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清晨7點23分,一顆明亮的火球划過青海玉樹和西藏昌都交界的高空。
正值隆冬,對於當地來說,還要再過1個多小時才會日出,天空仍然漆黑。但突然出現的亮光,將天地照得亮如白晝,持續時間長達半分鐘之久。
方圓數百千米之內,很多人因為夜空驟亮而抬頭,甚至有充足的時間掏出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奇景。很快,這些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傳開了。
主要的目擊者來自青海玉樹地區的雜多縣和囊謙縣,可以看到縣城房屋和地面被照亮成白天的模樣。在部分視頻的末尾,火球消失之際,可以看到了它碎裂成多塊的樣子。
TV 6018航班在萬米高空也看到了同樣的亮光 | 來源網絡
還有西安飛往拉薩的TV 6018航班,當時飛行到西寧西南100千米的地方,在萬米高空也目擊到這起事件。
在西藏那曲,行車記錄儀拍到了火球出現的前半程 | 來源網絡
另外,還有來自西藏那曲一段行車記錄儀的視頻記錄,可以清楚數出火球持續超過30秒。
目擊者所處位置,分散在數百千米範圍之內 | 作者製圖
這麼大的範圍內均有目擊,說明發光的高度不低,遠遠高過民航客機巡航的萬米高度,很可能在幾十到上百千米的高空。
這跟流星燒蝕的高度範圍相符:一般流星或者流星雨的小顆粒大約在100千米高度燃燒盡。
尺寸僅有釐米甚至毫米量級的小流星體沒有足夠動能轉化成如此耀眼的光和熱,而這次的火流星,本體至少有幾米的尺寸,才能燒出太陽一般的亮度。
這種較大的小天體,能夠從100千米高度持續燒蝕到幾十千米高度。
很快,清晨天空的另一種異象就印證了這一點。
隨著太陽逐漸升高,東方泛白但還沒日出,天空出現了飄逸的長雲。
一般雲層高度不超過20千米,需要等到日出前後才能被陽光照亮。而在更早的清晨就出現在天空的這些飄逸彩雲,一定是出現在幾十千米甚至更高的高空,才能早早地被陽光照亮。
事實上,它們正是之前火流星燒蝕留下的微小顆粒,伴隨氣流漂浮在高層大氣中,而且充當了凝結核讓微量水汽凝結成雲,和氣流一同飄動。自東向西的走向,與當時平流層中高層大氣的風場保持一致。
衛星遙感影像中,火流星留下的雲帶(紅色)向西飄散 | 微博,@風雲夢遠 @月塵衣
那麼大一顆火流星,最後幾乎肯定會有隕石落在地上,而且數量應該還不少。
2013年,一顆20米左右的小行星掉落在俄羅斯的車里雅賓斯克。這顆小行星衝入大氣層,在空中碎裂解體。後來,大約有數百千克的隕石被搜集到,還有些流入隕石收藏市場。
那麼,我們有沒有可能撿到青海火流星留下的隕石呢?
恐怕非常困難。
根據地震波測得的此次火流星事件的「震中」 |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雖然後續有青海地震臺網發布了與火流星出現時間匹配的地震信號,並由此推算出了一個中心位置。但這個位置,可能並非隕石墜落的地點。
根據2013年車里雅賓斯克事件的相關研究,地震波測得的「震中」位置,與流星體在高空爆裂的位置相符,是衝擊波傳到地面產生震動的結果,離隕石最後的落地位置還差了近百公裡。
根據青海火流星視頻推斷,隕石最後掉落的方位,應該在囊謙縣以南,甚至可能到了西藏那曲境內。那裡地處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而且交通不便,隕石很可能掉落在人類難以觸達的地方。
CNEOS監測到了此次青海火流星事件 | JPL/Caltech
沒多久,NASA近地小天體研究中心(CNEOS)登記了這起火流星事件。
根據NASA的測算結果,這次青海火流星是1988年有記錄以來,中國境內發生的撞擊能量最大的一次,接近一萬噸TNT當量,與一顆小型核彈相當。這也是2013年車里雅賓斯克事件之後,全球範圍內能量第三大的天外來客撞擊事件。
聽起來有點聳人聽聞,實際上站在地球的角度來看,這些小天體撞擊再平常不過了。從近幾十年的記錄中可以看到,這些撞擊在時間和空間上均勻分布著,每天都有數百噸的天外物質掉入地球。它們大多數是星際塵埃或者流星體,但偶爾也有這樣幾米大的小行星直接撞上地球。
別慌,地球的大氣層足以抵禦這種規模的撞擊,除非隕石直接砸到你的頭上…… 這樣的小概率事件,有記錄以來也只發生過零星幾次,比你買彩票中頭獎的概率還要小得多,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與其杞人憂天,不如還是開開心心撿隕石去吧!
作者:EasyNight
編輯:Steed
一個AI :6500萬年前的恐龍表示不服!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