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驚魂記
導演: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編劇: 約瑟夫·斯蒂凡諾 / 羅伯特·布洛克主演: 珍妮特·利 / 安東尼·博金斯 / 維拉·邁爾斯 / 馬丁·鮑爾薩姆 / 約翰·加文類型: 懸疑 / 驚悚 / 恐怖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1960-06-16(紐約首映) / 1960-09-08(美國)片長: 109分鐘又名: 精神病患者 / 觸目驚心 / 精神病人IMDb連結: tt0054215
劇情簡介:
Marion(珍妮特·利 Janet Leigh 飾)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上班,每天中午都急匆匆地與男友幽會,然而男友卻因為推說沒錢給前妻贍養費而遲遲不肯離婚。這天Marion要替老闆存進4萬美元進銀行,一時衝動之下她決定攜款潛逃。沿途她換車後又遇下雨,身心備受煎熬的她見 到路邊有一家貝茲汽車旅館,便決定留下過夜。 貝茲汽車旅館的老闆Norman(安東尼·博金斯 Anthony Perkins 飾)是個個性良善的青年,只是面對房間中的母親十分敬畏。Marion只想趕緊度過今晚,然而在她淋浴時被恐怖殺害。 Marion的妹妹Lila(維拉·邁爾斯 Vera Miles 飾)一路追蹤失蹤的姐姐過來,也住進了貝茲汽車旅館,私家偵探Milton則幫助Lila將目標鎖定在Norman身上。一切都似乎與Norman的母親有關,那控制著兒子的母親,到底是何方神聖?
|本文大概1500字,點個讚是一件正確的事
作為一個被嚴重低估了的大師級導演,希區柯克在其電影生涯僅僅獲得了一座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但是奧斯卡的不待見並不能影響這個懸疑大師的影壇地位。至少他的這部作品在很多年後成為了諸多懸疑電影的最好借鑑。
《驚魂記》講述的是一個女職員過著很普通的生活,她有一位男友,而且沒有離婚。男友之所以沒有離婚是因為推說要給前妻一筆贍養費。而這個事情也成為了一個導火索。女職員馬瑞恩有一天接到一筆巨款。看著這筆錢,馬瑞恩立刻想到了自己跟男友的未來。於是侵吞了這筆錢的馬瑞恩開始決定要跟男友私奔了。
馬瑞恩中途到了一家汽車旅館。而在這個旅館裡,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等真正到了影片結束,我們才發現,原來導演跟觀眾開了個玩笑。影片之所以要在開頭營造很多關於馬瑞恩與男友的關係主線,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在後期故事發生轉折的時候,讓觀眾們沒有防備。從結局來看,這樣的效果達到了。先給導演鼓個掌。
之所以希區柯克的這部電影在今後的幾十年內聲名在外。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本片在故事架構上的這種鋪墊做的非常好。如果你沒有看浴室那場戲後面的內容的話,你一定會被導演欺騙了的。因為前半部分的觀影重心全部集中在女職員馬瑞恩如何侵吞公款,如何順利逃亡以及如何將這筆錢藏匿起來。
電影用了大量的篇幅來營造這樣的氣氛。為的就是在影片的後半部分進行轉折。而不明就的觀眾在觀看的時候也很順利的上鉤了。因此,當後半段出現強烈反差的時候,大家都會驚呼意想不到。其實,我們現在的觀眾在觀看了本片以後,就很容易猜到結局。但是你要知道,本片當時面對的是1960年的觀眾。而那個時候,我們的懸疑電影尚且沒有這麼豐富的內容。可想而知,當時希區柯克的這個舉動是多麼的與眾不同。
領先整個行業大概半個世紀的希區柯克可不僅僅是營造懸念上來去自如。我們後來奉為經典的浴室那場戲中。短短的48秒,76個鏡頭快速切換。可能我們在觀影的時候,並沒有能夠像專業影評人一樣,對於各種快速切換的鏡頭如數家珍。但是那場戲中最為讓人津津樂道的當屬,營造出來的恐懼感。觀眾們並沒有從片中看到任何關於兇手的具體信息。
而所有的恐懼全部來自於女主那逐漸扭曲的神情。這樣的表現手法無疑給後來的很多恐怖懸疑電影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我們大可不必要用主觀鏡頭去展現外界環境帶給我們的恐懼感,從兇手的角度來看的話,似乎這種感覺會更加的強烈。
而關於人格分裂的話題,希區柯克也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真正的兇手在最後一刻才露出真實面目,而我們在觀看的時候,如果沒有看完,那麼將會留下永遠的遺憾。這種有所保留的敘事手法一定程度上會讓那些依據細節進行猜測的人感到很困惑。一切的證據都在指向一個人的時候,而這個人的身份最後時刻卻讓尋找線索而感到自得的人汗顏。
片中,人格分離的最高級就是將自己徹底的帶入到這種分裂了的角色當中去。本片中的這個角色完成度很高。以至於當我們覺得浴室那場戲之後,本片的主線漸漸的明朗了以後。導演用這個人格分裂的故事再一次將我們狠狠的打臉。不到最後一刻,一定不要對希區柯克的電影下一個定論。因為結局總是會在意想不到中發生。
反轉以及恐懼感的營造一向是希區柯克電影中不可獲取的元素。之所以本片能在後來留下很多供人討論的話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本片將這種懸念以及恐懼打造到了極致。甚至於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驚魂記》的影子。最為著名的就是《生化危機》系列以及金敏最為著名的作品《未麻的部屋》。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於經歷了時間的考驗之後,愈發熠熠生輝。而很多名噪一時的作品之所以會在時間的洗禮下漸漸的褪去顏色。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故事並不值得細細品味。希區柯克在1960年為我們貢獻了這部作品,而這部電影的作用正如最後的那一抹笑容一樣,成了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