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為什麼會成為國家工業網際網路三大體系之一?

2020-11-30 中國網科學頻道

2月1日,2018工業網際網路峰會在北京舉行,這是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最高規格的會議,在整個峰會期間,安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與網絡、平臺並列成為工業網際網路的三大功能體系,從副總理、部長一直到參會的工業企業、研究機構、安全企業,「三大體系」成了大家關注和討論工業網際網路的基礎。

工業網際網路是中國工業超越的機會

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新技術融合為典型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深度和廣度席捲全球,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再工業化」,還是「中國製造2025」,核心都是將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戰略著力點。

工業網際網路是連接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網際網路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各國搶佔全球產業競爭新制高點、重塑工業體系的共同選擇。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為完備的工業體系,也是全球最大的工業體系,但發展質量和競爭能力與美德等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有著巨大的轉型升級潛能和需求。同時,我國也擁有全球最大的ICT產業體系,不少領域已具備較高的發展水平,尤其是網際網路發展迅猛,業務創新非常活躍,在消費端湧現出了大量新模式新業態。如果把二者融合,促進雙方協同創新,工業網際網路應該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餘曉輝日前這樣描述了工業網際網路對於中國的發展機會。

2017年11月27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將工業網際網路定位工業轉型升級的頂層設計,提出2018年到2020年我國將加速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的建設、發展和應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專門強調要深入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建設。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2018工業網際網路峰會上致辭中指出,工業網際網路是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智能製造的重要基石。工業網際網路通過實現人、機、物的全面互聯,促進位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和高效配置,正在推動製造業創新模式、生產方式、組織形式和商業範式的深刻變革,推動全球工業生態體系的重構迭代和全面升級。

馬凱強調,要把握新工業革命戰略機遇,充分認識加快發展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重要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在2018工業網際網路峰會上透露,要發揮好製造大國和網絡大國的雙重優勢,努力開創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新局面,為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現代經濟體系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撐。為此,工信部將在2018年實施工業網際網路三年行動計劃,並啟動首期工程。

安全是工業網際網路最重要的三大任務之一

伊朗核設施遭遇震網病毒攻擊、烏克蘭電廠因黑客攻擊導致大面積停電、永恆之藍勒索病毒致使全球多家汽車等生產企業停產等一系列事件說明,安全已經成為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中首要考慮的問題。

工業網際網路推動當前以「人與人」連接為核心的網際網路走向「人-機-物」全面互聯,極大擴展了網絡空間的邊界和功能,也打破了工業控制系統傳統的封閉和強調高可靠性的格局,使工控系統信息安全問題大量暴露出來,線上線下安全風險交織疊加放大,安全形勢更為複雜,極大威脅到了工業企業、民生、國民經濟、甚至國家發展的安全。

因此在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明確了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和安全的主攻方向和重大任務,強化了安全在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中的地位。這個定位直接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信息化與網絡安全的定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

《意見》也明確提出提升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防護能力、建立數據安全保護體系、推動安全技術手段建設等安全保障要求,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防護要充分考慮新的工業屬性需求,同步推進產業發展和安全防護,將安全體系建設作為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安全是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基本保障,馬凱副總理在2018工業網際網路峰會上再次強調要著力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18年將深入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戰略,開展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323行動。其中,第一個「3」,是打造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

為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安全,2017年12月12日,工信部繼《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指南》、《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事件應急管理工作指南》、《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能力評估工作管理辦法》等指導文件後,再次發布《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行動計劃(2018-2020)》。

該文件明確了工信部在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方面未來3年的工作重點和方向,特別明確了建立多級聯防聯動的工控安全工作機制,具體細化為一網一庫三平臺的技術保障體系和監管機制。一網一庫三平臺,即全國工控安全在線監測網絡,全國工控安全應急資源庫,仿真測評平臺、信息共享平臺、信息通報平臺。

工業網際網路面臨的安全挑戰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陸建文副局長在2018工業網際網路峰會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與產業應用論壇上分析了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威脅,他認為工業網際網路具有開放、互聯、跨域、融合等特點,這是工業網際網路的獨特優勢,也是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和基礎。同時也帶來了安全的難題,因為它打破了以往相對清晰的安全邊界。

特別是與網際網路相連後,既面臨來自網際網路的外部威脅,又與工業生產等內部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屬於融合發展網絡安全新威脅,一旦出現安全問題起碼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會造成工業企業內部社會或服務中斷,信息洩露等影響,造成安全生產事故,安全生產事故是個大問題;第二個層次如果發生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軍工等重要領域,會嚴重影響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行安全。第三個層次嚴重的還會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和公共利益。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和360威脅情報中心聯合發布的《工業信息安全態勢報告》分析了IT/OT一體化融合帶來的安全挑戰。

隨著IT/OT(信息技術和操作技術)一體化的逐步推進,工業控制系統越來越多地與企業網和網際網路相連接,形成了一個開放式的網絡環境。工控系統網絡化發展導致了系統安全風險和入侵威脅不斷增加,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也更加突出。由於工控網絡系統環境的特殊性,傳統的IT信息安全技術不能直接應用於工業控制網絡的安全防護。然而,工業控制系統又應用於國家的電力、交通、石油、取暖、製藥等多種大型製造行業,一旦遭受攻擊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需要有效的方法確保工控系統的網絡安全。

安全漏洞,是工業控制系統面臨的首要安全問題。根據美國工業控制系統網絡緊急響應小組(ICS-CERT)最新統計報告,2015年漏洞總數為486個,2016年美國關鍵基礎設施存在492個安全漏洞。根據公開的ICS漏洞數的年度變化趨勢來看,工控安全漏洞逐年增加。

自2000年1月截止到2017年12月,根據我國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CNVD)統計,所有的信息安全漏洞總數為101734個,其中工業控制系統漏洞總數為1437個。2017年CNVD統計的新增信息安全漏洞4798個,工控系統新增漏洞數351個,均比去年同期有顯著增長;其中,高危漏洞佔比最高,達到53.6%。中危漏洞佔比42.4%,其餘4.0%為低危漏洞。

根據態勢報告的分析,對於傳統IT網絡安全,保密性優先級最高,其次是完整性、可用性。工業網絡則有明顯的不同,工業網絡更為關注的是系統設備的可用性、實時性。由於IT系統和OT系統之間存在的眾多差異,當工業網際網路的IT/OT進行融合時會帶來很多安全挑戰,包括暴露在外的攻擊面越來越大,作業系統安全漏洞難以修補,軟體漏洞容易被黑客利用,惡意代碼不敢殺、不能殺,DDOS攻擊隨時可能中斷生產,高級持續性威脅時刻環伺等。

此外,一些安全挑戰還來源於工業系統自身安全建設的不足,諸如工業設備資產的可視性嚴重不足,很多工控設備缺乏安全設計,設備聯網機制缺乏安全保障,IT和OT系統安全管理相互獨立操作困難,生產數據面臨丟失、洩漏、篡改等安全威脅。

誰來保護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

作為工業網際網路三大體系之一,安全是工業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國務院下發的《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工作內容,從制度建立、標準研製、安全防護、數據保護、手段建設、安全產業發展、人員培養等七個方面,建立涵概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絡安全、平臺安全、數據安全的工業網際網路多層次安全保障體系。

2018工業網際網路峰會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與產業應用論壇上,來自工信部、信通院、海爾、上汽集團、富士康、樹根互聯、航天雲網、360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製造企業、設備提供商、安全企業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的實踐應用和解決方案。

信通院安全所田慧蓉博士介紹了即將發布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框架白皮書》,提出從明確對象進行分類部署安全措施、建立動態安全模型、技術手段+管理手段相結合的安全模型入手,設計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框架,分設備安全、控制安全、應用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監測感知、處置恢復7個步驟來實施對工業網際網路整體的安全防護。

海爾集團首席信息官、首席數據官殷皓分享了海爾的COSMAPlat平臺的安全保護實踐,以及基於海爾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監測與防護平臺海安盾建立安全體系的經驗,這套體系的核心是建立安全運營中心,將所有安全防護設備和措施形成體系實現整體防護,海安盾和公安、政府有關部門實時連接,還有生態合作夥伴360威脅情報的實時輸入。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360企業安全集團工業安全事業部總經理陶耀東分享了建立數據驅動的工業網際網路自適應安全體系的方法論,提出了安全體系建設中要遵循架構安全、被動防禦、積極防禦、威脅情報和進攻反制五個階段疊加演進的方式推進,逐步構建積極防禦能力;地區、行業和企業分級建立工業安全運營中心(IISOC)從安全運營,通過安全運營實現安全能力落地,實現安全防護能力的提升。陶耀東表示,360將發揮產業引領作用,積極與政府、工業企業、安全行業、高校和研究機構合作,共同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態,提升我們國家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防護的整體能力和水平。

富士康集團信息安全部主管王國瑋介紹,在富士康分實體安全、工業網際網路的DMZ、工業網際網路邊界三個層面對數據和系統進行安全防護,在數據安全層面強調對于勒索病毒的防治或是未知威脅的防治,數據防洩露、訪問控制、自動化備份;系統安全層級是動態配置管理,統一部署管理,快速還原。在這個過程中,富士康和360等網絡安全廠商緊密合作,建立完整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防護體系。

工業網際網路安全要保護的範圍很關,涉及領域也很寬,做好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防護,需要政府、工業企業、網絡安全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協同合作,建立完整的安全產業生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陸建文副局長認為,產業協同是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的重要生態保障,我們會推動營造有利於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吸引企業、人才等力量,投入到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事業中,增強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產業上遊技術研發與下遊推廣應用的有效銜接,共同打造政、產、學、研、用、投資一體化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產業鏈,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高端化、體系化發展。

相關焦點

  • 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運營分論壇開啟,360解構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的破局
    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基礎支撐,在與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後,近年來取得顯著的發展成效。但與此同時,網絡威脅卻成為制約發展的關鍵因素。全球業和製造業領域安全事件頻發,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已成為國家布局重點、產業基礎保障和技術競爭焦點。
  • 三大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應用場景介紹
    未來,工業大數據將和5G和工業網際網路一樣,成為國家戰略規劃重要的衡量指標,如何推動其發展是產業亟需考慮的問題。 11月27日,在通信世界全媒體舉辦的「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開創智慧新工業」主題沙龍活動上,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智能連接部副總經理王明儒以「基於5G專網工業大數據解決方案研究」為主題發表演講,分享了中移物聯在5G專網上構建智慧工廠、數字孿生、工業大數據的探索及思考。
  • 尹浩院士: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亟待構建防護體系
    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態勢尤為嚴峻,工業控制系統和平臺安全隱患日趨突出,工業網絡安全產品性能和服務保障能力亟待強化。目前,工業網際網路的產業生態競爭日趨激烈。尹浩說,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生態構建和產業布局正在全球加速展開,國際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加快工業設備、核心晶片、工控系統、傳感器等產業鏈布局。我國電信、網際網路和製造企業也在加大力度整合平臺服務和產品製造等資源,積極構建產業生態體系。
  • 尹浩院士: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是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6月21日,2019年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在北京召開,針對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提出,保障的重點應是工業應用安全、網絡安全、工業數據安全以及工業智能產品的安全。  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是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
  • 工信部:到2023年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全文)
    工信部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到2023年,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心。深化「5G+工業網際網路」。支持工業企業建設5G全連接工廠,推動5G應用從外圍輔助環節向核心生產環節滲透,加快典型場景推廣。
  • 中國發布丨工信部:2023年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
    中國網1月13日訊 工信部日前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計劃》),提出到2023年,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標識解析體系創新賦能效應凸顯,二級節點達到120個以上。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 中國發布丨工信部:2023年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
    中國網1月13日訊 工信部日前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計劃》),提出到2023年,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標識解析體系創新賦能效應凸顯,二級節點達到120個以上。
  • 工業網際網路究竟是什麼?打造工業智能化的「血液循環系統」
    ,那麼工業網際網路所包含的內容將不僅僅是建設信息化系統,而是需要包含網絡、平臺與完全在內的三大體系。 安全體系——工業網際網路的保障,工業網際網路打破了傳統工業系統與網際網路天然隔離的邊界,但是安全是影響製造企業上雲的關鍵因素,數據安全與工業安全直接影響工業、經濟安全乃至國家總體安全。
  • 工業網際網路風起時,標識解析體系建設還是差一陣「東風」?
    無獨有偶,日前,工業網際網路十大雙跨平臺之一的浪潮雲發布雲洲2.0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主打質量碼與雲ERP。而質量碼所依託的正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標識解析體系,其核心也是在融合區塊鏈、國家商用密碼技術的前提上,形成了「基於標識體系的質量碼」。標識解析體系,在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中所展現的權重與價值越來越大。
  • 浪潮雲肖雪:QID或將成為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奇點事件
    摘要:QID(質量碼)是國家標識解析體系與區塊鏈、商用密碼技術融合的「雲碼」平臺相結合形成的標準化規模應用。以「一物一碼」實現物的信息高度融合,結合無處不在的連結形成跨組織的共享與協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組織、社會信息傳遞的無序和低效,重塑物與人的關係界面,帶來生產製造的新方式,企業發展的新形態,或將成為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奇點事件。
  • 「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行動計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對「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進行了全面解讀,表示推動工業網際網路與安全生產融合發展,有助於加快提升工業安全生產水平,全面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
  • 永信至誠助力2020年全國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技術技能大賽圓滿收官
    一萬平米超大規模競賽現場恢弘磅礴,15大典型工業網際網路場景嚴陣以待,112支網安精英隊伍同臺競技,知識競答、網絡靶場、場景挑戰三大賽道同時起跑,精彩刺激虛實結合的創新賽制輪番上演,這是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最高級別的網絡安全大賽總決賽現場!作為大賽技術支持單位,永信至誠全程全力精彩呈現!
  • 觀象山|山東全力進軍工業網際網路!「領先半個身位」的青島要擔綱!
    會議規格之高、覆蓋範圍之廣、影響力之大前所未有,山東上下對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決心和期盼前所未有!「全省各級各部門、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論述,把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拿出真招實招硬招,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完善創新生態、產業生態、應用生態,優化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環境,為新舊動能轉換培育『新引擎』!」
  • 中美德工業網際網路哪家強?柴天佑院士解讀工業和網際網路磨合大勢
    德國在雲計算平臺方面落後中美,在被譽為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的PaaS領域,德國正失去工業網際網路的引領作用,而因為PaaS正逐漸成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的聚焦點和關鍵突破口,助力中美超越發展?面對這些問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 工信部解讀《工業網際網路標識管理辦法》
    近年來,我國標識解析體系迅速發展壯大,但同時,與之相適應的治理體系還不夠完善。各類標識服務機構作為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涉及企業和用戶的數據、信息和權益,事關標識解析體系乃至工業網際網路全局穩定健康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國家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同時要依法規範發展,健全數字規則,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
  • 全球工業網際網路(IIoT)發展實踐及啟示
    基於平臺的贏者通吃競爭模式正在加速從消費領域向製造領域演進,誰能在工業網際網路的競爭中佔得先機,誰就能夠把握住未來的主動權,重構製造業研發模式、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以工業網際網路為核心的生態之爭正成為主要國家競爭的新焦點。
  • 如何走出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困境 啟明星辰集團提出解決之道
    日前,2018年工業信息安全大會在京召開,啟明星辰集團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事業部技術總監孟雅輝女士應邀出席並發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安全最佳實踐」主題演講,從工業雲平臺、工業物聯網、工控網、網際網路、企業辦公內網五個維度出發分析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困境,從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安全通道、安全能力三個方面提出了基於雲架構和智能工廠五層架構的安全解決之道
  • (全文)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的智慧電廠仿生體系架構及信息物理系統
    火力發電廠的傳統體系架構難以滿足智能生產和智慧管理需求,智慧電廠已成為其新的發展方向。隨著工業網際網路、工業4.0等新一輪工業革命的興起,智慧電廠已成為我國發電企業轉型升級,應對能源變革的新舉措,其體系架構和智能系統建設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 中國9成工控系統在裸奔,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如何破局?
    隨著新基建逐步深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生產進一步深度融合,工業控制系統作為工業領域「神經中樞」,呈現互聯互通趨勢,在享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成果的同時,傳統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性問題愈發突出,工業網際網路也成為黑客攻擊和網絡戰的重要目標。
  •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安全系統測試...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安全系統測試服務 品目 服務/信息技術服務/軟體開發服務/基礎軟體開發服務 採購單位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行政區域 北京市 公告時間 2021年01月05日 17:33 獲取招標文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