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的海洋底下總是藏著許多奇妙的我們所不熟知的生物,這些生物往往卻是那麼美麗,讓人禁不住想對他們多加了解。今天濤濤隨記為你帶來奇妙不已的海洋生物。
藍星也是海洋中極為古怪的生物之一,它重達5公斤,壽命可長達35年。藍星有著一個中央盤,從中央盤延伸出許許多多能夠再生長的分支手臂,因此有人稱它為迷你海怪。這 些分支手臂一般長至70公分長。在藍星受到捕食者的威脅時,還有保護中央盤的作用。藍星常見於深度為6000公尺的海底。雖然白天休息,大大小小的手臂卻不停地在浮動著。到了夜晚,藍星會伸長他的手臂,讓海水流過,並從中過濾浮生動物進食。藍星和其他棘皮動物一樣,移動方式是在礁石上爬動。另外它同樣沒有血液,而是通過水管系統。
海綿是海底多孔動物的總稱,它們是結構最簡單的多細胞動物。沒有頭、尾、身體或四肢,形態更是千變萬化,有錐形、盤形、球形、圓形、塊狀不等。海綿的身體柔軟,骨骼卻因為含有鈣質而異常堅硬。因此海底生物也不將它們視為捕食的對象,它們不能移動,只能附在海底的礁石上,通過流動的海水進食。雖然沒有嘴巴,但是海綿全身上下布滿著小孔,用以吞下海水,把浮生動物等微小生物過濾出來享用,再從出水孔把食物殘渣排出去。在國外有項實驗研究人員使用螢光染料觀察海綿的過濾系統,讓整個層面充滿奇幻感。除了攝取食物這些小孔還有帶入氧氣和排出生殖細胞的作用,助海綿完成生殖功能。
吞鰻又稱寬咽魚、大嘴鰻等,是一種罕見的深海魚類,棲息於3000至6000英尺深的海底。這種魚在海底各種奇特生物中,外貿仍然算得上非常特殊。他們沒有肋骨,身體就像一條鞭狀的尾巴,一般0.35到1米長,吞鰻依靠這條長尾移動,也用它來發出紅光來吸引獵物。但它最大的特徵在於它的大嘴不僅沒有上顎,還有個特別巨大的下顎,直接連到頭部,必要時大嘴一張便能輕鬆吞下體型比它還要大的食物,就像個袋子一樣,把食物裝起來。它的下顎松松垮垮的極似鵜鶘的喙。除了嘴巴,吞鰻的胃部同樣伸縮性大。當他把體積大的食物吞進肚子裡時,胃部也會跟著擴張,容納食物。
海葵是深海中的一種捕食性動物,但它長得像一朵向日葵,身體呈圓柱狀,長2.5到10釐米,它的身體開口端是口盤,長滿觸手,一根根從口盤伸展出去,像極了花瓣。海葵雖然本身是透明的,但由於共生的共生藻以及本身色素的關系所呈現出來的體色從黃色、褐色、桔色、灰色乃至於綠色,紅色、藍色都有。很多人會誤把海葵當成花,是因為它大多數時間都固定立在同一個位置,即使移動通常也都是緩慢的爬動。然而當他遇到天敵海星時,可就另當別論了。海葵原本是在海底悠哉的度日,殊不知一隻海星靜悄悄的向他靠近,就在海星觸碰到他的瞬間,海葵似乎才發現危險就在身邊,嚇一跳的同時,突然身體一收,使盡渾身力氣擺脫海星的魔觸,然後以翻筋鬥的方式扭動著小小的柱體,逃離這隻對它垂涎的天敵,奮力逃生的模樣,還帶有幾分可愛。
說到海葵不得不提這類深海中奇特的捕蠅草海葵了。捕蠅草海葵外形與獵食方式都與捕蠅草十分相似因此得名。他獵食的觸手呈刺狀,會噴毒液,與一般的海葵一樣,它不常移動。在原地等到獵物靠近時,便合上觸手把獵物困住。此外其觸手也有自我保護的功能。
約1000公尺以下的水域中,住著一種透明的神秘海洋生物。它的形狀像胎盤,薄得像塑膠袋,伸展起來直徑可達1米,這就是非常少見的胎盤水母。胎盤水母跟一般水母不一樣,它沒有觸手,因此沒有遊泳的能力,只能在水中漂浮。但它表面有細小的硬毛,受到刺激的時候會收縮成氣球的形狀,困住獵物,然後利用硬毛把獵物送到嘴裡。櫛水母有著一個很可愛的別名,那就是海胡桃。由於傘緣的尾端往內收縮的緣故,它的身體通常呈球形或扁圓形。雖然和水母同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櫛水母大多數都沒有刺細胞。因此在生物學上算不上與水母同門,他的身體屬於半透明,上面有8條布滿細毛的櫛板,而他近乎透明的身體,讓他白天幾乎是隱形狀態,到了夜晚才會發出柔和淺藍或淺綠色的生物光。他們是肉食動物,主食為浮生動物。然而大量出現在同一區域的櫛水母,可是有本事把那一帶的小魚、牡蠣等小型海洋動物一一吃光。
深海這個奧妙的地方,雖然有時候危險的令人毛骨悚然,卻是許多我們仍未發現的生物氣息的地方,它這深不見底的神秘感,真的值得我們持續探索,挖掘出更多令人著迷的海洋生物。你還知道哪些魅力十足的海洋生物呢?請在下面分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