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最近全球風暴發展可以說都比較頻繁,根據全球氣旋科學報告顯示,位於東太平洋的「基科」(KIKO)突然出現了飆升情況,達到了四級颶風強度,相當於我國標準的17級超強颱風,風速約60米/秒(215公裡/小時),所以非常的強,幸運的是這個風暴沒有影響任何區域。而同時,「溫貝託」也加強了,這個風暴靠近,並且在美國沿海進行盤旋,所以對美國佛州區域是有影響的,過後還將繼續增強。
這兩個對我們沒有影響,我們來看看西北太平洋地區的16號颱風,16號颱風「琵琶」可以說來得很突然,日本氣象廳並沒有發布任何的「準颱風」預報,可能是被95W颱風胚胎給「搞暈」了,成為16號颱風的胚胎就是前面一直說的97W,美國聯合預警中心率先升級為17W,所以這是一個颱風胚胎。根據中央氣象臺數據顯示,8級琵琶的強度已經在逐步減弱了,這颱風堪稱2019年最「短命」颱風之一。
由於離我國非常遠,所以是完全對我國沒有影響的,初步預估將以每小時3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方向是對準日本而去,不過按照模擬的情況來說,在還未到達日本之前就會消失,所以對日本的影響可能性也很低,預估24小時內降低為低壓,也就是停編消失。當然是否會出現新變化,我也會繼續觀察,整體上是對我們沒有影響的。除了16號颱風之外,西北太平洋地區還存在兩個颱風胚胎,那就是95W和98W颱風胚胎。
95W是最初最看好可能成為颱風的胚胎,不過如今看上去已經減弱了不少,而98W反而出現了增強的情況,根據歐美氣象數據顯示,98W已經抵達日本沿海,中心位置位於33.5°N 139.9°E ,最大風速為30 kt ,最小中心壓力為996 mb,所以確實也將出現命名的可能性,不排除日本氣象廳又來個突發性的生成,當然風速暫時還沒達到,所以要繼續觀察,整體而言,如今還未成臺對日本已經產生了影響。
通過位置來看,也知道,在日本沿海附近盤旋,如果給予命名的話,那將可能是今年的17號颱風塔巴,如今這個狀況看上去還是有可能的,而通過模擬的路徑來看,該胚胎靠近日本之後,還將繼續往太平洋中部地區前進,所以17號颱風可能是一個「跨洋颱風」,並且抵達美國阿拉斯加附近。當然在還未命名之前,變化空間很大,我也會持續關注之中,大家也實時關注就行,最後來看看我國的天氣情況。
這兩天可以說南北是相差「甚遠」,川陝等地降雨還在持續,而北方冷空氣接連而至,南方例如湖南,江西等部分區域還是高溫,所以短袖棉襖是分布不均勻的,不過由於對流的天氣原因,其中華南局部還是出現了強降雨天氣,廣東廣西局部區域最為明顯,所以算是緩解了下,根據中央氣象臺繼續預報顯示,預計9月16日08時至17日08時,這些區域還將出現同樣的情況,小時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達50毫米以上,多多注意下,謝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