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為什麼會越來越多?
陌上花聽父親說,在他的父親那輩,也就是陌上花的爺爺那輩,山上還有不少野狼,這是野豬的天敵,能控制野豬的數量。再加上那會兒村民可以隨意打豬,山上的野兔、野雞、野豬都是獵人的目標,因為狩獵頻繁,這些動物幾乎絕跡。
等到了他這一輩,野狼就很少見了。後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村裡有獵槍的也都統一上繳了,個人不能私藏獵槍,也不能狩獵。再之後又封山育林,山上植被越來越茂密,這就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很好的棲息環境。缺少了天敵,繁殖能力又強的野豬數量更是急劇增加。
野豬對農作物的破壞性極強。
野豬數量一多,為了找尋食物,有些就開始光顧村民種在山林邊的農作物,因為野豬是受保護動物,村民們只能對其驅趕,不能獵殺,它們的膽兒是日益增大,陣地從山坡邊的田地擴展到平坦地區的田地,從原來的小心翼翼地試探變成大肆破壞。
一年中,野豬下山最密集的時間是在七月至十月間,這正是大批莊稼成熟的時候。這些野豬通常是白天在山上樹林裡休息養精神,到了晚上九點之後就開始蠢蠢欲動了,半夜十一點到凌晨兩三點是他們糟蹋莊稼的尖峰時段,天剛開始發白,它們又回山上養精蓄銳去了。有些野豬猖獗的山區,白天都能見它們在地裡大搖大擺。
野豬力氣極大,一身蠻勁,所到之處,拱地、啃果實、踏植株,一晩上可以將一片地的收成毀去大半。而且野豬不僅毀地還傷人,人們見了它都會躲著點,就怕它發起狠來橫衝直撞傷到人。真的是打不能打,攆著還提心弔膽的。
等到莊稼收完了,野豬下山就少了。可以說,這些野豬就是專門損壞莊稼的禍害,在野豬頻繁出沒的地方,老百姓損失慘重。
可是,因為它們有「受保護」的這一特殊身份,老百姓們不能打殺它,只能是採用各種手段進行驅趕。
比如放鞭炮、敲鑼打鼓、點火堆、安裝嗽叭放搖滾樂、裝閃射燈等,利用野豬害怕強音和強光的特點對其進行驅趕。比如建圍欄、砌圍牆、挖壕溝,將野豬隔絕在田地之外。比如灑豬血、掛豬骨、種薄荷,利用野豬害怕的氣味讓其遠離農作物。
不過這些方法都只是治標不治本,而且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老百姓每年的損失仍然不可避免。雖然有些地區會對農民的損失有所補償,但這些補償一是只在有限的幾個地區,二是補償金額也有限。
如果當地野豬數量確實過多,和村民利益發生衝突時,當地村民可以上報政府,申請獵殺一部分。
野豬雖然位列受保護野生動物,但它畢竟不是珍稀瀕危動物,從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說,也應該控制其種群不過度繁。尤其是當其危及到人類生存環境時,完全可以向林業局申請進行合法合理捕殺。
切記,對野豬進行捕殺,需有合法手續,由相關部門派遣專人進行。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個人都不能使用禁用的工具,以及方法進行狩獵。否則這就是破壞野生動物資源行為,很可能就犯了非法狩獵罪,視情節輕重,會被處以相應的刑罰。
點右上角「關注」,看陌上花每日給您帶來各種農村趣聞雜談和農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