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 有0人參與資料圖片:2011年11月6日,遊客在奧地利卡倫山上的林間漫步。新華社記者徐亮攝
據《參考消息》報導,9月23日是秋分,這也標誌著夏天的結束,秋天的開始。美國趣味科學網站9月22日盤點了有關秋天和秋分的5個令人意外的事實。
1、奇異的光影秀
除了秋天五彩繽紛的落葉,秋分還預示著另一個多彩的景象——北極光。對喜歡夜觀天象的人來說,除了夜晚變長而涼爽的好處之外,秋天還是一個「極光的季節」。這是因為在秋天,地磁暴的頻率是全年平均數的兩倍。
在地磁暴中從太陽釋放出來的粒子會以驚人的速度朝著地球飛來。當這些粒子進入地球磁場後,會撞上氧、氮等元素的原子和分子。結果呢,就出現了炫目的光影秀,最常見的有粉紅、綠色、黃色、藍色、紫色,有時也有橘色和白色——這要看粒子撞上了哪些元素。
2、動物反應,睪丸膨脹
生物會對伴隨秋天而來的光的變化作出反應,樹木開始落葉,動物準備冬眠。秋天還會給高緯度的雄性西伯利亞倉鼠帶來一個特別顯著的變化——它們的睪丸在這段時間裡會脹大17倍;這種膨脹在一定程度上使它們能夠準確地安排繁殖的時間。
倉鼠並不是唯一用奇特的方式迎接秋天的動物。黑頂山雀會傾巢出動收集種子,並把它們藏在樹上和地裡的數百個不同地點。與此同時,這種鳥類的海馬區會膨脹30%,因為在大腦中負責空間管理和記憶的這一區域,新的神經細胞在不斷增長。
3、秋天的滿月
秋天的滿月有自己特定的名字,豐收之月。從狼月、鱘魚之月、狩獵月到豐收之月,滿月會根據其升起的月份或季節的不同獲得各種名字。豐收之月出現在離秋分最近的時候,今年是在9月18日到19日。
在有燈光之前,農民要趁著滿月的時候趕緊收穫莊稼。夏末秋初的時候,很多作物都同時成熟,農民們不得不從早到晚呆在地裡忙著收割。因此月光對他們的收穫就變得非常重要,因此也就有了豐收之月的說法。
4、為什麼秋天的落葉會變色
氣候變化會使秋葉顏色的變化放慢。氣溫下降、光照減少會使樹葉變色;它們會停止生產葉綠素。隨著綠色減少,樹葉中的橘色、黃色等類胡蘿蔔素開始顯現。鮮豔的紅色是秋天產生的花青素的效果。
而科學家警告說,秋葉的顏色可能會因為全球變暖而遭殃。研究顯示,隨著全球變暖,樹葉的變色推遲了,因為它們顏色變化的開關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降溫開啟的。
秋天涼爽的夜晚和晴朗的白天也促使糖楓這樣的樹木將花青素暫時存儲在樹葉裡,使得葉子呈現鮮豔的紅色。但如果全球變暖導致晚上變熱,再加上秋天白天變短,樹木可能就不會用糖分來製造紅色素,而是把糖分輸送給樹枝,或者作為養分燃燒掉。
氣候變化可能還會改變糖楓這種具代表性的秋葉樹木的棲息地。
5、秋分到底應該是什麼時候?
秋分的日期每年會有些微的變化,一般是在9月22日或23日。不過1931年,秋分就出現在了9月24日。原因是:公曆與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軌道中的位置並不是完全匹配。
地球在圍繞太陽轉的時候,它是以23.5度的傾斜角度圍繞其軸轉動的,這樣它在夏至的時候就是直接正對著太陽,而在冬至的時候則是直接背對著太陽,在秋分和春分的時候則與太陽呈直角。這個直角意味著在那個時候北半球接受到的太陽光是一樣多的。如果繞太陽一圈恰好需要365天的話,每年秋分的日期應該是一樣的。但是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實際上需要365.25天,因此每年的日期就有略微的變化。而秋分再次出現在9月24日要到2303年了。(編譯/王笛青)
(原標題:美媒:關於秋天的五種奇特現象)
(原標題:美媒:為什麼秋天的落葉會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