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按照主流的觀點,山地玫瑰被發現並判定為4個物種,市面上常見的大部分都是它們的變種和品種。一起來認識下~
最常見的是A. aureum,商品流通名叫「加納利黃金山地玫瑰」,日本叫「玉姫椿」。種加詞意為「黃金葉的」,葉片寬闊呈倒卵形,生長期的葉色為青灰色,出狀態的葉片才會泛著黃色。該種體型中等,葉片展開直徑可達20~30cm,分布廣泛,在大加納利島、特內裡費島、戈梅拉島、拉帕爾馬島和耶羅島等島嶼上海拔400~2000m的山地中,都能發現它們的芳蹤。
「黃金葉的」A. aureum。圖片:ucculents.jp
A. diplocycla,這個種還沒有流通的中文名,由於它們葉展和體型都較其他種大——能擋臉那種大,所以經常被稱為「大型山地玫瑰」。除了體型,該種的外觀、特徵和黃金山地差不多,區別在於前者花瓣一般只有19~24枚,後者花瓣可達到32枚之多。
該種有個變種A. diplocycla var. gigantean,商品名叫「雞蛋玫瑰」,變種名gigantean意為「巨大的」,它們夏天包起來像個巨大的雞蛋,可達40cm高,一看就可以和別的山地區分開。大型山地玫瑰分布在戈梅拉島、拉帕爾馬島和耶羅島海拔50~1700米的坡地。
花瓣數少但是巨大的A. diplocycla。圖片來源見水印
A. dodrentalis,暫無中文名,只分布在特內裡費島上,近來由於人類活動頻繁,導致棲息地破壞和濫採濫挖,它們的數量已經岌岌可危。該種為小型種,葉展3~6cm,但特別容易產生側芽,形成壯觀的大群生,簡直就是超生專業戶。據說國內常見的山地玫瑰品種「翡翠球」,就是該種的園藝品種。
特別容易大群生的A. dodrentalis。圖片:Flickr
還有一種最不像山地玫瑰的山地玫瑰A. aizoon,日本叫「綠玉杯」,小型種,一般葉片展開直徑也就3~5cm。葉片密生絨毛,窄而長,呈長匙狀,密集成一個蓮座。在生長季節,它們葉片平展幾乎如盤狀,長得像是擬石蓮花屬應有的形態。綠玉杯幾乎是最稀有的山地玫瑰,只分布在特內裡費島海拔600~1600米的巖壁上。
A. aizoon看起來很不像山地玫瑰啊。圖片:surrealsucculents.co.uk
介紹到這裡,是不是很心動想入坑養一盆呢?先別急,正值夏季,山地玫瑰可不好養,入手之前還是要先聽聽多肉醫生的tips!