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會笑的大叔」情感專家塗磊老師講過一個故事。說是一位老人不但找不著家,還忘記了自己的名字。民警在他的身上找到了兩樣東西,一封四十年前寫給愛人的信,和一張十七年前愛人離世火化的證明。
八十七歲的張老,歲月讓他忘記了很多往事,也讓他找不到了回家的路,但他卻沒有忘記自己的愛人。塗磊老師說他能理解老人隨身攜帶的書信,但不知道他為何帶一紙火化證明。
塗老師的妻子道出了些許端倪——那是他愛人最後停留的地方。這位老人忘了家嗎?老人從沒有,他不過是把家放在了身上,他深知老伴在,家就在。
當人們看到這樣的故事時都會為之感動,因為這樣的愛情早已不多見。男人不再長情,開始多情;女人不再痴情,更加絕情。所有人都深知: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也都會說: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可是現實生活的事實告訴我們,人們早已經忘記了最初的約定,更沒有什麼堅持。
塗老師說他的這個故事並不是要大家感動,而是想讓大家懂得生活是由普普通通的每一天組成。吃喝拉撒上下班,枯燥循環往復是生活的大多數,激情與浪漫,只是偶爾的點綴,一日相愛是平凡,日復一日相守才能被稱為經典。老人不是為了感動自己,更不是為了感動對方,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因為愛情。
愛情本身就是這個樣子,每個人的愛情都有它的分量,這位老人的愛情,我們可想而知它是沉重的。將這份「沉重」呈現在戀愛和即將戀愛的人面前,讓輕浮的愛與情消遠,讓我們記住這平淡生活中的光芒。
每個人都不妨稱一稱自己的愛情,掂一掂它的重量,如果太輕,不想被風吹走,就認真努力地加些籌碼吧!畢竟人的一生,愛情來不了幾次。
郵局裡有一個男孩,手裡拿著一封寫給女孩的信,信封雪白雪白的,與工工整整的字跡相得益彰。他很認真地貼著郵票,均勻塗著糨糊,讓郵票一點兒都沒有翹起來。
當他把信送進郵箱口的時候,突然把手抽了回來,擔心封口封的不太牢固,又用糨糊補了一下。再次把信投向郵箱的時候,又停了下來,並匆匆地回到了桌前坐下,小心翼翼地將封口拆開,又精心地看了一遍。似乎沒有發現什麼不妥,這才重新封好封口,放心地將信投入郵箱。
男孩兒的一舉一動,誰都能明白,他用真誠種下的這粒愛情種子,一定會結出沉甸甸的果實。
還有一個故事。一個男孩和一個漂亮的女孩是高中鄰桌,在女孩的追求者裡面他是最低調的一個。一起討論題,他也不會多說一句話,總愛借用她的鉛筆,用後總會把鉛筆頭削得光光滑滑的還回去,女孩握在手裡很感動。
一次男孩將鉛筆還回來,女孩發現鉛筆沒有削,鉛筆盒裡還多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我對你的愛淨重21g」,女孩很不高興,心想才21克,這是她收到的情書中最差的一封。
學校大考,都分出了班級,男孩經過女孩考點的走廊時見她正和前排男生說話,女孩低頭給那男生稿紙時發現了站在窗口的男孩,故意想氣那男孩,便熱情地問前排男生要多少稿紙。這時男孩走進教室,輕輕地問女孩可不可以給他些,女孩卻賭氣地說:「我為什麼要給你啊?」男孩靜靜地走開了。
成績出來後,大家吃驚地發現,一向成績優秀的男孩竟然不及格,女孩這時覺得很內疚,想對男孩道歉,可又怕丟面子。第二天,男孩沒來上課,第三天也沒有來,後來得知男孩轉學了。女孩有些生氣,她想這麼脆弱的男孩不要也罷。
上了大學之後,女孩更是吸引了眾多追求者,當收到一首特別優美的詩,深深地打動了她,於是她和寫詩的男孩相戀了。一段時間後。她發現那首詩是抄的,和男友吵了起來,男友說因為喜歡她才這樣做的,一陣甜言蜜語的哄騙下和好如初。
一次女孩要求男友一同看電影,被男孩拒絕,因他要看一場重要的足球比賽。正好來了一個男同學,女孩拉著他就說:「我們去看電影吧。」男友趕快跑過去,粗魯地推開那男生,一把拉過女孩:「你不許去。」女孩冷笑:「你是誰啊?憑什麼管我?」男友的臉色特別難看,重重地打了女孩一個耳光。兩人對視著,在凝固了的空氣中。女孩緊咬著嘴唇,還了男友一記耳光:「這下咱們誰也不欠誰的了!」
兩個人就再也沒見面。一個月後,大病初癒的女孩路過電影院,走了進去。她不知道在演什麼,只是呆呆地坐在那。無意地聽到了後排一對情侶的談話,女生輕聲地問:「為什麼他對她的愛只有21克啊?」男生假裝生氣地說:「傻瓜,21克是靈魂的重量,傳說人死後,身體的重量會減少21克,就是少了靈魂的重量。我對你的愛也只有21克。」女生笑著投進男生的懷裡。
坐在前排的她,心像被針刺了一樣的疼,雙手捂住了眼睛,任憑眼淚肆意的流淌。高中生活一幕幕的呈現在眼前,那孤僻男孩的微笑,那男孩的憂傷,那男孩的所有樣子歷歷在淚花中。
什麼是愛情?這裡不在老調重彈,當然它是人們永恆的話題。或許走丟了的老人那封信和那一紙火化證明就是21克,或許郵局裡反反覆覆郵寄的那封信件就是21克,或許想念高中男生的那個女孩流的淚水也是21克,或許只有真愛過的人死去,靈魂才是2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