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測量基礎體溫,你確定自己做對做好了嗎?

2020-11-29 寶寶知道

備孕路上,基礎體溫測量是個簡單、易行、又低成本的法子。那麼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自己測量基礎體溫的心得與體會,供姐妹們參考參考。

首先,先來看看測量的基本步驟:

1.要習慣早睡

凌晨2點多就寢或者早上5點前起床是不適合測量基礎體溫的。至少需要4小時以上的睡眠。

2.早晨醒來馬上測量

在枕邊放上體溫計,以便能馬上測量。最準確的是水銀體溫計,也可以用電子體溫計。

3.記錄在表

測量後,不要忘記記錄在表。把體溫數值做成曲線圖的話,便可以一目了然。

4.不要起床測量

起床後身體動的話體溫就會隨之上升,所以不要起床,要躺在被子裡,把體溫計放在舌根下進行測量。

5.重點是持久

就和刷牙一樣,最好把基礎體溫測量當做一種習慣,及時忘記的話,也不要放棄繼續測量。

看起來似乎蠻簡單,但具體操作起來還是有點小技巧的,且聽我慢慢說來。

1、遵從大原則,維持條件基本穩定

可能因為曾經是理科狗的關係,對這一點非常敏感。在各種實驗中,除了設定的變量之外,其他條件要維持恆定,這樣得到的結果才有可靠度與對照性。

對於體溫測量,也是這樣。變化的因素是日期(深層次因素是每天的激素水平變化),其他的一切我們就要維持基本恆定:比如測量工具、測定時間、測量手法等等。

如果你今天用這隻體溫計量,明天用另外一隻,即使同個型號,但個體間肯定也會存在一定誤差,進而可能影響結果的準確度。

有很多姐妹問,我晚上要起夜上WC,會不會影響體溫?

這一點也可以遵照上面的原則——如果你每天起夜時間、次數基本固定,那這個因素的影響基本也可以忽略。

2、把握大方向,不用太糾結具體數值

在測體溫這事上,要做到「抓大放小」。什麼意思呢?

咱測體溫並不是為了糾結每天具體的數值,而是為了一個周期內整體的曲線變化規律。

曲線中有幾個點,需要特別注意——排卵日的略微降溫(不一定明顯)、排卵後的升溫(關鍵A)、著床日降溫(確認懷孕後才有意義,也不一定明顯)、月經前的降溫(關鍵B)。其中最重要的就是A、B這兩個點。

以這個體溫的標準圖為例,關鍵A就是14日這個略微降溫。可能有人會問,12日不是也有降溫嗎?這個降溫是與排卵後大幅度升溫相對應(幅度為0.3-0.5度),13日的體溫並沒有大幅上升,因而12日並不是關鍵A所在。

關鍵B為29日的大幅降溫,可以看到圖上顯示一降溫月經就如期而至,非常準時。

我個人認為,測量基礎體溫,最重要的是「抓大」——找到A、B這兩個關鍵點,伴隨著體溫大幅度的改變,而其他時候只是小幅波動,可以適度「放小」。

在測量好兩三個周期後,摸清大致規律,找到自己A、B點大概的時間位置,其他日期甚至漏測一兩次其實也沒什麼特別大的關係。

3、建立自己的參照系,只和自己作比較

測量體溫其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只有和自己比、在同一標準下比才有意義。

甲的低溫平均是36.0,乙是36.3,丙是36.1,這都是正常的,咱們看的不是這個絕對數值,而是激素水平作用下整體曲線的變化。糾結自己體溫怎麼和別人差那麼多,這是很沒有意義的事。

測量體溫其實是了解自己身體情況的一個過程。能達到上圖那樣標準曲線的人畢竟不多,你是升溫慢、高溫期短、還是沒有明顯升溫,這都是要針對自己幾個周期的體溫曲線分析才知道。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黃體功能就不太好,高溫期最多12天,而且體溫下降比較緩慢,先下降一個梯度,再在月經期中緩慢下跌。而且一降溫並不會立馬就來姨媽,而是可能等上半天到一天左右才會來。

這些都是要通過自己一天天的記錄、每個周期的摸索、體會才能了解的,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4、幾個常見問題

1)單靠體溫判斷排卵,其實有點弊端的。因為它有一定的滯後性,也許不會剛好一排完卵就升溫,最好是與其他手段(如排卵試紙、B超檢測)相結合。

但一降溫就是姨媽前兆這一點,倒是挺準確的,做個姨媽前的預判,還是很有意義。

2)上面說要建自己的參照系,但是如果基礎體溫太低,排除測量工具、手法誤差外,可能還是由於代謝不太好導致的。

對此,我的感受是,加強運動,跑步、瑜伽、單車都可以,氣血循環上來了,體溫曲線可能將整體上移一個幅度。

3)空調是否對體溫有影響?

由於我在南方,沒有暖氣,所以只能談談夏天開空調的感受。

問過醫生說是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我個人覺得有開空調似乎體溫水平整體會低上0.1-0.2度左右。

不過如果剛好這個月都是盛夏,每天都一樣開空調的話,這個因素影響似乎也可以忽略。

4)起夜的影響

這一點是帖子中不少親留過言詢問的,因為我自己一般沒這個習慣,所以也實在說不出來到底影響多少。

個人感覺也許可從以下幾方面調整(不一定對,還請以醫囑為準)

減少起夜——晚飯後不妨適當減少飲水量;如果是因為腎功能稍弱容易尿頻,可能可以通過食療、中藥改善(我閨蜜就是這樣,後來吃了腰果、羊肉之類燥熱些的食物後,尿頻現象就少了);

測量體溫前儘量保證4小時睡眠——比如11點入睡,2點起夜後,早上7點起床前也有5小時的睡眠時間,這時候體溫也比較穩定了,也可以進行測定。

另外,如果是睡眠不佳,熟睡時間不長,我個人覺得那可能先別糾結基礎體溫的事兒,先從改善自己睡眠質量入手。

畢竟睡眠與身體狀況、精神狀態息息相關,也進一步影響著卵子質量、激素水平,所以不妨先從改善睡眠入手。

如果是心裡事情太多,學著靜心放鬆;如果是習慣熬夜,學著早睡早起;如果還是睡不著,不妨多做些運動與鍛鍊,身體上累了,也就將好睡很多。

5、其他小細節

【測量部位】

儘管步驟上一般都寫著將體溫計放於舌下測量,但是最開始我一直很不習慣,還是依照平時量腋下體溫,後面才改為舌下。

據研究,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2℃~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2℃~0.5℃。本著科研的精神,我自己也用同一隻溫度計做過對比,確實是存在零點幾度的溫差。

相比舌下溫度,腋下測量較容易受外界影響,且剛睡醒時意識一般都還比較模糊,有時候腋下溫度計可能會夾不太緊,甚至萬一又睡著後還會導致溫度計「逃跑」,給測量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不利於準確記錄。

因此,還是儘可能地採用舌下測量的方式吧。

【溫度計的選擇】

就這個問題,我問過幾個醫生,都說用普通的水銀溫度計就可以。於是一開始我也是拿最最普通幾塊錢的那種溫度計來測量。但用了一陣子發現其實是不太方便的,原因如下:

1、在剛睡醒不太清醒階段,很容易失手打破溫度計,造成水銀洩露,引起一定的危險(打破過兩隻的人飄過~);

2、如果要放在舌下測量,萬一打碎或者弄破體溫計,那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3、水銀溫度計每次需要將水銀柱甩回原點再用,這便要求需在睡前完成,以便第二天可以直接測量。如果前一晚忘了處理,第二天甩完溫度計再測,就不是平靜狀態下體溫了,影響了準確性;

4、水銀溫度計小數點後第二位需要估讀,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計數。

後來,我便換了歐姆龍的女性專用的舌下電子體溫計,使用了一段時間,感覺還不錯。橡膠軟頭,放在舌下更舒適;電子顯示到小數點後2位,且能保持數值到下一次測量,更精確性;測量完畢後會蜂鳴提示,不用自己掐表算時間,更人性化。

【如何固定時間測量】

對於工作日來說,固定時間比較簡單。每天調好手機鬧鐘,和體溫計一起放於床頭,鬧鐘一響就伸手按掉並拿來體溫計直接測量,然後再略微眯一會,等體溫計提醒後再關掉起床(保險起見,我會再補設一個晚一些的鬧鐘,以免又睡過頭 ^_^)

對於周末而言,就比較容易發生變動。有時候熬夜,有時候賴床,一定程度也會影響體溫的波動。我除非熬夜到很晚,一般還是依舊按上班時間的鬧鐘,測完體溫、起來上個WC,再睡個回籠覺唄~

【關於體溫計清潔】

不管是水銀還是上圖的口腔體溫計,我都是採取如下的方法清潔:每晚臨睡前拿棉籤沾上酒精,擦拭一下(電子體溫計不可擦拭到顯示部分)。清潔完後,可以再用棉籤順手擦一擦平時桌角、牆角等藏汙納垢的小角落,物盡其用嘛~~

【關於體溫記錄】

因為我有每晚記錄手帳的習慣,於是在最下面一欄就順手寫上當天早上的體溫。經過大概一周後,再一起謄錄到醫院發的體溫表中,這樣一系列一起記錄,比較不容易出錯。

基礎體溫這事,其實就是一個隨手測量的小事。簡單、易行,卻還是要靠堅持才有意義。

如果你覺得很麻煩、很糾結、很排斥,就是不想做,或者堅持不下去,那麼不妨還是遵從內心,畢竟,心情好,才是最重要的啊!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小桃媽媽說)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聽說科學備孕也需要算好受孕的最佳時間
    據臨床生殖學家講解,做好科學備孕只是受孕的第一步,而想要提高受孕率,算好受孕的最佳時間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是科學備孕?怎麼算好受孕的最佳時間? 一、什麼是科學備孕?
  • 「造人」也復工:備孕女性該如何確定排卵期?
    新冠疫情讓很多備孕夫妻按下了暫停鍵,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這些夫妻又紛紛按下了「造人」的按鈕。那麼備孕女性該如何確定排卵期,增加妊娠機會呢?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婦科李巖醫生帶您來了解一下。
  • 通過體溫採集實現精準備孕,「月精」把精準度做到了小數點後兩位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與女性要求掌握自己的生理周期、避孕、備孕需求的增加,女性備孕市場需求巨大。相關數據顯示,全國每年2200萬新增備孕人口。中國不孕不育人口數4000萬,佔育齡人口的12.5%。 這些數字的背後是備孕產品市場的風生水起。
  • 找準受孕時機輕鬆備孕做孕媽
    所以了解自己的排卵時間,知道自己的排卵規律可以更好的幫助受孕。 如何備孕呢,備孕該注意些什麼呢? 1、做孕前檢查 準備要小孩時,男女雙方都應該以一個健康的狀態備孕,一般孕前6個月時,建議夫妻雙方做一次孕前檢查,及時解決影響受孕及孕期健康的關鍵問題。
  • 6個備孕男孩技巧,讓你生出健康男寶!
    6個備孕男孩技巧,助你快速健康好孕!1. 最佳受孕時間,在排卵這天,或排卵後馬上同房,因為移動較快的Y精會比X清先達到卵子;2. 開始每天服用4顆天然鈣。3. 多吃鹼性食物受孕預定日的前1個月-半個月之間,男女雙方應該控制自身的飲食。 男性多吃酸性食物、女性多吃鹼性食物,由此改變夫妻雙方酸鹼性體質。從而迎接男寶寶的到來。
  • 備孕早知道:女人的排卵期有幾天,你知道嗎?
    但是,很多備孕女性還是不太清楚自己的排卵期是什麼時候,也不知道它具體有幾天。 數著日子,在下次大姨媽造訪的前14天左右,就是你的幸孕日—排卵日,在排卵日的前5天和後4天,連同排卵日在內共10天就是你的排卵期。 在排卵期內同房,很容易「搞出人命」哦,備孕夫妻可要抓緊時機啦! 2.並不是每個人的排卵期都是10天。
  • 找排卵日 基礎體溫你測對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 流星雨花園有些備孕媽媽決心「要測量基礎體溫,以便知道自己的排卵曰」,於是購買體溫計,每天測量。但是,卻沒出現起伏的曲線圖,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測量方法錯誤嗎?如果你也遇到了這些問題,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 「熊貓血」女性備孕,這些事兒你該提前知道,早早做安排
    我們一個群裡的媽媽們,有的備孕三五年,有的備孕三五個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程,可以說什麼備孕的奇葩經歷都聽聞過了。但有個姐妹的經歷很特殊,她一直懷不上寶寶,後來因為沒孩子,老公跟她離婚了,還說她是「鹽鹼地」,種啥都「顆粒不收」。
  • 想生男孩做好孕前準備 8種方法生男孩機率最大
    雖說現在生男生女都一樣,但是不少人養兒防老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還是非常想要一個男孩,但是生男生女不是你說了算 做好以下孕前準備可提高生男孩的機率 1、從想生男孩這一天開始,就要按照要求,正確測量基礎體溫。 2、開始每天服用4顆天然鈣。
  • 備孕一年都沒看到「兩條槓」,可能是你這件事沒做好
    我之後如果去燙染頭髮,可行嗎?所以如果你們已經做了孕前檢查各方面都正常,繼續正常備孕即可。從您描述看最近月經也挺規律的,月經量也都正常,才剛開始備孕,在備孕過程中很多人都會有您這樣的一個誤區,就是嘗試一兩次沒有成功就感覺有問題。
  • 宮頸粘液法:成功率很高、操作簡單的備孕方法
    所以說,我們要做的到是寧可讓精子「守株待兔」,也不要讓卵子「望眼欲穿」!2那麼我們怎麼知道什麼時候排卵呢?當女性測量到自己體溫升高的時候,已經錯過了最佳受孕的時期。正確的做法是,女性嚴格按照基礎體溫的測量要求多記錄幾個生理周期的體溫變化,找到規律,據此預測下個周期內的體溫將要升高的時間。3那麼什麼是宮頸粘液法呢?宮頸粘液法,也叫作比林斯法。女性的子宮頸會在月經周期內,動態的分泌出不同的黏液,以起到不同的作用,這個方法就需要通過感知判斷這個粘液的形狀,以預測排卵日和易孕期。
  • 若能掌握排卵時三種感覺,備孕或許很簡單
    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女人,即便是知道這個道理,他們也會不採取相應的措施實行總感覺自己的身體非常的強壯,或者是對於備孕知識方面的匱乏最後出現的就是長時間備孕卻無法懷上。還有一些人,自己的身體明明懷孕了,但卻根本察覺不到,所以說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女人一個月排幾次,在排卵期間會有哪些感覺?如果你存在這些感覺的話,在這個期間進行同房可能就會增加受孕機率。
  • #經驗榜#【備孕小秘籍】驗孕棒你真的了解嗎
    作者:百度寶寶知道 盛夏那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個備孕的媽媽都希望看到驗孕棒上的紅槓槓吧,而且還要是雙槓,看到雙槓的備孕媽媽就會非常開心。在提醒一下備孕媽媽們,選擇用驗孕棒檢測懷孕一定要用晨尿,就是早晨起來的第一次尿液,相對準確一些。接下來我就跟大家來說一說驗孕棒的幾種情況。
  • 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 家長打算交「備孕表」代替
    > | 字號:A+ | A- 杭州小學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10多個家長打算交「備孕表」代替硬性作業多,彈性作業還要嗎暑假過半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發來私信: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後面附著某購物網站的備孕表購買連結。或者發來一張空白備孕表問:是不是這樣填?
  • 解讀:備孕三個月了還是沒懷上的原因?是這個因素嗎?
    其實,要想備孕成功並非難事,除了平衡飲食、補充、保持充足睡眠、加強鍛鍊、計算好排卵期外,你還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保持好心情 備孕成功的因素 1、準確預測排卵+BNSWHO定製營養,事半功倍 、從月經第天開始算起,第天一般是排卵期這是適用於月經規律的女性; 、基礎體溫監測法:若體溫升高0.5℃左右,則有可能已發生排卵:(這個方法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準確性較差,而且易導致女性焦慮)
  • 精準檢測 貼心服務 孕柚構建科學備孕方案
    對於備孕女性而言,生孩子也講究「準」,如果「造人計劃」屢試屢敗,不妨考慮一下是否沒抓到排卵期,或把排卵期弄錯了。找準排卵時機,能夠大大增加妊娠概率。那麼,如何精準找到排卵時機呢?目前市面上比較普遍的監測排卵方法一般是基礎體溫測量、超聲監測、排卵試紙等。
  • 備孕4年終於升級!不明原因不孕走過彎路,自己和家人授成功經驗
    備孕經歷:時間跨度太長有些事都已經記不清了,13年9月結婚,14年4月有過一次生化妊娠,此前沒有做過任何檢查也沒有採取避孕措施,生化後開始 正式備孕,但是我自己和媽媽婆婆都不是很懂,一開始都是靠親戚朋友 間的信息傳遞,走過很多彎路。
  • 做好這件事是前提,備孕夫妻要清楚
    他就問醫生如何能在排卵期順利懷孕,醫生說這件事要做好了,備孕中的夫妻都應該清楚。基礎體溫測量法 女性可以每天早晨起來,在沒有進食、沒有任何活動的情況下測量體溫。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開始測量,然後將每天的體溫繪製成曲線圖。在體溫開始變高的那天就是排卵期的開始,一直待體溫開始變低就表示排卵期結束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