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個風暴瓶,這個冬天我就是你的天氣預報~

2021-01-19 奇點實驗室




遊客們好,歡迎來到奇點實驗室參觀。


我是生命不息實驗不止的實驗員阿奇。


作為一個優秀的實驗員,阿奇每天都在探索科(zuo)學(si)的道路上根本停不下來。


話說今天全國各地都降溫了,不知道遊客們有沒有及時添衣保暖呀。估計除了親媽,也就阿奇關心各位遊客了。


天氣一冷,一種能預測天氣變化的風暴瓶又開始熱銷了。因為風暴瓶可以根據氣溫的變化,展現不同形態的結晶,時而似冰晶時而似雪花,非常漂亮。所以也被當做冬日送禮的不二之選。


就是這貨


阿奇也想搞一個送人,畢竟一個人的冬夜太漫長,需要抱團取暖。。。但昨天請保安吃完麻辣燙後出現了財政赤字的小危機,只能自己研究研究做一個了。


阿奇做了一下發現看著很有逼格的風暴瓶,其實做起來一點都不難!



風暴瓶溶液內的樟腦在乙醇內的溶解度會隨著溫度而改變,因此析出的樟腦晶體也隨之變化。而溫度的變化速度,會影響結晶的成長大小與結構。

同時,硝酸鉀、氯化銨和水可以控制在晶體高速生長過程中的連續成核。

這些因素加起來,就造成風暴瓶內的晶體呈現萬千的美麗變化。


實際上,溫度是影響瓶內結晶的最主要因素,與天氣的對應關係並不準確,所以風暴瓶不能用來做天氣預報。。。但在看顏的時代,它只要美美的做個裝飾品就足夠俘獲人心~


我是實驗分割線



>>>> 將乙醇和水以各 50% 的比例倒入罐子中(吃罐頭剩的)。更方便的話,可以像阿奇一樣直接用比例剛好的酒,例如伏特加(偷我爸的)。友情提示:不要實驗一開始就把自己灌醉。。。


阿奇的罐子上有刻度,剛好是 300ml


>>>> 丟一塊兒樟腦進去。阿奇用的是樟腦塊兒,每塊 28g,剛好丟一塊就夠。遊客們可以自己算算比例,相信這種難度的數學題遊客們動動腳趾頭就算得出來!



>>>> 再加入 10g 硝酸鉀和 10g 氯化銨。這倆都不是啥難弄到的化學原料,但也不能直接接觸,所以萬能的小勺勺就有用武之地了。


>>>> 常來的遊客們是不是注意到,阿奇沒說攪拌至溶解,因為阿奇不想遊客們練出麒麟臂。。。這次把罐子放到一鍋水裡小火慢燉,像煲老母雞湯一樣。


>>>> 用加熱的方法吶,可以加速溶解。在加熱過程中為了防止乙醇揮發,把罐子的蓋子蓋上,但不要擰緊!更不要密封!不然瓶內持續加壓就 boomshakalaka 了!蓋子上還可以放個冰塊兒,作用相當於乙醇的緊箍咒,乙醇想揮發就咒它!


>>>> 等到完全溶解就可以關火了,然後靜置冷卻。聰明如阿奇的話可以把剩下的冰塊兒放進水裡加速冷卻,簡直機智之舉,阿奇不禁在心裡暗暗把自己誇了個遍。


>>>> 涼下來以後就可以把蓋子擰緊了。一瓶新鮮出爐的風暴瓶就此誕生,滿滿的都是阿奇的愛與勞動的汗水!還有我爹的伏特加。。。


>>>> 萬事俱備,只欠變化的溫度了。所以最好是把風暴瓶放到戶外,實在怕冷的話就放窗邊。一天看兩次,每次都有新發現!溫度也不是嗖一下就變的,所以別傻了吧唧的守著,容易鬥雞眼。。。


加速效果下的變化


不得不說玻璃瓶的款式也很重要。。。換個純透明的玻璃罐,還原最本質的純!美麗側漏出阿奇如冰雪版潔白的心!(才不是心臟供血不足。。。)


阿奇再帶遊客們看看細節上的不同。


時而似積雪


時而似點點棉絮


據總結,風暴瓶對天氣的預測大約是醬嬸兒的:

清澈:天氣晴朗;

底部結晶:空氣稀薄,下霜;

渾濁且有小星星:雷暴;

大片雪花:空氣厚重,陰天,冬日會下雪;

頂部有螺旋紋:起風;

點點:潮溼,起霧;

小星星:晴朗的冬日會下一兩天雪;

晶體堆積的越高,冬天越寒冷。


不過遊客們也不必太過較真,因為現代科學已證實它並不是太準了,畢竟天氣預報也不準。所以做人吶最重要的是。。。沒心沒肺~


剛剛阿奇爸打電話問伏特加的事兒了,看來只能以告訴阿奇媽他藏酒相要挾了。不說了,阿奇要去與爹地互相傷害了。。。


視頻附上,遊客們自行參觀吧。注意不要破壞奇點實驗室的設備,要賠的。




相關焦點

  • 自製"風暴瓶」,看天氣就是這麼簡單
  • 溫大學生教你做"風暴瓶"測天氣 成本不過幾元
    最近,一種可以預測天氣的「風暴瓶」在淘寶上熱銷,售價100多元到1000多元都有。「其實,這種風暴瓶的製作很簡單,成本也不過幾塊錢。」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幾名化學專業的大學生向記者演示了這種風暴瓶的製作過程。  何楊是甌江學院三思科研協會的會員,喜歡鑽研各種科學小實驗的他發現淘寶網上熱銷「風暴瓶」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溫大學生教你做「風暴瓶」測天氣 成本不過幾元
    經過幾天的測試,他們驚奇地發現,這個好看的風暴瓶果然能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天氣晴好,風暴瓶內的液體就很澄清;如果液體出現朦朧的懸浮液,那第二天就是多雲的天氣;如果液體中出現大塊的沉澱,第二天就會是陰天。對於這種風暴瓶為什麼能預測天氣變化,甌江學院理工分院的化學老師宮劍華認為,溫度和氣壓影響了樟腦的溶解度,所以溶液有時澄清有時又會出現沉澱。
  • 【 東陽儂 】教你做「風暴瓶」 成本幾元
    經過幾天的測試,他們驚奇地發現,這個好看的風暴瓶果然能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天氣晴好,風暴瓶內的液體就很澄清;如果液體出現朦朧的懸浮液,那第二天就是多雲的天氣;如果液體中出現大塊的沉澱,第二天就會是陰天。  對於這種風暴瓶為什麼能預測天氣變化,甌江學院理工分院的化學老師宮劍華認為,溫度和氣壓影響了樟腦的溶解度,所以溶液有時澄清有時又會出現沉澱。
  • 天氣瓶真的可以預報天氣嗎?
    天氣瓶,究竟是個什麼東東?——天氣瓶,全名天氣預報瓶,又名風暴瓶,英文名StormGlass。究竟是誰最先發明了天氣瓶,目前說法不一,其中一位據說還是氣象學家羅伯特·菲茨羅伊——此人就是達爾文進行環球考察時乘坐的那艘「小獵犬號」的船長。
  • 峨眉二中校園科技節系列活動之「風暴瓶」|神秘的天氣預測裝置
    想擺脫枯燥無趣的天氣預報嗎?想要利用科學知曉冷暖嗎?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接近化學,峨眉二中高2018級的同學們在王波老師的指導下,一起動手製作了風暴瓶。這個「神秘」的裝置,其實算得上一件「老古董」。在17世紀的歐洲,它叫作「風暴瓶」,曾被廣泛運用於航海中,主要用於預測風暴。
  • 【日常技校】做一個能預測明天會不會下雪的風暴瓶,還有很好看的結晶
    根據當時的記載,人們相信這種配方的風暴瓶可以預測晴天、多雲、風暴、大霧以及下雪等多種天氣狀況。據說判斷天氣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如果瓶中清澈,那就會是晴天;如果呈現雲狀,那就代表多雲;倘若雲狀液體還拖著星狀分布的沉澱,那不用說,就是風暴要來了。這樣的描述,看起來還真與《水知道答案》有幾分相像。結晶能反映天氣嗎?
  • 「天氣預報瓶」真能預測天氣?
    雖是晴天,但「天氣預報瓶」與陰天時樣子基本沒有變化。本版照片均由記者張剛 攝□本報記者 張曉園  9月10日,教師節,不少學生給老師送上一份創意禮物,剛剛大學畢業的小李就是其中一員。小李在購物網站搜索關鍵詞時,發現一款名為「天氣預報瓶」的禮物銷售十分火爆。「商家說天氣瓶不僅是創意禮物,還能根據氣壓變化預測出次日的天氣情況。聽上去十分神奇,卻不知是真是假。」隨即,小李通過微信向本報諮詢。
  • "風暴瓶"預測晴雨 理科男"秀專業"神器
    今年,這個問題有解了,因為今年都網上流行一種「天氣預報瓶」。   這種流行的新玩藝,其實算得上一件「老古董」。在17世紀的歐洲,把它叫作「風暴瓶」,曾被廣泛運用於航海中,主要用於預測風暴。隨著天氣變化,它可展現出來的樹樁、羽毛狀、顆粒狀的結晶,絕對「高顏值」的特性,受當下不少年輕人喜愛、追捧,也讓這件早已被其他高科技儀器的取代的實用器具,在流行圈內「滿血復活」。
  • 風暴瓶,一款漂亮的溫度計
    前一段時間,網友DIY製作風暴瓶當作創意禮品的做法很是流行。這款漂亮的小禮物解決了許多男生的燃眉之急。那麼,風暴瓶究竟是何方神聖呢?許多作為商品進行銷售的風暴瓶還會再瓶身的下部添加可變的發光裝置,在燈光的映照下,風暴瓶的確會展現出非常夢幻的景象。
  • [愛淘圈]天氣變化,盡在瓶中?
    筆者在淘寶搜索欄中輸入「天氣預報瓶」,出現了6000多件寶貝,最便宜的筆者在一家已銷售了3000多個「風暴瓶」的店鋪中看到,這個備受歡迎的「風暴瓶」做得很有藝術感。網友「小糖」就購買了一款「風暴瓶」。「瓶子做工精緻,造型好看,將它放置室外,每天能看到裡面不一樣的結晶變化,很漂亮。」「小糖」說。至於是否能夠準確預報天氣變化,「小糖」覺得可能性不大,他說:「買回來就是為了好看,每天瓶中結晶的不同造型已經讓我覺得很神奇了,就不在乎它能不能預報天氣了。」
  • 師太不同意第一期:天氣預報瓶,真能預報天氣?
    傳說中的天氣瓶! 天氣瓶,全名天氣預報瓶,又名風暴瓶,英文名StormGlass。發明人說法不一,其中一位據說還是氣象學家RobertFitzroy——此人就是達爾文進行環球考察時乘坐的那艘「小獵犬號」的船長。他把蒸餾水、樟腦、乙醇、硝酸鉀和氯化銨混合成溶液,密封在玻璃瓶子裡。
  • 冬天來了 教你做個能預測明天下不下雪的天氣瓶
    得益於科技進步,天氣已經可以用具體數值衡量:溫度、風力、溼度、穿衣指數、紫外線指數、化妝指數等等。這些不同的指數圍攏起來,形成一個標準答案。但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數字嗎? 出現在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的神秘氣象球,起源於17世紀歐洲的天氣預報儀器「風暴瓶」,在密封的玻璃瓶注入蒸餾水、酒精、硝酸鉀、樟腦等混合液。
  • 有了這個瓶子,你就可以查看天氣!
    你是否有每天收看天氣預報的習慣?現在智慧型手機已經非常普及,隨時隨地都可以查看天氣。
  • 溫州理科男協會成功發明玻璃瓶預報天氣
    一個裝滿溶液的玻璃瓶子能預報天氣昨日,在溫大甌江學院理工分院第六屆科技文化節上,一個名為三思科研協會的「理科男」協會,運用19世紀一位海軍上將發明的「風暴瓶」原理,做出了一個「天氣預報瓶」,可以利用結晶來觀測天氣變化,吸引眾多眼球。那麼「天氣預報瓶」又是如何預報天氣呢?
  • 天氣瓶,真能預報天氣嗎?
    最近,一款名為「天氣預報瓶」的商品在網絡走紅。商家宣稱,瓶如其名,當這個神奇瓶中的液體清澈乾淨時,代表天空將晴朗無雲;當瓶中液體渾濁朦朧時,代表天空將多雲陰鬱;當瓶中出現結晶時,代表降溫甚至下雪。天氣瓶,又稱為「風暴瓶」。它是不是真的這麼神奇呢?
  • 美麗風暴瓶真的能預測天氣嗎?小記者獻上最全實驗筆錄!
    2017年11月4日上午10點,我們小記者一行懷著好奇的心情,來到位於廣州科學城的光機電技術研究院,向來自臺灣的清華大學郝博士了解風暴瓶的神奇之處,以及學習如何製作風暴瓶。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聽郝博士關於風暴瓶的講座。郝博士首先給小記者介紹了風暴瓶的由來,並講解了風暴瓶隨天氣變化的特徵和原理。
  • 【天氣瓶教程】來做一場屬於你的雪吧
    天氣瓶,又稱風暴瓶。根據外界的溫度的不同,瓶內會展現出不同型態的結晶,來預報天氣的變化。如果液體很澄清,說明將會是好天氣;如果液體是朦朧的,伴有沉澱,那麼天氣也會像溶液一樣多雲;如果溶液中有沉澱懸浮,就預示著潮溼的天氣或者下霜;如果懸浮的沉澱和朦朧的液體並存,說明暴風雨將會到來;當然也不指望用它來預知天氣,不過用來看雪還是很不錯的。
  • 【科學創意第二課堂】自製天氣預報瓶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製作一個簡易的天氣預報瓶,把天氣的變化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吧!  天氣預報瓶,又名風暴瓶,究竟是誰最先發明了天氣瓶,目前說法不一,其中一位據說還是氣象學家羅伯特·菲茨羅伊——此人就是達爾文進行環球考察時乘坐的那艘「小獵犬號」的船長。
  • 化學讓生活更美好丨一隻超有情懷「天氣預報瓶」介紹篇
    這個化學文化節能帶給我們什麼呢?怎麼辦,好期待!!!化學文化節就要來了,是不是有些激動呀~還依稀記得去年好玩的實驗,嘿嘿!小編不會告訴你本次化學文化節開幕除了好玩的實驗之外還推出新花樣——手工天氣瓶的製作。  納尼!前期還可以體驗親自動手製作天氣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