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作業量不斷增長飛行培訓類作業佔比較高
2019年,全行業完成通用航空生產作業飛行首次突破100萬小時,達到106.5萬小時,比2018年增長13.66%。
2019年,我國的通用航空飛行市場主要集中在飛行培訓、工業和農業,這三類市場佔總額的50%,主要呈現出飛行培訓比重偏高、農業作業服務及工業作業服務市場單一、私人消費比重偏低三種市場需求結構特點。
行業處於初創期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
目前,我國通用航空業處於初創期,目前面臨著低空管制政策、人才匱乏以及基礎設施薄弱等制約。長期來主要服務對象以政府部門、國有企業為主,相當大一部分市場由財政收入來支付,私人及公務市場遠遠落後。
綜合來看,我國通用航空業總體規模依然較小,與其他國家相比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2019年美國約有1.9萬個通用機場,其中私人民用機場就約有1.4萬個,巴西有4093個通用機場,歐洲有3924個通用機場,而中國已頒證通用機場僅有246個。從通用航空業務額上看,中國通用航空僅相當英國的四分之三、法國的二分之一、美國的二十五分之一。
截止2019年,中國在冊通用航空飛機機隊規模為2707架,而美國通用航空飛機機隊規模2018年底就有21.1萬架,加拿大在2019年底就有3.7萬架,法國在2018年底有2.3萬架,巴西在2019年底有2.2萬架。可見我國通用航空飛機規模較其他通用航空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截至2019年底,中國頒證通用航空機場數量為246個;美國擁有19750個機場,其中私人民用機場數量達到14120個,包括直升機場5425個,水上機場290個,普通機場8405個等;歐洲有通用機場3924個。可見我國通用航空機場規模較其他通用航空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低空管制政策不斷放開利好行業發展
近年來,通用航空不斷有利好政策發布,一些具體的實質性的政策陸續出臺。《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大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這是通用航空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2020出臺《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指出到2035年實現標杆機場引領世界機場發展,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綠色環保、智慧便捷、和諧美好的四型機場,為全方位建設民航強國提供重要支撐。
針對低空空域開放不足的行業發展政策痛點,我國從2009年起開始逐步推進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以創造利於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生態環境。
行業現狀與規劃目標差距大發展空間廣闊
對比《通用航空「十三五」發展規劃》主要發展目標,2020年,完成我國通用航空業的「十三五」收官任務較為艱巨。
在國家政策的有利推動下,我國通用機場數量逐年增長,但截止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通用機場還存在230個通用機場的建設缺口。而在作業飛行時間、航空器數量、飛行員數量方面,其與2020年目標也還存在巨大缺口,差不多每個指標都要在2019年的基礎上增加一倍,缺口非常大。
中國通用航空市場對各項飛行作業的需求將繼續擴大,而目前的通用航空的供給情況卻與巨大的需求極不匹配,中國通用航空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國際通用航空業深度調研與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