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裝備大神或者是競技黑坑釣友來說,抄網是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可能在平時接觸的機會不是太多,但一旦需要的時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再說黑坑都是按時間來收費的,時間就是金錢,所以回魚的速度直接影響了最終的魚獲,有了抄網就能減少溜魚的時間。長期來看就能釣得多一點,但是對於野釣而言,我感覺抄網是可有可無的一件漁具,因為我的確沒有抄網,也很少出現尷尬的局面。所以今天就來聊一聊使用抄網的必要性,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案例介紹
以目前最火的釣魚類節目,遊釣中國來說,大家肯定知道大毛老師在河南信陽,那場巔峰之戰,釣得一尾一百多斤的青魚,可以說那就是一期典型的溜魚教程,有人開玩笑說是人溜魚。但是魚太大也沒辦法,即便是下水溜魚也能體現出真正的技術,最終大毛老師成功將巨青俘獲,大家注意一個細節,這次"抄網俠"沒有拿抄網了,開個玩笑話,也難怪,魚太大了,沒那麼大的抄網了。但是不管怎樣,在大師的眼中,抄網算是一件可有可無的漁具了,只要在合適的情況下,沒抄網照樣玩得溜。而在平時的遊釣之時,大師還是會上抄網的,"抄網俠"也一直兢兢業業,做好後勤保障工作,那麼對於一般的釣友而言,抄網該如何定位?到底是不是一件必需品呢?
這些情況下必須用抄網
1、 時間有限的情況下
黑坑競技的時候。此情況下,我們釣魚是需要花錢的,那麼時間就意味著金錢的流逝,所以抄網就是一件必須品了,而只有在魚體比較大的時候才會使用上抄網。一般情況下,釣友會選擇較硬的魚竿,以減少溜魚的時間。
比如:現在很多魚竿廠家都針對黑坑釣友生產出19調的超硬魚竿,然後釣友再搭配比較結實的線組,直接飛魚上岸,或者飛抄,就是把魚拎飛起來用抄網接住,甚至是飛磕,就是將魚拎飛起來,直接磕在擋針上,其實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減少溜魚的時間,以更加高效的上魚,使得最終的魚獲更多。
野釣魚口好的時候。野釣的時候,在某些情況下,也是需要抄網的,就是魚口特別好的時候,因為自然環境下,大部分的魚是成群結隊的,一來就是一群,所以把握住魚汛,就是把握住爆護的機會。而野生魚的勁還是比較大的,個體稍微大一點的魚,想要硬拔也比較困難,所以使用抄網還是很有必要的,從風險評估上來說是比較低的,魚獲有保證。
比如:野外作釣,魚是會有群聚效應的,就是一旦窩點的魚比較多的話,別的地方的魚也是會被吸引過來的,它們在群體的環境下,警惕性更低,安全感更高,所以吃口也會大膽一點,魚口就重,釣起來就很順利,連竿不斷,此時配合使用抄網,就能更加節省時間。
作釣掠食性魚類。我們使用的線組一般都是尼龍線,結實一點的就是大力馬線,很少會使用防咬線,那麼在遭遇掠食性魚類的時候,就顯得比較被動了。因為我們擔心的就是,掠食性魚類通常都會有鋒利的牙齒,而且吃口重,吃鉤又深,牙齒的部位正好是子線的位置,只要它稍微用力,就能咬斷線組,那麼能使用抄網快速將其抄起,就不怕斷線了。
比如:在野釣的情況下,什麼魚種都是會有的,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小魚在水面上亂蹦,那可能就是黑魚在捕食小魚,當它們進窩窩點之後,我們就會將其釣獲,但是黑魚牙齒鋒利,給我們溜魚的時間是非常短的,此時就要使用抄網在第一個回合中將其抄起,才能不會跑魚。
2、 水情制約的情況下
水麵條件的制約。我們的作釣區域是一定的,魚在哪裡,我們就要選哪裡,而有魚的地方,通常是會有水草的,有草有魚這是自然的搭配。而在水面上有水草的水域,或者是岸邊有樹枝植被茂密的地方作釣,就必須使用抄網了。
比如:在釣草洞,草頭的時候,如果上了鯉魚的話,就不怎麼好辦了,一般釣鯽魚的魚竿肯定是飛不起來的,那麼只能選擇抄網,而且還要迅速完成抄魚。否則魚往水草裡鑽,藉助水草的纏繞作用,基本上是會跑魚的。
水下條件的制約。在夏秋季節,我們一般是會選擇在光水區作釣,但是表面的光水並不代表著水底是沒有障礙物的,而且要想釣大魚,就得找一些有障礙物的地方下杆,因為那裡能藏住魚,魚也會感覺到安全,此地作釣,抄網就是必需品。
比如:在水底有樹枝的地方作釣,的確是一處好的釣位,但是大魚和風險是並存的,有大魚出沒的地方,水底肯定不是太平整。而在中魚之後,大魚肯定是會往樹枝的地方拼命的遊,此時如果能把握住機會,將其牽回來,在其沒緩過勁的時候,配合使用抄網,就有可能完成釣大魚的夢想。但是在沒有抄網的情況下,即使能將魚牽回來,你沒把握住抄魚機會,當它緩過勁來,基本上就沒戲了。
地勢條件的制約。自然水域,岸邊的地勢高低完全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有的地方地勢高,有的地方地勢低,當地勢高的時候,我們溜魚就會受到限制,操作空間變小,不得不將魚往水面頂,那麼魚發力就快,也迅速,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將其抄起,就很可能導致跑魚。而即使是將其溜翻,由於地勢高,沒有抄網的情況下,上岸也是有點困難的,尤其是釣到大魚的時候。
比如:在山體水庫的亂石堆中作釣,一般釣位和水面的高度落差都比較大,至少在一米以上,溜魚的時候,施釣者是不佔據有利地形優勢的,人站的位置,以及魚的拉力,會對魚竿和線組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使用抄網的話,就能在合適的時候將其抄起,並順勢拉上岸,非常方便保險。
3、 人為影響的情況下
釣組的制約。包括魚竿和線組,現在的魚竿可謂是琳琅滿目,各種宣傳不絕於耳,什麼超高的釣重,超硬的硬度,大小通殺,甚至是甩煤氣罐,拉汽車,總之魚竿的品質良莠不齊,一旦選錯了,那麼在面臨大魚的時候,就會很吃虧,而選魚竿最重要的就是腰力。還有就是魚線和魚鉤,魚線的拉力值多大,延展性多強,魚鉤的強度,硬度,拉力值都是要考慮進去的。如果各方面都不是很好的話,或者某一方面出現短板,就要拿抄網來彌補,這也是後繼之策。
比如:魚竿選的比較軟,在釣小鯽魚玩手感的時候,遭遇大魚的話,那麼肯定就會心驚膽戰,即使魚竿能承受住,線組或者魚鉤也可能會被拉直的。之前我就用一號的袖鉤釣到過四斤的白鰱,但是沒帶抄網,有幾次遊速放緩的情況下,使用抄網完全是能上岸的,最終將兩枚魚鉤都被拉斷,導致跑魚。
溜魚技術的制約。要想魚上岸,溜魚技術就得過硬,像大師們溜魚,就是技術的施展,而你溜魚,簡直是慘不忍睹,不是切線跑魚,就是人被魚溜,那是因為沒有掌握溜魚的要領和技巧,所以才會被魚牽著鼻子走。所以溜魚技術不好的話,就要常備抄網,直徑要大,而且抄網竿還不能太短,否則容易抄不到,還可能會刺激魚而發力導致跑魚。
比如:新手不怎麼會溜魚的情況下,可能會隨著魚遊動的方向走,只要魚不往外衝,或者線組給力能經受住魚的拉力,那麼就可以在魚回頭的時候,伺機拿起抄網,將魚抄上岸。
抄魚的注意事項
消耗魚的力氣是前提。野釣情況下,大魚的力氣是非常大的,由於生存環境影響,其耐力是非常好的,而且大魚的生存經驗豐富,能在不注意的情況下,蓄勢待發,趁機逃跑。所以我們在抄魚之前,不僅要將魚的力氣消耗完,使其翻白肚皮,還有時刻提防,防止它還留有一手,縱身一躍而跑掉。
從頭抄起。抄魚的正確手法,可以事先將抄網放在水裡,然後等回魚的時候,眼疾手快,乾淨利落地用抄網從魚的頭部抄起,抄的時候線組要配合放鬆,然後快速拉起抄網,脫離水面。千萬不能從魚的尾部抄,雖然看似方便,但是魚頭露在外面,或者搭在抄網壁上,它只要輕輕一使勁,就能跳出來了。
及時入護。拿起抄網之後,要遠離岸邊,這樣即使魚跳出來,也有挽救的餘地,而且要即使摘魚入護,摘的時候,要小心不能被魚鉤刺中,可以在抄網裡摘魚,但還是建議先用控魚器夾住魚,這樣就非常安全了。摘過之後,要即使入護,一來防止逃跑,二來,防止魚因缺水而死亡。
最後總結
抄網雖然屬於可有可無的漁具,也很少受到關注和重視,但是一旦需要,它的作用是相當大的,可以彌補很多處不足。當在黑坑,魚情好的時候,或者遇到掠食性魚類的時候,爭分奪秒只為回魚;當水面,水底有障礙物的時候,或者釣位的地勢非常高的時候;還有就是在釣組比較脆弱,溜魚技術有待提高的時候,就必須使用抄網來招呼,否則得不償失。當然,有抄網在手,魚獲也不一定是你所有,一些抄魚的注意事項,雖然是細節因素,但是影響深遠,善始善終才能成功作釣。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有關抄網使用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項,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有不對之處歡迎指正,更歡迎大家關注轉發,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