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網際網路風起時,標識解析體系建設還是差一陣「東風」?

2020-12-04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智能相對論(ID:aixdlun),作者丨陳選濱

工業網際網路在新基建的推動下加速發展,這也意味著更多行業相關的概念或技術開始進入大眾視野,成為媒體和市場津津樂道的話題。

那麼,今天「智能相對論」想要討論的,正是與工業網際網路相關的一個基礎模塊,也是其中關鍵的一個體系,即標識解析體系。

標識解析體系被外界談論的並不多,但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一直被行業關注。

疫情期間,中國信通院工業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研究所就曾攜手中電互聯打造了基於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的口罩溯源平臺,並成功應用於長沙芙蓉口罩廠的生產線。

當即,在長沙芙蓉口罩廠生產下線的每一批口罩都可溯源,用戶只需掃描包裝二維碼就可以查閱到口罩生產線、產品、生產批次、質檢結果及生產日期等全部生產數據,實現疫情物資(口罩)的智慧可追溯性管理。

這不得不歸功於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的應用。

此前,《工業網際網路世界》編輯組與《通信產業報》全媒體通過參評企業或專業編輯申報推薦提名,評選出工業網際網路新基建先鋒企業。其中,在上榜企業的類別中,「標識」就被單獨拿出來歸屬一類。中天互聯、邁迪信息兩家頭部企業更是以此形成競爭優勢而登榜。

無獨有偶,日前,工業網際網路十大雙跨平臺之一的浪潮雲發布雲洲2.0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主打質量碼與雲ERP。而質量碼所依託的正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標識解析體系,其核心也是在融合區塊鏈、國家商用密碼技術的前提上,形成了「基於標識體系的質量碼」。

標識解析體系,在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中所展現的權重與價值越來越大。「智能相對論」在與行業人士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也深刻地認識到標識解析體系對於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意義非凡。

什麼是標識解析體系?

如今,雖然在工業網際網路上提及標識解析技術的場景越來越多,但是標識解析技術並不是一門新技術。

此前,為了解決生產者對所生產產品的管理問題,標識解析技術在國家層面主要由監管部門所推動,多應用在藥品、食品等對安全性極度敏感的民生領域。可追溯是標識解析技術應用的一個關鍵特徵,也是行業應用最為看重的一點。

進入工業網際網路領域,隨著5G、大數據、AI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和加持,標識解析技術的價值逐漸被行業所挖掘,信息數據所賦予工業生態的升級驅動越來越顯著。

標識解析技術在工業網際網路順勢而起。

但是,標識解析技術究竟是什麼?這依舊是一個較為模糊的概念。

行業內普遍將標識解析體系劃分為三部分,即標識編碼、標識解析系統、標識數據服務;或是標識編碼技術、標識載體技術、標識解析技術。

儘管三部分在不同的學者研究中,具體會有不同的模塊。但是有兩部分是自始至終都無法忽略的,即從字面理解入手,對應「標識」的標識編碼和對應「解析」的標識解析系統。

簡單來說,標識編碼、解析系統是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最核心的兩部分。

通過對兩者的理解,我們可以大致說清楚標識解析體系是什麼?

標識編碼,將事物(機器、產品等)或概念賦予一定規律性的、易被人或機器識別和處理的數字、符號、文字或任意可以被機器是被的混合符號等。

解析系統,根據標識編碼查詢目標對象的網絡位置或相關信息,對事物(機器、產品等)進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詢,以此了解目標對象的情況和實現交互。

對此,中國信通院工業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羅松提出了更加通俗的理解。他提出,「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對機器和物品賦予唯一的「身份證」,通過標識解析系統,實現跨地域、跨行業、跨企業的信息共享和使用。」

「身份證」、跨越性的信息共享和使用——從羅松的觀點裡簡單總結,標識解析體系是實現工業領域互聯共享的基礎,機器和物品只有實現了標識編碼,才能真正意義上的進行數位化管理,實現工業流程優化。

既是工業網際網路的基礎,那麼標識解析體系在產業中的地位也可見一斑。

中電互聯負責工業網際網路模塊的中電雲網所所長翟值楚在接受「智能相對論」採訪的時候,就此說道:「標識解析體系,對於工業網際網路而言是網絡基礎設施一般的存在。有了這樣的一個標識,後續工業網際網路的應用才能落實,如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質量追溯、供應鏈的優化等等,都可以基於標識體系去打通。」

同樣的,另一家國家十大雙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樹根互聯」也對「智能相對論」表示,「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是實現工業企業數據流通、信息交互的關鍵樞紐,未來將在工業智能化領域發揮重要的基礎設施作用,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

那麼,以行業人士的觀點來看,可以說標識解析體系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基本是基礎中的基礎。所以新基建要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那麼初步要做的事情無非就是將基礎打牢,也就是推動標識解析體系的建立,賦予工業領域能互聯共享的初步條件。

標識解析體系發展到什麼程度?

很顯然,從行業人士的觀點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標識解析體系在工業網際網路的位置至關重要。在目前各大知名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也有自己的一套標識解析體系方案或項目,比如海爾卡奧斯、樹根互聯、中電互聯等等。

行業的聚焦在此不難察覺,但是如此熱鬧的進程上,標識解析體系又發展到了哪一步?

首先,從國家層面的動作來看,標識解析體系的頂層設計與試點驗證正在跨向標準化階段。

「標準化」對於標識解析體系而言,尤為關鍵。正如上文所說的,標識解析技術並不是一門新技術。中電雲網所所長翟值楚在與「智能相對論」的交流中,也介紹道:「以往企業也會做供應鏈管理,給企業資產做標碼,但是依舊存在一個問題,他們的標識大多都只是企業內部在用,一旦出了企業,就無法識別了......」

所以,在今天這個新基建的節點上,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標識解析體系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正是標準化、統一性的問題,才能從原有混亂、局限的內部標識體系實現真正意義的升級。

2019年8月,中國信通院主辦的「《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 裝備 標識編碼規範》等十三項行業標準啟動會所聚焦討論的,也正是這一方面的問題。

「工業網際網路需要從國家層面統籌考慮建立統一的標識編碼體系,並結合不同行業的經驗教訓,制定不同顆粒度的編碼規則。」在大會代表和專家的討論下,推動標識解析體系的標準化工作的開展,是目前工業網際網路行業和國家層面一致的目標。

對於標識解析體系而言,標準化工作的關鍵在於各層級節點的建設和落地,即從國家頂級節點-二級標識解析節點-公共遞歸解析節點的層層推動。

「目前,我國的國家頂級節點已初步打通,接下來關鍵在於二級節點的建設。」從與各個行業人士的交流中,「智能相對論」了解到,我國布局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的5個國家頂級節點已經全部上線運行並實現互聯互通,形成「東西南北中」的格局。

接下來的主要要抓的便是二級節點的建設。據了解,如今我國的二級節點架構的建設模式、運營要求、指導準則也已經完成。截止2019年7月,我國已有17個二級節點上線運營,覆蓋高端設備、工程機械和航空航天等領域。

中電互聯所中標負責的便是電子信息行業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建設的項目。樹根互聯所承建的也正是機械行業的二級節點建設。以行業、區域來進行二級節點的建設落地成為行業的一個探索路徑。

事實上,行業與區域的相關性在二級節點的建設過程也確實會存在影響。中電雲網所所長翟值楚認為,長沙的電子信息產業對於中電互聯開展二級節點建設具備很好的承載基礎以及應用推廣空間。

那麼,面向行業、面向區域,圍繞著我國的5個國家頂級節點來向下繼續打造各行各業的二級節點是未來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的關鍵。而根據行業、區域的不同,二級節點的建設也有所區別和側重,在各大平臺的牽頭或行業領軍者的帶領下,標識解析體系也終會面臨一段長線的拉鋸發展。

標識解析體系的建設難點在於哪裡?

「在技術層面,國家多個院所,包括工業網際網路企業都已經完成了技術創新,解決了根本性的如何編碼、賦碼、解碼和映射等難題。」樹根互聯向「智能相對論」介紹道。

對此,中電雲網所所長翟值楚也說道:「隨著國家頂級節點和二級節點建設的落實,技術方面沒有太多問題,我覺得目前最主要的還是市場推廣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是推廣的問題?

因為標識解析體系對企業資源的重構會讓企業經歷一段不小的陣痛。簡單來說,為企業的機器、產品等事物「貼碼」,等同於對企業資源進行一次更新迭代。這也意味著企業需要花費一定的更新成本、學習成本、管理成本等費用支出。

「如何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即能解決客戶的痛點又能低成本的實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對於標識解析體系的應用落地,樹根互聯深知其中的難處,其負責人如是對「智能相對論」說道。

如果,一家企業的生產對智能化、數位化的需求並不高,那麼這樣的成本支出典型就是一次浪費。沒有人會為了「標識」而「標識」,這不是一門新技術,更多也只是一個輔助性的技術,工業生產的關鍵還得看生產線的具體需求。

當一家的企業真正地要跨徑智能化、數位化生產,標識解析的賦能才有會有意義。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沒有這個意願和能力去實現智能化、數位化升級,標識解析體系對於他們而言,能不做就不做,缺乏真正的產能驅動力。

「一般來說,我們現在都是集團內部的企業在推動標識解析體系的應用,只能先在集團內部做好標杆案例,才有機會向市場進行推廣。」「智能相對論」在與行業人士交流過程中,了解到目前行業內的情況大抵如此,集團內部先行做標杆案例成為一個常態路徑。

事實上,樹根互聯也表示,「在集團內部推進阻力成本低,相對容易落地。」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集團內部,缺乏市場拓展性,對於行業發展的意義並不大。

所以,樹根互聯向「智能相對論」強調道:「(我們)在集團內部推進落地的同時,也在不斷賦能給合作夥伴。樹根互聯的標識不是代表某一個集團的內部落地,而是適合行業內或者跨行業的信息打通。」

當然,很明顯,若要推動標識解析體系全方位的覆蓋,僅是靠平臺建設並不可以,從國家層面的政策推動到企業內部的產能升級,以及工業網際網路各方面的整體跨步,都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會迎來實際性的進展。

從目前的進程來看,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仍只是初步階段,各方面的條件和基礎設施需要更加精細化、模塊化、標準化的發展,離「萬事俱備」還有一段長期的建設歷程,而標識解析體系的發展也不僅僅只是差一陣「東風」。

參考文獻:

[1] 李海花,期治博.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思路

[2] 楊震,張東.工業網際網路中的標識解析技術

[3] 工業網際網路說.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四大創新應用模式及發展趨勢

[4] 任語錚,謝人超.工業網際網路表示解析體系綜述

【鈦媒體作者介紹: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AI產業新媒體,重點關注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慧型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雲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後的晶片、算法等。】

相關焦點

  • 工信部解讀《工業網際網路標識管理辦法》
    工業網際網路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對人、機、物的全面連接,不斷改變傳統製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為實體經濟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實現途徑。國家高度重視工業網際網路發展。
  •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安全系統測試...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安全系統測試服務 品目 服務/信息技術服務/軟體開發服務/基礎軟體開發服務 採購單位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行政區域 北京市 公告時間 2021年01月05日 17:33 獲取招標文件時間
  • 全國首個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白酒行業節點上線
    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12月5日,2020(第三屆)中國信息通信大會開幕式上,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白酒行業節點正式啟動上線該節點是全國首個白酒行業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節點,由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工業網際網路標識相當於工業產品的「身份證」。白酒行業節點的上線,將為白酒產品全網資源的經過區分和信息管理,以及商品的溯源提供依據。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節點的上線,將進一步促進白酒企業「上雲上平臺上標識」,帶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在更多省內傳統優勢產業的規模推廣應用。
  • 工信部:到2023年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全文)
    到2023年,工業網際網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並進,新模式、新業態大範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標識解析體系創新賦能效應凸顯,二級節點達到120個以上。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一期)建設...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一期)建設項目上海配套—W機房網絡線路租賃服務採購項目中標(成交)結果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一期)建設項目上海配套—W機房網絡線路租賃服務採購項目
  • 「5G+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智能升級 中國製造迎歷史機遇
    在基礎設施方面,已建設5G基站超過70萬個,終端連接數突破1.8億,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我國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建設順利推進,東南西北中五大頂級節點建成運行,76個二級節點已完成部署上線,覆蓋22個省,28個重點行業,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註冊數已超過80億。在大會展示現場可看到,「5G+工業網際網路」與不少行業的融合應用已取得進展。
  • 中國發布丨工信部:2023年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
    中國網1月13日訊 工信部日前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計劃》),提出到2023年,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標識解析體系創新賦能效應凸顯,二級節點達到120個以上。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 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的 「領頭羊」們都有哪些大動作?
    接著,浪潮雲洲工業網際網路 QID 平臺暨國家頂級節點(重慶)重大應用發布會在重慶成功舉辦。浪潮聯合信通院依託重慶國家標識解析頂級節點,建設運營質量碼平臺,將成為西部十省的賦碼中心,構建起依託頂級節點的全國質量碼平臺體系。同時,浪潮在重慶投資建設的 「中國 - 新加坡工業網際網路標準研究中心」,實現中國新加坡工業品標準互認、「一碼通關」。
  • 中國發布丨工信部:2023年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
    中國網1月13日訊 工信部日前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計劃》),提出到2023年,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標識解析體系創新賦能效應凸顯,二級節點達到120個以上。
  • 雨前對話|工業網際網路:從世界鏡像到進化
    作者:康 丹統籌:羅 提工單一來,倉庫中堆放電子原料的區域亮起紅燈,根據燈亮情況,工人像「抓中藥」一樣取走原料,在接入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節點前,他們需要從上萬盤料中將所需原料找出來。這是工業網際網路在重慶集誠汽車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環節中的微小應用。藉助標識解析系統,該公司今年實現了生產效率提高25.4%,產品不良率降低50%,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4.3%。
  • 三大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應用場景介紹
    在「新基建」的浪潮下,《「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大新基礎設施建設,包括5G、工業網際網路、工業大數據的建設。未來,工業大數據將和5G和工業網際網路一樣,成為國家戰略規劃重要的衡量指標,如何推動其發展是產業亟需考慮的問題。 11月27日,在通信世界全媒體舉辦的「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開創智慧新工業」主題沙龍活動上,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智能連接部副總經理王明儒以「基於5G專網工業大數據解決方案研究」為主題發表演講,分享了中移物聯在5G專網上構建智慧工廠、數字孿生、工業大數據的探索及思考。
  • 專訪餘曉暉:7個方面介紹了工業網際網路的相關概念和發展情況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入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建設等。 今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圍繞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政策...
    「5G+工業網際網路」探索推進,時間敏感網絡、邊緣計算、5G工業模組等新產品在內網改造中探索應用。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功能不斷增強,二級節點達47個,覆蓋19省20個行業。平臺連接能力持續增強。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超過一百個,跨行業、跨領域平臺的引領作用顯著。啟動建設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二是工業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持續深化。
  • 從內部應用到對外輸出:長飛「5G+光」發力工業網際網路
    工業網際網路各類應用場景中,光通信具有大帶寬、時延低、穩定性好等優點,5G的移動性更強,兩者之間具有很好的互補。事實上,5G與光通信,無論在消費級場景還是行業場景,都是一對「CP」,光通信基礎設施,本身就是5G網絡部署和應用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長飛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指出,5G網絡超高速率、超大連接、超低時延將帶來通信效率的質變,對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 權威發布:2020年度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十件大事
    02 全國政協圍繞「加快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4月30日,十三屆全國政協召開第35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加快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協商議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
  • 浪潮雲肖雪:QID或將成為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奇點事件
    摘要:QID(質量碼)是國家標識解析體系與區塊鏈、商用密碼技術融合的「雲碼」平臺相結合形成的標準化規模應用。以「一物一碼」實現物的信息高度融合,結合無處不在的連結形成跨組織的共享與協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組織、社會信息傳遞的無序和低效,重塑物與人的關係界面,帶來生產製造的新方式,企業發展的新形態,或將成為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奇點事件。
  • ...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平臺……未來3年工業網際網路領域要幹這些大事...
    《計劃》明確,到2023年,工業網際網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並進,新模式、新業態大範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其中,在新型基礎設施方面,《計劃》提出: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標識解析體系創新賦能效應凸顯,二級節點達到120個以上。
  • 權威發布:2020年度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十件大事_新聞中心_中國網
    10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聯合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12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12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 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12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網際網路標識管理辦法》。
  • (全文)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的智慧電廠仿生體系架構及信息物理系統
    隨著工業網際網路、工業4.0等新一輪工業革命的興起,智慧電廠已成為我國發電企業轉型升級,應對能源變革的新舉措,其體系架構和智能系統建設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年,我國對智慧電廠的研究和建設開展了許多有益探索,有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智能發電、智慧電廠提出了不同的定義和體系架構,但其與工業網際網路體系融合較少,智慧電廠作為工業網際網路理念在發電側的集中體現,有必要將工業網際網路理念引入智慧電廠研究和建設中,增強各系統之間的協同性和擴展性,提高發電企業內外信息系統與物理系統的融合程度。
  • 我國科研單位成為國際發碼機構 為工業網際網路國際化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我國科研單位成為國際發碼機構 為工業網際網路國際化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2020-07-0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