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勞動模範永遠是時代的領跑者,他們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在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了先鋒和排頭兵作用,體現的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始終是推動時代前進的強大動力。在第127個「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前夕,福建省總工會和人民網福建頻道將在福建師範大學聯合舉辦《對話價值觀 勞模校園行》大型主題宣講活動,邀請四位勞模走進校園與大學生對話。17日起,本網關注這四位勞模的事跡,藉此向他們致敬。
有這樣一位人民警察,在工作時始終堅持「最先到場、最後離場」。因為敢拼善贏,他讓正義跨越國境,打黑除惡,他永遠衝鋒在前。他先後8次被公安部抽調,前往印尼、日本、南非、安哥拉、阿根廷、紐西蘭等國辦案,均圓滿完成任務,得到國外警察同行高度讚賞和公安部領導充分肯定。從警30年來,他收穫了無數榮耀。他就是全國勞動模範、一等功臣、福清市公安局原副局長、福州市公安局副調研員林心淦。
2008年,一名天津的留學生在日本東京的出租房內失蹤,日本警視廳經過近3年調查始終沒有結果。2011年,林心淦被抽調到公安部參加這起案件的偵查工作。接手案件後,林心淦創新運用多系統交叉比對機制,對失蹤人員的DNA進行分析比對。經過反覆、仔細勘察現場,最終他在日本警方勘察時遺漏的「一灘尿液」中找到突破,從中提取了DNA,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在和出入境管理部門配合下,他對犯罪嫌疑人的行蹤、家庭狀況、成長軌跡等進行摸底,並成功抓獲。通過預審突破,找到了死者被搶的手錶、錢包等物證。
「這個案件能快速取得突破,也是因為中國有先進的刑事科學技術和刑事機制。」林心淦談起六年前與日本警方合力破獲的刑事案件至今記憶猶新。他不僅偵破日本警視廳偵查了3年沒有進展的案件,也用自己的專業技術,為中國警察贏得了讚揚。
林心淦常說,「面對不同的任務,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司法體制、不同人種,對祖國的熱愛,是引領我破案的最大信念;祖國的強大,是支持我挺直脊梁的最大支撐。」
2014年12月,林心淦作為公安部禁毒局的5名專家組成員之一遠赴紐西蘭,同當地警方開展國際禁毒合作「莫霍克行動」。這個案件涉及紐西蘭、澳大利亞、法國、香港、廣東、深圳、北京、福建等地,範圍廣,影響大。經大量摸排偵查,林心淦和他的團隊找到了此次跨國郵遞走私易製毒物品案的關鍵人物。期間,辦案人員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常常通宵分析研判。在案件攻堅的關鍵階段,林心淦因勞累過度高燒不退,他一邊打著點滴,一邊堅守在一線,帶領民警潛伏、追捕,直至成功破獲這起跨國走私易製毒物品案,摧毀了一個集搜集、加工、寄遞為一體的走私製毒物品網絡,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徹底切斷了該團夥的國際販毒通道。
在林心淦心中,他始終提倡團隊精神,而不是個人英雄主義。每年清明節,林心淦帶刑警大隊緬懷逝去的烈士時,他心理總是會有很大的壓力:如何確保每個衝鋒陷陣的刑警安全?如果在他手下產生了烈士,那會對幾個家庭造成多大的悲痛?「要依靠團隊的力量,抓獲犯罪嫌疑人必定要制定周密的方案,團隊協作以確保安全。個人作戰會產生很大的風險。」帶著這樣的責任、使命感和智慧,林心淦帶領的刑警隊員沒有一人「掉隊」。
有人說,警察是最危險的職業之一,在他們的作息時間裡,沒有朝九晚五,沒有周末節假,24小時的隨叫隨到。而林心淦卻笑著告訴記者,既然選擇了這條路,穿上警察制服的那一天,就要盡他最大的努力,來保所有人的平安,對得起頭頂上的國徽和身上沉甸甸的責任。(楊柳、實習生張霜霜)
《致敬勞動模範 弘揚工匠精神》系列報導
福建省總工會聯合本網主辦「對話價值觀·勞模校園行」正式開啟
從「草根小子」到「藍領大師」 勞模高孔長平凡崗位上的不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