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中東呼吸症候群?

2021-01-13 人民網

原標題:如何防控中東呼吸症候群?

  據廣東省衛計委最新通報,目前,已確診的首例由韓國輸入我國的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目前症狀仍以發熱為主,現仍在惠州市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廣東省政府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專家組成員、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錦炎介紹,尋找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病例同乘乘客公告後,已有9名乘客與疾控中心取得聯繫,目前正隔離觀察。已追蹤密切接觸者47人,目前暫未有人出現不適。

  發生大規模暴發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是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該病毒2012年9月首現於沙特,繼而在中東其他國家及歐洲等地區蔓延;2013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將這種疾病命名為「中東呼吸症候群」。截至2015年3月22日,全球共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了1090例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死亡412例,病死率高達37.8%,病例分布於23個國家,涵蓋中東地區、歐洲、非洲、亞洲、北美洲,其中沙烏地阿拉伯967例,佔總病例數的88.7%。

  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群的症狀和非典有些相似,潛伏期在2—14天,感染者會出現急性、嚴重呼吸道疾病,伴有發熱、咳嗽、氣短及呼吸困難,嚴重的病例會出現腎功能衰竭。但是現階段,還沒有針對這一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和疫苗。

  「我國SARS防控經驗適用於中東呼吸症候群。」曾於去年受國家衛計委委派,赴西非幾內亞執行伊波拉的救援任務的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王凌航介紹,對於中東呼吸症候群來說,是動物宿主攜帶病毒,人接觸後被感染而出現了急性呼吸症候群,表現的形式類似SARS。「其實,我們對於這個病的防控經驗並不缺乏。SARS的防控經驗也適用於這種呼吸道的傳染疾病。」

  目前,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尚不完全明確。但有證據表明,在與病例密切接觸的家人和醫護人員中可以發生有限的人傳人,病毒發生大規模暴發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北京已制定嚴格的疫情防控方案

  針對防控中東呼吸症候群,北京市疾控中心研判指出,北京市為國際化大都市,國際交往頻繁,因此發生輸入性病例的風險是存在的。按照國家衛計委要求,北京此前即已指定了中東呼吸症候群的定點收治醫院,如發生疫情,北京地壇醫院、北京佑安醫院將定點接收患者。同時,北京H7N9禽流感市級專家組成員,將兼任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的市級專家組成員,負責指導和支持定點醫院醫療救治工作。據了解,中東呼吸症候群疑似病例原則上由首診醫療機構就地「單間」隔離救治;確診病例原則上需要轉運到定點醫院,由病例所在的醫療機構聯繫北京急救中心,再由120專用車輛將病人轉運至定點醫院。但病情若不適宜轉診,還將就地救治。

  北京此前已制定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方案。5月,北京市衛計委參加了國家衛計委關於今年夏季重點傳染病疫情的會商視頻會,會上判定,中東呼吸症候群「時刻存在輸入風險」。為此北京市衛計委已組織16區縣衛計委、疾控等部門,布置防控工作。

  「北京有一張由421家醫院組成的『流感監測網』,這張網除了監測流感、人禽流感等常見呼吸道傳染病外,今夏還在緊盯『熱門』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說,流感監測網全年無休,一旦發現任何可疑跡象,將按照規定啟動應急預案。檢測方面,在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了針對中東呼吸症候群病例的監測系統,並建立了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具備監測和檢測中東呼吸症候群的能力。

  針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北京市、區兩級疾控部門均已具備檢測能力,並且早已針對上報的一些疑似樣本開展了檢測工作,但結果均為陰性。

  據了解,目前在各大醫院的數十家網絡實驗室,也已配備了用於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試劑,一旦發現疑似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將立即檢測。據悉,該病毒6小時內可確診。

  專家提醒,做好預防是關鍵

  目前中東呼吸症候群尚無特異性治療措施和疫苗,了解該病基本知識,做好預防是關鍵。有關專家提醒,特別是赴中東國家(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約旦、葉門、阿曼、阿聯、科威特、伊拉克等)或到近期有疫情發生國家(如韓國)旅遊、經商、勞務輸出、朝覲的公眾應該做到:

  1.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環境衛生;做到勤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觸摸眼睛、鼻或口;儘量避免密切接觸有呼吸道感染症狀人員(如發熱、咳嗽、流涕等);建議外出時儘量佩戴口罩;儘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場所長時間停留。

  2.旅行期間應注意保持均衡飲食,充足休息,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飲食衛生;居住或出行時應保持室內或交通工具內空氣流通。年齡較大人群、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尤其應當注意自身健康。

  3.儘量避免前往動物飼養、屠宰、生肉製品交易場所以及野生動物棲息地;避免直接接觸動物及動物的排洩物。

  4.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患病期間應儘量避免與其他人員密切接觸,近距離接觸他人時應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並將汙染的紙巾妥善棄置;打噴嚏、咳嗽或清潔鼻子後應徹底洗手。

  5.在入境時有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等急性呼吸道症狀的人員,應當主動將患病情況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申報,並配合衛生檢疫部門開展調查及相應醫學檢查。

  6.回國14天內,如果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應當及時就醫,就診時應佩戴口罩並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前往醫院。主動向醫護人員告知近期的旅行史以及在當地的暴露史,以便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中東呼吸症候群是什麼?
    中東呼吸症候群是一種什麼疾病,如何傳播?近期出國旅遊有哪些注意事項?衛生計生部門給予解答:●中東呼吸症候群有哪些症狀?潛伏期為2~14天,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主要表現,典型病例常呈現發熱、咳嗽和氣短等症狀,在檢查中經常發現肺炎表現。胃腸道症狀,如腹瀉等也有報導。重症病例可導致呼吸衰竭。
  • 什麼是中東呼吸症候群?
    國家衛計委員會通報,廣東出現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患者為韓國男性,系韓國MERS病例的密切接觸者。26日乘坐OZ723航班抵達香港,經深圳沙頭角口岸入境惠州。該男子已被隔離治療。截至目前,該病例的38名密切接觸者未發現異常。
  • 解讀| 一文看懂中東呼吸症候群
    10月22日,海關總署發布2019年第163號公告——關於防止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傳入我國的公告。中東呼吸症候群是什麼?讓海關帶您了解一下。 中東呼吸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是一種由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死亡率約為35%。潛伏期為2天至14天,典型症狀表現為急性呼吸道感染,起病急,早期主要表現為發熱、畏寒、乏力、頭痛、肌痛等,隨後出現咳嗽、胸痛、呼吸困難,部分病例還可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 中東呼吸症候群捲土重來 韓國上調預警級別
    vid=535868   韓國政府10日說,一名韓國公民確診患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後,政府部門正密切關注與患者有過直接接觸的21人。同時,衛生部門上調疫情預警級別,由最低的第四級升至第三級。  自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結束以來,這是韓國首次發現中東呼吸症候群患者。為更有效控制這次疫情,韓國政府宣布把疾病管理本部升級為副部級單位,開設中央防疫對策本部。  疾病管理本部已把這次疫情預警級別由最低的第四級上調至第三級。
  • 韓國中東呼吸症候群第一代存活患者全部治癒
    原標題:韓國中東呼吸症候群第一代存活患者全部治癒  新華網首爾7月3日電(記者彭茜)據韓聯社3日報導,隨著日前韓國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中的第16名患者痊癒出院,在該國境內感染此病且存活的第一代患者已全部治癒。   這一輸入性病例在韓國先後造成30個第一代人傳人病例,其中5名患者不治身亡,其餘25人治癒。
  • 海南日報數字報-什麼是中東呼吸症候群?
    什麼是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如何防治?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給出了相關解釋。
  • 韓國重現中東呼吸症候群 得了中東呼吸症候群會怎麼樣
    中新社首爾9月9日電 (記者曾鼐)韓國確診一例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例,這是自2015年韓國爆發MERS疫情後首次出現確診病例。9日韓國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MERS病毒,於2012年9月首次在沙烏地阿拉伯被發現,屬於一種冠狀病毒。
  • 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該如何應對?
    不久前,我國確診了一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的患者,這個在中東地區已經蔓延了3年的傳染病終於燒到了我們頭上,其病原體正是大名鼎鼎的冠狀病毒,與2003年在我國肆虐的SARS病毒是近親。那它是怎麼來的?傳染力有多強?會不會造成SARS那樣的危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呢?
  • 國際SOS為病例不斷增加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向客戶提供相關建議
    北京2014年5月13日電 /美通社/ -- 國際SOS(International SOS)目前積極與客戶合作,為近日全球病例不斷增加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CoV)提供相關建議與協助。
  • 「應急處置」中東呼吸症候群
    醫生發現,她的症狀和「中東呼吸症候群」相似。疾控人員立即啟動疫情衛生應急處置工作。    中東呼吸症候群於2012年9月首次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現,該病具有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的特點。2015年5月,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輸入韓國,並在韓國境內快速蔓延,最終導致187人感染,38人死亡,近1.7萬人隔離。今年9月8日,韓國再現中東呼吸症候群輸入性病例。
  • 中東呼吸症候群來襲 韓急尋50名外國「高危者」
    韓國衛生部門11日說,一名韓國公民確診患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後,衛生部門正在尋找與這名患者有過接觸的大約50名外國人。這些外國人大多沒有韓國手機號,找到他們並非易事。
  • 另一種冠狀病毒,致死率超高的中東呼吸症候群了解一下
    以及,8年前的國內了解人數相對較少的「中東呼吸症候群」。 又一種冠狀病毒的發現 2012年6月,在沙烏地阿拉伯一家醫院內,埃及籍病毒學家 Ali Mohamed Zaki 從一位60歲嚴重肺炎死亡病例的肺組織中分離出一種新型人類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以下簡稱MERS病毒)。
  • 世衛組織:中東呼吸症候群不易人傳人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丹丹)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5月29日通報,廣東省惠州市出現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  去年5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發布了關於中東呼吸症候群的相關信息,並詳細介紹了中東呼吸症候群有哪些症狀以及如何預防等相關知識。
  • 十問中東呼吸症候群 世衛組織:不易人傳人
    去年5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發布了關於中東呼吸症候群的相關信息,並詳細介紹了中東呼吸症候群有哪些症狀以及如何預防等相關知識。  一、什麼是中東呼吸症候群?  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是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MERS-CoV)而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該病毒於2012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次被發現。
  • 中東呼吸症候群為啥不是綜合症 徵與症的區別?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近日,中東呼吸症候群突然「亂入」,日前廣東已確診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中東呼吸症候群是2012年9月發現的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腎衰竭、慢性肺病患者和免疫力弱者更容易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群。
  • ...借鑑——訪埃及病毒學家、中東呼吸症候群「零號病人」發現者扎基
    新華社開羅3月9日電專訪:中國疫情防控做法值得肯定與借鑑——訪埃及病毒學家、中東呼吸症候群「零號病人」發現者扎基新華社記者吳丹妮埃及著名病毒學家、中東呼吸症候群「零號病人」發現者阿里·穆罕默德·扎基日前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 國家質檢總局:提醒旅行者防範中東呼吸症候群
    國家質檢總局:提醒旅行者防範中東呼吸症候群 新華社9月5日電,國家質檢總局5日在官網發布消息稱,針對近期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不斷上升趨勢,質檢總局近日發布公告提醒前往中東國家的旅行者防範中東呼吸症候群。
  • 關於中東呼吸症候群,你必須了解的幾件事
    近日有媒體報導,61歲的韓國籍男子在科威特旅行後歸國,被確診為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遂被隔離治療。對相關密切接觸者實施了自我隔離和醫學觀察。這是該國自2015年暴發疫情後,時隔3年再現MERS病例。目前韓國已將MERS疫情預警級別由第四級升至第三級。 那麼什麼是中東呼吸症候群?
  • 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是什麼?症狀疫情傳播途經
    2013年5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曾被稱為「類SARS病毒」)感染命名為「中東呼吸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該病毒首現於沙特,繼而在中東其他國家及歐洲蔓延。
  • 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也可通過消化道感染人類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5日電(記者林小春)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德國等國研究人員15日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報告說,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也能通過消化道感染人類。它能在外界環境中存活一段時間,有可能通過排洩物或其他汙染物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