家,媽媽抱著他哭,說當時不該逼你上這個班,他沒吱聲。第二天就收拾東西,搬進單位新分的安撫房。

分房的主要標準是傷情和個人意願,有32㎡、37㎡兩個檔,兩屋一廚。都是重傷員,廠裡按傷勢嚴重程度排了名,傷越重排名越好,越優先選擇,40多個重傷員裡,王騰龍名次「不理想」,32名,分到了四樓。

安撫辦的人跑到醫院,問他有沒有個人要求。他說,給房子就行,沒要求。來人長舒一口氣,拍拍他肩膀,轉身去安撫其他嫌朝向不好、樓層太高、面積不公的。最後還是都住進去了,還在自我安慰,總比沒有強。災難一邊讓人一身戾氣,一邊叫人骨頭變軟。

大家更習慣管安撫樓叫「燒傷樓」,樓體刷成明黃色,立在工人村中顯出一股突兀且刻意的生機,一棟五層,一共兩棟,中間圍出塊方形空地,空地很小,停上幾排自行車,人在裡面是個「囚」字。

王騰龍光棍一條,房裡啥都沒有,就支個床,也不開火,每天睡到10點多睜開眼,去食堂吃飯,然後出去溜達,跑到江沿看別人釣魚,他蹲著看一天,亂糟糟的心能平靜那麼一會兒。快黑天了,人家收拾釣具走了,他回醫院換藥,去食堂吃飯,回家躺到睡著。

廠裡給安排了護工照顧起居,其實就是其他車間的同事,估計也是靠這份錢貼補家用,大他十歲,大部分時間一聲不吭,常常讓人忘記其存在。有時候王騰龍在街上瞎溜達,看到地上有兩個影子,才想起來這空蕩蕩的生活裡,不止他一個失落的人。

路燕家挺遠在平房區,一周見一兩次,見了話也少。冬天的時候,路燕父母知道了女兒和王騰龍的事,直接表示不同意他倆交往,也不許見面,他聽到了說「哦」,繼續每天去蹲別人釣魚,好像不跟路燕過能跟魚過似的。

這樣過了一周,路燕來找他,臉色煞白,冰涼的手抓著他說,我爸媽同意了。兩人拎了四盒禮跑到平房,老丈人攔住娘倆單獨找王騰龍談話,說和你爹在廠裡也認識,知道你們家都是好的,但你得理解,做父親的不能看著閨女受委屈。王騰龍表態,「我和小路是真心好,我怎麼能委屈她,有我一口飯就不會少她一口」,老路嘆口氣不說話。

路燕送他出門,他追問父母咋會突然同意,她不說。後來才知道,她把自己關在房裡一個禮拜沒吃飯,鬧絕食,嚇壞爸媽,才同意見他。王騰龍的心像是被戳了個窟窿,他決定明天去找工作。

圖 | 安撫樓活動中心

沒有單位願意要一個傷員,更不會要一個殘疾人。再就業比登天還難。女工們應聘服務員,人家一看臉上有疤,不行;男工們找工廠,粗活重活都幹,人家一看是重傷員,不收。

最後一般四肢還健全的,女工做刷碗、乾洗這類的活計,男工去拉拉腳。重傷員裡九成還不到30歲,找了一圈沒人收留,默認了自己年紀輕輕就要徹底下崗的事實後,乾脆在樓下活動中心支個桌搓麻將,一搓就是三十多年。

王騰龍丟掉了一隻手,可他不想認命。

幾個月後,他和一男一女兩個傷員找到了一家廠子,和亞麻廠有些聯繫,專門生產紡織機上的零部件——針牌,主任打量他們仨幾眼,說培訓一周,通過了我們願意三個都收。崗位是檢測崗,所謂培訓就是拿著針牌觀察細節。

王騰龍特感覺心裡的火又點燃了,摔稀碎的骨頭又硬起來了,一周之後憑眼睛看從一箱四十個裡挑出了問題產品,廠長按承諾留下三人,待遇不賴:一個月20天班,一年工資1500元。

王騰龍摩拳擦掌等著上班,沒幾天,他一個在稅務局工作的老同學說:「你不用去上班,去啥?你老闆都說了,直接給你1500塊,回家呆著就行,本來也不缺你一個。」

「為啥?」

「咋還不明白,他們一共不到70個員工,招了你們仨正好殘疾比例能達到5%,這才能減稅,一個月減8000呢,一年1500還不是小意思……」

王騰龍覺得脊梁骨被人狠狠戳了一通,全身的血都往頭上衝。他去找廠長,問什麼意思,廠長不緊不慢把茶杯一放,說小王啊,知道你們不容易,想要多少你說。

「不幹了,我是來找工作,不是找施捨的」,轉身出去的時候,他的動作有點僵硬,一回家就給另外兩人打電話,「明天誰也別去了,人家根本不拿我們當人看。」

第二天,那個女同事還是去了。不到一個月被辭退,沒拿到一分錢。

1990年六月初六,王騰龍和路燕領證結婚,兩個人在這兩幢孤樓圍起的小島上安了家。

那時,距離爆炸發生兩年不到,政策結婚的家庭,開始出現裂紋。安撫樓裡有的家屬想離婚,但離婚就會打回原籍,丟掉工作,於是拿著工資卡跑路,有的維持著名義上的夫妻,實際分居,男人在外面找了別的女人。像王騰龍和路燕這樣感情甚篤的不多。

結婚第二年,路燕懷孕了,王騰龍工作還沒著落。他實在坐不住了,他出去逛了兩天,發現街上流行兩樣:撞球室和遊戲廳。回家拿出積蓄,在家屬樓下租了間小屋開撞球室,支兩張案子,24小時開門,一桿兩塊,晚上9點到早上6點來玩的給包夜優惠。

撞球室一開門就有人來,起初是大院裡的熟人來捧場,很快也有工人村外面的人。幹了兩周挺興奮,王騰龍覺得能賺。星期日,進來一群人說要檢查,為首的說是文化局處長,屋裡轉了一圈到處不合格,眉頭皺老高,王騰龍咬咬牙,往人褲兜裡塞了五百塊,處長語重心長地拍拍他說,下次注意就好,嚴格規範是對客人負責,也是對你們負責,明天繼續開吧。他鬆了口氣。結果周一就聽說這位「對人民負責」的處長被撤職了。

周三,新處長帶著人來了,看了好幾圈,又去店門口轉了轉,語氣嚴肅,你這不合格,防火設備不行,安全意識不夠。

他滿腦子都是打水漂的五百塊錢,往案子上一靠,這回沒給錢。後來撞球室來過很多處長,派出所、工商局、稅務局、文化局,哪個都說自己管轄撞球室,都要「對人民負責」,王騰龍硬撐著一分不塞,漸漸地沒人喊要他負責了,也終歸沒有人要他關張。

時常有客人喝大了在撞球室推推搡搡,但一般不敢打架。王騰龍的兩個哥哥是狠人,名聲是打架打出來的,人稱「二虎」,在這兒鬧事划不來。偶爾有吵紅眼要動真格的,王騰龍拿球桿往桌上一敲,要幹仗出去幹,按杆數退你錢,裡面不是你們鬧的地方。

每天,路燕在家做飯、看孩子,王騰龍早上八點多趕到撞球室,掃地、擦臺子、泡兩壺茉莉花茶晾著,往門口一坐,拿本書翻翻或者發呆,不一會兒就有人來晃悠。晚上九點結了通宵玩家的帳就回家。一年下來,一個案子能賺三萬多,租金加雜七雜八成本一萬,淨賺五六萬塊錢不是問題。

新生活滾滾向前,那場爆炸在每個人身體裡埋下的火星伺機復燃。那一年,安撫樓裡有人檢查出了C肝,隨著確診的人越來越多,有人懷疑當年輸的血有問題。王騰龍去查,自己也感染了。

感染者以當年在省醫院、市醫大一院和五院的重傷員為主,很可能是輸血出的問題。得知消息,病友們出乎意料地平靜,照舊聚在桌邊搓麻將,說這種事沒辦法,你能求啥,工廠出錢,醫院救命,讓我們活下來了,這點代價算啥。

與此同時,王騰龍開始頻繁地心悸、窒息,產生真實的瀕死感。也會突然覺得自己正被大火吞噬,視線模糊,呼吸艱難,心跳加速,渾身發軟;他的神經異常敏銳,思緒紛雜中不斷接收到一個清晰的信號:看,這就是我的死亡。

他患上了焦慮症。

期間,陳飛過來看他,順便和他告別。他決定去廣東了,他問王騰龍要不要和他走,王騰龍沒說話,端起壺給他倒茶。陳飛自己走了,走前,把這幾年做生意賺的30萬留給了他。

1996年,家屬樓動遷,平房拆了蓋樓,撞球室也拆了。那時城區規劃改造,四處拆建,王騰龍每天處在劇烈的崩塌聲中,聽不見般搓麻將、逗兒子、睡覺或者發一整天的呆。

圖 | 動遷後的亞麻廠家屬大院

家屬樓動遷落定後,一幫老鄰居從平房搬進樓房,一起約著吃了頓飯。王騰龍帶著路燕回去,一個鄰居在亞麻廠辦事處上班,席間聊起亞麻廠搞改革,在北上廣開了三個經銷點,經銷點天高皇帝遠,壓根不賣亞麻廠的東西,賣外廠的,自己撈私錢,廠裡虧得要命,本來廠長想在山東再建個點,現在這樣還扯啥。

王騰龍心裡竄上一股火苗,沒準他能讓廠裡賺錢。

他去了廠長辦公室,廠長正死盯著一份文件,眉毛快擰成死結。看到他,稍微緩了緩神情。王騰龍不說廢話,「我聽說咱銷售處現在在濟南沒有點,我想幹!」

廠長臉又黑下來,一拍桌子:「你幹什麼幹!你在家有吃有喝就得了,缺啥少啥你找我說!」

王騰龍也猛一拍桌子:「我又不是廢了!就躺著讓你養活?再說,你以為你給那點錢能幹啥?」

廠長給氣笑了,說你這麼著吧,拿出一百萬我就給你這個點。

他說行,轉身出門。手疼,硌到桌稜了,但是心裡有點舒坦。十年來被生活按著脊梁骨受的氣,好像被今天這一巴掌拍出去了。

回家取存摺,兩人的工資和撫恤金、賣服裝攢的錢、撞球室的收入,加上兄弟去廣東前留下的30萬,去銀行一股腦存到一個折上,一共102萬。存好直接去找廠長,廠長的眼神像看搶劫犯:你哪兒來這麼多錢?

王騰龍最終拿到了亞麻廠在山東的經銷權。廠裡艱難,他沒有資金和人手可調配。他跟路燕安排好家裡的事,備齊一批貨後,獨自跑去山東踩點,選址,租房子,聘會計、服務員和打更老頭,牌子掛起來——「哈爾濱市亞麻廠經銷處」;10月末返回哈爾濱,挑準了亞麻廠以外的幾個廠家去溝通貨源。

1997年春節一過,王騰龍跑到山東,先談大客戶,亞麻這東西貴,當時消費得起的多是有錢人,他很快談了幾家大型商場、高級酒店和高級機關單位供貨。

王騰龍腦子轉得快,薄利多銷,一條2.2×1.8m的大涼蓆,市場價至少五百多,給國企單位供貨時,他和對方工會商量好,248塊賣給工會,按880塊給開發票,工會做好帳拿去找單位報銷,吃回扣,靠這招,王騰龍擠掉了其他供貨商。

11月回哈爾濱,王騰龍給廠長打了四百萬的支票,廠長騰地站起來,緩了會兒才說話,王啊,我真是小看了你。王騰龍美滋滋,背挺得老直,說等著吧,今年只是賺個本,明年開始才是利。

王騰龍沒猜錯,1998年亞麻製品的需求節節攀升,沒料到的是,是廠裡的生產跟不上市場,聯繫好7月到貨,亞麻廠的貨拖到9月還備不上來。客戶拿不到貨要退錢,他上火搞得滿嘴起泡,實在等不起了,準備先賣其他小廠的貨,每個廠訂300條。敲定下來沒多久,幾家廠又反悔說要減掉至少一半給職工搞福利,不然不賣了。

這幫人這輩子活不出那片廠區。王騰龍親自回哈爾濱,一家一家守著,來一條裝一條,硬是收了2000多條,勉強供上了貨。

那天,他正在廠家收貨,心臟猛地一緊,胸口不停傳來鈍響,逼出一層冷汗。他的焦慮症復發了,每周至少兩次,王騰龍要靠大量的藥物壓抑瀕死的絕望感,維繫與客戶的正常交流。路燕几次打來電話,要他別幹了回家,他總敷衍。

圖 | 王騰龍每天服用的抗焦慮、降血

2000年後,經銷廠的生意越做越順。2004年年初,王騰龍聽到風聲,2003年清產核資時,廠裡已經負債11個億。難以為繼的亞麻廠搞起了改制重組,通過公開競標招到一家企業,企業和紡織沒半毛錢關係,但有臺資成分,能拿到政府貸款。

雙方籤了協議,要用4個億重振哈麻,「建立以市場為中心的現企制度,打造國際企業品牌」。協議還沒焐熱,投資已經直奔房地產開發。2004年9月,亞麻廠停工停產,一萬工人每人發260塊工資,遣散回家。

王騰龍的經銷點基本發不出去廠裡的貨了。在路燕的軟磨硬泡下,王騰龍從山東離開,去專科醫院治療了三個月,焦慮症狀漸漸穩定。在爆炸發生後的第二十年,小王回到安撫樓,成了老王。

2008年11月,又是個大冬天。老亞麻廠拆了,數天之內,偌大的廠區被夷為平地,像經歷了一場更大的爆炸。政府和開發商一再協商,留下了一座老水塔、兩座俄式小樓和半圈圍牆。

接著是減員增效,工齡30年的直接買斷,不足的去新亞麻廠重新競聘,走合同,一夜之間四千人集體下崗,大哥二哥也在其中。哥倆拿了五六萬買斷費,平均下來一年不到兩千,勉強夠交後面的養老和醫療保險。

服從了半輩子的工人們堵在原來廠門前的民生路和平路,拉起橫幅,「孩子要上學,我們要吃飯——亞麻工人」,儼然忘記這個身份已不屬於他們。被堵在路上的車越排越長,不耐煩地按起喇叭,連綿又刺耳,整條街像在號喪。誰也救不了誰。

那個冬天,據說只要在醫院看到抬屍體的,八成都是亞麻廠下崗的男工。他們一般四五十歲,年齡不到退休,再就業又毫無優勢,還是一家老小的生活來源,在醫院抬人一般24小時無休,隨叫隨到,辛苦是肯定的,不過門檻低來錢快,運氣好膽子大的,多抬幾趟屍體,一天可能掙七八百,這個月孩子學費、包燒費、老人營養費就有著落。

四五十歲的女人,出去基本是幹保潔,有人在老廠外面擺攤,冬天抄著手站路邊跺腳,腳邊一攤鞋墊棉襪什麼的,角落裡夾帶一點私貨,印著雙鶴的亞麻靠墊、老亞麻的幾枚舊徽章、廠裡搞聯歡會發的紀念品,這些她們和她們上一代人自豪了五十年的記憶,在凜冽北風裡無人問津。

大哥二哥最後通過朋友摸到門路,幹起了基建建材,昔日骨頭倍兒硬的「二虎」,也被生活按著脖梗子學會了低頭哈腰,給客戶遞煙。後來一次過年,哥幾個坐一起吃飯喝酒,王騰龍盯著大哥有點迷糊,他哥的背開始有點駝了。

王騰龍卻變另一番景象,稀裡糊塗投了40萬進股市,四年不管不問,連本帶利翻了倍,金融危機都壓不住。

王騰龍整天泡在活動中心搓麻將,或者抱著茶缸子看電視。這幫人在麻將桌上還是那個德行。喜歡耍賴的老了還是愛耍賴,喜歡顯擺的老了也停不住嘴,時間的河流從他們身上衝刷而過,帶走了怨恨和痛苦的火,只留下一身醜陋的瘢痕。

這幾年,安撫樓總是隨風搖擺。老王往床上一躺,總覺得床在晃、窗臺魚缸裡的水也在響,五樓頂層更明顯,每天上午十點到半夜兩點,間歇性震顫,大伙兒找到廠裡,花了十多萬鑑定費找房產住宅局專家,打眼、勘測一頓折騰,說沒問題,於是回屋繼續在震顫中生活。

大伙兒回憶起,當年安撫樓人稱「百日樓」,據說兩個月蓋樓,一個月內部裝修,地基下沒有一塊好地,全是防空洞,當年他裝修婚房,牆皮一刨連著裡面的磚都撲簌簌往下掉,感覺像連水泥都沒澆,乾脆摞上去的。後來有條件的也就搬走了,現在這裡40%的房子都賣了。

圖 | 新建的高層小區

2019年,王騰龍因為腦梗,腿腳有點不靈了,賣了四樓的房子,又在一樓買了一套搬進去,沒離開這棟隨風搖擺的老樓。

老亞麻廠舊址上碼起了兩排高檔樓盤,俯瞰像副等待開盤的麻將。旁邊有一所省重點高中,很快又遷來一所私立中學,一年學費快趕上安撫樓裡傷員一年的撫恤金。新樓盤因大爆炸至今未擺脫鬧鬼的傳說,但作為學區房,它依然是全城最貴的小區之一。安撫樓在它背面,一牆之隔。

王騰龍早早在那兒給兒子小王買好了婚房。離安撫樓近,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他不許兒子跑去外面,幫他找了個地鐵後勤部門的工作。哈爾濱的地鐵修修停停,小王的工作格外清閒,當然也坐不住,常有衝動要出去闖一闖,一露苗頭老王就給狠狠地掐了。

他覺得兒子身上沒那股勁,骨頭不夠硬,人也太老實,出去要吃苦。他遭過的罪不要兒子再遭一遍。

2020年冬天,大年三十,老王當爺爺了。趕上疫情又趕上春節,整個醫院為這個小不點兒亮了一整宿燈。王騰龍和路燕第二天就搬到兒子那裡照顧兒媳,每天逗逗孫子、買買菜、在傷員的大群裡冒個泡。

群裡有兄弟在這個年關得了帶狀皰疹,有人查出糖尿病,更多的是燒傷落下的老毛病又犯了,病痛分布全身各處: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看病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一拖再拖。

大家都覺得自己是真老了。他們這幫人,遍體鱗傷,這33年一直未能從那場爆炸中脫身,全為了當年那句好好活著,硬是給自己開出一條活路。

中午,該買菜了,老王揣著手機出門,路過被高樓包圍的老水塔,下意識挺直脊梁骨,掏出手機對著水塔來了張自拍,往菜市場去了。

*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作者 | 遲 秋 怡

顧左右而言他,痛覺神經拔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總覺得鏡子裡照出的自己不真實?莫非鏡子內外真的不同?
    鏡子在很多人的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得不說,鏡子作為科學的產物,的確是一個很偉大的發明。鏡子雖小,可如果沒有鏡子會是怎麼一番景象?在鏡子沒有誕生的歲月裡,古人們很多一生都無法知曉自己的相貌,是美是醜只能憑空想像。
  • 鏡子照床的危害 鏡子擺放風水有哪些
    鏡子照床的危害鏡子對著床是大忌。鏡子有反射光,這是一種不良的射線,對著身體,會造成神經衰弱、睡眠質量差等不良反應。過去迷信認為鏡子對床會招鬼。如果鏡子對著床,不妨在鏡子上安裝一個布套,睡覺時把套子放下來。
  • 趣談鏡子;為什麼衛生間鏡子裡的自己顏值顯得更高?
    世界上第一面鏡子,是安納託利亞人(當今的土耳其)在約八千年前用黑曜石手工打磨出來的。(黑曜石鏡子。)人類發明鏡子的創意應該來自大自然。"平靜的水池和盛水的巖石或泥土容器或許才是最早的鏡子。"(地球上最大的天然鏡子,玻利維亞的'天空之境',傳說能照到天堂。)一,鏡子為何能照到人呢?這是因為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鏡面上(這是漫反射);平面鏡又將光反射到人的眼睛裡,因此能看到自己在平面鏡中的虛像。
  • 如果人到鏡子中去,照出的還是自己嗎?量子世界的鏡子是什麼樣的?
    我的推測是還能照出自己,但是照出那個自己不是你真實的自己,而且和現實世界的認知是顛覆性的改變。 人包括萬事萬物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因此,一個宇宙中特別重要的物理定律,在這發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宇稱不守恆定律。這是一個用來描述鏡像世界的定律。
  • 楊冪自信站鏡子前拍照,看清鏡子裡的影子,這腿長我沒眼花吧?
    楊冪自信站鏡子前拍照,看清鏡子裡的影子,這腿長我沒眼花吧?娛樂圈裡面從來都不缺少漂亮身材好的女明星,畢竟想要在娛樂圈裡面混下去的話,這可是最基本的,除非你想要做一個諧星,所以娛樂圈裡面的俊男和美女是最多的,每一年也會有很多的人都擠破了腦袋想要來到這個圈子裡面混眼熟,但是很多的人都是曇花一現罷了,但是有一個女明星出道了十幾年的時間,一直都是很紅火的,這個人就是楊冪,她在娛樂圈裡面的這些年,一直都是非常的紅火的。
  • 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更好看?真相太扎心了
    我知道  有些人一天到晚的  都不知道要照多少次鏡子  早起刷牙照鏡子  上課路上遇到玻璃照鏡子  下雨天  看到小水窪也不忘  看兩眼自己  這就導致了  你對鏡子裡的臉  太熟悉了    1968年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Robert Zajonc  做過一個實驗  他讓參與者看一些人的照片  有的出現了二十幾次
  • 廢墟裡的未接電話—盤點一下近年來國內發生的特大爆炸事故
    6月13日16時40分,浙江省溫嶺市大溪鎮良山村附近高速公路上的行駛的槽罐車爆炸事故,導致周邊多處民房及廠房倒塌。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172人受傷。爆炸事故造成的傷害是不可以估計的。以下盤點一下近幾年國內發生的重大爆炸事故,希望能提醒國人,重視安全生產。
  • 為什麼照鏡子時覺得自己好看,拍照卻顯得很醜?真相在這裡
    簡單來說,就是人在潛意識裡是更願意相信和放大自己"美好"的一面的,而對於一些缺點則會自動進行"腦補"修正。這也體現在照鏡子時,大腦會自動放大我們五官的優點,淡化長相的缺點。再加上人在照鏡子時是動態的,往往更容易在鏡子裡展現出自己最美好的樣子。那為什麼自己有時照相會顯得很醜?相機和眼睛看到的未必一致。
  • 我把他人當作一面鏡子照到了不一樣的自己
    每天照照鏡子,能看到自己的面孔,憤怒的自己,快樂的自己,幸福的自己,生氣的自己,想打人的自己,疲憊的自己,頹廢的自己。在關係中能夠找尋到自己,原來這就是我。在優秀的著作中也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原來這就是自己。
  • 科學研究發現:鏡子裡的你,其實不是真正的你!
    科學研究發現:鏡子裡的你,其實不是真正的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在家照鏡子的時候,怎麼看,都覺得鏡子裡的那個自己特別好看,但是,出去以後,和朋友合照的時候,突然發現,原來自己這麼不上鏡。其實,這也是因為鏡子的成像原理造成的,因為,鏡子裡的你,其實做的是和你相反的侍寢,就比如,你是向右看的,但是,鏡子裡的你,卻是向左看的,兵器,其實每個人仔細觀察自己,左邊和右邊其實並不是完全對稱的,所以,鏡子中的左其實是你的右,所以,你看到的是一個和你非常相似,但又完全相反的一個人。
  • 晚上照鏡子有什麼不好 背後的故事這麼恐怖你知道嗎
    當你晚上走過鏡子的時候是不是很想扭頭看一眼?不要回頭,因為鏡子裡也有東西在看著你……晚上照鏡子有什麼不好?其實晚上照鏡子的恐怖故事真的有很多……   為什麼晚上不能照鏡子   1、中國的風水學主張臥室內不放鏡子,鏡子在風水裡叫「光煞」,是一種避煞的工具;鏡子不光可以衝邪氣,正常的氣它也衝。
  • 《宗鏡錄》,是一面大鏡子,什麼東西到這裡一照,就照出來了
    永明壽禪師幫助我們在這本《宗鏡錄》上詳細的分析。總法就是明體,別法,就是差別的法門。即把佛法的修持理論歸納起來,詳為分析,廣為論辯其中相同、相異的地方。[研一法之根元,搜諸緣之本末,則可稱為宗鏡。以鑑幽微,無一法以逃形,斯千差而普會。]所以我這本書叫《宗鏡錄》,是一面大鏡子,什麼東西到這裡一照,這個光就把你照出來了。
  • 住在裝滿鏡子的房間裡有多恐怖?小夥親測,結果險些崩潰了!
    住在裝滿鏡子的房間裡有多恐怖?小夥親測,結果險些崩潰了!對於大多數對自己顏值非常自信的人來說,鏡子是一件必不可少的物品,尤其是一些臭美的小夥伴們甚至每天都需要照很多次鏡子,但是鏡子多了並不是一件好事。就比如說外國這位小哥太無聊了,於是他做出了一項非常大膽的實驗,住進一間裝滿鏡子的房間,不知道這樣到底有多恐怖,外國小夥作死親測結果險些崩潰了,說幹就幹小夥先是利用木板打造了一個小型屋子,然後裝滿鏡子就進去了。剛開始小夥還感覺十分不自在,一眼望去全是自己的樣子,看起來太恐怖了,怕他在裡面太無聊朋友還為他送來了桌球準備了食物和水,看來小夥是打算在這個屋子裡待很久啊。
  • 太陽光照到鏡子上,光是會被反射還是直接將鏡子烤化?
    太陽光照到鏡子上,光是會被反射還是直接將鏡子烤化?,鏡子是會反射太陽光呢還是會被融化呢?,沒過多長時間,木頭就已經開始冒煙了,甚至時間稍微長一點,木頭上已經冒出火焰了,看來不僅是聚焦光,就連反射光那也是相當強悍的啊。
  • 為什麼麵粉這些粉塵也會爆炸?它和炸藥爆炸又有什麼區別?
    其實完全不是這概念,粉塵爆炸是有幾個要求的,可燃性顆粒,懸浮顆粒,濃度達到一定比例,另還有一個條件,即有氧場合,還需要一粒火星將其點燃,那麼在合適的條件下瞬間將會發生爆炸,而且它的爆炸破壞力甚至比同等質量的TNT要強大得多
  • 解析「粉塵爆炸」:鋁粉麵粉等7類粉塵具爆炸性
    8月2日上午,江蘇崑山市開發區中榮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發生爆炸事故,已致65人死亡,逾120人受傷。據現場消息,事故可能由粉塵爆炸引起。該公司主要從事鋁合金製品電鍍加工,爆炸地點為汽車輪轂拋光車間。什麼是粉塵爆炸?
  • 會殺人的鏡子:看正面就會喪命,270年殺38人,這是怎麼回事?
    鏡子會殺人嗎?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天方夜譚,鏡子怎麼可能會殺人。但是,在法國歷史上,真的就有一個「殺人魔鏡」,38人死在了它的手上。1734年,一位叫路易斯·阿爾潑的工匠打造了一面精美的雕花鏡子,做了一輩子的鏡子。兩天後,他突然倒在工作間內。經醫生檢查,他死於腦溢血。
  • 妹子出門忘記照鏡子了嗎,裙子上那是啥,被人看到不尷尬嗎?
    1、哥們,你這跟頭帥的不要不要的!2、這年頭,連避雷針都有人cos了!3、哎吆我去,這個滑板怎麼不聽使喚啊!4、猴哥別傷心,雨淋會感冒的。5、哥們不是每個陡坡,騎車都能飛過去的6、兄弟,你這脖子真靈活啊!7、鱷魚:兄弟們,咱們趕緊對口吧!8、老爺爺你累不累啊,要不要讓我來拍吧!
  • 酒店機器人照鏡子整理儀容,難道產生意識了?這是怎麼回事?
    酒店機器人照鏡子整理儀容,難道產生意識了?這是怎麼回事?人工智慧的發展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兩面性的,人工智慧也是同樣,因為它們的出現將會讓很多人提前下崗,失去就業的機會。
  • 劉亦菲真不適合自拍,背後鏡子反射出真實顏值,我沒看錯?
    都非常精美,完全可以當壁紙的那一種,但是有個女明星是個例外,她就是劉亦菲,劉亦菲被稱為「直女自拍」,她很少曬自拍照,也就是這一年稍微頻繁營業,偶爾會曬出自拍照,最近劉亦菲曬出了最新的自拍照,長髮披肩和丸子頭,每一個造型都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