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趨勢二:超低功耗驅動技術
降低功耗始終是各個廠商需要面對的問題,尤其是針對行動裝置而言,在電池技術發展緩慢的情況下,作為耗電量最高的部件,液晶屏幕的功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行動裝置的待機時間。除了從液晶面板開口率、TFT材質等方面之外,2014年液晶面板廠則也將會從驅動電路方面入手來進一步降低液晶屏幕的耗電量。
從2006年一直到今年為止,液晶面板的驅動IC一直採用的是縱向翻轉的方式(columninversion),而從2014年開始則改變為「暫停驅動(pausedriving)」,這樣就能夠降低驅動液晶面板所需要的功耗,達到省電的目的。
●技術趨勢三:LTPS低溫多晶矽技術
LTPS低溫多晶矽技術技術雖然只到今年我們才經常聽到這個名詞,但實際上很早液晶面板廠商就有研究,從2006年開始到現在,液晶面板廠一直在改善其分子的彈性穩定性(ELAstability),而從2014年開始,LTPS低溫多晶矽技術也會有一定的改善,其採用了選擇性結晶分子,其目的是提高像素開口率,增加傳輸速度和亮度,同時或可以通過減少背光照明達到降低能量消耗的目的。
●技術趨勢之四:超窄邊框技術
近幾年不論是平板電視還是液晶顯示器,很多廠商都在推廣一種叫做「無邊框」的理念,當然其並不是讓顯示設備真的沒有邊框,而是在它們不工作時讓屏幕表面與邊框融合在一起,造成一種沒有邊框的錯覺。儘管其還是有邊框的存在,但相對於傳統產品其邊框厚度已經有了大幅度的縮減,而在2014年,進一步縮小邊框也是他們研究的人物之一。
有業內相關人士曾經為我們透露,從2014年開始部分液晶面板廠將會採用一種叫做「criticaltechnology(臨界邊框技術)」的解決方案,將液晶面板的邊框變得更加細窄,在大屏幕電視、手機和平板電腦中都會採用這樣的技術。超窄邊框不但能夠讓相關設備體積變得更加小巧,而且在視覺上也更加有衝擊力、更加美觀。
●技術趨勢之五:更高的刷新率(液晶面板驅動電路的更新)
由於液晶顯示技術天生的「頑疾」,液晶分子在發生偏轉時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將這段時間稱為「響應時間」,因此在表現動態畫面時都會出現模糊、不清晰的情況。尤其是在平板電視領域,消費者關注的就是動態畫面的清晰度,因此在液晶分子響應速度無法繼續提升的情況下,各大廠商就只能通過刷新率來入手,而通過對液晶面板驅動電路部分的更新則是最為有效的。
液晶電視廠商通過特有的技術(如插幀等)方式來提高刷新率,但其是針對液晶面板天生的「缺陷」所做的彌補,其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些不自然,而如果是從液晶面板自身的驅動電路技術進行改善,效果則會更加明顯。目前的液晶電視採用的是「TBA/HTVA」的驅動方式,而從2014年開始,液晶電視將會改變為「NegaFFS」的方式,並且在未來(可能是2016年)採用「USH」的驅動方式,讓動態畫面變得更加流暢。
●技術趨勢之六:光學觸摸校準方式
蘋果iPhone的出現讓大家開始習慣用觸摸的方式來操作手機,因此上遊廠商從來沒有放棄對觸摸相關技術、硬體的改善,如LGDisplay在近年推出的incell觸控一體式的液晶面板等等。而據液晶面板廠商透露,明年下一代蘋果iPhone手機將採用新的光線觸摸校準方式,其將進一步提升觸摸的精準性和流暢性,在增加觸摸信號傳輸速率的同時還可以增強屏幕的性能。當然即使iPhone下一代產品沒有採用這項技術,相信它的競爭對手們也不會錯過的。
●技術趨勢之七:OxideTFT金屬氧化物薄膜電晶體
OxideTFT金屬氧化物薄膜電晶體在2011年發布上市,如夏普的IGZO液晶面板以及LGDisplay推出的AMOLED都採用了這項技術,不過受限於產能和技術的成熟程度,它並沒有大規模的量產,而從明年開始除了LGDisplay和夏普之外,其他液晶面板廠商也將會加入到這個戰局中,有助於降低其成本並大規模生產。OxideTFT同樣可以幫助減少邊框寬度,它們的高電子遷移率可以減少GOA(柵陣列)的電路尺寸,同時也可以降低液晶面板的功耗,並有助於製造高解析度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