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器人是個大寶貝,確實它的存在讓我們的生活輕鬆了許多,20㎡左右的臥室讓掃地機器人每天打掃一遍,基本就沒大掃除什麼事。不過最近我卻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有時候回家發現機器早已罷工,停在半路,這讓人哭笑不得,檢查一下發現總是因為沒電歇菜,這讓我不得不研究一下給掃地機器人充電的正確姿勢。
要解決問題首先得歸納原因,掃地機器人充不進電,原因有很多種。現在掃地機器人的普遍電池配置都在3000mAh左右,容量並不算太大,但是考慮到掃地機器人本身有集塵盒、傳感器等諸多佔據空間的硬體存在,留給電池的空間其實並不多。3000mAh的電池容量要驅動機器人1個小時多的行動和吸塵,本身對技術就有很高的要求,而較低的電池容量導致掃地機器人在沒電時會特別容易罷工。
基本市面上的掃地機器人充電都是通過機器前端或後端的充電極片與充電底座相重合後進行電流的傳輸,一旦掃地機器人要回充,整個充電的過程就要持續大約3-4個小時。沒有順利充電,對使用者而言是極其影響效率的一件事情。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已設置預約打掃,它因為沒電而一直停在半路或充電器上,這才是最氣人的。
研究來研究去,最後發現掃地機器人充不上電無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在低電量狀態下返航失敗,即找不到充電底座;二是在成功返航的情況下,充電極片的貼合有問題。所以,我們現在只要應對這兩種情況,就能解決大部分的掃地機器人充電問題。
返航失敗的問題要歸結掃地機器人的自動回充技術是否成熟,目前主流的三種技術包括紅外線定位,藍牙定位以及超聲波雷達定位三種。
紅外線為掃地機器人提供更加精準的定位,同時成本較低,是目前掃地機器人的主流定位方式。但是紅外線定位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掃地機器人在返航的路上與充電底座之間不能有任何障礙物,否則將會丟失目標。這和電視遙控器是一個道理。有時家裡灰塵過大,也會因為灰塵對紅外接收器遮蓋導致返航充電失敗,所以此類掃地機器人要定時清潔其外部。
藍牙技術的不斷完善讓掃地機器人也從中獲益,一般是藍牙通過信號強度來對充電底座進行定位,這就註定其必須處在一個幹擾環境小的情況下。很可惜,目前的主流掃地機器人設備均只支持2.4GHz頻段,不論是WiFi或藍牙都免不了受到大量的信號幹擾,但是你也沒辦法拔了隔壁老王的路由器是不是?因此如果你的藍牙回充掃地機器人經常無法識別充電底座,那還真沒什麼辦法,換個獨棟別墅大概能解決吧。
最後一個超聲波雷達定位並沒有在掃地機器人上普及,這種定位技術相對成熟,對黑色和透明物體的分辨程度也很高,唯一的弱點是成本問題,。一般採用超聲波雷達定位的掃地機器人,也鮮有無法識別底座導致返航充電失敗的情況存在。
另一種屬於極端情況,就是長期使用之後充電底座的極片和掃地機器人的極片都有磨損和貼合問題,如果是新機器有此類情況,那可能是做工上出現了問題。要解決此類問題除了換新機以外,我們也可以自己動手:用摺疊2次的A4紙墊在充電底座兩個貼片中間,並形成一個弧度,它可以稍稍抬起掃地機器人,讓充電極片之間有更好的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