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 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 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流浪地球》
據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報導,哥白尼前哨2號衛星近日觀測到,在距離北冰洋僅幾十公裡處的西伯利亞地區發生山火,這是近幾年來所觀測到的位於北極圈內最靠北的山火。
根據觀測數據,今年觀測的山火發生地點與去年最北的山火發生點相比,又向北延伸了約12公裡。俄羅斯薩哈共和國(位於西伯利亞地區)航空護林管理局稱,今年該地區有記錄的森林火災已有127起,過火面積達到822724公頃。
然而與山火同時到來的,是創造歷史紀錄的高溫。俄羅斯北邊邊遠小鎮維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溫度達到38℃,打破了北極圈內最高溫紀錄。
據了解,維爾霍揚斯克保持了地球上溫度範圍最大的記錄。在此之前,這個小鎮的氣溫一直在零下68℃到37℃之間,相差105℃。該地7月的平均氣溫為19.9℃,遠低於38℃。
此次北極圈高溫,將加速北極圈凍土融化,引發了科學界的擔憂。然而除此之外,北極圈還遭遇了柴油洩露事故。
6月初,俄羅斯北極圈內的工業城市諾裡爾斯發生柴油外洩事故,2萬噸柴油洩露,柴油洩露以後,很快蔓延到了周圍的河流之中,然後開始順著河流往北進發,直奔北冰洋…
毫無疑問,一旦入海,順著海流直奔北冰洋,瀰漫到整個北極圈,會對北極陸地和海洋脆弱的生態帶來巨大的影響。
俄羅斯目前洩露的柴油造成了約10萬平方米的汙染,包括當地的兩條河流中。照片顯示部分河段已經被染成褐紅色,水體中汙染物瞬間爆表,濃度超過了可允許最大值的數萬倍,並且還存在永久凍土中柴油下沉土壤的風險。
這一系列事故導致北極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北極持續高溫以後氣壓會降低,在北極形成一個強大的低壓系統,通過低壓系統的作用能將能量傳遞到全球,這樣對全球氣溫上升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而全球氣溫上升又加劇了北極海冰的融化,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此外,北極海底至少蘊藏著四千億噸的甲烷,甲烷是大氣中僅次於二氧化碳第二重要的溫室氣體。由於北極的溫度低,所以甲烷可以和水結合在一起,形成固體的甲烷冰,同等體積下以固態形式儲存的甲烷冰是氣體的164倍。
如果北極冰蓋完全融化,造成甲烷大規模釋放,將急劇加速暖化進程,甲烷造成的暖化效果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三倍。
這些現象都將加速北極凍土的融化,而這將可能釋放遠古病毒。
永久凍土內充滿了人類屍體、遠古病毒、枯死植物、死亡動物、被灰塵和積雪掩埋和重複掩埋的苔蘚。長期以來,在冰凍的環境下這些物質減緩腐爛分解進程,但隨著凍土融化,它們最終會腐爛,並釋放氣體進入大氣層,加劇全球氣候轉暖速度,並且對人類社會產生無法預知的影響。
2016年夏天,西伯利亞爆發炭疽病,20多人染病,一名兒童因炭疽喪生,2300多隻馴鹿死亡。調查發現,導致疾病的炭疽桿菌源自1941年死去的患炭疽的馴鹿,當時這些馴鹿屍體冷凍在凍土中,現在解凍後腐爛,其中的炭疽桿菌便釋放出來,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
西班牙大流感雖然在人類世界中消失了將近100多年,但科學家卻從永久凍土層中的人類遺骸身上提取到了這種病毒。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2500萬~1億人死亡,印度是當時大流感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約有1300—1500萬人死亡。。而當時的世界總人口,不過17億人左右。
在2011年的一項研究中 ,著名科學家鮑裡斯·雷維奇和瑪麗娜·波多納亞預測:永久凍土融化的一個後果是,18 世紀和19 世紀致命的感染性媒介可能會捲土重來,尤其是在埋葬了這些傳染病受害者的墓地附近。
現在,北極圈在我們眼前展現出了一幅十分棘手的新圖景:永久性凍土正在融化,愈演愈烈的熱浪使更多的植被枯竭,帶來了更多的野火,動物種群在不斷向北遷移,北極地區變得越來越綠。這凸顯了一個可悲的現實: 地球的最北端正面臨巨變。
而這個巨變究竟會將人類帶向何方,沒有誰能夠說清楚。英國《衛報》曾發表物理學家霍金的預言:
離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希望,人類呆在地球上的日子已屈指可數。我們發展的技術摧毀了自己的家園,但目前還沒有發展出逃離地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