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雖然這個排序並不是根據戰鬥力強弱,而是根據這些動物與人相遇的機會以及見到人後對人的主動攻擊性而排列的,但是,野豬能與熊、老虎自然界中頂級的食肉動物相提並論,已然證明了它們的實力。那麼,面對如此兇猛的野豬,如果人在山上遇到它們如何自救呢?老一輩的人說的「裝死」的辦法管不管用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遇到野豬裝死管用嗎?
在許多老一輩的口中,「裝死」幾乎成為了遇到兇猛的野生動物自救唯一且最有效的方法,遇到狼裝死,遇到熊也裝死,遇到野豬還是裝死。對於,這種方法,我想說的是:如果裝死慣用的話,還要這雙腿幹啥?
事實上,無論是遇到狼、熊還是野豬,裝死只能讓你死得更快。因為這些動物都有兼腐食的食性,尤其是熊和野豬,它們都屬於雜食性動物,雖然肉食的比例通常佔不到總食物的一半,但是只要是遇到肉,它們都不會放過。而且熊和野豬都是會吃腐肉的存在。想像一下,腐爛發臭的肉,它們都能下得去嘴,更不用說新鮮還保持著體溫的「死人」了。
所以,遇到野豬裝死是不管用的,而且從野豬吃人的許多報導中,我們不難看出,被野豬啃咬的人大都是四肢不全的,尤其是面部被咬的最慘烈(可能是與面部沒有衣物遮擋有關)。
遇到野豬該怎麼辦?
野豬是一種分布非常廣的哺乳動物,在世界範圍內除了南美和南極沒有野豬外,其他大陸上都有它們的身影(野豬在澳大利亞屬於入侵物種,是18世紀由殖民者帶入的),正是因為如此廣的分布,現存的野豬才有了21個亞種的分化。在我國野豬主要有三種:華南野豬、東北野豬以及臺灣野豬。其中以華南野豬的分布最廣,最為常見,它們廣泛的分布與華北和華南的各大省份。
由於早期人為的獵殺讓野豬的數量急劇下降,所以目前野豬在我國屬於二級保護動物。再加上它們體型壯碩,攻擊性極強,因此,遇到野豬正面硬剛人是沒有任何勝算的。既然打也打不得,而且還打不過,跑總行了吧?
遇到危險,轉身就跑這是人本能的第一反應。但是遇到野豬跑顯然也是不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野豬俗稱山豬,它們主要棲息的環境山地、丘陵、山林為主,這些地形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高低不平。而野豬由於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早已經如履平地,但是人就不同了,在恐懼下,人的整個身體的肌肉緊張,在這種地形中跑極容易摔倒(事實上在緊張的情況下,平地跑都容易摔倒)。而且遇到野豬跑,在野豬眼裡本就是示弱的表現,它會窮追不捨。
其次,野豬雖然看起來腿不長,但是它的奔跑速度可達40公裡每小時以上,而且它的耐力很強,可以連續奔跑10公裡,在這種耐力和速度面前,人想要跑贏野豬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麼,遇到野豬該怎麼自救呢?
由於在山上遇到野豬大都是毫無準備的,所以芥末、辣椒油什麼的就別想了,其次,山林地區一般都是禁火的,所以點火雖然能夠驅趕野豬,但是拿沒拿打火機是未知的,而且火勢起來也需要時間,而這段時間足夠野豬把人頂飛了。因此,遇到野豬首先要做的就是面對它,然後慢慢地向後退,隨時觀察野豬的情況。如果此時野豬不餓,它們大概率不會主動的攻擊。
但是,如果野豬看到慢慢後退的我們還有攻擊性,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上樹。基於野豬的衝撞力完全可以將手腕粗的樹撞斷,所以在選擇樹時,一定要選擇粗壯的樹(別說山林地區沒有樹)。此時,就不要管樹皮會把我們的皮擦破了,畢竟保命要緊。
上樹後,野豬大概率會撞樹,所以要在樹上抱緊,其次,一旦野豬長時間沒有收穫,它就會離去。這時就完成了自救。
總結
在山上遇到野豬,千萬不要用裝死的辦法企圖躲過一劫,因為野豬是吃腐肉的,所以裝死不但不能幫助人自救,反而會讓人失去最後的逃生機會。雖然野豬攻擊性非常強,但是它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會爬樹,因此,在遇到野豬時,第一時間選擇一棵大樹爬上去,是最好的自救方法。一旦上了樹,即使野豬在樹下徘徊,我們也有足夠的時間來打電話報警求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