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以光速旅行也無法到達這些星系

2020-12-06 李論科學

每到夏天,我記得小時候就喜歡在自家院子裡,打個地鋪或簡單鋪個涼蓆,躺在地上仰望星空,那時候不知道看什麼,只覺得天上的星星真的好多!現在城市裡已經沒有小時候那麼好的觀察條件了。

如果我們選一個沒有光汙染、沒有雲層、沒有月光的夜晚,我們不僅能看到幾顆行星和數千顆恆星,還能看到星團、一些微弱的星雲、銀河系的平面,甚至可能看到一兩個遙遠的星系。

其實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一切,都包含在銀河系之內,最多也就是銀河系周圍的衛星星系!如果我們藉助科學的力量深入的觀察我們的宇宙,超越我們視野的極限,我們會發現,在銀河系的恆星、星團和星雲之外,有一個神奇的宇宙。曾經那些在天空中看起來模糊的、不重要的汙點,其實和我們的銀河系一樣都是龐大宇宙中的一座孤島,每一個都與我們的銀河系大小相當,由數億顆、數萬億顆恆星組成。

宇宙膨脹以及可能的未來

關於宇宙中的星系,在20世紀最令人困惑的發現是: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遠離我們速度就越快。最終由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和喬治·勒梅特爾(Georges Lemaitre)發現,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膨脹的宇宙中。

星系的距離和退行速度的關係被稱為哈勃定律。在宇宙的大尺度上,哈勃定律,或者說速度/紅移關係,表現得非常明顯,而在較小尺度上,例如:星系群、星系、星團,所有被引力束縛住的結構並不會隨著宇宙的膨脹而擴張。

人們本能的會想到一個問題:根據宇宙大爆炸的框架,既然宇宙在膨脹,這種情況是否會永遠持續下去?

哈勃定律早在1929年就制定出來了,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宇宙起源於一個高溫,高密度,快速膨脹的狀態。空間充滿了物質和輻射,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冷卻,膨脹速度開始放緩。此外,隨著宇宙的發展物質分布的略微不均勻在引力的作用下發展成了今天看到的星系和星系團,分布在一個大約92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中。

大爆炸一開始宇宙膨脹的速度非常快,但同時空間包含著大量的物質和能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引力在一段時間內減緩了膨脹速度,而目前我們的宇宙還在繼續膨脹。

那我們的未來呢?20世紀早期的科學家給出了三種可能的情況:

引力獲勝。如果有足夠的物質和能量,那麼引力最終會克服最初的膨脹。宇宙將達到一個最大的尺寸,膨脹率降到零,然後開始進入收縮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將回到一個炙熱、稠密的狀態,宇宙的命運將以大坍縮告終。膨脹獲勝。如果沒有足夠的物質和能量,引力就不能停止最初的膨脹速度。遙遠的星系將繼續遠離我們,即使膨脹率有所下降,只是無限的接近於0,宇宙也永遠不會出現逆轉。最終,所有的星系都離的非常遙遠,空間的溫度無限接近絕對零度,稱為大凍結。膨脹率為0的宇宙。如果宇宙中再多一個質子,就會重新坍縮,並以大坍縮告終。如果再少一個質子,宇宙就會永遠膨脹下去。但在一個處在臨界值宇宙中,膨脹速率和引力正好位於兩種情況的邊緣,空間不會膨脹也不會坍縮。在隨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科學家衡量這三個選項中哪一個描述了我們宇宙的未來。大坍縮?還是會永遠勻速的膨脹,還是會成為穩定的處於一個臨界的宇宙?

就在1998年,我們驚訝地發現這些都不是我們宇宙的選擇?相反,膨脹率不會一直下降,而是逐漸接近一個有限的非零值。

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個星系似乎在加速遠離我們!

消失的宇宙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宇宙遵循物理定律的本質。但從另一個更深刻的意義上說,這將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困擾。

在我們之前設想的三個場景中,如果你乘坐一艘宇宙飛船離開地球,火箭的速度不需要達到光速,可以以任意速度運動,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到達可觀測宇宙中的任何星系。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引力會一直減慢膨脹的速度,如果情況是這樣的話,在理論上我們是可以達到任何星系。

但如果我們的宇宙在加速膨脹,遙遠的星系正在以299,792.458KM/S的速度遠離我們(比光速還快,而且它們還在加速),那麼我們永遠無法達到它們?即使光子以光速運動,也不可能到達這樣的星系。

我們所能知道的就是它們誕生時發出的光達到了我們,而我們現在所發出的光永遠不會達到這些星系,我們已經與遙遠的星系無緣無故地斷開了聯繫。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我們接收的星光中任何紅移大於1.5(這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的星系,目前都已經消失了。

上圖為哈勃深場,裡面包含大約10000個最微弱、最遙遠的星系。通過測量它們的紅移,我們可以確定(回到哈勃定律)這些星繫到底有多遠。

事實證明,這幅圖中大約40%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已經超過光速,我們所發出的光已經無法達到它們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宇宙加速,越來越多的星系在我們的視野中都將變紅變暗。每過一秒鐘,平均而言就有成千上萬顆恆星和它們的行星系超過光速遠離我們。在我們今天宇宙的數千億個星系(甚至可能多達一萬億)中,只有3%的星系在我們可達的範圍內,不過在不遠的未來它們也將以超光速遠離我們。

所以唯一能拯救我們的就是某種受控制的蟲洞或時空彎曲,一些比光快的旅行方式,但這些方式目前看來是我們遙不可及的。

每一個星系正在加速遠離我們,我們看到的都是它們誕生時發出的光,而現在的光將永遠無法到達我們,所以在未來,我們不會有比我們現在更好的視野!因為膨脹一刻都不停歇。

相關焦點

  • 我們能在100年內到達另一個星系嗎?
    請注意,您可以在25年(往返時間的一半)的旅行時間,到達最近的星系仙女座的旅行時間約為一百萬年的地球時間。空間真的,真的很大。最近的星系是仙女座。 距今253.7萬光年.. 在100年內,我們將沒有任何接近光速旅行可行的技術。 付諸技術,它仍然需要花費253.7萬年。
  • 科普:為什麼我們永遠無法到達宇宙的邊緣
    根據愛因斯坦方程,物質運動不能超過光速,光速精準設定為每秒299792458米,因此很多人對太空旅行已經開始絕望了。即使以99%的光速行進,要到達銀河系最近的大星系仙女座,也需要整整256萬年。而量子物理學卻提供了一些可能的解決辦法,量子糾纏似乎繞開了光速,因為兩個粒子似乎可以遠距離即時通訊,但這一切只是一個猜測。
  • 在光速下,我們能到達宇宙的邊緣嗎?
    當更大的望遠鏡最終被發明後,我們可以觀察到距離我們遠達數千光年的其他星系。這還不夠,所以如哈勃望遠鏡和JWST這類大規模太空望遠鏡(美國宇航局最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太空望遠鏡)已經誕生。這些太空望遠鏡以及未來幾年會發明的太空望遠鏡,能夠幫助我們觀測到宇宙中心,即距離數十億光年外的區域。
  • 光速飛行為什麼無法飛出太陽系?或與這些原因有關,難以實現!
    人類為何無法飛出太陽系?即使光速飛行也難以實現,或與它有關!很多80後的小夥伴都有這樣一段美好的回憶,夜晚躺在自家的院子裡,抬頭就可以看到天空當中,明亮的星星,現在隨著城市的建設和經濟的高速發展,想要抬頭看見星星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 光速為什麼是宇宙最快速度?如果能超越光速,會發生什麼變化?
    自從人類開始大力發展科學,就一直有一個充滿野心的夢想,那就是實現星際旅行,在一些科幻電影裡面做一點都有體現,但是想要真正的實現星際旅行,我們就要達到宇宙的最快速度,根據目前科學的定義,光速是目前宇宙當中的最快速度。達到了30萬公裡每秒,可是人類目前最快的速度也不過72萬公裡每小時,也就是深入太陽日冕層的帕克探測器。
  • 光速有大小限制,光速旅行為何能做到瞬間到達目的地?
    光速不變已成為公認的常識,但正因為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有光速這一限制,導致人類似乎永遠都無法飛出銀河系。要去往除本星系團之外的星系,考慮到空間膨脹的速度遠大於光速,因此即使飛船以光速前進,也沒法趕上空間膨脹的速度。
  • 光速不是最快的嗎?那為什麼星系可以超光速遠離我們?
    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132.9億光年外的遙遠星系發出的光永遠到不了我們地球,因為那個地方的空間膨脹速度相對於地球已經超過光速了。記住是空間在膨脹,並不是星系在膨脹。以上就是題目中所說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超過光速的由來。二,光速是最快的嗎?
  • 人類星際旅行,能都到達距離銀河系250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
    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的公式m'=m/√1-(v/c),我們知道光速是物體運動的極限,這個觀點也被粒子加速器證實。如果愛因斯坦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人類未來的宇宙飛船就不可能超過光速。假設人類未來的飛船接近光速,離開銀河系也不是不可能。因為銀河系內有大量的物質可以補給,不考慮壽命的話,幾十萬年後便可以離開銀河系。
  • 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這是事實,我們無法解釋為什麼
    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而這個速度是指信息和能量的傳播速度。光速最快是人類通過實驗以及理論推導出來的,這就是一種事實,我們無法解釋為什麼。光速,299792458 m/s,一切物質的速度都超不過此值,是自然界存在的最大速度,光速不以參考系的不同而變化,不論你怎麼做怎麼測量,真空光速就是299792458 m/s,不大也不小。以上就是愛因斯坦相對論成立的大前提,假如有一天發現有物體的速度大於光速了,那麼也就是宣告相對論失敗的時候了。
  • 最新研究:無法測量單個方向的光速
    從太空旅行、GPS到我們的電網,這都是至關重要的。相對論的中心是,真空中的光速是絕對常數。問題是,這一事實從未得到證實。當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時,是為了解釋為什麼光總是具有相同的速度。在1800年代後期,人們認為,由於光以波的形式傳播,因此必須由某種稱為「發光的以太」的不可見材料攜帶。原因是波需要一種介質,例如空氣中的聲音或水中的水波。
  • M87星系距離我們5500萬光年,那麼我們的飛船要飛多久才能到達?
    5500萬光年的距離,連光都要走5500萬年;如果考慮宇宙膨脹效應的話,需要更長的時間,人類的飛船則永遠無法到達。實際上,因為宇宙膨脹效應,目前M87星系距離地球已經遠不止5500萬光年,目前與地球間的實際距離,大概在1~5億光年之間;我們說M87星系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指的是目前地球上接收到M87星系的光線,是5500萬年前發出的。
  • 執著的希望之光,光速與現代科學有什麼聯繫,為什麼無法超越光速
    哈勃還觀察到,星系越遠,它移動的速度,也就是遠離我們的速度就越快,這就是哈勃常數的來源。本質上,有一些宇宙結構已經超過宇宙事件範圍,在這些視界範圍之外的結構我們可能永遠也看不到。在時空模型中,光速可以用來作為計算定義值,比如光年,光分。所以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在確定宇宙膨脹率時,光速是不可缺少的單位。另外在1990年代,對遙遠星系的紅移測量數據表明,在過去的數十億年中,宇宙的膨脹一直在加速。
  • 光速為什麼無法被超越?
    其中關於不能超光速準確的描述如下:有靜止質量的物體永遠達不到光速,理論上只能無限接近於光速,光子由於沒有靜止質量可以為光速;例如現代的各種通信極限就是光速。我們知道光速約為30萬公裡每秒,為什麼我們無法超越這個速度呢,光速真的無法被超越嗎?
  • 光速無法超越的宇宙鐵律是真的嗎?在它面前,光速慢如蝸牛
    人類為什麼能夠走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人類為什麼能夠走出地球,站在太空中欣賞地球的美麗?我們為什麼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地球的南端走到北端?這一切的根源就是速度。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速度發展史,古時候的人們出門基本靠走,最快的交通工具應該是馬車了,所以古人們的活動範圍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的人們一輩子也只能在自己方圓數百裡的範圍內活動。
  • 為什麼人類一直無法接近光速?其實愛因斯坦早就給出了原因!
    文/行走天涯為什麼人類一直無法接近光速?其實愛因斯坦早就給出了原因!光速是我們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之一,也是科學家們一直想要致力於人造飛船,探測器等多種飛行物想要達到並超越的速度,可實際上人類科技前進的百年時間以來,人類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速度突破,否則人類早就已經邁出了太陽系,自由的遨遊在銀河系之中了,又怎麼可能一直因為速度的限制,導致科學家早就已經篩選出了很多類地行星,但是卻沒有辦法到達這些星球上!那在未來多少年之後?
  • 霍金:「星晶片」可達光速1/5,20年到達半人馬座α星系
    「突破攝星」計劃是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俄羅斯企業家Yuri Milner去年一起啟動的計劃,目標是讓星際旅行變成現實。「如果成功,在座各位有些人在有生之年,將能看到我們向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馬座α星系發送一個探測器。」當天,霍金在WE大會的開場報告讓現場千餘名觀眾踏上了星際旅行乃至太空移民的想像之旅。
  • 為什麼光速是速度的上限?
    如果從經典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只要給一直給太空中的飛行器一個大於零的合力,由於飛船的質量保持不變,其加速度大小恆大於零: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器的速度就會變得越來越快,並且最終遲早會超過光速,達到遠遠快於光速的地步。
  • 宇宙最快星系,速度可達2.3倍光速,為什麼沒有打破相對論?
    最近的河外星系離銀河系只有幾萬光年,最遠的河外星系位於上百億光年之外。在這些星系中 ,它們的光譜大都顯示出紅移,而且距離越遠紅移值越大。這意味著河外星系都在遠去,而且距離越遠,遠離速度越快。 如果河外星系離銀河系足夠遠,它們的退行速度甚至可以超過光速。然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指出,任何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那麼,星系的退行速度是如何超光速的呢?
  • 為什麼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極限?把自己化作一道光,就是永生
    對狹義相對論最廣為人知的解讀是,如果我們能飛得再快一點,我們就會在更遠的未來到達目的地。多遠的未來?再說一次,這取決於我們的速度。但有一個限制,因為沒有什麼能比光走得更快。或許將來有一天我們能走得與光一樣快,但我們將為此作出重大犧牲:需要放棄自己的質量。所有質量。光無法攜帶任何質量,一點都不行,這才是它的速度這麼快的原因。光喜歡輕裝上路。所以沒有質量的光的速度是宇宙速度的極限。
  • 宇宙最快星系,遠離速度達2.3倍光速,為什麼它沒有違背相對論?
    這讓不少的朋友難以理解:為什麼這個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能夠達2.3倍光速,難道這不違背相對論嗎?可事實上,它並不違背相對論,這是為什麼?要弄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我們要對相對論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很多人只知道相對論限制了物體的速度只能達到光速,可是卻不明白這個限制它是有前提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