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蟲堇,原名:高山捕蟲堇(Pinguicula alpina L.) 狸藻科、捕蟲堇屬多年生草本。根多數,基生呈蓮座狀,脆嫩多汁,幹時膜質;葉片長橢圓形,可直接稱為捕蟲堇,是一種粘液型的食蟲植物。分布於除澳洲以外的各大陸,全屬共有約130種,其中30多種為亞種、變種或者變型。捕蟲堇擁有溫文秀雅的線條,它的葉片通透潔淨卻又暗藏殺機,它的花朵也非常鮮豔美麗,是一種人見人愛的食蟲植物,在園藝中也被廣泛栽培。
捕蟲堇是一種比較低矮的食蟲植物,葉片像花瓣一樣,呈蓮座狀生長,肉質,光滑,質地較脆,大都呈現明亮的綠色或者粉紅色,表面有細小的腺毛,腺毛分泌粘液,能黏住昆蟲。大多數品種的葉片邊緣向上捲起,這種凹形結構有助於防止獵物逃脫。其葉因品種不同可長達2-30釐米,通常呈水滴形、橢圓形或線形。一些品種還能在葉片末端長出新的植株,比如異葉捕蟲堇和櫻葉捕蟲堇。
捕蟲堇的的花非常豔麗,深受玩家們喜愛,許多亞種、變種或者變型都只能通過花進行區分。花序從蓮座狀中心長出,可長多根花莖,一莖一花,為單生花,左右對稱,有圓柱形、圓錐形或鑽形囊狀距。花瓣(花冠)絕大部分為二唇形,上唇2裂,常短於下唇,下唇3裂,常為紫色、藍色、粉紅色、白色或黃色等。種莢橢圓球形,種子多數,橢圓球形或長球形,細小,種皮具網伏突起,有時兩端成翅狀。
養護注意事項:
1、土壤
捕蟲堇大多數適合種植在土質疏鬆,偏鹼性或者中性的土壤中,可建議將珍珠巖、泥炭、蛭石等比例混合使用。
2、水分
捕蟲堇喜歡在透水性比較好的基質,要使土壤保持溼潤,但卻不能產生積水。建議最好一周採用一次「腰水法」,即將花盆放在在水盤中到盆腰的地方,一直到盆表面土壤溼潤後方可取回,浸泡時間約為15分鐘。一定要記住水分不能過於潮溼哦,否則會導致植物的葉片腐爛。
3、光照
捕蟲堇不能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但也不能缺少陽光,所以最好將植物放在通風性較好的窗臺和陽臺,夏季尤其要避免陽光暴曬哦。
4溫度
捕蟲堇適合的溫度範圍是-10-30度,最適宜的溫度是0-20度,要避免高溫,其中墨西哥等高山地方的種類喜歡溫差較大的溫度,溫帶的捕蟲堇在夏季如果沒有降溫的設備會比較難以栽培。冬季會進入休眠,這時土壤應稍微幹一點。
花語:妖怪你往哪裡跑……
哪兒可以欣賞到這種奇怪的捕蟲堇?捕蟲堇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及中南美洲高山地區。以墨西哥為主的中美洲一帶種類最為豐富,超過50%的種類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其中高山捕蟲堇分布最廣,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俄國、加拿大、美國甚至是寒冷的冰島都有分布。我國的山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藏南也有,生於海拔2300-4500米的陰溼巖壁上或高山灌木叢下的溼地上。
捕蟲堇是不耐旱的,大都生於高山潮溼巖壁上,部分生於溼地沼澤中,少數與苔蘚一起附生於其他樹木上。捕蟲堇原生地的光照大多都不強,大都生長於其他草本植物難以生長的貧瘠土地,這樣也避免其植株被其它植物「淹沒」。墨西哥的捕蟲堇一般都生長在貧瘠的弱鹼性土壤中,但其在中性土壤中也可以生長的很好。部分品種則能生長於偏酸性的沼澤泥炭地中,比如野捕蟲堇、高冠捕蟲堇和葡萄牙捕蟲堇。卡薩布託山捕蟲堇、半附生捕蟲堇和附木捕蟲堇等品種則附生於樹幹上。
在我們國家陝西(眉縣)、甘肅南部、四川、貴州(印江)、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還分布於歐洲和亞洲的溫帶高山地區。我們老家甘肅隴南地區有野生的捕蟲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欣賞這種奇花異草。這種花之所以奇怪主要在於它能捕捉蚊蟲,蚊蟲等飛到花朵上時,花朵就會收縮將蚊蟲困死。等蚊蟲死去之後捕蟲堇的花朵再次展開。你說奇妙不奇妙,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們老家這邊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