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豬二熊三老虎,這是老祖先們總結出來的俗語。說的是在山區,特別是在我國東北的農村,野豬、熊和老虎經常會在人類活動的區域出沒,在俗語中我們也能得知熊的戰鬥力很強。上海野生動物園群熊傷人致死事件,也讓我們意識到熊的厲害。
除此之外,還有流傳甚廣的一種說法:那就是遇到熊,千萬不要慌,躺下來裝死,它就不會吃你了,因為熊不吃死的動物。那麼,遇到熊怎麼辦?躺下裝死真的有用?讓我們來深入探究一下:
戰鬥力恐怖的棕熊
棕熊,也叫灰熊,常見的特徵有:短尾、極佳的嗅覺和聽覺、五個無法收縮的爪,以及長、密、粗的毛。毛髮通常呈白色、棕色、黑色或雜色;頭很大而且很圓,見過棕熊的應該有印象。在棕熊的背部有一塊高高聳起的肌肉,那塊肌肉給予棕熊前肢的力量,對其挖洞、打架等大有幫助。古語有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側面說明了熊掌的珍貴,熊掌一掌拍下去,配合其強有力的前肢力量,足以殺死一頭身形相當的馬鹿,也足以拍碎美洲野牛的脊椎。五個無法自由收縮的爪子,雖不像獅子或老虎那般可自由伸縮,但其巨大的力量才是最致命的武器。
科迪亞克島棕熊是棕熊中體型最大的亞種。其體長在2-2.8米,直立時可達三米,體重通常可達650多千克,最大個體800公斤。體形健碩,肩背隆起,讓人看了不禁倒吸一口冷氣。而其他棕熊亞種,體長在1.5到2.8米,肩高0.9到1.5米,雄性體重135—545千克,雌性體重80—250千克。
你以為棕熊體型笨重,捕食就很不方便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你以為它是胖?它是壯。實際上,當它們全速奔跑,時速可達56公裡每小時。棕熊不僅快,而且耐力十足,以最快的速度跑幾十分鐘完全不是問題。作為棕熊的主要食物之一的鹿,可以67公裡每小時的速度跑幾十分鐘。因此棕熊在長期的演化中,不得不逐漸鍛鍊出來。
人類與棕熊
棕熊是一種適應力比較強的動物,從環境惡劣的荒漠,再到高山高海拔的密林,甚至氣候嚴寒的冰原地帶,它們都能頑強生存。歐亞大陸上的棕熊則更加喜歡茂密的森林,方便它們白天躲藏。
棕熊的生活可謂是深居簡出,居住在內陸的棕熊領地意識很強,它們不會像其它一些動物撒尿宣示主權,而是常在樹幹留下抓撓的痕跡,或是用嘴咬樹幹,或用身體擦蹭留下痕跡,以此作為各自領地的標誌。
野生的棕熊會本能地避開人類,棕熊殺人或使人重傷的事件很少發生。在1980年到2009年這三十年間,美國總共有33人死於黑熊之爪,有36人死於灰熊之爪,平均每年有2.2人被熊襲擊致死。最著名的當屬三毛別棕熊襲擊事件,造成7人死亡,3人重傷的慘劇。
人熊衝突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時常入侵熊的自然棲息地,人類活動破壞熊的棲息地,人類所丟棄的廚餘垃圾會吸引熊冒險進入住宅區覓食。如果食物缺乏,飢餓難耐,熊有時會捕食農場的動物。一旦熊開始依賴人類的食物,領地與人類的活動範圍重疊,將人類的活動範圍內的食物視為飽腹來源,這會導致人熊衝突的機率大大提高,最終導致人或熊的死亡(其實在強大的現代武器面前,熊是更弱勢的一方)。
與熊狹路相逢怎麼辦
熊不會無緣無故地攻擊人類,被熊襲擊是概率很低的事件。它們攻擊人肯定是有原因的,以下是熊大概率發動攻擊的原因:
當人離一隻受傷的熊太近時,出於自衛本能而攻擊;當人過於接近小熊時,為保護幼崽而進攻;當人突然闖進熊的領域,或是驚嚇到熊時,出於捍衛領地主權而進攻;當熊認為受到挑釁時,比如不期而遇眼神對視時;當一頭熊有吃過人肉的經驗時(會在覓食時不再忽視人類的可食用性),老話說過:「吃過人的熊不能留」,說的就是這一道理。
弄清楚原因,我們就要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都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但和熊狹路相逢,我們應該以智脫險。分為以下情況:
如果距離相對較遠:
那麼你是幸運的,因為熊的視力不好,這時候你要面對著熊,緩慢後退,同時觀察周邊情況,千萬不要弄出大的聲響,也不要背對著熊後退。待到安全範圍後,再及時離開相應區域;不要快速離開或快速接近。這樣你就引發了熊的注意,本來可能它沒看到你,這時候你送到它面前來了;
千萬不要逃跑。奔跑你肯定是跑不過它的,前文也說過了,在森林中它不會被絆倒,但你有可能會被絆倒,這時候你就成了它的盤中餐;如果距離較近,熊已經注意到你了:
利用自己身上的現有工具,如登山杖或背包等,讓自己顯得相對高大,這時候熊會評估你的戰力值,可能不會發起進攻;不要在熊面前直接蹲下來,它會覺得你是要對它發動進攻,接下來就是它對你發動進攻了;千萬不要直視熊的眼睛,這是很危險的行為,它會覺得你是在挑釁它,然後發動進攻;
製造其它地方的聲響,熊的嗅覺和聽覺比狗都要強上好多倍,讓它的注意力到其它地方,然後緩慢面對著它後退;如果你感覺到熊可能準備發動進攻:
你要注意熊的表情,如果它只是大吼大叫,同時站起來。那麼你的運氣較好,它只是不滿你闖入它的領地,或者嚇唬你,大概率不會進攻。這時候你要緩慢地倒退走開,千萬注意是緩慢,不要發出任何它覺得是威脅的聲響;
如果它已經低吼,並且蹲下豎起熊毛,說明它已經憤怒了,那你的運氣不夠好,它大概率要發動進攻,準備襲擊你了:如果是黑熊,雖然它膽子小,但是如果決定跟你搏鬥,那就是你死我活。它的體型比你大的不是很多,千萬不能裝死,一定要和它勇敢搏鬥,因為它與棕熊不一樣,它的攻擊是置人於死地的,用盡你的全身力氣,狠揍熊的鼻子。鼻子是熊最脆弱的地方,重點攻擊那裡;
如果是棕熊,它的體型比你大很多,打肯定是打不過,這時候你可以深蹲,雙腳張開,用雙手抱住頭,保護好頭部。護住腹部。在過程中,千萬不要動。把背部和屁股留給熊,畢竟在熊口逃生的人都是捨得一身肉的,保護好自己的關鍵部位。雖然棕熊的攻擊性比黑熊大,但它們主要是進行防禦和表達憤怒。頂過這頓狂風暴雨的襲擊,你或許就可以逃生了。
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項:
千萬不要一遇到熊就直接裝死。再次強調,因為熊是雜食動物,它雖然不喜歡吃腐肉,但是不代表它不喜歡吃新鮮的屍體。即使你運氣好,碰到一頭吃飽了的熊,但熊生性貪玩,有玩弄獵物的習慣,它用粗大的熊掌拍你幾下,或者是用自己龐大的身軀坐你身上,估計你的小命也差不多沒了。如果它用自己長滿倒刺的舌頭舔你的頭部,可能半張臉都沒了。用它的爪子對你進行一個「全身按摩」,估計你也夠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一隻體型龐大的熊在你身邊「玩弄」你,你能保證自己能承受巨大痛苦一動一動?一動就是葬身熊腹。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一遇到熊就倒地裝死,因為你本來可以有多重機會逃生。
不要試圖主動攻擊熊,獵人遇到熊可能會第一時間選擇開槍,但這會激怒熊,一個熊掌扇向你,可能你的腦袋就沒了。即使你正中熊的腦袋,它們堅硬的頭骨也可以有效地保護,一時半會兒死不了,而你的小命可能堪憂;如果必須要進入熊可能出沒的區域,準備「防熊噴霧」是有必要的,在危險時能救你一命,前提是你要認真看好使用說明;上樹或者跳河也是不明智的行為,一方面,熊的家就在森林裡,另一方面,它們最喜歡的就是在水裡捕魚。
躲藏時要提前分辨風向,最好讓自己處於下風處,這樣熊聞不到你的味道,再尋找大石頭或者大樹,熊有可能找不到你。熊是動物裡面有名的「近視眼」,近視嚴重。一旦你試圖掩藏,一定要等熊走遠之後才能緩慢離開。如果你在野外遇到熊,那麼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