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造人的「普羅米修斯」
作為整部影片的開端,這個5分零五秒,把所有剛進影院的觀眾牢牢地按在了座位上。它告訴你,即將看到的這部影片,與其他單純探索外星生物的科幻片完全不同,它賦予了整個故事史詩般的色彩。
讓我們帶上放大鏡,走進這個被編導們改了無數稿的五分鐘,挖出背後的秘密——
太空騎師的故事從遠古地球開始——
(1)深黑的宇宙,一顆藍色的下弦月冉冉升起。
(2)接著,鏡頭掠過雲蒸霞蔚的大氣層、地熱滾滾的荒原、冰原下的火山、群山環抱的靜湖、古老的極地冰川,並在景物投下一大片圓形的陰影。
(3)鏡頭抬升,一座巨大的碟形飛船懸停於水汽之上。
(4)一個身披麻布鬥篷的人,向著瀑布踽踽獨行。
(5)他行至瀑布前止步,他面容英俊高大,皮膚透明,眼瞼粉紅,眼眸漆黑而深邃。他抬頭望了一眼,石磨般的飛碟開始傾斜,掀開雲層。
B、鏡頭解讀:
(1)故事的要素
老師說,一個故事要有基本的六要素,那麼我們先看這開篇一幕的幾個關鍵要素:
a、地點——
蔚藍色的星球、大氣層、冰川、湖泊、河流、瀑布……鏡頭呈現的是壯麗的原始地球的地貌。
這一幕幕俯瞰地球的場景,均為實景拍攝,取材於冰島北部的海克拉(Helka)。而斯科特把太空騎師的出場地,選在了冰島的黛提瀑布(Dettifoss waterfall),它也是歐洲最壯觀的瀑布之一。
畫面的選取,為故事提供了一個恢宏的背景——混沌初開、乾坤始奠,一個靜默的星球仿佛在迎接創世之神的出現。於是,伴隨著深沉而壯闊的音樂,鏡頭帶著觀眾,以外星飛碟的視角,俯瞰這個壯觀的星球。
但是,故事裡的黛提瀑布,應該不是在演自己,理由如下:
b、時間——
影片故事發生的年代,基本上可以推測是早於三萬五千年前。理由:
標題出現後的第一幕:哈羅威和肖一行在蘇格蘭的「斯凱島」(天空之島)發現了距今三萬五千年的壁畫——巨人遙指群星(下圖)。說明造人時間至少在史前三萬兩千多年前(這與初始劇本中寫的史前一萬兩千年不同)。
而從地表處處覆蓋冰雪和植被的覆蓋情況推測,斯科特想表現的是在地球仍處在寒冷的紀元裡,植物開始登上陸地並蔓延開來,甚至有了小型灌木(下圖)。因為還未見到陸地動物,而在三億九千萬年前蠑螈從水中登陸的。由此,我們暫時只能把開場時間範圍界定在距今大約3億九千萬年到三萬五千年間。
C、人物:
(1)太空騎師,雖然吧裡給他們取了個雅號——「大白」,但實際上,他跟人類中的白色人種不同,皮膚是透明的,質感就如成語「面如凝脂」,可以見到靠近表層的毛細血管。眼瞼、指甲等處呈粉紅色,外觀更接近白化人。(難道白化是一種返祖現象?)
(2)除了睫毛,體表看不到其他毛髮,鼻梁與額頭等高。這是說明人類與他的毛髮、膚色、身高等等不同,是重組後的基因在地球發生的變異。
(3)與人類最大的不同,我認為是他的眼睛。一雙漆黑的大眼睛,沒有明顯的眼白部分,這是大白和傳統外星人的形象最為接近的地方。也正是這雙善惡莫辯的眼睛,讓觀眾感覺,騎師族與人類若即若離,相近又不相同。
D、事件:
把這第一幕的幾個鏡頭串聯起來,我們得到了整個故事的起因——巨大的飛碟穿越宇宙降臨地球,在一番巡視之後,將一個巨人留在了合適的地點。而後,飛碟立即準備返航。
2、自我獻身的造物者:
A、分鏡頭「連環畫」
(1)巨人躬身,把一個金屬碗放在巖石上,褪下鬥篷。旋開碗蓋,金屬碗中央,盛著滿滿一杯膠狀物,剛開蓋,它冰封的表層就開始迅速揮發融解。
(2)巨人取出小杯,凝視了一會兒,仿佛在作決定。杯中冰塊融化成了石榴籽般的晶瑩顆粒,折射出杯底活躍的黑色物質。
(3)他閉上雙眼一飲而盡,沒有任何遲疑。
(4)此時,空中的橢球體飛碟才垂直而立,緩緩破雲而出。
(5)巨人想在等待著什麼。變化從腮部開始,血管顏色變深、爆出皮膚。
(6)突如其來,巨人捂住肚子,痛苦地蜷縮起來,杯子摔在巖石上,黑水四濺!
(7)巨人掙扎著起身,此時,垂立於地面的飛碟變成了瓜仁形狀,它加快速度,輕快地轉了個方向,切入雲隙消失。
(8)緊接著,巨人體表有多處血管爆出、深色的液體流經之處,組織乾裂、壞死,像燒焦了一樣。後腦損壞嚴重,露出被黑水滲透的大腦。他舉起右手,發現手心已經成了一個黑洞。
(9)巨人凝視前臂,汩汩黑水流靜脈管,所到之處血管塌陷、組織壞死。
B、鏡頭解讀:
1、神秘的碟形飛船——
2、飛船上的觀察者:
影片的鏡頭裡,神秘的飛船,完成了運送騎師的任務,它從年輕的騎師走到瀑布時,就開始切換飛行模式,開始傾斜,但一直到騎師喝下黑水,肌體開始分解時,才用鏡頭虛化的焦外交代它離開地球。
我們看到:飛碟在地球表面到處飛行,到處觀察,最後才選定了大瀑布放下騎師代表。這一過程讓「行刑說」不攻自破——只是要讓一個罪罰基因分裂的話,何必飛到35萬光年之外?何必找一個如此生機勃發的星球?何必精心挑選一個最佳地點?!
你注意到沒?在騎師代表走下飛船後,飛碟沒有立即飛走;在他走啊走啊,走到瀑布前時還沒有飛走,一直就這麼懸停在空中。直到騎師抬頭向飛碟示意之後,飛碟才開始緩緩傾斜(下圖)。這一路的目送,已經有了一種莊嚴的意味。
接著飛碟慢悠悠慢悠悠地準備離去,又慢悠悠在空中逗留了很久。慢得簡直就像一個儀式,向騎師代表訣別。而地面發生的整個過程盡收眼底。
令人費解的是,沒等騎師完全分解,飛船又迫不及待地離開,是事態緊急、時不我待地要去完成另一個任務?或是希望為年輕騎師留下最後的尊嚴?還是不忍看到他的終結?或者這些理由兼而有之?
b、感染效果:
(1)口服效果:
說明中標明,服用黑水之後的反應:心率加快——偏執、譫妄、性喚起——急促的呼吸——損失運動技能、眩暈——抽搐、內部大出血、呼吸衰竭——DNA 瓦解
片頭的騎師大劑量口服後,在短時間內就完成了最後一步——DNA瓦解;而後半段大衛讓哈羅威喝下的那一滴雖然也算口服,但因劑量小,反應速度明顯慢下來,結合情節,依次呈現黑水的威力:
(刪節片段中有哈羅威往事重提,給肖的傷口上撒鹽導致二人爭吵的情節,這估計是斯科特要表現出哈羅威在黑水感染下,精神發生偏執)假如沒有維克斯的一把火,哈羅威也將像第一幕的巨人一樣分解。
(2)浸泡效果:
菲爾德在被蛇蟲的體液溶蝕了防護罩後,一頭栽進黑水,他的一系列反應就是明顯的浸泡效果。
他的表現也符合與說明書裡的描述:混亂、休克——酸中毒、下肢異化、輕微的痴呆症——腦畸形、細胞突變——DNA重新編碼、晚期痴呆症——本能性攻擊
也就是說,這種方式無法達到DNA分解的效果。
基於以上的認識,你就可以試著回答:為何片首騎師要喝下黑水,而不拿部分身體細胞浸泡或注射黑水來造人?
關於黑水的補充說明:
有人說前面喝的不是黑水,而是果凍什麼的。對不對呢?
實際上,我們認真看影片就會發現,第一幕金屬碗一被打開,小杯中的冰塊(或類似於冰的物體)就迅速融化(或是揮發),可以隔著光滑的冰面看到底下的黑色液體活躍起來。
等到騎師喝完,他的肚子開始疼痛,身體一抽搐,手中的小杯子就摔在瀑布邊的巖石上。請注意!裡面濺出的,不是冰塊、不是果凍,而是——看清楚——黑水!
3、創世紀:
A、分鏡頭「連環畫」:
(1)鏡頭深入微觀世界,黑色的物質如逃命的沙丁魚群般四處擴散,黑水滲進巨人純白色的基因鏈,雙螺旋狀的基因鏈開始斷裂、分解。
(2)越來越多的基因鏈被擊潰,化作了黑色的灰燼,黑色的物質越來越多,瘋狂地擴散。
(3)回到肉眼視角,巨人身體多處破損,細胞組織,盡數化作黑色粉末,像有生命的蜂群,四處飛舞,散在空中(響起群蜂飛舞的音效)
(4)巨人一個趔趄,左手撐地,不料前臂斷作兩截,一頭栽入瀑布深潭。
(5)水面下,巨人繼續分解,黑色粉末在遊弋翻飛;鏡頭再次進入微觀視角,黑色物質在飛速地匯聚、重組,新的基因鏈漸漸成形,只是從原來的純白變成了血色。
(6)隨著基因鏈條迅速成型,字幕慢慢出現:普羅米修斯。新生的細胞不斷加速分裂,由單細胞分裂為多細胞……字幕完整:普羅米修斯
B、鏡頭解讀:
(1)基因色澤的變化
我們明顯地發現,重組後的基因鏈由純白色變為血紅色(下圖),這是什麼原因?又意味著什麼呢?
(2)「神」創造了什麼?
工程師分解一幕,雖然鏡頭一會兒進入微觀,一會兒回到宏觀,但優質的剪接讓顯得情節清晰、流暢。不過,正當所有觀眾都在等待鏡頭再一次回到正常視角,看看這不斷分裂的細胞最終究竟組成了什麼,但這一次,斯科特讓屏幕一暗,一切成為漆黑的迷局,留給觀眾遐想。
重組成了什麼?在一千隻狼翻譯的最終劇本中,我們找到了一絲線索:
「最後,在岸邊,一隻手伸了出來,搭在了岸邊的軟泥中,這隻手蒼白,稚嫩(Pale and NEW),它慢慢地張開了,很難說得清楚,這是不是人類的手,還是一隻蠑螈(SALAMANDER)的爪子」
好啊,首先讓我們假設爬上的是一隻蠑螈(一直認為它是水生動物進化而來的),那麼,又有了兩種可能:
a、騎師造出了蠑螈,蠑螈又進化為所有的陸地動物,最後有一支進化為人。不過這樣一來,騎師造人的盤也開得太大了,效率也太低了,要慢慢等待三億多年才能看到人類!三億多年後才來地球教導人類(下圖)!哦不,黃花菜都變化石了!
b、騎師造出了類似於蠑螈的物種,由於攜帶著騎師的智慧火種,這一支蠑螈的進化鏈完全孤立於地球上其它生物,它快速進化,甚至在黑水的催化下,在短時間內成長為智慧生物——人類。
結論:
目前得到的結論,依然是開放的——騎師造出的是攜帶智慧因子的多細胞動物(關鍵詞:智慧、多細胞、動物),他(它)的進化速度將快於地球上的其它物種,而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