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萬物互聯智能工廠 助力...

2020-12-03 上遊新聞

重慶日報消息,牽頭制定工業物聯網相關國際、國家標準;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創新體驗中心,讓企業了解相關前沿技術和方向,承擔工業網際網路領域重大技術創新任務……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11月27日,重慶日報記者對該聯盟進行了採訪。

為全市工業網際網路情況畫「地圖」

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去年6月才正式獲批成立,目前已有成員單位115家。

談及成立的背景,聯盟副秘書長、重慶郵電大學(以下簡稱重郵)教授魏旻回憶,2018年下半年市裡召集市科技局、市經信委等相關部門,以及幾十家企業開座談會。當時很多企業就反映,亟需既懂工業又懂網際網路的人才。大家都迫切希望打破學校、企業、院所之間的壁壘,建立合作聯盟機制。

聯盟的秘書處設在重郵。聯盟成立前,重郵派出好幾隊人馬,深入各工業企業了解問題、癥結、需求等。「這些企業的分布、產業方向、面臨的難題等,我們都進行了詳細摸底。」魏旻笑稱,這等於是畫了一張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基本情況的「地圖」。

在深入了解情況後,去年6月,百餘家單位共同成立了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企業佔大多數,是各個工業領域的代表,如長安、川儀等。」魏旻介紹,此外,聯盟有很強的科研實力,比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慶賽寶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值得一提的是,聯盟特意邀請了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等7家單位為技術顧問單位。這意味著,聯盟從成立一開始,就定位於從國家宏觀戰略層面思考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方向。

牽頭制定國際、國家標準10項

在聯盟秘書長、重郵自動化學院/工業網際網路學院院長王平看來,有了「地圖」,作戰就有方向。首先,工業網際網路得有行業標準。「工業網際網路不是工業與網際網路簡單相加。」王平解釋,網際網路用在工業領域,得合乎互聯互通標準,這樣工業網際網路才能工作。此外,相關接口、協議、流程如何規範,都關係到工業網際網路的運作。

標準由誰來制定,制定的內容是哪些?這很關鍵。

數據顯示,聯盟已參與制定國際標準8項、國家標準29項,其中牽頭制定10項。今年4月,聯盟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物聯網系統互操作性——第2部分傳輸互操作標準》正式發布。「傳輸互操作標準」定義不同物聯網網絡、以及物聯網內部網絡的互操作性要求,對物聯網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架構、網絡連通性協議模型、網絡接口、服務接口等全部進行規範。

「在工業物聯網領域,不能企業各自用自己的一套系統,因此需要國家、行業、企業之間統一標準。」魏旻表示,「傳輸互操作標準」被評為「中國最受關注十大標準」,德國的工業4.0白皮書,也將該標準列為參考標準。作為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國際標準,將對整個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和應用發展起到關鍵支撐和助推作用。

幫助實現智能工廠的互聯互通

在重慶北碚,一個佔地3000平方米、投入上億元的工業網際網路創新體驗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即將開放。中心由聯盟牽頭打造,將面向汽車製造、醫藥製造、電子製造等不同應用行業,建立一流的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創新體驗中心,並打造一流的培訓基地。

「中心旨在讓企業了解現在和未來工業網際網路的方向、技術等。」王平介紹,中心將聚集眾多前沿的工業網際網路技術,並模擬工業場景進行顯示,讓聯盟單位得到浸入式培訓後,將前沿的技術運用到生產的各個領域,從效果轉化成效益。

聯盟成員重慶登康口腔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生產牙膏,牙膏屬於典型「快消品」,其生產具有多批次、小批量的特徵,生產靈活性要求高,這種情況不可能每次開新的生產線,聯盟建立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就派上了用場。「就像廚師做菜一樣,企業利用聯盟的組織優勢和平臺資源廣泛收集消費者需求,根據消費者喜好對所需的原料、工藝、以及相關生產流程等迅速調配,完成一次完美組合。」魏旻解釋道。

另外一家聯盟成員重慶品勝科技公司是一家生產印表機的企業。在聯盟的指導和支持下,該企業成功申報了一項國家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該項目基於生產不同型號印表機建立終端數位化工廠與協同製造工廠,實現每個設備的終端、節點均可尋址、可通信等,從而建立集成工廠協同設計系統,實現整個智能工廠的互聯互通。「項目通過構建數位化協同製造平臺,協調各方資源、上下遊產業鏈。」品勝相關負責人牟帆表示,這樣的工業網際網路可以減少設備損耗,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效率,提升工廠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創新將應用於電力、鋼鐵、礦業、航天航空等多個行業領域,實現工業生產的跨域網絡方案。」王平表示,聯盟將繼續圍繞相關前沿領域提供技術驗證、產品測試、方案評估等服務,幫助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在多個行業領域的廣泛應用。

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李星婷

原標題: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萬物互聯智能工廠 助力先進位造發展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5G構建萬物智能互聯未來 高通助力建設工業網際網路新生態
    2020年11月27日,在2020年世界5G大會召開期間,以「5G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的乘數效應」為主題的5G與工業網際網路論壇正式舉行。此次活動由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聯合主辦,匯集來自工業網際網路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業界人士,圍繞5G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的實踐經驗展開深入交流,並探討了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背景下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方向。
  •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三個維度
    工業網際網路加速推動網際網路走向「萬物互聯」時代,觸發網絡技術的新一輪演進。現在的網際網路主要用於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互,其連接協議、交互接口等都以適應人類用戶的需求為目標,亦可稱為「IoP(Internet of People,人聯網)」,社交網絡的蓬勃發展是其最顯著特徵。
  • 技術如何與工業基因相融合 卡奧斯「中國方案」引領智能製造變革
    在卡奧斯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其旗下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簡稱海爾智研院)賦能下,由海爾智研院、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海爾中德冰箱互聯工廠、海爾中德滾筒互聯工廠、海爾中德熱水器互聯工廠組成的「燈塔基地」——海爾中德智慧園區,獲評德國ROI-EFESO工業4.0獎。這是該獎項首次花落中國。技術如何與工業基因相融合?
  • 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的 「領頭羊」們都有哪些大動作?
    阿里雲宣布將整合物聯網技術資源,支持鋼企管家在鋼鐵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以及在鋼鐵全產業鏈上的延伸與發展。  到了 6 月 9 日,阿里雲在 2020 雲峰會上正式發布 「雲上春雷」計劃,升級阿里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阿里雲將在未來 3 年新增 100 萬家企業上雲,培養 1000 家行業服務商,助力 10000 家工廠完成數位化改造。
  • 工業富聯上市在即、重慶市大力強推,「工業網際網路」再迎催化劑
    此前,上海市已提出打造30個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工廠,廣東省也有出臺實施方案以及支持企業上雲上臺的具體扶持政策。在2018年5月市政府出臺的《重慶市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加快智能裝備和數字車間建設實現數位化,發展工業網際網路促進網絡化,逐步引領工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 新一代石油和化工工業網際網路平臺ProMACE落地 助力企業智慧轉型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迅速發展,傳統的生產技術逐漸被取代或顛覆。石化行業也同樣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技術革新的需求,而ICT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在其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近日,在華為全聯接大會期間,石化盈科與華為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專訪餘曉暉:7個方面介紹了工業網際網路的相關概念和發展情況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入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建設等。 今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圍繞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 「5G﹢工業網際網路」釋放疊加倍增效應
    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將開啟萬物互聯的數位化新時代,工業網際網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正掀起全球範圍內產業變革的新浪潮,二者都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和重要驅動力量。「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技術與商業模式,豐富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內涵,對於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動能、助力我國經濟發展行穩致遠意義重大。5G賦能工業網際網路發展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 全球工業網際網路(IIoT)發展實踐及啟示
    工業網際網路本質上是基於雲平臺的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基礎設施,為企業提供了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全面互聯互通平臺,使企業可以在全局層面對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進行優化,為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變革提供了基本依託。
  • 從「之一」到唯一,樹根互聯再次入選Gartner工業網際網路魔力象限
    所以業界都通過衡量設備服務可用性作為關鍵指標來評估採購的設備供應商,回看根雲平臺,依託三一集團製造業背景脫胎而生的樹根互聯,在工業網際網路布局之初就戰略目標就極為明確。   通過長達12年的技術積累與超過20億元的累計投入,根雲平臺已連接69萬臺工業設備,能夠為各行業企業提供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雲服務,賦能81個工業細分行業,並成功助力行業龍頭企業打造包括工程機械、環保、鑄造、注塑、紡織和定製家居等在內的20個行業雲平臺,在這些數字背後,離不開根雲平臺的戰略堅持與平臺差異化的深耕。
  • 奠定萬物互聯的網絡基礎,5G助推智能製造,迎接萬億市場
    中發智造說: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具有超大帶寬、超高速度、超低延時等特徵,完全有能力扛起智能製造網絡基礎這一重任。高性能的5G網絡將連接工廠內的海量傳感器、機器人、AR設備和信息系統,再通過人工智慧分析後將決策建議反饋至工廠。
  • 青雲科技加入深圳工業網際網路行業協會 推動「中國製造」數位化轉型
    為全面配合《深圳市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和《深圳市關於加快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若干措施》,由眾多深圳領軍企業發起成立了深圳市工業網際網路行業協會,旨在促進相關主體之間的交流和深度合作,聯合開展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標準和產業研究,共同探索深圳工業網際網路的新模式和新機制,促進供需對接、知識共享,實現優勢互補,有效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
  • ...我區鳴啟數字科技斬獲「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11月19-2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個國家級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正式召開。以「加速工業互聯發展先進位造」為主題的2020年「創客中國」工業網際網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同期盛大舉行。
  • 工程管理與創新論壇|5G+智慧工廠在工業網際網路中的創新應用
    2020年第3期[總第60期]講座題目:5G+智慧工廠在工業網際網路中的創新應用時 間:2020年12月20日(星期日) 9:30-12:00地 點:暨南大學管理學院201主講人介紹
  • 工業富聯智造谷:如何用一種新業態,為工業未來創造「長效價值」
    工業富聯與衡陽市政府、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攜手共建衡陽智造谷項目,聚力打造全國首座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世界"燈塔工廠"應用示範及科普教育基地、高水平產教融合公共實訓基地及工業旅遊景點,結合當地產業發展特色,築巢引鳳,旨在構建未來智造新產業集群,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並對外輸出科技服務,助力中小企業實現「自動化、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同時補齊衡陽工業「短板」,共享燈塔經驗,賦能生態產業
  • 工業網際網路成熟度評估模型
    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發布的《工業網際網路成熟度評估白皮書》旨在為企業提供一套評價自身實踐的方法論,為企業找到工業網際網路實施中的主要問題、改進方向和建設路徑。與此同時,業界各方力量的應用和反饋也將不斷促進聯盟修正該方法論中存在的問題,為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提供更科學更準確的指導。
  • 2021-2026年工業網際網路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工業網際網路"(IndustrialInternet)--開放、全球化的網絡,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屬於泛網際網路的目錄分類。它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傳感技術及網際網路的高度融合。"工業網際網路"的概念最早由通用電氣於2012年提出,隨後美國五家行業龍頭企業聯手組建了工業網際網路聯盟(IIC),將這一概念大力推廣開來。
  • 尹浩院士: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亟待構建防護體系
    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態勢尤為嚴峻,工業控制系統和平臺安全隱患日趨突出,工業網絡安全產品性能和服務保障能力亟待強化。目前,工業網際網路的產業生態競爭日趨激烈。尹浩說,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生態構建和產業布局正在全球加速展開,國際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加快工業設備、核心晶片、工控系統、傳感器等產業鏈布局。我國電信、網際網路和製造企業也在加大力度整合平臺服務和產品製造等資源,積極構建產業生態體系。
  • 工業富聯李軍旗:核心技術是智能製造與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關鍵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9月25日,在工業富聯的深圳園區媒體開放日上,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分享了其對於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的多年思考與見解。他認為,對於智能製造與工業網際網路而言,核心技術是發展的關鍵所在。
  • 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唯一 卡奧斯何以摘得中國管理科學獎第一名?
    11月13日,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官方公眾號發布名為《基於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大規模定製管理創新與實踐》的文章,對卡奧斯COSMOPlat的創新管理模式、跨行業跨領域的賦能實踐及其經驗進行了深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