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神》:現代美國的奇幻肖像 沒有耶穌會更完美

2020-11-29 百家棟才

作為一個《美國眾神》小說粉絲,我倒是對《雷神3》更為期待。當時《雷神3》的片場照剛剛發布,比《美國眾神》還要美國眾神。神威索爾把一身腱子肉裹在破布裡,邪神洛基身著西裝一副混混樣,一起尋找流落凡間的眾神之父奧丁——一個比他們更為足智多謀的老騙子。思維和記憶——兩隻烏鴉在路邊啄食垃圾,警惕地注視著來往行人。而稱號為奇異博士的凡人早就預料到他們的到來……

當然啦,後面只是我的腦補。不過要是霍普金斯演星期三該多好!雖然劇版《美國眾神》選角最終也讓我滿意,但整體上總是好像差了點什麼。生殖女神誘騙祭品、落魄小哥遇到精靈、影子和岑諾伯格對弈,這些場景呈現的都非常壯觀。可是劇版加的戲——無處不在的耶穌,無處不在的信仰,殭屍女集結多元種族團隊尋找愛——相比原著奇幻公路輕小說,更像是美式基督教主旋律雞湯。實際上我並不把《美國眾神》當作宗教故事,而是當作神話故事。神話和宗教故事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但是它們之間還是有些微妙的心理差別。

在《金枝》中弗雷澤從思維層面提出了一種巫術-宗教-科學變遷的假說。巫術與科學有些類似,只不過來自對自然最樸素的觀察。巫術分為兩種,一是順勢巫術:相似的東西會導致相似的結果,就跟吃核桃補腦一樣;另一個是接觸巫術:接觸過的東西還會繼續相互作用,所以人們妥善保管掉下來的舊牙。人們聯想出某種超越時間空間的作用,就跟想像出」某種類似現代物理學裡的『以太』那樣的中介物「一樣。這些規律並不總能奏效,逐漸人們的觀念中誕生了某種凌駕於諸類自然事物、具有人性的超人力量。但是神明在誕生之初也並不總是擁有無上的權威,他們受到巫術規律的支配,受人們巫術活動的擺布。在我們理解中的純粹的巫術和宗教之間,存在著一片很大的灰色地帶。在這之中人們虔誠又無情,獻媚又同時期冀神明的馴服,在某些時候還會拋棄他們的信仰。

我似乎不應該在一篇影評裡班門弄斧,談論宗教的起源。但是在電視劇中多處渲染的主題「相信」,似乎從巫術的角度理解更好。假若把「相信」理解為基督教意義上的「道和行」,眾神也得是永恆的世界之王才行。那為何作者還要細細講述古神被人們遺忘了名字,眾神失去了信仰法力不如從前呢?既然眾神從獻祭中汲取力量,尼爾·蓋曼描述的神大概更靠近人們宗教活動中偏向巫術的一邊。這樣看來《美國眾神》反而是一部無神論的小說,只是把宗教當成普通的精神活動來看待。或者說拋開基督教意義上的「信仰」解讀反而能體會到更多魅力。

講述「信仰」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在講人的故事。人們進行信仰的原因有些像在兩個奴隸主之間選擇;是混沌的大自然——一個喜怒無常的、看不見的奴隸主,還是一個神明——一個看得見的、有故事的、有原則的奴隸主。相比於科學,信仰神明更像是「不是辦法的辦法」。假使人們能相信某種儀式總能解除困境,就總有辦法抗爭喜怒無常的自然。當第一次鐵錘敲擊在砧板上的聲音響起,人們慶祝神明的賜福,人類也開始掌握自己命運。如果像《三體》中一樣,(因為智子的封鎖)對撞機的實驗結果都是隨機的,人類不再能相信某種普遍規律,只能陷入絕望之中。信仰從一開始就是人的故事,而不是神的故事。

電視劇中星期三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臺詞,描述的就是人類「相信」的意義。「這80噸重的金屬…… 根本不應該在天上穿行……但這裡有82名乘客都非常堅信著這飛機能安全地進行旅程。是什麼讓我們飛在天上,信仰還是牛頓?」所謂「相信飛機在天上飛」,並不是誇大信仰的力量,而是描述信仰的心理狀態。不過在一個現代的奇幻故事裡,我們為什麼要把」信仰''科技和信仰神話相提並論呢?恐怕神話就是有這樣的魅力,可以把祖先的故事和我們的故事聯繫在一起。老薩滿把草灰塗在死嬰的額頭上,急切地希望救回一條生命,他的目光同樣映照在今日急救室醫生的眼裡。

回到今天,我們該怎樣眾神的故事裡發掘出一個現代美國,或者,我們為什麼要在眾神的故事裡發掘出一個現代美國呢?尼爾·蓋曼作為一個英國人,坦言一開始搬到美國,確實被這個巨大的國家嚇住了。九年之後他才敢著手創作《美國眾神》——「一個關於移民的故事,一個關於到達美國的人們的信仰的故事」。在我看來,《美國眾神》一書的本意只是用一種最奇幻的方式描繪美國這個國家的肖像。舊世界的移民帶著求生的渴望來到這片荒蕪之地,同時也把來自故鄉的記憶帶到這個多元民族的大熔爐裡。這些記憶交織在一起,造成了一個眾神並存的世界。這似乎就是《美國眾神》的魅力所在了,穿越時間的神話連接起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人。通過同樣的人性,祖先的故事又換了一種方式發生在今天的土地上。

這裡我就要提到我最不滿的電視劇改編了——雖然它只是原著的角落。在劇裡,來自愛爾蘭的女小偷在被絞刑的最後一刻得到妖精的啟示,在審判之前設法懷孕減輕刑罰。電視劇並沒有直接講這是神的原因,然而女孩獻祭麵包屑的鏡頭和矮妖的鏡頭連綴在一起,獄卒毫無來由地獻殷勤,讓人不得不懷疑是女孩的虔誠有了回報。然而在書中,女孩從來沒有在監獄遇到矮妖,反而是獄卒提議以她的命換取美色,女孩雖然厭惡但也「勇敢地提起裙子」,以「再騙死神一段時間……」到女孩垂垂老矣離開人世的時候與矮妖相會的時候,故事這才觸及了一點宗教式的終極問題的影子,但也是點到即止,留下餘韻。這個故事只是移民浪潮透射在女孩身上的一角,它的魅力就在於毫無奇蹟發生,只有瑣事串聯起從跌宕到平靜的一生。信仰作為對抗貧困的武器,相比於謊言、愛情、勇氣——光輝的人性,它的力量仿佛都不值一提。這是人性造就的一生,而不是信仰拯救的一生。

雖然《美國眾神》是關於一個基督教國家的小說,但書中只是隻言片語提到了耶穌。最強大的宗教形象隱去了身形,只在美國的角落裡給衰老的異教神留好了舞臺。這樣看來,電視劇的處理的確有些尷尬。在第一季最後一集,影子面對頭頂真·主角光環的耶穌進行了神聖的頓悟,可耶穌和星期三怕也不是一路神。也沒準是因為中國人的審美一向世俗,我才對耶穌的頻繁出鏡不滿。神話中的神更像是人。北歐神話中的老騙子奧丁喜愛捉弄,可耶穌卻總是一幅和藹樣子,與其他角色似乎不在一個時空。既然在多神教的語境中也無所謂什麼基督教式信仰,只是人類與諸神和諧共處,《美國眾神》電視劇對神明角色的處理就還不如漫威《雷神》來得爽快。所謂超級英雄,超級凡人也,大不了也只是超級放電外星人而已。

相關焦點

  • 《美國眾神》講了什麼?好看嗎?大尺度劇情十分吸睛
    作為當代歐美文壇幻想文學大腕,尼爾·蓋曼這個從各種奇幻、恐怖小說到兒童小說甚至漫畫、電影劇本和歌詞都全方位涉獵的「裝滿故事的寶庫」(史蒂芬·金對他的稱呼),2001年出了本小說《美國眾神》。2002年,《美國眾神》以科幻小說的身份拿了雨果獎,以恐怖小說身份拿下星雲獎,又以奇幻小說身份問鼎布萊姆·斯託克獎。
  • 《美國眾神》推修訂版
    (原標題:《美國眾神》推修訂版) 4月30日,被網友預定為
  • 《美國眾神》一場俗世的神戰
    《美國眾神》是由尼爾·蓋曼和布萊恩·福勒編劇,大衛·斯雷德執導,裡基·懷託和艾米莉·布朗寧領銜主演的奇幻懸疑美劇。該劇講述奧丁率領的舊神與新科技時代的新神之間正在醞釀一場戰爭的故事 。《美國眾神》主要講述了新神和舊神之間一場正在醞釀的戰爭:神話中傳統的神開始逐漸失去了自己的信徒,轉而去信仰一些新崛起的新神,新神反映了當前社會對金錢、科技、現代媒體、名人名流和藥物毒品的貪戀。劇中主要描寫MrWednesday(星期三),一個狡猾而魅力無窮的騙子,充滿了邪惡的智慧、令人好奇的魔法以及宏偉的抱負。
  • 《美國眾神》的重口味美學嚇到你了吧
    《美國眾神》也於同期推出了十周年作者修訂版,在觀眾和讀者中引起很大反響。據悉,早在2006年,《美國眾神》就曾被引進國內,此次時隔十年,由讀客圖書推出的全新修訂版,預售火爆。它繼承了這些老牌經典嚴謹細緻的特點,同時文本可讀性又極強,幾乎沒有閱讀門檻,這也是它能夠同時吸引老牌幻想讀者和年輕讀者的一個重要原因。《美國眾神》也被普遍認為是以神的故事來寫人類社會,已經超越了一般奇幻小說的類型,具有了深層次的意義,是美國歷史、發展與現狀的「百科全書」。據悉,《美國眾神》在全球範圍內發行了三十餘種語言、將近200個版本,已成為幻想文學中一部有口皆碑的扛鼎之作。
  • 美國眾神第一季第一集劇情介紹 美國眾神哪裡可以看?
    《美國眾神》第一季目前更新至第3集,這部神劇是不是還有很多劇迷朋友們還沒有看呢?  >>美國眾神第一季全集在線觀看  《美國眾神》在第二集總算慢慢體現出了其特有的氣質和韻味,沉穩靜謐又深邃悠長
  • 《美國眾神》榮獲6項文學獎大滿貫 作者修訂版銷售火爆
    這樣一部出版於十多年前的奇幻小說,為什麼能夠再次引發閱讀狂潮?記者就此採訪了讀客圖書總編輯許姍姍。在早年由美國國家公共電臺評選的「百大科幻/奇幻經典小說」中,它更是進入前十,與《1984》《指環王》這樣的傳世經典相提並論。而與《1984》《指環王》這些老牌經典相比,《美國眾神》融合了更多元素。它是幻想小說,也是公路小說、懸疑小說和驚悚小說,這種跨類型的特點也更容易讓人跳出類型的局限,關注它本身的文學價值。
  • 《美國眾神》小說推出十周年作者修訂版 預售火爆
    同時,《美國眾神》也被普遍認為超越了一般奇幻小說的類型,具有深層次的文學價值,是美國歷史、發展與現狀的「百科全書」。據悉,《美國眾神》在全球範圍內發行了30餘種語言、將近200個版本,已成為幻想文學中一部有口皆碑的扛鼎之作。  作者尼爾·蓋曼本人也充滿傳奇色彩。他被譽為近10年來歐美文壇崛起的最耀眼的明星,被視為新一代幻想文學的代表。
  • 《美國眾神》主要演員介紹,卸下神職的真實面貌!
    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的美劇《美國眾神》(American Gods)未演前就造成轟動,播出兩集後超過500萬收視人次,隨即獲第二季續訂。之前對登場角色作了介紹,現在要來為大家逐一介紹這些飾演眾神與凡人的演員們都是什麼來歷。裡基·懷託(Ricky Whittle)飾演:影子(Shadow Moon)裡基·懷託出生於英國,現年35歲。
  • 美劇《美國眾神》第二季開拍 終於帶入中國神靈的角色
    2018年5月1日,美劇《美國眾神》第二季開拍 。《美國眾神》改編自尼爾·蓋曼2001年的同名小說,當年就橫掃各大科幻重磅獎項,作為科幻小說拿下雨果獎,作為恐怖小說拿下星雲獎,作為奇幻小說拿下布萊姆·斯託克獎。
  • 《美國眾神》中的奧丁的介紹與劇情的關係
    奧丁,在《美國眾神》中叫星期三先生(日耳曼神話中負責引領亡靈的神為主神奧丁Odin,同時也為智慧之神,於是人們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一天,即「奧丁之日」)。這個美洲版的奧丁只是奧丁本尊的一個分身,(奧丁有個兒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復仇者聯盟中的雷神——託爾)奧丁是北歐神話中的至高神,被稱為諸神之父,司掌戰爭、權力、智慧、魔法和死亡,為了智慧之泉的一杯水,奧丁失去一隻眼睛的代價使自己(也給人)成為智慧之人(美國眾神中,星期三的右眼有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顏色是不一樣的有一隻假眼)。
  • 《美國眾神》解析:舊神和新神的產生
    《美國眾神》中的新神和舊神都有各自的意義,新神代表著現代社會人們使用的物質本身的需求進步,舊神代表著人們最原始的信仰和需求,這說起來很複雜的樣子,稍微簡化的說就是舊神更多在於精神上的信仰,新神在於物質需求上的使用和進步。
  • 《美國眾神》什麼時候播?《美國眾神》劇情介紹【附預告】
    改編自暢銷獲獎小說,《美國眾神》圍繞傳統的舊神展開。【美國眾神第一季在線觀看】  參演該劇的還包括艾米莉·布朗寧(Emily Browning)、巴勃羅·施瑞博爾(Pablo Schreiber)、葉緹黛·拜達克(Yetide Badaki)、布魯斯·蘭利(Bruce Langley)、克裡斯平·格洛弗(Crispin Glover)、奧蘭多·瓊斯(Orlando Jones)、克裡斯汀·肯諾恩斯(Kristin
  • 3部優秀科幻影片,最後一部看奧丁「眾神」和「現代科技」過招
    3部優秀科幻影片,最後一部看奧丁「眾神」和「現代科技」過招對喜歡看科幻英雄類電影的人來說,下邊這幾部劇是不容錯過的,它比某些電影要好看的多,有的時候看電影可能看完還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但這幾部電視劇絕對符合科幻迷的胃口。1.
  • 美國眾神第一季第3集上演轟動場面 同志內容讓人震驚
    《美國眾神》第一季第3集上演了一場極具轟動的同志X0場面——兩個阿拉伯男人X0!預告了兩個多禮拜,大家終於等到這場戲,也讓媒體驚呼精彩浪漫!【美國眾神第一季第三集在線觀看】原著裡都沒有劇中描述如此詳細,編劇是如何想出火精靈與推銷員這場銷魂之戲?對此,原著作者Neil Gaiman回憶起了18年前寫小說時的場景,他說靈感來自一位紐約計程車司機,當時司機睡著了,也承認自己已經連續開車30多小時沒休息,這讓他感覺很可怕,大家都為了掙錢不要命。
  • 美劇《美國眾神》出場主要角色介紹,幫你理順劇情
    Starz新劇《美國眾神》(American Gods)先前正式開播,在《漢尼拔》(Hannibal)主創布萊恩·福勒(Bryan Fuller)與《銀翼殺手2049》編劇麥可·格林(Michael Green)共同主創下,帶領觀眾進入一場場視覺饗宴,跟隨眾神走入這塊大地。
  • ——《美國眾神》在講述什麼
    《美國眾神》可謂我心中的神作,雖然距小說的改編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絲毫不想影響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要知道《美國眾神》這本書已經出版在許多排行榜上逗留許久,在美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造成不小的轟動,進而一舉囊括當年所有幻想類小說大獎。
  • 美國眾神第一季第6集中字視頻 美國眾神小說劇情解析
    以星期三先生為代表的他們不甘於自己的失敗,決心挑起戰爭,與不可一世的新神衹爭奪美國。­  在尼爾《美國眾神》的世界中,眾神因人類的想像而誕生、以人類的崇拜和信仰為生命支撐、也因人們的背棄與遺忘而衰弱、甚至死亡。神的對面其實是人。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作為人的影子是《美國眾神》的主角。­  「人們相信,影子想。這就是人們會做的事情。他們相信。
  • 《美國眾神》中努雲尼尼消失的寓意以及新神的介紹
    這預示著劇情中的現代生活中的情況,老神們正在被遺忘,這使以老神為首的奧丁為了讓人們不忘記老神們的存在(或者讓老神們不被遺忘消失,神的存在需要信仰之力,信仰越多神力越強,神沒有了信仰就會消失)而發起戰爭,所以劇中也出現了與之對立的以世界先生為首的新神(科技小子,媒體等新神)。整個劇情就是為了新老神之間的戰爭而展開的,也寓意著現實生活中舊文化與新文化的衝突 。
  • 超級英雄電影:現代美國的「造神」運動
    人類需要英雄,尤其是長期籠罩在恐懼陰霾下的美國民眾。對於缺失原始英雄神話的美國而言,在對世界神話原型的回歸與當代美國意識形態的滲透中,美國打造出20世紀體系龐雜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實現了現代社會的「造神」運動。伴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的熱映,社會再次爆發對美國超級英雄系列電影的熱議。
  • 春之女神一揮手帶走了整個春天,《美國眾神》第二季漸入佳境
    2006年12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了中文版的《美國眾神》,我看這本書是在2008年的冬天。這是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也是我最想看到有被改編成電視劇的小說。即使在《權力的遊戲》熱潮席捲全球的情況下,它仍然是我最想看到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