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轉載須註明出處】
作者/烏江
我們重慶學生中考時共有五種題型:選擇、判斷、填圖、材料分析和簡答題。
如果要問學生歷史考試哪道題最難,學生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材料分析題」。
這也是做歷史教師一屆又一屆老大難的問題。大部分學生從初一到初三都沒學會材料分析題的解題法。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師平時為了趕教學進度(我們學校初一初二歷史學科每周兩節課時,到初三時才追加一節自習課。),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時間去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分析能力。
二是教師平時沒有專門花時間去訓練學生這方面能力。
所以,導致學生材料題解答能力較為薄弱。
鑑於此, 我在前幾天上複習課時,就特別注重學生的材料分析題的方法講解和能力訓練。 我把解材料分析題的方法和步驟歸納為「三步曲」解題法,即「兩讀一答」。
第一步,讀設問。
也就是讀問題。讀了問題後,就明確設問的題量以及設問的具體要求。
讀時邊讀邊用筆勾畫出關鍵詞,也就是設問的題量和要求。知道答案從何處去找,是「概括」「指出」、有幾問題等,做到腦中有數。
為第二步讀材料打下基礎。
第二步,讀材料。
帶著問題去讀材料,讀時劃出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也就是找出材料中的關鍵句子,並認真分析。注意村料中的句號和分號,像語文一樣劃分成幾層來處理。
第三步,規範答題。
答題前先進行語言組織,可以在腦海中或草稿上寫出中心詞或關鍵短語,然後再用規範的通順的歷史語言組合起來落筆答題,而且要根據所給分值來回答答案點數,即看分答題。
END
經過,幾次反覆的講解和訓練,從反饋回來的作業來看,大多數同學已掌握了老師講解的方法。
相信,在後面複習中老師反覆講解和訓練,經過一段時間後,學生就能熟練掌握「三步曲」答題技巧;且能在考試中很好地解答材料分析題,從而取得較好的歷史成績。
你有什麼更好地做材料分析題方法,@教育人王福明歡迎分享和交流?
【聲明】我是@教育人王福明",專注學校教育和家庭孩子教育,歡迎您關注和交流! 烏江是作者筆名。
本文原創首發,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