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尹浩:區塊鏈真正的「殺手級」應用還未出現

2021-01-15 InfoQ技術實驗室

12 月 7 日~8 日,由中國科學院學部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單位聯合支持的「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在深圳舉辦。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鄭志明院士、數學物理學部王小雲院士等四位院士發表主題演講,同時還有 300 餘名來自政府和企業界的代表出席會議,圍繞區塊鏈與數字身份、監管科技、金融應用等話題展開討論。

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研究員尹浩發表了題為《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問題》的演講,詳細闡述了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五大重點,包括設備安全、網絡安全、控制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剖析了工業網際網路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和安全問題背後的原因、應對措施。尹浩院士認為,區塊鏈通過建立信任增強安全性,同時降低成本、加速交易、提升供應鏈效率,在工業網際網路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尹浩院士表示,區塊鏈技術目前仍處於社會實驗階段,各方對區塊鏈的概念、架構、技術特點、發展路線及治理與監管等尚未完全形成共識。區塊鏈的應用模式仍在探索中,我們還沒有找到真正的「殺手級」應用,不可替代優勢還未能體現。同時,區塊鏈也不適用於所有領域,其技術的突出特點使其對於無風險、高價值、易實現的場景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

點擊「了解更多」查看演講全文。

相關焦點

  • 尹浩院士:5G要與行業緊密結合 培育殺手級應用
    光明網訊 11月20日,在世界5G大會「2019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國際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通信網絡領域專家尹浩發表了演講,主題是「5G助力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他表示,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能顛覆一些傳統產業,升級變革一些產業,並孵化新的應用,催生新的業態。
  • 尹浩院士: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亟待構建防護體系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王曉濤 日前,在2020年(第十九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智見未來大會——工業網際網路論壇上,中科院院士尹浩在發表題為「新基建浪潮下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問題」的演講時表示,工業網際網路打破了傳統工業相對封閉可信的製造環境,病毒、木馬、高級持續性攻擊(APT)等安全風險對工業生產的威脅日益加劇
  • 五位院士、多位學者出席 這場堪稱「區塊鏈殿堂級」的學術會議談了...
    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鄭志明與數學物理學部院士王小云為此次會議的召集人。參會人士還包括中國科學院學部學術與出版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中國科學院院士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包為民、中國科學院院士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系統總體所所長尹浩等。
  • 區塊鏈四大「殺手級」應用:暗網和黑市交易、數字黃金、支付、標記化
    以太坊(Ethereum)的創始人Vitalik Buterin認為,加密技術根本不會有一個殺手級應用:......對於區塊鏈技術,不會有什麼「殺手級應用」。原因很簡單:則是一種「唾手可得的水果」( low-hanging fruit,通常指用最少的精力就能輕易實現的目標)。
  • 尹浩院士: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是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6月21日,2019年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在北京召開,針對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提出,保障的重點應是工業應用安全、網絡安全、工業數據安全以及工業智能產品的安全。  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是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
  • 期待已久的區塊鏈「殺手級應用」,為何是一款擼貓軟體
    以「遊戲+貓」輻射更廣泛人群拋開價格合理性問題, 作為一個現象級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 CryptoKitties另一個重要意義應該是,連接了區塊鏈與更廣泛的人群,讓玩家以遊戲的方式接觸到以太幣和區塊鏈。Axiom Zen 稱,希望讓所有人都能接觸到區塊鏈,而不僅是比特幣礦工、VC、ICO參與方這些限定群體。
  • 區塊鏈距離規模化商用,還缺什麼?
    ,複雜的應用系統很難在比特幣區塊鏈上運轉。文/薛洪言 關於區塊鏈如何具有劃時代意義及其潛在的巨大影響,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略有耳聞、略知一二,這一點已經逐漸沒了異議。而關於區塊鏈何時才能真正改變世界,大多數人則莫衷一是,一些人看到或參與了區塊鏈的初級商用實驗而變得樂觀,一些人則關注區塊鏈的潛在制約條件而愈發悲觀。
  • 區塊鏈的真正價值在哪裡
    而以區塊鏈發展之迅猛,5-10年之後的企業,很有可能就不「上鏈」,無以立了。 要說區塊鏈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從2017年下半年的火熱,到2018年4月之後,中國區塊鏈投資出現明顯下滑。到2018年7月,中央提出在全國範圍內不能給區塊鏈做金融方面的定義。所以2018年7月以後,境內絕大部分和區塊鏈有關的人退到了技術層面,做行業底層的統一標準化建設了。」
  • 院士說丨王小雲院士:密碼技術與區塊鏈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密碼協會會士(IACRFellow),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王小雲發表《密碼技術與區塊鏈》主題演講,她認為密碼技術解決信息安全性,哈希函數保障數據完整性,哈希函數和數字籤名算法一起保障可認證性和抵賴性。其中,哈希函數與區塊鏈關係十分密切,保障了區塊鏈的安全性。
  • 作為全球第一家被司法系統認可的區塊鏈,他們覺得區塊鏈真正的應用...
    今年 6 月,螞蟻金服聯合渣打銀行、菲律賓 GCASH 錢包等機構,基於區塊鏈技術,推出了從香港到菲律賓的跨境匯款業務。以往,因涉及多方參與機構、法律法規、匯率等問題,跨境匯款業務過程十分複雜,到帳時間可能長達幾天。「螞蟻推出的區塊鏈跨境匯款業務,通過銀行和錢包在區塊鏈上的並行協同,共享匯款帳本,智能合約,保證了機構間的秒級資金自動流轉。」
  • 貝克鏈牟曉玲:要做區塊鏈創業領域煽動翅膀的蝴蝶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大幅回落,區塊鏈創業風潮遇冷,甚至進入寒冬。貝克鏈創始人兼COO牟曉玲(Lily Mu)認為,以比特幣鑄幣、挖幣、炒幣為核心的產業輪迴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會是一個,以研發「殺手級」區塊鏈落地應用為導向的創業趨勢。
  • 中科院外籍院士張首晟不懈探索科技新疆界成就區塊鏈投資巨擘
    本期幣誠時代「鏈識大咖」將帶大家走進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丹華資本董事長張首晟的世界。2011年,張首晟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3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讚揚他在推動國內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等諸多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黃金時代在科學領域叱吒風雲的同時,張首晟還是一位投資戰略家,而且是走在科技前沿的風險家。
  • 區塊鏈在物聯網中的應用
    ,第二部分是區塊鏈+物聯網的產業現狀和應用場景,第三部分是區塊鏈+物聯網的挑戰和可新標準的需求。一方面,存在數據做偽造假的問題,另一方面,因為數據的不互通,出現狀況的時候,應急處置沒法及時響應。(3)對於性能瓶頸,隨著MEMS傳感器、SiP封裝工藝等新技術、新工藝、新架構的不斷成熟、成本降低,小體積、低功率的傳感節點有望廣泛應用。區塊鏈以算法和軟體來承擔信任基礎。但是,剛剛我們提到,有的區塊鏈軟體已經不使用「鏈式結構」了。區塊鏈,顧名思義,區塊+鏈,不用鏈的結構了,對於最終用戶,會有些雲裡霧裡。
  • 區塊鏈場景應用"塊"馬加鞭 A股概念公司頻蹭熱點
    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偉幣圈之外的區塊鏈技術場景應用正在呈現明顯的「多點開花」趨勢,部分下遊行業開始被冠以「殺手級應用」的預期。相比於谷歌、臉書、蘋果等太平洋對岸企業而言,中國的網際網路領軍者布局區塊鏈的動作明顯更為積極。以騰訊為例,公司區塊鏈總經理蔡弋戈指出,區塊鏈技術已經被應用到供應鏈金融、微黃金、物流信息、法務存證、公益尋人等多個領域;此外,騰訊還推出了區塊鏈開放平臺BaaS,將從底層技術平臺切入,儲備技術基礎的同時,積極探索落地更多有價值的場景。
  • 布道區塊鏈 IoTeX+IoTA:區塊鏈的曙光,去中心化的物聯網使者?
    畢竟,在物聯網上傳遞的只是信息,用戶所使用的信息被傳輸到雲端,一旦雲端出現問題,所有用戶的隱私都無法得到保障。「連網」的家電越多,意味著節點越多,每個節點擔負的任務越多,計算量也就越大。 在當前,常規計算機的算力無法進一步滿足物聯網對於算力的需求。如果無法解決諸類問題,那麼,物聯網只能停留在狹窄的應用領域,而區塊鏈的出現,恰好給陷入困境的物聯網迎來了曙光。
  • 走向應用爆發前夜:區塊鏈技術加速落地還差什麼?
    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一種,在政策風向的支持下,正吸引越來越多應用落地的探索。在近日舉行的2019未來商業生態連接大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管理中心黨總支副書記朱幼平就指出,區塊鏈經過11年的試錯,技術基本已經可以商用,行業現在到了應用爆發的前夜。
  • 尹浩院士:星地一體量子通信網2030年可應用—新聞—科學網
    與會科學家表示,預計2020年區域量子通信網絡可成熟應用,2030星地一體的量子通信可投入應用,量子信息科技革命給了我國在信息技術方面從跟蹤者和模仿者轉變成未來信息技術時代引領者的偉大機遇。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三位院士尹浩、杜江峰和房建成分別分享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精密測量,以及量子傳感等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沿和應用進展。
  • 美圖發布區塊鏈白皮書,AI+區塊鏈=?
    在白皮書中,美圖方面透露,之所以要做區塊鏈,主要基於三方面的考慮:首先,現實社會中具有巨大價值的服務(如醫療和教育等)難以落地成為區塊鏈應用。其次,由於目前用戶的數據碎片化地散落在不同的應用和平臺上,用戶需要在眾多的應用之間調取數據,這給用戶造成極大地不便,而應用也無法調用足夠的用戶數據畫像來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 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發展天基信息網絡刻不容緩
    鈦媒體10月16日消息,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近日開幕,在第二屆5G千兆網產業標準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發表了題為《天基信息網絡發展問題》的演講。尹浩指出,算上海洋面積,中國還有60%多的國土面積沒有移動通信信號覆蓋,三大運營商網絡只覆蓋了本土陸地和近海。
  • 用區塊鏈「養貓」:別人搶不走,還能繁殖、產下新貓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藍狐筆記」(ID:lanhubiji),作者黃亮新;原標題《加密貓:史上第一個用戶完全擁有且不會消失的區塊鏈貓》 藍狐之前很少關注區塊鏈遊戲類項目,但加密貓(cryptokitties,也有人叫雲擼貓,雲養貓,很生動形象,但加密貓更貼切)的出現,還是讓人看到了很多可能性。加密貓是由在溫哥華和舊金山的一個叫Axiom Zen工作室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