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浩院士: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亟待構建防護體系

2021-01-15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王曉濤 日前,在2020年(第十九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智見未來大會——工業網際網路論壇上,中科院院士尹浩在發表題為「新基建浪潮下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問題」的演講時表示,工業網際網路打破了傳統工業相對封閉可信的製造環境,病毒、木馬、高級持續性攻擊(APT)等安全風險對工業生產的威脅日益加劇。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態勢尤為嚴峻,工業控制系統和平臺安全隱患日趨突出,工業網絡安全產品性能和服務保障能力亟待強化。

目前,工業網際網路的產業生態競爭日趨激烈。尹浩說,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生態構建和產業布局正在全球加速展開,國際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加快工業設備、核心晶片、工控系統、傳感器等產業鏈布局。我國電信、網際網路和製造企業也在加大力度整合平臺服務和產品製造等資源,積極構建產業生態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工業網際網路聯盟眾多工業企業的ICS(網際網路連接共享)、SCADA(數據採集與監視控制系統)等工控系統中,存在大量漏洞,特別是高危漏洞。工業網際網路自身安全可控是確保其在各生產領域能夠落地實施的前提,更是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尹浩認為,安全保障體系的建立應該從工業設備自身安全、傳輸網絡安全、控制系統安全、應用服務安全、數據信息安全五個維度去構建工業網際網路的防護體系。

其中,工業設備自身安全指的是工業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安全,包括晶片安全、嵌入式作業系統安全、相關應用軟體安全及功能安全等。未來工業生產模式更強調終端生產角色的扁平、協同,要求不斷提升工業設備的數位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生產環節中人機互動過程逐漸減少甚至消失,如無人工廠、自動駕駛等。「這些因素導致一些安全隱患難以發覺,更重要的是導致海量設備直接暴露在網絡攻擊之下。木馬病毒能夠在這些暴露的設備之間以指數級的感染速度進行擴散,工業設備通過開放的網際網路成為安全攻擊的『肉雞』武器。」尹浩說。

傳輸網絡安全指的是工廠內有線網絡、無線網絡的安全,以及工廠外與用戶、協作企業等實現互聯的公共網絡安全。為追求更高的生產效率,工業網際網路提供從生產需求至產品交付的「端到端」服務,如服裝行業出現了大規模個人定製,家電行業開始個性化定製,工廠網絡迅速向「三化(IP化、扁平化、無線化)+靈活組網」方向發展,而工業網絡靈活組網的需求,使網絡拓撲的變化更加複雜,導致傳統基於靜態防護策略和安全域的防護效果下降。尹浩說:「工業生產網絡對信息交互實時性、可靠性的要求,難以接受複雜的安全機制,極易受到非法入侵、信息洩露、拒絕服務等攻擊。」

據尹浩介紹,工業網際網路傳輸網絡的無線傳輸鏈路具有脆弱性。無線網絡固有的脆弱性使系統很容易受到各種形式的攻擊,如攻擊者可以通過發射幹擾信號使讀寫器無法接收正常電子標籤內的數據,或者使基站無法正常工作,造成通信中斷。攻擊者還可通過無線網絡劫持竊聽甚至篡改用戶信息。

同時,工業控制系統是重點攻擊目標,目前,我國工業控制系統的防護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相對較低,特別是關鍵部位工控系統大量使用國外產品,關鍵系統的安全性受制於人,重要基礎設施的工控系統成為外界滲透攻擊的目標。

對於火熱的區塊鏈技術,尹浩認為,區塊鏈技術在系統穩定性、應用安全性、業務模式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在性能、能耗、生態、安全、監管等方面依然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從性能上看,「高效低能」「去中心化」和「安全」三個要求無法同時兼顧,區塊鏈上可進行的交易吞吐量不高,高頻次業務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從能耗上看,工作量證明等共識算法能源消耗大、成本高,導致區塊鏈浪費了大量的全網計算力和財力。

著眼於未來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的發展和要求,尹浩認為,構建完備可靠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體系,要吸引企業、人才等力量,投入到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工作中,增強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產業上遊技術研發與下遊推廣應用的有效銜接。

相關焦點

  • 尹浩院士: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是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6月21日,2019年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在北京召開,針對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提出,保障的重點應是工業應用安全、網絡安全、工業數據安全以及工業智能產品的安全。  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是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
  •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浩:構建智能終端產業可持續發展生態,願景美好但...
    在上午的高峰論壇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尹浩發表了題為「萬物互連,智能終端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的演講。尹浩指出,當前人類社會正邁進智慧時代,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智能+」,比「網際網路+」更進一步體現基於數字革命的人工智慧技術對社會生產的全新賦能,並成為人工智慧應用的創新範式。「萬物互連推動智能終端市場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快速增長。
  • 新基建浪潮下的工業網際網路怎麼建?如何賦能傳統工業?中科院院士...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以《新基建浪潮下的工業網際網路》為題作主旨報告。「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主要包括了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七大領域。其中,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什麼是工業網際網路?
  • 智博會丨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未來五年數字經濟總量15.2萬億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以《新基建浪潮下的工業網際網路》為題作主旨報告。什麼是「新基建」?尹浩開篇先回答了這個問題,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主要包括了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七大領域。其中,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尹浩說,數字經濟是發展的核心,新基建就是數字經濟的基礎的保障。5G產業為什麼在七大板塊中放第一位?
  • 中科院院士尹浩:區塊鏈真正的「殺手級」應用還未出現
    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鄭志明院士、數學物理學部王小雲院士等四位院士發表主題演講,同時還有 300 餘名來自政府和企業界的代表出席會議,圍繞區塊鏈與數字身份、監管科技、金融應用等話題展開討論。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研究員尹浩發表了題為《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問題》的演講,詳細闡述了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五大重點,包括設備安全、網絡安全、控制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剖析了工業網際網路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和安全問題背後的原因、應對措施。尹浩院士認為,區塊鏈通過建立信任增強安全性,同時降低成本、加速交易、提升供應鏈效率,在工業網際網路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 安全為什麼會成為國家工業網際網路三大體系之一?
    工業網際網路推動當前以「人與人」連接為核心的網際網路走向「人-機-物」全面互聯,極大擴展了網絡空間的邊界和功能,也打破了工業控制系統傳統的封閉和強調高可靠性的格局,使工控系統信息安全問題大量暴露出來,線上線下安全風險交織疊加放大,安全形勢更為複雜,極大威脅到了工業企業、民生、國民經濟、甚至國家發展的安全。
  • 尹浩院士:5G要與行業緊密結合 培育殺手級應用
    光明網訊 11月20日,在世界5G大會「2019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國際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通信網絡領域專家尹浩發表了演講,主題是「5G助力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他表示,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能顛覆一些傳統產業,升級變革一些產業,並孵化新的應用,催生新的業態。
  • 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運營分論壇開啟,360解構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的破局
    李航表示,面對數位化時代的多維威脅,360基於安全大數據、頂級安全專家、知識庫等核心能力,構建出一套以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新一代安全能力體系。李航表示,在工業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安全運營必須依託工業的核心功能和業務,且至今為止,不論信息化、網絡化、數位化還是智能化的發展,工業企業的核心功能和業務是基本不變的,這就是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發展的基點。
  • 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發展天基信息網絡刻不容緩
    鈦媒體10月16日消息,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近日開幕,在第二屆5G千兆網產業標準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發表了題為《天基信息網絡發展問題》的演講。尹浩指出,算上海洋面積,中國還有60%多的國土面積沒有移動通信信號覆蓋,三大運營商網絡只覆蓋了本土陸地和近海。
  • 中美德工業網際網路哪家強?柴天佑院士解讀工業和網際網路磨合大勢
    18日~20日在瀋陽舉辦的工業網際網路國際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柴天佑院士發表主題演講。柴天佑院士認為,工業網際網路不是一張信息網,是互聯的工業系統,目前全球工業網際網路仍然需要解決眾多挑戰。
  • 「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江平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高金吉作主題發言。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以及各省市工信主管部門、通信管理局有關人員參加會議。
  •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登國:工控系統安全是我國向工業強國轉型的關鍵
    「工控系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工控系統安全可控是我國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型的關鍵。」日前,在2020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登國表示。馮登國在會上表示,隨著工控系統越來越開放,黑客的攻擊手段也在不斷更新。
  • 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某研究所所長尹浩
    原標題:全速發動軍事科研創新引擎——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某研究所所長尹浩        再次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長尹浩,在軍事科學院第八次黨代會閉幕後,第一時間對照講話要求修改完善有關通信裝備研發的課題計劃。    軍事通信網絡作為連接諸多武器平臺的神經系統,是佔據信息化戰爭優勢的關鍵一環。為打造安全可靠的「實戰神經」,尹浩瞄準部隊需求一幹就是30多年。
  •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三個維度
    工業網際網路對工業智能化的支撐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通過構建互聯互通的網絡基礎設施,將分散化的物理生產單元相互連接,打破信息孤島,促進生產系統內部各層級、生產系統與商業系統的集成整合,實現生產、供應鏈、產品等數據的無縫傳輸,構建數據優化閉環;二是基於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的數據技術,能夠對機器運行狀態、生產經營狀況、產業鏈協同和市場需求信息,進行充分感知、複雜計算和深度分析,形成工業生產的智能化決策
  • 工信部:到2023年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全文)
    構建平臺數據字典互認機制,統一工業數據、算法模型、微服務等調用接口。鼓勵開展聯合攻關、互補合作,制定平臺間接口規範,推動機理模型和工業APP的跨平臺調用與訂閱,打造協同發展、多層次系統化平臺體系。  19.持續深化「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
  •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工業網際網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
    9月21日,在5G+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郭桂蓉為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提出了三大建議。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加速推進,塑造了產業新優勢,我國高度重視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相關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設施已經有4000多萬臺,覆蓋了能源、交通、醫療等,提質增效顯著,「特別是今年的新冠戰疫,工業網際網路為物質、供需的對接提供了保證。」郭桂蓉說。
  • 騰訊副總裁丁珂對話方濱興院士:如何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安全體系
    本文轉自【通信世界網】;9月11號,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騰訊副總裁丁珂共同出席了2020騰訊數字生態大會CSS峰會「對話院士|產業安全」環節,這場對話由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段永朝主持。
  •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政策...
    構建了多部門協同、各負其責、企業主體、政府監管的安全管理體系,通過監督檢查和威脅信息通報等舉措,企業的安全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建設國家、省、企業三級聯動安全監測體系,服務9萬多家工業企業、135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協同處置多起安全事件,基本形成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監測預警處置能力。通過試點示範等,帶動一批企業提升了安全技術攻關創新與應用能力。3.
  • (全文)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的智慧電廠仿生體系架構及信息物理系統
    仿生學通過研究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等方法,模仿構建生物模型映射的數學模型,進而建造解決問題的智能實體模型。基於此,本文利用仿生學將工業網際網路CPS內涵引入智慧電廠進行研究分析,充分考慮人、社會行為與發電廠生產、管理、經營等各環節的耦合關係和相互影響,構建具有系統性、規範性和通用性的智慧電廠體系架構和智能模型,以便兼容和適應發電廠上、下遊企業和集團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體系。
  • 2020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在京召開
    全面推動工業信息安全工作邁上新臺階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建偉、公安部十一局副巡視員黃小蘇、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三司二級巡視員張海登出席大會。王建偉指出,要不斷完善工業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技術保障體系、產業生態體系和人才隊伍體系,全面推動工業信息安全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