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新發現的奇異深海生物

2020-11-24 騰訊網

地球上最後的邊疆

在許多方面,深海是地球上最後一個尚未開發的大邊界。遠在太陽的觸角下,在最黑暗的深處,剛剛發現了大量神秘的生物和噩夢般的風景。僅在過去的10年裡,由於海洋生物普查的冒險研究人員,數千種以前未知的物種被從深海中拉了出來。這裡有八個最奇怪的發現。

小飛象章魚

總的來說,海洋生物普查已經記錄了至少九種生活在海洋深處的稀有、原始、凝膠狀的「Dumbo」章魚,包括這一種,這可能是科學界的新發現。小飛象拍打著巨大的大象般的鰭,在黑暗中盤旋,它們可以長到6英尺長。

雪人蟹

這隻大閘蟹很不尋常,必須創造一個全新的動物家族來對它進行分類。它的官方名字是Kiwa hirsuta,即使經過一年的研究,科學家們表示,關於它還有很多他們不了解的地方。給螃蟹取綽號的「多毛」鉗子含有絲狀細菌,這種生物可能用絲狀細菌來解毒,這些有毒礦物來自它生活的熱液噴口。

新孢子蟲

在2000到2500米的深處發現的這種奇怪的、細長的橙色動物已被確認為新囊藻屬,是迄今為止僅有的5個標本之一。它是唯一在大西洋中脊發現的。

透明海參

海洋生物普查的研究人員在2750米的深度發現了這種奇怪的透明海參。它以每分鐘2釐米的速度在觸角上爬行,同時將富含碎屑的沉積物掃進嘴裡。

金色的橈足動物

這種奇特而壯觀的生物是一種新發現的橈足類動物,一種從大西洋海底採集的小型甲殼類動物。

盲龍蝦

這隻盲龍蝦有著長而奇特的爪子,屬於罕見的屬。紅藻,一個以前只有四個樣本的組。它是由海洋生物普查收集的,深度約300米,是迄今發現的其屬中的第三個物種。

底棲生物櫛水母

這種梳狀水母的新物種(深海底棲),在日本海岸附近的琉球海溝(塹溝)令人震驚的7217米深處被發現,是目前已知的最深的水母。在它被發現之前,大多數科學家不相信在那樣的深度存在任何類似的生命形式。

鬼蝦

這種新的、不尋常的節肢動物是第二種記錄在案的深海海洋生物,或鬼蝦,是在與海洋噴口相關的深海群落中發現的。研究人員使用電視輔助抓取工具在1324米深的海底發現了它。

相關焦點

  • 深海奧秘: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
    因此,幾乎任何從黑暗深處被發現的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是奇異和幾乎是陌生的。在本文中,小編準備了,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要知道,它們有8個獨立靈巧的觸鬚,一個非常柔軟靈活的身體,9個大腦,3顆心臟和藍色的血液。它們的智力水平甚至可以與海豚和猩猩相媲美。 然而,與深海裡的章魚相比,我們比較熟悉的章魚看起來要顯得太普通了。例如,這種在深海被發現,看起來就好像從迪士尼電影裡溜出來的章魚。它們生活在水下200米到1500米之間,主要產於東太平洋,少數種類分布在大西洋中部。
  • 「蛟龍號」首次拍到大量深海奇異生物-蛟龍,首次,拍攝,深海,奇異...
    在整個下潛拍攝探查過程中,「蛟龍號」收穫頗豐,獲得了3隻兩個不同種類的海參、1隻海星、1株柳珊瑚、2個底棲巨型原生動物、3種海綿(各1隻)、1隻海百合等海洋生物樣品,以及6管PUSHCORE(柱狀)沉積物、5塊玄武巖樣品和數十粒多金屬結核,並拍攝到鼠尾魚、盲魚、水螅、耳狀章魚、海葵、鎧甲蝦等豐富的大型生物種群視頻。
  • 英研究人員在大西洋發現十種外形奇異新深海動物
    北京時間7月8日消息,據《連線》雜誌報導,英國阿伯丁大學研究人員在大西洋中脊發現了十種潛在新物種,或許會徹底改變我們對大西洋深海生物的認識。
  • 印尼深海發現奇異新物種 四足琵琶魚海底悠閒漫步
    科學家們證實,這次科考探測項目發現了40餘種新物種,包括圖中這種罕見的蟹類動物。 北京時間8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科學研究小組近期利用聲吶繪圖系統和遠程遙控器械等尖端技術對印度尼西亞北部海域進行了為期3周的深海科考探測。在科考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拍攝了大量震撼人心的精彩照片。照片顯示,該海域海底生活著許多奇異的深海動物,如「四足」琵琶魚等。 在一張照片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長相怪異的魚類。
  • 科學家在深海裡發現的8種神秘而又怪異的生物
    每年,科學家們發現約18000種人類以前不知道的物種,各種各樣令人奇怪的生物,它們無一例外的都擁有著許多讓人類感到不可思議,甚至著迷的特徵。在所有的科學發現當中,深海生物的發覺尤為不易,而科學家們也的確發現了一些非常神秘的生物。而今天,安迪就將為你介紹,科學家在深海裡發現的8種神秘而又怪異的生物。
  • 印尼深海奇異生物 海葵吸附寄生蟹搭便車
    ,發現了包括深海幽靈鯊、十腕海星在內的許多奇異的海洋生物。 2.奇異十腕海星  奇異十腕海星 這隻有十個腕的海星是遙控操縱潛水器於8月2日在大約880英尺(約合270米)的海洋深處發現的。大多數海星種類有五個腕。
  • 南極深海發現奇異生物
    這是英國南極勘測隊(BAS)實施的生物多樣性研究的一部分。這組照片是在南極洲以西的別林斯高晉海拍攝的,包括銀魚、海豬、甲殼類動物。另外,科學家還捕捉到了巨型海蜘蛛、罕見的鰩魚和筐蛇尾(一種似海星的棘皮動物)等南極海洋生物的照片。
  • 美國深海潛水器五千米海底發現未知生物 詭異奇特
    近日,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深海發現」號潛水器在深海發現了很多奇異的生物。
  • 在深海世界被人們發現的6種生物
    海洋世界擁有大量神秘的生物,事實上,海洋世界的大多數都沒有得到足夠的探索。因此,即便是在現在,依然有許多的神秘生物在不斷的出現著。其中一些可能擁有非常可愛的面孔,還有一些則擁有恐怖的形象。這一次,小編就要為你介紹,在深海世界被人們發現的6種生物。
  • 海洋所發現深海甲殼動物新物種
    海洋所發現深海甲殼動物新物種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11.27 星期五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王 娉    本報訊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深海甲殼動物多樣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這8種比較「恐怖」的深海生物,你知道幾個呢?
    這8種比較「恐怖」的深海生物,你知道幾個呢?在深海中有著很多我們從來沒有了解和見識過的生物,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深海中的生物因為未知而總是讓人覺得有些恐懼。但人類又是一種非常糾結的生物,正是因為恐懼反而越想去研究它,在深海中有著很多非常恐怖的生物,大家都知道幾種呢?
  •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
    科技日報記者 王健高 通訊員 王敏8月1日,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上,正式發布了5個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深海生物新物種。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
  •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發布
    央廣網青島8月2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王敏)8月1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隆重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活動現場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這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Laetmonice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Triton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異胸蝦(新種)Sternostylus iocasicus sp. nov.
  • 【中國科學報】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
    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8月1日,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上,5個以該所命名的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 海洋所發現深海熱液區甲殼動物新物種
    日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深海甲殼動物多樣性研究取得新進展,科研人員在衝繩海槽水深1200多米的熱液區發現了甲殼動物蔓足類1新科1新屬1新種,在我國尚屬首次。  海洋所沙忠利課題組在中科院海洋先導專項衝繩熱液航次採集的大型生物標本中,發現了形態特徵特別的鎧茗荷標本,其柄部沒有鱗片,頭部具有附板,與鎧茗荷目中現有5科的特徵存在明顯差異,為有柄類向無柄類演化的中間類群。
  •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發布
    央廣網青島8月2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王敏)8月1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隆重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活動現場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這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Laetmonice iocasica sp. nov.
  • 中科院海洋所發布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
    活動現場還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紀念活動上,海洋所發布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研究所取得的十項重要科技進展,分別是海岸帶-近海-大洋一體化綜合觀測網絡、深遠海綜合探測體系、海洋生物特殊生命機制新認知、海洋農業技術創新與藍色糧倉建設、近海典型生態災害形成理論與防控技術、西太平洋環流及其氣候效應、古氣候變化的海洋記錄、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俯衝帶發震機制與板塊演化的新理論、深海生物多樣性和環境適應機制
  • 海洋所發現深海刺胞動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種---中國科學院
    海洋所發現深海刺胞動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種 2020-09-24 海洋研究所 【字體:  此前,為慶祝海洋所建所70周年,研究人員將5個深海新物種以海洋所命名。其中,海洋所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iocasica Li,Zhan & Xu,2020是首個發表的新物種,也是迄今首個以海洋所命名的大型生物新物種。該新種名稱由海洋所英文縮寫iocas加拉丁文後綴–ica(意為屬於)構成。
  • 致命的60種生物第二十種:深海妖怪--大王烏賊
    今天我為你們介紹致命生物第二十種:名副其實的「深海妖怪」--大王烏賊。       大王烏賊是世界上已知體型最大的無脊椎動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烏賊,身體18---20米之間。一般幼年的大王烏賊體長8---10米,成年的大王烏賊可長達20米,最大的大王烏賊能長到80米甚至更長,重達50噸。它們的眼睛大得驚人,直徑達35 釐米左右;吸盤的直徑也在8 釐米以上。
  • 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
    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8月1日,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上,5個以該所命名的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