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駛過烏魯木齊達坂城。新疆日報資料圖片
新疆位於中國西北邊陲,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因特殊的「三山夾兩盆」地形加之氣候多變,新疆形成了眾多的風區。過去這些地方災害多發,如今的風區,已不再令人聞「風」喪膽。經過人們多年努力,植樹造林、防風固沙,昔日的風區變身生態景區、邊境旅遊區。
特殊地形
形成九大風區
達坂城風區位於天山山脈中部,西北起於烏魯木齊南郊烏拉泊,東南至達坂城區,長約80公裡,是南北疆的氣流通道。因此,這裡常年大風不斷,秋冬季刮西北風,春夏季刮東南風。
除了達坂城,北疆地區著名的風區還有阿拉山口風區。阿拉山口位於阿拉套山與巴爾魯克山之間,全年刮西北風。巴爾魯克山另一端與烏日哈夏依山之間就是塔城老風口。這段位於塔城至託裡間的狹窄谷地,長約70公裡,是冷空氣從西北進入準噶爾盆地的通道。冬季這裡積雪最厚時達2米以上,大風卷雪橫衝直撞,是世界級的風雪災害區。
「高溫、大風、低地」可稱為吐魯番的「三絕」。吐魯番多大風,亦與其地形有直接關係。每年春季,盆地內輻射增強,增溫較快,形成地區性的熱低壓,和盆地以外產生很大的氣壓差,造成了空氣的劇烈對流,盆地內熱空氣上升,北方的冷空氣急速南下,氣流通過北部天山的缺口,迅速向盆地奔瀉而來,形成了強烈的西北風暴。
西北風暴呈帶狀,形成兩個著名風區,一個是白楊河至三個泉子的「三十裡風區」,一個是鄯善紅旗坎到哈密了墩的「百裡風區」。每逢風期,鐵路司乘人員經過這兩個風區都十分緊張,有「談風色變」之感。
哈密南戈壁風區在星星峽西北野馬泉礦區南的山口--苦水煙墩--雅礦再向西直到沙爾湖南一帶的廣大地區。這裡是古代「莫賀延磧」所在,這個黑色碎石灘是由風力剝蝕基巖又經數十萬年風力吹刮磨蝕形成的「黑戈壁」。
新疆有九大風區,除以上提到的,還有額爾齊斯河河谷西部風區、準噶爾盆地風區、哈密北戈壁風區等。
鬼斧神工
造就雅丹地貌
克拉瑪依魔鬼城又稱烏爾禾風城,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佳木河下遊烏爾禾礦區,距克拉瑪依市100公裡。這是一處風蝕形成的雅丹地貌,矗立的巖石仿佛中世紀的古老城堡,風起時發出陣陣呼號聲,令人毛骨悚然。
魔鬼城因風而成,一般風力都在8級以上。風受地形的影響,彎來轉去,形成一股強大的旋風,在魔鬼城狂叫盤旋。經長期風蝕,巖石被雕琢成高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石蘑菇、石筍、石獸、石亭等,奇形怪狀、高低錯落,延伸十餘裡。風一面剝蝕,一面搬運,使魔鬼城景色變幻無窮。
2005年,魔鬼城在「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名列「中國最美的三大雅丹地貌」第一。由於這裡景致獨特,許多電影把魔鬼城當作外景地,如《臥虎藏龍》《七劍》《蘇武牧羊》等。每年都有大量遊客來這裡旅遊、探險。
從敦煌往西到吐魯番共500多公裡的路途古稱「大海道」,這裡是古代敦煌、吐魯番之間最近的一條道路,也是中國雅丹地貌最大分布區。大自然的風蝕和千百年的歲月在這裡雕刻出一個個奇特的造型,置身其間仿佛能聆聽到大海濤聲和駝鈴叮噹。
「大海道」匯集了古城堡、烽燧、驛站、史前人類居住遺址、化石蜃景蜃樓、沙漠野駱駝群,以及眾多罕見的地理地貌。這條融奇、險、雄、靜為一體的「大海道」正在成為古絲綢之路旅遊線上的一處新景。
昔日風口
化身亮麗景區
20世紀90年代以前,塔城老風口是塔城、額敏、裕民三地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所以,儘管人們明知老風口狂風肆虐,明知那裡夏天飛沙走石,冬天大雪封山,卻不得不鋌而走險,一再從這裡往返。
從1993年起,國家和自治區批准託里縣老風口生態工程立項,開始種植沙棗樹、榆樹、楊樹等生態林。塔額盆地各族群眾與風沙搏鬥,經過20多年的治理,老風口區域生態建設面積達12.6萬畝,生態治理效果顯現。在老風口的必經之路、省道221線兩旁,已形成28公裡長、3公裡寬的防護林帶。
昔日老風口現在已經鶯飛燕舞、綠樹成蔭,形成了以喬木樹種為主體、防風阻雪林為基本框架,農林牧彼此鑲嵌的防護林生態系統,構築了數十公裡的綠色屏障。
據史料記載,晚清駐塔城參贊大臣錫倫及當地老百姓為表示對掌管老風口颳風事務的風神的敬畏,上奏光緒帝在此修建風神廟,在該路段設立平安驛,光緒還親賜匾額「福佑巖疆」,以求神靈保佑此地。如今,風神廟和平安驛站遺址是為老風口的兩處景點。
巍峨雄壯的北天山,綿亙蜿蜒到距博樂市東北28公裡的地方,突然裂開了一道大口子。這道大口子便是今天舉世聞名的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端的橋頭堡、著名的「大風口」和新疆北部冷溼空氣入侵的重要門戶--阿拉山口。原本是一片荒漠的阿拉山口,於1992年12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開辦國際聯運業務。
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阿拉山口打造了以國門景區、綜保區歐亞商品直銷中心為主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吸引了國內外大量遊客。
阿拉山口有阿拉山口口岸、國門、風口第一哨等人文景觀。在阿拉山口國門彩城文化展館,雄偉邊關·界碑文化、古道新貌·絲綢之路、世外靈壤·異國風情、絲路新城·阿拉山口、鋼鐵軍魂·愛國主義教育等風格各異的展廳,讓遊客感受到口岸發展的過往和將來。
遊客紛紛前來阿拉山口一睹國門風採,購買各國商品,見證「一帶一路」給沿線國家帶來的繁榮。
【來源: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