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終端產業發展大會今天在四川宜賓隆重舉行。這是中國通信協會、信通院、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房地產協會、中國兼建築業協會、印度通信與電子協會等五大協會首次聯手,以「融合時代、跨界創新」為主題,全面展示智能終端行業生態圖景。
在上午的高峰論壇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尹浩發表了題為「萬物互連,智能終端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的演講。尹浩指出,當前人類社會正邁進智慧時代,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智能+」,比「網際網路+」更進一步體現基於數字革命的人工智慧技術對社會生產的全新賦能,並成為人工智慧應用的創新範式。
「萬物互連推動智能終端市場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快速增長。而大、智、物、雲等技術的聚合效應,推動萬物互連邁向萬物智聯時代。」尹浩表示,「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智能網聯汽車、智慧機器人等數以萬億計的新設備將接入網絡,形成海量數據,應用呈現爆發性增長。同時,物聯網市場應用需求將全面升級,垂直行業市場不斷興起:消費類服務市場應用需求更加活躍;政府主導的智慧城市建設成為熱點;製造業成為物聯網的重要應用領域。」
尹浩指出,萬物互連:智能終端技術與產業發展主要圍繞三類應用:個體主導的消費物聯網、供給側主導的生產性物聯網、政府主導的智慧城市物聯網,後兩者統一稱為產業物聯網。MEMS、IoT、5G、AI、Digital Twin、雲、邊緣計算等智能技術集群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智能+時代的到來,與此同時,物聯網終端產業生態的競爭也將日趨激烈。「我國電信、物聯網和製造企業也加大力度,整合針對智能終端的晶片模組、作業系統、產品製造和平臺服務等資源積極構建面向互連的智能終端產業生態體系。」他表示。
那麼,智能終端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
尹浩指出,在智能終端的大腦——晶片、聯網關鍵部件——無線模組、感知的五官——傳感器、作業系統、安全和行業應用等方面都面臨極大挑戰,亟需關鍵環節的創新。
作為智能終端的數據處理和控制核心,尹浩認為,物聯網終端核心晶片技術應重點關注三個方面。一是關注低功耗處理技術和面向物聯網應用的集成電路設計工藝。二是關注面向重點領域的高性能、低成本、集成化、微型化低功耗晶片和通信模組技術和研發。三是關注提升物聯網晶片設計、製造、封裝與集成及可靠性領域技術水平。
作為智能終端感知世界的「五官」,智能傳感器是物聯網感知數據的採集來源,在物聯網行業應用中發揮著基礎性關鍵作用。尹浩指出,傳感器技術關注發展的重點在三個方面。一是核心敏感元件技術,應開展生物材料、石墨烯、特種功能陶瓷等敏感材料試驗,搶佔前沿敏感材料領域先發優勢,強化矽基類傳感器敏感機理、結構、封裝工藝的研究,加快各類敏感元件的研發與產業化。二是傳感器集成化、微型化和低功耗技術,開展同類和不同類傳感器、配套電路和敏感元件集成等技術和工藝研究,支持基於MEMS工藝、薄膜工藝技術形成不同類型的敏感晶片,開展各種不同結構形式的封裝和封裝工藝創新,支持具有外部能量自收集,掉電休眠自啟動等能量貯存與功率控制的模塊化器件研發。三是重點應用領域,支持研發高性能慣性、壓力、磁力、加速度、光線、圖像、溫溼度、距離等傳感器產品和應用技術,積極攻關新型傳感器產品。
作為物聯網時代的智能終端載體,無論是高速收費站的ETC、智慧型手機、智能電視、智能家居,還是車載設備、無人機、機器人等智能硬體,均離不開智能終端作業系統。「而物聯網終端涉及的晶片、傳感器、通信協議和應用場景千差萬別,山頭林立,技術方案不統一,體系結構不一致,阻礙了物聯網終端產業的發展。」尹浩指出。他表示,智能終端作業系統局是萬物互連時代的戰略制高點,而物聯網時代作業系統的生態經營更加考驗廠商的戰略視野和產業整合能力,作業系統與雲品臺一體化成為掌控生態主導權的重要手段。在這方面,他建議關注發展的重點包括yoghurt交互型作業系統和實時作業系統兩個方向。
隨著5G商用臨近,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是5G發展的主要驅動力,5G的行業應用也帶來了多樣化服務需求和更多挑戰。與此同時,物聯網終端安全防護面臨挑戰更加嚴峻。尹浩指出,物聯網終端安全最為複雜,涵蓋硬體層、固件層和應用軟體層三個層面。「物聯網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對安全防護技術要求更高,而且物聯網設備種類多,涉及各行各業,一個意想不到的安全漏洞就可能導致整個網絡的崩塌,越來越成熟的人工智慧技術更是可增強對物聯網終端的攻擊能力,無論是攻擊效率和破壞程度。」他強調,「因此,智能化帶來滿足行業應用、服務個性化需求便利的同時,引入的安全風險不容小覷!」
最後,尹浩表示,2019年是中國農曆豬年,網際網路界曾經有句名言:站在風口,豬也會飛起來。眼下的問題是,我們站在風口上了嗎?風停了而「豬」沒翅膀,如何避免摔下的風險?「構建智能終端產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願景美好,但任重道遠!」
嘉賓觀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浩:萬物互連推動智能終端市場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快速增長。MEMS、IoT、5G、AI、Digital Twin、雲、邊緣計算等智能技術集群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智能+時代的到來,與此同時,物聯網終端產業生態的競爭也將日趨激烈。在智能終端的大腦——晶片、聯網關鍵部件——無線模組、感知的五官——傳感器、作業系統、安全和行業應用等方面都面臨極大挑戰,亟需關鍵環節的創新,尤其智能終端作業系統局是萬物互連時代的戰略制高點,而物聯網時代作業系統的生態經營更加考驗廠商的戰略視野和產業整合能力,作業系統與雲品臺一體化成為掌控生態主導權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物聯網設備種類多,涉及各行各業,一個意想不到的安全漏洞就可能導致整個網絡的崩塌,越來越成熟的人工智慧技術更是可增強對物聯網終端的攻擊能力。因此,智能化帶來滿足行業應用、服務個性化需求便利的同時,引入的安全風險不容小覷。
站在風口,豬也會飛起來。眼下的問題是,我們站在風口上了嗎?風停了而「豬」沒翅膀,如何避免摔下的風險?構建智能終端產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願景美好,但任重道遠!(校對/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