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歌劇,名叫《偷東西的喜鵲》(羅西尼1815年)講述了一個家庭女傭為了從她的僱主那裡偷銀而差點去絞刑架上的故事。在最後一刻,據透露,這個銀賊實際上是一隻喜鵲,一直把物品藏在教堂的塔裡。這說明在很早以前,人類已經觀察到了鳥類有「拜金」的行為模式。
2013年,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Gabi Mann和Lisa兩位小朋友打算給家附近的烏鴉們提供食物。
這是一個儀式,他們在後院的鳥水池中裝滿了淡水,在餵鳥平臺上灑滿了堅果和狗糧。附近的烏鴉鳴叫著,欣喜地接受著這一切。
https://www.inspiremore.com/gabi-mann-crow-gifts/
https://www.bbc.com/news/magazine-31604026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烏鴉彷佛要感謝主人一般,會在餵鳥平臺上獻上自己的收藏品作為回報。這些禮物會不定期地出現,並且這些禮物成為了Gabi Mann這輩子比黃金還貴重的珍藏。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小禮品包括什麼:
https://twitter.com/BitterSweetPod/status/571046541252644865
耳環,鉸鏈,拋光的巖石,一個微型銀球,一個黑色按鈕,一個藍色回形針,一個黃色珠子,一塊褪色的黑色泡沫片,一個藍色樂高玩具,還有一個清單。有一次還收到了一個金屬片上寫著「最好」。
很顯然,烏鴉好像並沒有刻意地去收集閃閃發光的金屬,而是把它覺得能帶走且有趣的東西紛紛帶過來了。
不過為什麼我們總會覺得鳥類會喜歡閃閃發光的物品呢。
比如,哪怕是在人跡罕至的野外,在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有一種bower bird會在自己搭建好的巢穴中放上有金屬光澤的裝飾品,它可以是一個易拉罐拉環,也可以是一個首飾。某種程度上說,鳥類非常喜歡這些具有貴族氣息的裝飾品。鳥類可能希望通過這些物體吸引配偶,或裝飾它們的巢穴,讓來訪的雌性感覺更舒適
https://animalsforchildren00.com/bower-birds.php
科學家曾在野外的烏鴉巢穴中發現了很多閃亮的小物品。所以感情,烏鴉跟人類一樣,送給別人的很多是些自己不太喜歡的東西,而把閃閃發光的東西藏在自己的家中。
https://www.pinterest.jp/pin/180847741261048159/
隨著人類的觀察,越來越多類似的行為被發現。比如藍鴉(Blue Jay)會在城市垃圾中尋找閃亮的寶藏;八哥會被鈴鐺逗樂;寒鴉(Jackdaw)會捏住閃亮的物品。
不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這種行為更可能是一種倖存者偏差,因為我們關注了這件事,所以覺得鳥類喜歡閃亮的物品。
研究人員(Toni Shephard博士)把一堆閃閃發亮的物品(金屬螺絲、小箔環和一小片長方形鋁箔),以及一堆同樣的物體放在了距離可食用的堅果只有30釐米遠的地方。在64次餵食過程中,喜鵲只撿起一件閃亮的物體兩次,並立即丟棄。
這些鳥基本上忽略或避開了閃閃發光和藍色的物體,而且經常在它們出現時進食較少。
https://www.audubon.org/news/do-magpies-stealing-shiny-things
但誰又說得準,鳥類是因為懼怕陌生環境中的研究人員起了疑心,還是真的不喜歡金銀首飾呢?
所有的一切還有待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