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數據已經確定,南方的「降雨帶」已經形成了。根據衛星圖像顯示,我國南方的雲層雄厚,所以接下來不少地區將會以小到中雨為主,局部地區甚至還可能出現大雨,能夠緩解一下不少地區的降雨問題,而這波「降雨帶」的消失預估是在21日左右,在江浙滬地區徹底解除,從方向來看,是從偏西迴旋到華東地區。當然如今的江浙滬部分地區就已經出現了降雨,從雷達波都可以看到,大部分地區都有「橙波」出現,少部分地區還有「紅波」,所以這個降雨量還是不低,大家注意下。
而隨著南方的降雨帶形成,其中江西,浙江,湖南,貴州等地是主要的雨水地點,而華南沿海地區的降雨稍微偏少一點。從預報圖上來看,基本上是終結到了廣東北部地區,可能華南沿海地區某些個別區域會出現「飄雨」的情況,但是那個降雨量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計。
在48小時之後,這波降雨就會縮小,所以說,廣東,福建等地的降雨明顯沒有其他地方多,很多省份都是邊緣地帶,而這次降雨量最多的可能就是浙江地帶了,在48小時的預報之中,還有局部大雨的出現,降雨量在26毫米。
這基本上就是一個南方的降雨天氣,當然降溫也明顯出現了,今日的華南部分地區都出現了「斷崖式」的降溫,例如廣東廣州直接最高溫度變成了19度,所以這個跨度還是有點大,注意更換衣服,短袖沒法穿了。
而關於颱風的問題,我們也來看下情況,日本氣象廳也發布了「雙低壓」預警,可以確定生成了,就是我們看到的97W和98W颱風胚胎,這兩個颱風胚胎的氣壓值暫時都是標註為1006hpa,按照如今的情況來看,暫時可能會有一個颱風出現,那就是97W的發展概率稍微高一點。
根據GFS的模擬數據顯示,97W颱風胚胎最快在22日的時候,也就是在菲律賓邊界區域的時候,達到一個999hpa氣壓值,如果單從氣壓值來說,這將是可能是一個新的颱風,也就是今年的29號颱風,過後將進入南海地區發展。而GFS模擬的最強這個颱風等級在993hpa氣壓值,所以相當於是一個小颱風,而歐洲數值中心在模擬出新颱風之後,如今已經下調為熱帶低壓了,認為這個颱風胚胎可能成不了颱風,並且一直以熱帶低壓的情況發展下去,所以就看後期得不得改變。
而對於這個颱風胚胎的走向,都集體偏向了南下,預計是在我國南海地區消失,12月19日上午的時候,EC(歐洲數值)中心模擬還偏向於我國華南方向,如今的新數據已經明顯發生了改變,就連97W發展成為颱風的機率都調節沒了,所以說很難斷定,接下來這個29號颱風是否真的生成,如今只能說29號颱風爭議性還是很大。
當然,如今西北太平洋的整體溫度都比較差,越偏西的海燕該區域,暖水帶越好,但是範圍也不是很大,並且受到限制也比較強,我也會持續觀察這個颱風胚胎的發展情況,而98W暫時不用管,起來的情況不大。
2019年就要結束了,西北太平洋整體的颱風數據已經命名了28個,而在2018年的時候,總計是命名了29個,所以2019年能否持平2018年的命名颱風數據,還得繼續觀察,大概就是這個情況,謝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