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遇到熊就裝死可逃生 專家:小心被它玩死

2020-12-04 搜狐網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關於野生動物的帖子,裡面介紹了一些動物奇怪有趣的生活習慣,及部分關於它們的坊間傳言,如蚯蚓被切斷可以再生,大象臨死前到「大象公墓」等待死亡,魚只有7秒記憶……究竟這些說法是否有科學根據?南都記者請相關專家來科普真相。

  說法

  1

  公牛看見紅色的東西會生氣

  當牛看見紅色東西的時候會生氣地衝上去—這樣的觀念來自鬥牛場,並早已深入人心。

  真相 讓牛激動的是晃動的旗子而不是紅色

  牛雖然能感受到紅色和綠色有一些差別,但分辨能力不敏銳。在鬥牛場上,讓牛激動的並不是旗子的顏色,而是晃動的旗子。

  生物學士、果殼網科普作者@擬南芥稱,大多數哺乳動物只有兩種光敏色素,這些動物被稱為二色性視覺動物。還有一些動物只有一種感光色素,這些動物是單色性視覺動物。對於這些動物來說,這個世界沒有顏色,只有亮度,就像我們看黑白電影的感覺一樣。

  牛有幾種光敏色素呢?科學家發現,由於先天缺失了感受綠光的視錐細胞,牛的視覺和患有綠色光敏色素突變導致的紅綠色盲患者有點類似,可以區分長波長的紅光和短波長的藍光,但是對長波區內部的光卻缺乏分辨能力,因此紅色、橙色、黃色以及綠色對牛來說只是不同深淺的一種顏色。

  說法

  2

  蚯蚓被切斷一定可以再生

  都說蚯蚓被切斷後可以再生,所以,關於蚯蚓有一個著名的段子:蚯蚓一家這天很鬱悶,小蚯蚓想了想,把自己切成兩段,打羽毛球去了。蚯蚓媽媽覺得這方法不錯,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將去。

  真相 種類及環境條件不同影響再生成功率

  蚯蚓的再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同種類以及環境條件都會對存活再生產生很大的影響,並非一定能再生成功。

  果殼網科普作者@ Le T ournesol稱,蚯蚓的身體是由兩條兩頭尖的管子套在一起組成的,外層是體壁,內層是消化管,兩層之間的廣闊空腔是次生體腔,也稱為真體腔,縱向有隔膜將身體分隔成一個一個的環節。

  蚯蚓被切斷以後,斷面上會形成新的細胞團,形成栓塞將斷面閉合,防止失血、組織液流失及微生物入侵。只有重新形成閉合的體腔,它們才有可能存活下去,接下才是再生的階段。

  世界上的蚯蚓有2500餘種,不同種類的再生能力也相差很大。我們較為常見的陸正蚓,又稱釣魚蟲,它的再生能力就很差。所以如果你突發奇想來實踐一下,多半是會失敗的。對水生蚯蚓來說,氧氣濃度也是影響再生和成活的重要因素,氧氣濃度低時,再生會減少,但是當氧氣濃度過高時,死亡率又會升高。只有遇到合適的氧氣濃度,斷掉的蚯蚓才能存活並再生完全。

  說法

  3

  魚只有7秒記憶

  早在很久以前,有人告訴我:魚的記憶只有7秒,7秒之後它就不會記得曾經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會變成嶄新的開始。所以,在那一方小小的魚缸裡面,它永遠不會覺得無聊。

  真相 一些魚類的記憶有可能長達一年至數年

  這種說法來自一則廣告,大量關於魚類記憶的研究都表明,魚的記憶遠不止7秒。一些魚類甚至很可能有長達一年至數年的記憶。

  生物學士、果殼網科普作者@擬南芥稱,1965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用金魚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金魚放在一個很長的魚缸裡,然後在魚缸的一端射出一道亮光,20秒後,再在魚缸射出亮光的一端釋放電擊。很快,金魚就對電擊形成了記憶,當它們看到光的時候,不等電擊釋放到水裡就會迅速遊到魚缸的另一頭,以躲避電擊。設計實驗的科學家們發現,只要進行合理的訓練,這些金魚可以在長達1個月的時間裡一直記住躲避電擊的技巧。

  除了金魚,另一種有名的觀賞魚天堂魚也有很強的記憶能力。當這種魚在水池中遇到陌生的金魚時,會好奇地遊來遊去,打量著新來的陌生鄰居,直到失去興趣為止。如果天堂魚和金魚第二次在水箱中相遇的話,它們會很快發現對方是老熟人而失去探索的興趣。實驗發現,這樣的記憶力至少可以保持3個月的時間。

  考慮到大部分魚類的壽命也只有幾年時間,它們的記憶還是相當持久的。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表明,著名的洄遊魚類鮭魚之所以能夠在成年以後返回自己的出生地,是因為它們對自己幼年的生活環境的氣味形成了記憶。

  說法

  4

  遇到熊最好躺下裝死,因為熊不吃死的動物

  遇到熊最好的求生方法就是躺下裝死,因為熊不吃死了的動物。千萬不要想著逃跑,和熊拼速度沒有勝算,而且還會激起熊的捕獵本性。

  真相 裝死會被熊當做玩具遭受襲擊

  大量野外觀察發現「熊不吃死的動物」並沒有什麼依據。即使熊不餓,躺下裝死而一動不動的你也容易被當做「玩具」而遭受襲擊。

  分子免疫學碩士、果殼網編輯丁崝稱,熊是雜食性動物,食物包括青草、果實、昆蟲、鳥類、鹿等,多數熊更愛吃肉。偶有「裝死逃過熊掌」的報導,往往是因為當時熊並不餓,而當事人蜷縮躺下,用手護住頭頸裝死的舉動,減輕了熊「受到威脅」的感覺,避免了它受驚而自衛。

  即使遇到的是一頭飽熊,它不太想吃死肉,但生性貪玩的它如果伸出力大無窮的厚掌把裝死的你翻過來拍過去地查看,或者用生滿了倒刺的舌頭舔你,或者在你身上坐一坐……這都不是有趣的事,不死也得搭上半條命。而如果是餓熊的話,不管獵物死活它都會直接開餐的。

  大多數時候熊並沒有侵略性,它們往往只是站立起來觀察你是否對它造成威脅,這時瞪視、奔跑和尖叫都可能引起它不安而發動攻擊。應該冷靜地花幾秒鐘時間評估一下周圍的環境,確定出逃生的路線,再緩慢地、順著風、倒退著離開。熊的視力不發達,但熊具有非常靈敏的嗅覺和聽覺,所以順風慢慢離開可以避免它根據氣味進行追蹤,保持安靜可以讓熊覺得你對它無害。

  說法

  5

  大象臨死前會來到「大象公墓」等待死亡

  當大象感到自己時日不多的時候,在本能的指引下脫離群體,來到一個神秘的地方,孤獨地等待死亡降臨。這個地點很神聖又很隱秘,大象自己能找而人類卻怎麼也找不到,這就是大象墓地,墓地裡埋藏了千百年來的大象骨骸。

  真相 遺骨聚集可能是自然原因或盜獵行為造成的

  大量大象遺骨聚集可能是自然原因或盜獵行為造成的,並不存在神聖的公墓。

  果殼網科普作者Creative認為,目前一些成堆的大象屍骨,可能的形成原因是:首先是自然死亡。大象一天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吃東西,一旦食物匱乏,它們會退到水源附近,然後飢餓的大象因營養不良導致低血糖,繼而誘發酮症(酮症表現為嗜睡)。大象開始睏倦、昏迷,不再有力量離開水源探尋新路。終於有一天,它們站不起來了,先後靜靜地離開這個世界。這就使得水源附近成為大象屍骨聚集的地方。

  其次是被偷獵者屠殺。成群的大象屍骨被發現,而上面所有象牙都不見了。很有可能,偷獵者們把大群大象驅趕到一起,然後集體射殺。

news.sohu.com false 南方都市報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5-04/14/content_3407692.htm?div=-1 report 3511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關於野生動物的帖子,裡面介紹了一些動物奇怪有趣的生活習慣,及部分關於它們的坊間傳言,如蚯蚓被切斷可以再生,大象臨死前到「大象公墓」等待死亡,魚

相關焦點

  • 遇到熊只要裝死就能活命?專家:別逗了,那樣死得更快!
    文/行走天涯遇到熊只要裝死就能活命?專家:別逗了,那樣死得更快!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熊應該都是一種非常具備攻擊性的動物,除了在野生的叢林當中能夠看到熊之外,一般都會在動物園中欣賞到熊的英姿,不過若是真是在野外看到了熊,很可能就會沒命了,可不是動畫片中描繪的熊出沒,那麼憨厚的大熊和二熊不見得能夠被人類給遇上,那若真是遇上了熊,該怎麼逃生呢
  • 在野外遇到熊,應該逃跑還是裝死?
    而在許多野獸中,熊無疑是極具攻擊性的一種動物,如果在野外不小心和它碰上,自身孤立無援且沒有防身武器和保護措施,我們該怎麼應對呢?小編來給大家支幾招。可能大家聽到最多的建議方案是躺在地上裝死,因為熊它們不吃死了的動物。那麼這個說法對嗎?雖說有過很多裝死躲過熊的攻擊的事例,但是這並非明智之舉。
  • 遇到熊時裝死真能逃命嗎?熊不知道人在裝死?專家:別裝了
    遇到熊時裝死真能逃命嗎?熊不知道人在裝死?專家:別裝了大家都知道,熊是一種大型的掠食性動物,而且熊的種類其實還挺多的,比如我們國家的熊貓,就是熊類的一種,還有數量比較多的黑熊、棕熊等等,雖然種類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戰鬥力極強,別看熊貓挺萌的,但是野生熊貓的戰鬥力也是很強的,而如果說和我們人類交集比較多的熊,那應該只有黑熊了。
  • 在野外遇到熊的時候,裝死真的能逃過一劫嗎?
    說起熊大家都不陌生,它們給我們的印象就是外表憨厚,其實兇猛無比,體型長得又比較大,在野外難逢對手,如果人類要是遇到熊的話,儘量還是繞道而行吧。不過大家以前都看過一個故事,說兩個人在野外遇到熊的時候就開始逃命,其中一個跑的慢的人只好趴在地上裝死,結果熊聞了聞之後竟然不吃它,轉身追別人去了。那麼我們在野外不小心遇到熊的時候,裝死真的能騙過它嗎?是因為熊不吃死的生物嗎?
  • 遇到熊怎麼辦?逃跑死得快,裝死未必行
    熊是一種體型龐大的野生哺乳動物,從外表就可以看出來它具有不俗的力量,那麼當一個人遇到一頭熊應該怎麼辦呢?熊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熊擁有不同的習性,在戰鬥力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我國境內主要存在著四種熊,第一就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別看大熊貓一副萌萌的人畜無害的樣子,可它的戰鬥力卻是不容小覷的。再有就是亞洲黑熊、棕熊以及馬來熊。
  • 遇到熊怎麼辦?逃跑死得更快,裝死未必可行
    熊是一種體型龐大的野生哺乳動物,從外表就可以看出來它具有不俗的力量,那麼當一個人遇到一頭熊應該怎麼辦呢? 熊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熊擁有不同的習性,在戰鬥力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我國境內主要存在著四種熊,第一就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別看大熊貓一副萌萌的人畜無害的樣子,可它的戰鬥力卻是不容小覷的。 再有就是亞洲黑熊、棕熊以及馬來熊。
  • 為什麼在熊面前裝死常常能逃生?熊很傻很天真?要這樣想就太錯了
    可能很多的人都聽過這樣的傳說,就是在野外遇到熊的時候不要跑,要躺下裝死,這樣往往能逃過一劫,特別是在熊出沒的地區,這樣的傳說很多,以至於讓人們相信熊是一種非常笨的動物。在它面前裝死它都看不出來。如果你也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假如在野外遇到熊的時候你也這麼做,那一定不是明智的做法。
  • 有人說遇到熊躺下來裝死,能成功逃生?真的是這樣嗎?
    遇到熊躺下裝死,因為它不吃死物這種說話由來已久,也讓人們信以為真,而且遇到熊確實是有可能的,特別是在森林覆蓋率廣,地廣人稀,自然環境保護得好的地方。小編告訴你們,我就生活在這樣的地方,而且老家也確實有人遇到過熊。
  • 熊為什麼要傷人?遇到熊 裝死有用嗎
    遇到黑熊怎麼辦?北美地區的徒步旅行者有一個防熊的工具:防熊噴霧。和防狼噴霧類似,只不過這是防熊的。這遠比子彈有用,因為一顆子彈很可能打不死熊,而且還會激怒它,向你發動更猛烈的攻擊。防狼噴霧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保住一命。由於國內防熊噴霧並沒有售賣,也不合法。所以大概率下你如果遇到熊,可能手上一個工具也沒有,那該怎麼辦呢?首先,你一定不能跑。
  • 熊為什麼要傷人?遇到熊,裝死有用嗎?
    防熊噴霧 圖源:anchorage daily news 遠距離防熊 圖源:The Spokesman-Review防熊噴霧通過遠距離快速傳播大量刺激性氣體,可以將熊擊退。這遠比子彈有用,因為一顆子彈很可能打不死熊,而且還會激怒它,向你發動更猛烈的攻擊。
  • 遇到熊如何保命?躺下裝死管用嗎?這份硬核自救指南請您注意查收
    一豬二熊三老虎,這是老祖先們總結出來的俗語。說的是在山區,特別是在我國東北的農村,野豬、熊和老虎經常會在人類活動的區域出沒,在俗語中我們也能得知熊的戰鬥力很強。上海野生動物園群熊傷人致死事件,也讓我們意識到熊的厲害。除此之外,還有流傳甚廣的一種說法:那就是遇到熊,千萬不要慌,躺下來裝死,它就不會吃你了,因為熊不吃死的動物。那麼,遇到熊怎麼辦?
  • 熊為什麼會傷人?遇到熊之後,裝死真的有用嗎?
    根據調查,一般只有下列情況,黑熊才會主動傷人:如果在大山深處,要麼因為人為的襲擊而報復;要麼因為近距離內遇到了攜帶熊孩子的單親媽媽,她覺得你對熊寶寶有威脅;要麼因為人與熊狹路相逢,沒辦法閃開,以為人要傷害它。一般情況下,深山裡的黑熊很怕人,性格彪悍的是少數。如果在人類居住的村落附近,要麼是因為打擾了黑熊的休眠;要麼是因為黑熊在吃東西的時候被打擾,以為要搶食兒。
  • 熊力量強大,沒有天敵,如果野外遇到該怎麼辦?爬樹還是裝死?
    提到熊,可能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就是強壯,的確,熊是一種非常強壯的存在,不論是什麼種類的熊,它們都有著魁梧的身軀,並且還有著強大的力量,雖然隨著人類對熊棲息地的破壞,人類很少能夠在野外遇到熊這種強悍的動物,但是一旦人類在野外遇到了熊類,那麼應該怎麼辦?該如何保護自己?
  • 遇到狗熊,裝死=找死
    我們看到很多有關遇到狗熊裝死逃脫的故事:森林裡,一隻狗熊氣忽然勢洶洶地跑來了!人一下子躺在地上,屏住呼吸,一動不動,任憑狗熊折騰,心中念叨著:狗熊是不會吃死人的!然後,狗熊嗅了嗅,發現是死人,失望,離去。人爬起來,逃脫大吉。於是,精彩故事的要素都有了:智慧、策略、驚險、曲折、趣味……
  • 在山上遇到野豬如何自救?裝死真的管用嗎?為什麼?
    俗話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雖然這個排序並不是根據戰鬥力強弱,而是根據這些動物與人相遇的機會以及見到人後對人的主動攻擊性而排列的,但是,野豬能與熊、老虎自然界中頂級的食肉動物相提並論,已然證明了它們的實力。那麼,面對如此兇猛的野豬,如果人在山上遇到它們如何自救呢?
  • 野外碰到熊 裝死就可以了?那是找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印象中,一直以為遇到熊「裝死」就可以逃過一劫,不過這是真的嗎?熊真的不吃「死人」?科普中國有一則趣味漫畫,詳細解釋了這個問題。簡單來說,熊是一種雜食性動物,水果、青草、魚、肉、蛋、昆蟲……什麼都吃,動物屍體當然也不會放過。
  • 野外遇到熊,裝死真的可以逃過一劫嗎?
    成語「虎背熊腰」是指背寬厚如虎,腰粗壯如熊,也就是說熊的腰圍是非常肥壯的。它們四肢粗健,能爬樹也能遊泳。雖然聽覺、視覺較遲鈍,動作笨拙,行走緩慢,但嗅覺十分靈敏。身上毛色多變,由棕黑色至棕紅色,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毛色是棕褐色的,只有四肢近黑色;還有就是棕熊胸部毛較長,長度大於10cm。體長約2m,體重可達200kg以上。主要棲息於山區的森林地帶,過著獨居的生活,冬季在洞穴內冬眠。
  • 偶遇黑熊竟是加拿大人日常,加拿大真的是熊比人多!在戶外遇到熊...
    黑熊左顧右盼地看了一會兒,在地上打了幾個滾,玩的很開心。玩著玩著,黑熊又看到了旁邊的一個鞦韆,雖然它坐不進去,但是也玩了起來。雖然說熊不會主動攻擊人,但是萬一真遇到了熊咋辦?   遇到熊之前   避開漿果:   熊是雜食性動物,水牛果(buffalo berry)是熊主要的食物之一。
  • 如果在野外遇到熊,裝死能躲過一劫嗎?
    舉個例子來說,根據澎湃新聞5月22日的報導,前段時間,在青海發生了2起熊傷人的事件,經過調查後發現,原因是因為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裡,由於當地加大野生動物的保護,偷獵者減少,同時農田退耕形成了大片的樹林,這些對於熊來說,等於自己的生活範圍變大了,而且少了獵人的威脅,熊也漸漸從深山中出來,朝著人類的生活區靠近。
  • 野外遇到熊,該裝死還是爬樹呢?
    由於內容清奇,我猶豫了好幾天到底要不要寫它,因為它更像是那種奇奇怪怪沒啥用的知識。正糾結著呢,昨天就突然爆出一則「上海野生動物園熊傷人致1人死亡」的新聞。新聞一出,我覺得這個新選題不再是沒啥用的知識了。不糾結了,寫它!如果我們在一個有足夠防護的動物園,並且嚴格遵守園內規定的話,是不太可能與熊有什麼交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