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技術巨獻】SiC MOSFET在恆定柵極偏壓條件下的參數變化

2021-01-09 電子工程專輯

12月28日,阿里達摩院發表了2021十大科技趨勢,令業內歡欣鼓舞的是「以氮化鎵、碳化矽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迎來應用大爆發」列為十大之首。


碳化矽MOSFET在光伏、充電、新能源汽車等應用領域優於IGBT的卓越性能不用質疑。但與此同時,因其材料、結構的特殊性,碳化矽MOSFET的可靠性與壽命也一直是工程師們關注與討論的熱點。


跨年8期連載,我們以白皮書的形式介紹碳化矽MOSFET柵極氧化層可靠性,交流和直流偏壓溫度不穩定性,體二極體退化,抗短路和宇宙射線能力,產品標準和汽車級認證等8大話題,全文3萬多字。

《工業級SiC MOSFET的柵極氧化層可靠性——偏壓溫度不穩定性(BTI)》

在正常使用器件時,由於半導體-氧化層界面處缺陷的產生和/或充放電,SiC MOSFET的閾值電壓可能略有漂移。閾值電壓的漂移可能對器件的長期運行產生明顯影響,具體取決於漂移量。由於這種漂移通常是向更大的電壓值偏移,因此會導致器件的導通電阻變大。這又導致損耗增加,以及散熱需求增大,從而可能縮短器件的使用壽命。因此,了解閾值電壓的行為並考慮它對設計餘量的影響非常重要。

這種現象在Si技術中已非常常見,被稱之為「偏壓溫度不穩定性」(BTI)。考慮到SiC屬於寬禁帶半導體的事實,即,它不僅由矽(Si)而且由碳(C)原子組成,SiC/SiO2界面的特性相比Si/SiO2界面稍有不同。在SiC/SiO2界面存在位於更大能量範圍內的其它點缺陷類型,它們必須通過其它的氧化後處理(比如,用氧化氮代替氮氫混合氣氛退火)進行鈍化。此外,由於SiC的帶隙較寬,在半導體與SiO2柵極氧化層之間更容易進行載流子交換。這些差異自然又會使得SiC MOSFET的電氣特性和動態漂移特性相比Si MOSFET稍有改變。

很多努力已經付出在改善SiC MOSFET的性能上,但性能改善未必能帶來更好的器件可靠性。為保證器件特性長期穩定,必須密切關注BTI這種漂移現象。在英飛凌,我們在追求一流器件性能的同時,也在設法實現最優異的器件可靠性。因此,我們開展了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夠深入地了解潛在效應,評估BTI效應在現實應用中的影響,並制定出能夠儘可能地抑制BTI效應的措施。

SiC MOSFET在恆定柵極偏壓條件下的

參數變化(DC BTI)

DC BTI效應不僅存在於SiC功率器件中,在矽(Si)技術中也很常見。當在高溫條件下給Si或SiC MOSFET的柵極施加恆定的DC偏壓時,可以觀察到閾值電壓和導通電阻的變化。改變的幅度和極性取決於應力條件(偏壓、時間、溫度)。施加正柵極偏壓應力(PBTI)時,通常可以觀察到閾值電壓向更高的電壓偏移;而如果施加負柵極偏壓應力(NBTI),閾值電壓則向相反的方向偏移。這種效應是由SiC/SiO2或Si/SiO2界面處或附近的載流子捕獲引起的,可以通過優化器件工藝控制在最低水平。為更好地了解和預測SiC MOSFET中的DC BTI,英飛凌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重點了解它相比Si技術存在哪些不同。就Si MOSFET而言,英飛凌過去已經對BTI有了紮實的了解,並且已與眾多著名高校一道為科學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已經掌握的退化物理學和電氣測量技術知識,如今已被用於研究英飛凌的SiC器件。事實上,儘管材料特性不同,Si和SiC技術在DC BTI方面卻存在許多相似之處。然而,它們在有些方面仍然存在不同,在測量和評估特定應用中的參數變化時必須考慮到這些不同。


由DC BTI引起的閾值電壓變化由兩個分量組成:一個是快速、可恢復的分量,另一個是準永久(恢復很慢)的分量。準永久分量決定器件的長期漂移量,而快速分量能在短時間內恢復。

為了獲得可比較的漂移值,已制定測定BTI漂移的工業標準,如JESD22和它的擴展標準AEC-Q101。這些標準都是以Si技術為基礎建立的,必須針對SiC技術進行完善,如下所述。

圖6.以PBTI(脈衝BTI)應力為例,典型的DC BTI MSM(測量-應力-測量)序列。左圖顯示的是測量信號與時間的關係。右圖顯示的是閾值電壓漂移的恢復與時間的關係,旨在表明讀數延遲對提取的閾值電壓漂移的影響。即使讀數時間有很小的差異,提取的閾值電壓漂移也有很大不同。

測量DC BTI的傳統方法是以測量-應力-測量(MSM)為順序,先反覆地給柵極施加偏壓和溫度應力,然後讀數,如圖6中的左圖所示。藉助這種方法及合適的設備,以上所述的兩個漂移分量都能被測量出來。但是,獲得的閾值電壓漂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讀數時間——即應力階段與讀數階段之間的時間間隔,以及器件的狀況。從圖6中的右圖可以看出,閾值電壓漂移在應力結束後以指數級速度恢復。於是,即使讀數時間有很小的差異——比如1ms vs. 100ms,提取的閾值電壓漂移也有很大不同。因此,這種簡單的方法存在的缺點是重現性差,且難以區分閾值電壓漂移中的完全可恢復的快速分量(滯後效應)與更加依賴於應用的準永久分量。

因為這個原因,英飛凌建議使用改進版的BTI測量序列,其中需要用到預處理脈衝,如圖7所示。以預處理過的PBTI為例,讀數階段包含累積脈衝、在固定電流電平下的一次讀數、反向脈衝和二次讀數。在所有序列都完成之後,即在二次讀數時,留下的主要是準永久的BTI分量,它幾乎無法恢復或者恢復很慢。這意味著,預處理使得測量結果更容易被重現,更不易受到讀數延遲和器件狀況的影響,並允許正確地區分滯後效應與漂移效應。

圖7.預處理過的PBTI的測量序列。讀數階段包含累積脈衝、一次讀數、累積脈衝和二次讀數。二次讀數得到的是最穩定的、可重現的結果。


同一個讀數階段中的一次讀數與二次讀數之差代表閾值電壓滯後現象。它隨時間發生的漂移表示產生了新的界面態。預處理脈衝模擬的是柵極在應用中的開關過程,可將陷阱態轉化為預定的電荷態,從而減少讀數延遲與器件狀態的影響。

3、SiC和Si功率MOSFET的DC BTI比較

在以前發表的文章中,經常是說SiC MOSFET的漂移量顯著高於Si功率器件。然而我們已經證明,英飛凌的SiC功率MOSFET具有的NBTI漂移量(負BTI)很小,可與最先進的Si 超結MOSFET器件相媲美(即使在給器件施加明顯的過應力時)。這一結果是通過優化器件工藝來實現的。針對SiC,我們給出了幾種不同的工藝處理所帶來的不同結果,以證明通過優化SiC/SiO2界面來改善或降低BTI的可能。

英飛凌研究了在200°C和-25V的偏壓應力下的NBTI漂移(圖8)。結果顯示,通過幾種工藝處理的改進,英飛凌SiC MOSFET的NBTI漂移可以減少一個數量級。在本試驗的實驗窗口中,最好的工藝改進版本所得到的NBTI漂移量,與Si MOSFET處於同一個數量級。SiC MOSFET的漂移斜率甚至更小,表示隨著應力施加時間的延長,它的漂移量將比Si MOSFET少。低NBTI是英飛凌SiC MOSFET器件的典型特徵之一。

圖8.在200°C和-25V的偏壓應力下,NBTI隨時間的變化。通過改進處理工藝,英飛凌SiC MOSFET的總漂移量可被降到與同等的Si功率MOSFET類似的水平。

英飛凌研究了在200°C和+25V的偏壓應力下的PBTI漂移(圖9)。結果顯示,Si和SiC的PBTI有許多相似之處,而只有少許差異。

圖9.在200°C和+25V的偏壓應力下,PBTI隨時間的變化。取決於所用的技術和器件工藝,可以看到Si和SiC的PBTI隨時間發生的變化是一致的,但絕對閾值電壓漂移並不相同。SiC MOSFET的PBTI更大,但仍然位於100mV的範圍以內。

事實上,我們發現,SiC和Si功率MOSFET的PBTI隨時間發生的變化、電壓加速(圖10)和與溫度的關係都是一致的。

圖10.PBTI在200°C下的電壓加速。所有器件(無論是SiC還是Si技術)都顯示出相同的電壓加速,以及不同的絕對漂移。

剩餘差異是絕對閾值電壓漂移的補償。通過優化器件處理,我們再次實現了漂移量降低一個數量級的目標,從而使得漂移量在本試驗的實驗窗口中落在了100mV的範圍以內。然而,在這些試驗條件下,最好的SiC器件的漂移仍是參比的Si器件樣品的8倍左右。對於Si功率MOSFET,PBTI通常完全不是問題。所觀察到的漂移補償是SiC能帶結構不同所導致的自然結果。

圖11.SiC/SiO2和Si/SiO2界面的能帶圖。這兩種技術的柵極氧化層中存在相同的陷阱分布。由於SiC的導帶底更高,所以相比Si,這一固有的陷阱能級更容易得到填充,這自然就使SiC的PBTI漂移更大——即使在假定SiO2的陷阱密度相同時。

圖11顯示的是SiC/SiO2和Si/SiO2界面的能帶圖,其中包含SiO2中靠近SiC導帶邊緣的一個已知的內在氧化物陷阱能級。正如我們在中所證明的,SiC導帶度更高使得電子更容易被捕獲到該陷阱能級中,這是SiC器件在被施加PBTI應力後產生的漂移更大的主要原因。

雖然DC BTI已經得到廣泛的研究——尤其是Si技術的DC BTI,但目前還沒有被普遍認可的物理漂移模型。然而,利用實證冪律或捕獲/釋放時間圖等經驗模型,也可能進行壽命終期漂移預測。我們的研究表明,為Si技術開發和驗證的預測模型(簡化冪律和簡化熱激發模型),也能非常方便地用於英飛凌的SiC MOSFET。因此,SiC MOSFET的DC BTI漂移能向Si技術一樣進行預測。

SiC的DC BTI是嚴重影響器件可靠性的一個問題。因此,必須通過優化器件工藝來將DC BTI降到最小,並利用合適的測量方法仔細地評估DC BTI。然而,因為能使器件性能更好(RON x A更小)的工藝條件,在NBTI或PBTI方面不一定就表現最好,所以必須採取謹慎的態度來對待DC BTI。英飛凌的SiC MOSFET具有優異的器件性能,同時還擁有很小的NBTI,可與最先進的Si功率MOSFET相媲美。SiC器件的PBTI由於帶隙更大而比Si技術略高,但仍位於100mV的範圍以內。由於觀察發現SiC的PBTI與時間、溫度和偏壓的關係與Si技術類似,所以可以斷定它們對應的潛在物理機制是一樣的,因此可以使用與Si技術相同的、同樣有預測能力的建模方法。

英飛凌設計、開發、製造並銷售各種半導體和系統解決方案。其業務重點包括汽車電子、工業電子、射頻應用、移動終端和基於硬體的安全解決方案等。


英飛凌將業務成功與社會責任結合在一起,致力於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安全和環保。半導體雖幾乎看不到,但它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在電力生產、傳輸還是利用等方面,英飛凌晶片始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它們在保護數據通信,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降低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等領域同樣功不可沒。

相關焦點

  • 工業級SiC MOSFET的柵極氧化層可靠性
    SiC MOSFET在恆定柵極偏壓條件下的 參數變化(DC BTI)   1、DC BTI簡介 DC BTI效應不僅存在於SiC功率器件中,在矽(Si)技術中也很常見。當在高溫條件下給Si或SiC MOSFET的柵極施加恆定的DC偏壓時,可以觀察到閾值電壓和導通電阻的變化。
  • 用於功率電子設計的高性能SiC MOSFET技術
    首先,討論了在靠近漂移區與柵極氧化層界面處的最高場強區域中反向模態的應力,其次是柵極與源極在導通狀態下的重疊應力。TB2EETC-電子工程專輯通態下的高場強被認為更危險,因為沒有隻要保證通態電阻性能就能降低通態場應力的器件設計措施。英飛凌的總體目標是將碳化矽具備的低RDS(on)與安全氧化層場強條件下運行的工作模式相結合。
  • SiC MOSFET應用技術在雪崩條件下的魯棒性評估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SiC MOSFET在雪崩工作條件下的魯棒性。為了驗證魯棒性分析結果,我們做了許多實驗。最後,我們介紹了器件在不同的UIS測試條件下的魯棒性。在正常工作條件下,凡是設置或要求高開關頻率的應用都會發生這種現象。以基於半橋轉換器的應用為例,讓我們詳細解釋一下雪崩現象。
  • 為SiC MOSFET選擇合適的柵極驅動晶片,需要考慮幾個方面?
    由於SiC產品與傳統矽IGBT或者MOSFET參數特性上有所不同,並且其通常工作在高頻應用環境中,為SiC MOSFET選擇合適的柵極驅動晶片,需要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1.  驅動電平與驅動電流的要求 首先,由於SiC MOSFET器件需要工作在高頻開關場合,其面對的由於寄生參數所帶來的影響更加顯著。
  • 入了解SiC MOSFET實現建議和解決方案示例
    (圖片來源:ROHM Semiconductor) 標準矽 MOSFET 在高至 150°C 的溫度條件下工作時,RDS(on) 導通電阻要高出 25°C 時典型值的兩倍。採用正確封裝時,SiC MOSFET 可獲得 200°C 甚至更高的額定溫度。SiC MOSFET 的超高工作溫度也簡化了熱管理,從而減小了印刷電路板的外形尺寸,並提高了系統穩定性。
  • 二極體參數說明
    的總電容Cjv---偏壓結電容Co---零偏壓電容Cjo---零偏壓結電容Cjo/Cjn---結電容變化Cs---管殼電容或封裝電容在額定功率下,允許通過二極體的最大正向脈衝電流。發光二極體極限電流。IH---恆定電流、維持電流。
  • 一種基於物理的溝槽柵SiC MOSFET器件模型
    這一結果表明所開發的溝槽柵SiC MOSFET簡潔模型在很寬的正柵極偏壓條件下都可以準確的描述出通態電阻。圖3顯示了從飽和區輸出特性曲線提取的漏極電流、漏源電壓和柵極電壓波形。從漏極電流峰值時漏極電流、漏源電壓、柵極電壓之間的關係來評估飽和區輸出特性。與傳統圖示儀測量方法相比,該方法在飽和區可以忽略器件的自身發熱,特別是在高電壓、大電流條件下[5]。圖4顯示了溝槽柵SiC MOSFET在飽和區輸出特性曲線。
  • ...專家技術文章:提高 4H-SiC 肖特基二極體和 MOSFET 的雪崩耐受性
    由於雪崩擊穿的臨界電場較高,因此高壓 SiC 器件的外形比同類矽器件小得多,並且可以在更高的開關頻率下工作。SiC 的熱性能也十分出色,它不但擁有良好的散熱性能,還能在高溫下工作。實際上,最高工作溫度通常可達 175 °C,很少超過 200 °C,主要限制為裝配工藝(焊接金屬和封裝材料)。SiC 器件本質上比矽器件更高效,切換到 SiC 管芯可以極大減少模塊中單個管芯的數量。
  • MOSFET音頻輸出級的自偏壓電路(04-100)
    AB類輸出級精度不高可能有下列幾個原因: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0971.htm  ·柵極閾值電壓變化與VGS溫度係數變化引起的MOSFET與雙極管間相對溫度係數的失配。
  • 【世說設計】專家技術文章:提高 4H-SiC 肖特基二極體和 MOSFET 的...
    由於雪崩擊穿的臨界電場較高,因此高壓 SiC 器件的外形比同類矽器件小得多,並且可以在更高的開關頻率下工作。SiC 的熱性能也十分出色,它不但擁有良好的散熱性能,還能在高溫下工作。實際上,最高工作溫度通常可達 175 °C,很少超過 200 °C,主要限制為裝配工藝(焊接金屬和封裝材料)。SiC 器件本質上比矽器件更高效,切換到 SiC 管芯可以極大減少模塊中單個管芯的數量。
  • TLP250功率驅動模塊在IRF840 MOSFET中的應用(圖)
    在闡述irf840功率mosfet的開關特性的基礎上,設計了吸收回路。最後結合直流斬波調速技術,設計了基於tms320lf2407 dsp的直流電動機全數字閉環調速系統,並給出了實驗結果。關鍵詞:tlp250;irf840 mosfet;吸收回路;直流斬波;dsp 引言---功率集成電路驅動模塊是微電子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基本功能是使動力和信息合一,成為機和電的關鍵接口。
  • 提高4H-SiC肖特基二極體和MOSFET的雪崩耐受性
    由於雪崩擊穿的臨界電場較高,因此高壓SiC器件的外形比同類矽器件小得多,並且可以在更高的開關頻率下工作。SiC的熱性能也十分出色,它不但擁有良好的散熱性能,還能在高溫下工作。實際上,最高工作溫度通常可達175 °C,很少超過200 °C,主要限制為裝配工藝(焊接金屬和封裝材料)。SiC器件本質上比矽器件更高效,切換到SiC管芯可以極大減少模塊中單個管芯的數量。
  • LED技術參數符號介紹
    LED技術參數符號介紹CT---勢壘電容Cj---結(極間)電容, 表示在二極體兩端加規定偏壓下,鍺檢波二極體的總電容Cjv---偏壓結電容Co---零偏壓電容Cjo---零偏壓結電容Cjo/Cjn---結電容變化Cs---管殼電容或封裝電容
  • 分壓-自偏壓共源放大電路的仿真分析
    引言   在由N溝道增強型MOS場效應管組成的分壓-自偏壓共源放大電路中,由於所選用場效應管的性能參數不同,在理論計算中要考慮多項因素而導致理論計算複雜、繁瑣,並且難以理解。輸入電壓Ui加在場效應管Q1的柵極G和源極S之間,輸出電壓U。從漏極D和源極S之間得到。因為輸入、輸出迴路的公共端為場效應管的源極S,所以稱其為共源級放大電路。靜態時,為了使場效應管Q1能夠正常工作,必須在柵-源極之間加上大小適當的偏壓,通常利用靜態漏極電流IDQ在源極電阻RS上產生的壓降來獲得靜態偏置電壓UGSQ=-IDQRS,稱其為自給柵偏壓放大電路,簡稱自偏壓放大電路。
  • 功率 MOSFET的參數
    (通用開關功率MOSFET、汽車功率MOSFET、IPD、電池功率MOSFET、通用放大器功率MOSFET) 功率 MOSFET 參數介紹 第一部分最大額定參數        最大額定參數,所有數值取得條件(Ta=25℃)VDSS 最大漏-源電壓
  • 三菱電機SiC MOSFET仿真技術來了!
    而使用傳統的SPICE模型,電流波形仿真精度較低,需要通過多種工況下的實驗數據來補充SPICE模型的仿真結果。該仿真技術已應用在N系列1200V SiC-MOSFET*樣品中,並將於本月發售該樣品。未來,三菱電機計劃新增多個與溫度相關的參數,以實現SPICE模型在仿真器件高溫下運行的準確性。2020年7月8日,三菱電機在PCIM Europe國際研討會上展示了此仿真模型**。
  • 分壓-自偏壓共源放大電路的Multisim仿真研究
    摘要:針對場效應管電路分析中不同元件性能參數不同而導致一些理論計算複雜、繁瑣,並且難於理解的情況,通過對N溝道增強型MOS場效應管組成的分壓-自偏壓共源放大電路的理論研究,利用Multisim仿真軟體對電路實際工作情況進行模擬,根據二者結果的對比,研究並提出了分壓
  • 電子管兩種偏壓方式對比電路分析
    了解電子管的技術參數以使其正確和穩定工作,對保證產品的技術精度和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提供一個簡單實用的電子管測試裝置電路(Tube Tester),適用於DIY發燒友使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此裝置能比較精確地檢測電子管的靜態工作點、互導和配對特性等,在膽機製作或摩機時就胸有成竹,成功在望。
  • MOSFET廠商匯總!|電晶體|dc|mosfet|柵極|電容_網易訂閱
    所以很重要的一點是了解測試條件,所提到的指標是在這些條件下應用的。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是弄明白你在「產品簡介」裡看到的這些指標是「最大」或是「典型」值,因為有些數據表並沒有說清楚。例如,用3.3V微控制器驅動MOSFET完全導通,你需要用在VGS= 2.5V或更低條件下能夠導通的MOSFET。  導通電阻,柵極電荷,以及「優值係數」  MOSFET的導通電阻總是在一個或多個柵源電壓條件下確定的。最大RDS(on)限值可以比典型數值高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