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們好,歡迎來到奇點實驗室參觀。
我是生命不息實驗不止的實驗員阿奇。
作為一個優秀的實驗員,阿奇每天都在探索科(zuo)學(si)的道路上根本停不下來。
話說今天全國各地都降溫了,不知道遊客們有沒有及時添衣保暖呀。估計除了親媽,也就阿奇關心各位遊客了。
天氣一冷,一種能預測天氣變化的風暴瓶又開始熱銷了。因為風暴瓶可以根據氣溫的變化,展現不同形態的結晶,時而似冰晶時而似雪花,非常漂亮。所以也被當做冬日送禮的不二之選。
就是這貨
阿奇也想搞一個送人,畢竟一個人的冬夜太漫長,需要抱團取暖。。。但昨天請保安吃完麻辣燙後出現了財政赤字的小危機,只能自己研究研究做一個了。
阿奇做了一下發現看著很有逼格的風暴瓶,其實做起來一點都不難!
實際上,溫度是影響瓶內結晶的最主要因素,與天氣的對應關係並不準確,所以風暴瓶不能用來做天氣預報。。。但在看顏的時代,它只要美美的做個裝飾品就足夠俘獲人心~
我是實驗分割線
>>>> 將乙醇和水以各 50% 的比例倒入罐子中(吃罐頭剩的)。更方便的話,可以像阿奇一樣直接用比例剛好的酒,例如伏特加(偷我爸的)。友情提示:不要實驗一開始就把自己灌醉。。。
阿奇的罐子上有刻度,剛好是 300ml
>>>> 丟一塊兒樟腦進去。阿奇用的是樟腦塊兒,每塊 28g,剛好丟一塊就夠。遊客們可以自己算算比例,相信這種難度的數學題遊客們動動腳趾頭就算得出來!
>>>> 再加入 10g 硝酸鉀和 10g 氯化銨。這倆都不是啥難弄到的化學原料,但也不能直接接觸,所以萬能的小勺勺就有用武之地了。
>>>> 常來的遊客們是不是注意到,阿奇沒說攪拌至溶解,因為阿奇不想遊客們練出麒麟臂。。。這次把罐子放到一鍋水裡小火慢燉,像煲老母雞湯一樣。
>>>> 用加熱的方法吶,可以加速溶解。在加熱過程中為了防止乙醇揮發,把罐子的蓋子蓋上,但不要擰緊!更不要密封!不然瓶內持續加壓就 boomshakalaka 了!蓋子上還可以放個冰塊兒,作用相當於乙醇的緊箍咒,乙醇想揮發就咒它!
>>>> 等到完全溶解就可以關火了,然後靜置冷卻。聰明如阿奇的話可以把剩下的冰塊兒放進水裡加速冷卻,簡直機智之舉,阿奇不禁在心裡暗暗把自己誇了個遍。
>>>> 涼下來以後就可以把蓋子擰緊了。一瓶新鮮出爐的風暴瓶就此誕生,滿滿的都是阿奇的愛與勞動的汗水!還有我爹的伏特加。。。
>>>> 萬事俱備,只欠變化的溫度了。所以最好是把風暴瓶放到戶外,實在怕冷的話就放窗邊。一天看兩次,每次都有新發現!溫度也不是嗖一下就變的,所以別傻了吧唧的守著,容易鬥雞眼。。。
加速效果下的變化
不得不說玻璃瓶的款式也很重要。。。換個純透明的玻璃罐,還原最本質的純!美麗側漏出阿奇如冰雪版潔白的心!(才不是心臟供血不足。。。)
阿奇再帶遊客們看看細節上的不同。
時而似積雪
時而似點點棉絮
據總結,風暴瓶對天氣的預測大約是醬嬸兒的:
清澈:天氣晴朗;
底部結晶:空氣稀薄,下霜;
渾濁且有小星星:雷暴;
大片雪花:空氣厚重,陰天,冬日會下雪;
頂部有螺旋紋:起風;
點點:潮溼,起霧;
小星星:晴朗的冬日會下一兩天雪;
晶體堆積的越高,冬天越寒冷。
不過遊客們也不必太過較真,因為現代科學已證實它並不是太準了,畢竟天氣預報也不準。所以做人吶最重要的是。。。沒心沒肺~
剛剛阿奇爸打電話問伏特加的事兒了,看來只能以告訴阿奇媽他藏酒相要挾了。不說了,阿奇要去與爹地互相傷害了。。。
視頻附上,遊客們自行參觀吧。注意不要破壞奇點實驗室的設備,要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